• 1、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的花粉落到③上的过程称为传粉 B、精子沿着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到达胚珠 C、依靠风力传粉的植物一般花粉多而轻,没有鲜艳的花冠 D、⑥中的卵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
  • 2、图是玉米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鲜重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关于种子萌发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Ⅰ阶段种子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大量吸水 B、第Ⅱ阶段种子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C、第Ⅲ阶段种子质量增加是因为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 D、第Ⅰ、Ⅱ阶段种子中有机物的质量减少,第Ⅲ阶段种子中有机物的质量增加
  • 3、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菜豆种子的⑥和玉米种子的g都是新植物的幼体 B、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b C、菜豆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② D、图中的④和c都是子叶,但数量不同
  • 4、【主题探究】 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5 ℃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种子含水量/%

    20

    30

    40

    50

    60

    70

    80

    种子发芽率/%

    8

    16

    33

    56

    73

    86

    81

    请回答下面小题。

    (1)、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 ℃ B、在环境温度为25 ℃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C、在环境温度为25 ℃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发芽率越高 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发芽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2)、将颗粒饱满的同种植物的种子分为等量的甲、乙两组,甲组中的种子收获了一段时间,乙组中的种子刚刚收获,两组种子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分别播种,那么,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 5、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挑选的种子要粒大饱满 B、为节约成本,每组实验只用一粒种子即可 C、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 D、光照也可以作为探究条件
  • 6、图为豌豆的豆荚和种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种子只有一片子叶 B、乙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C、甲中没有胚乳 D、豌豆的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 7、有经验的农民在向日葵开花季节为向日葵“对头”,在西瓜开花季节进行“对花”。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
    A、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B、保护花蕊防止被虫咬 C、保护花粉防止散落 D、充分保留花中营养以供给果实发育
  • 8、下列关于叶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点具有分裂能力,可促使芽轴生长 B、芽轴生长后,就是植物体的主干 C、芽原基能发育成植物体的侧芽 D、叶原基可发育成幼叶
  • 9、为了使树木主干长得笔直高大,侧枝长得少,栽培时应该注意的是(  )。
    A、保护侧枝的侧芽 B、摘除主干的顶芽 C、保护主干的顶芽 D、保护侧枝的顶芽
  • 10、“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及其绿叶是由哪个结构发育而成的?(  )
    A、幼叶 B、芽轴 C、 D、芽原基
  • 11、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下列种子不可能萌发的是(  )。
    A、胚乳损伤的玉米种子 B、子叶损伤的菜豆种子 C、切去胚的小麦种子 D、已经解除休眠状态的花生种子
  • 12、春天播种以后,农民往往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作用是(  )。
    A、防治风沙 B、提高土壤中氧气含量 C、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土壤湿度 D、防治虫害
  • 13、番茄因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青睐。在番茄种植和培育过程中,菜农常采取一些栽培措施影响番茄的生理活动,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我们在移栽番茄苗时根部要带土团,目的是。 
    (2)、某研究小组以大田种植的番茄为材料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图1所示,N点与M点相比,限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 基于该实验的结论在栽培番茄时应。 
    (3)、春季移栽时,为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菜农常对番茄苗采取的措施。夏季晴朗的白天,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如图2所示,在10~12时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二氧化碳是通过进入植物体的,该结构的开闭会受到控制。
    (4)、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块农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间隔种植不同作物,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现有某品种番茄及3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作用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如下表所示。请从提高光照利用率的角度分析,最适合与番茄间作套种的作物是 , 理由是。 

    作物

    番茄

    A

    B

    C

    株高/cm

    68

    62

    182

    175

    光饱和点/(μmol·m-2·s-1)

    700

    1 280

    1 260

    650

    (5)、小明想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请你列举一项保鲜措施:。 
  • 14、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相对湿度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图1为甲、乙两种农作物的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2中a、b、c表示农作物的不同生理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由图1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甲、乙两种农作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越(填“大”或“小”)。要使甲、乙两种农作物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的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点对应的光照强度。 
    (2)、大棚中安装一种仪器为植物施用“气肥”,主要是为植物提供 , 加强[](填图2中的生理过程)作用,提高产量;想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在夜晚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抑制植株的[](填图2中的生理过程)作用,以减少的消耗。 
    (3)、大棚中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水分经根、茎、叶中的运输到植物体各处,主要用于植物的[](填图2中的生理过程)作用,也会带动的运输,水分最终从叶片的(填结构)散失到环境中,增加大气湿度。 
  • 15、图为植物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的名称是 , 其主要功能是。 
    (2)、如果把新鲜的菠菜叶片浸入70 ℃左右的热水中,你会看到有气泡从叶片表面逸出。气体逸出的部位是(填字母)。 
    (3)、植物体通过控制 , 从而控制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 
    (4)、图所示的循环图中,①~③为具体的生理过程,其中表示蒸腾作用的是(填序号),蒸腾作用对植物体的(填序号)有促进作用,进而促进了生物圈的。 

  • 16、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测定了晴朗的一天中大棚内某蔬菜释放氧气或吸收氧气的量(相对值)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了图4-5所示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BD段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 C、C点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相等 D、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
  • 17、图中曲线a表示某植物在环境温度为25 ℃(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在M点时出现曲线b的原因可能是(  )。

    A、适当提高了温度 B、适当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C、适当增加了光照强度 D、适当增加了氧气浓度
  • 18、下列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能固定太阳能,直接或间接为人和动物提供生存所需食物 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 D、植物主要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 19、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 cm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经过一两个月后,切口的变化为(  )。
    A、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而形成枝瘤 B、切口下方的树皮膨大而形成枝瘤 C、切口上下方的树皮都膨大形成枝瘤 D、切口上下方的树皮都无明显变化
  • 20、图为菠菜叶横切结构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3是表皮,有保护作用,所以光线不能透过 B、4是叶脉,里面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物质 C、2是叶肉,细胞中含叶绿体 D、5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