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生态系统的组成除了有生物部分,还有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存在相互、相互的关系。
-
3、树桩上长出的真菌,会将树桩中的分解,使坚硬的树桩慢慢腐烂。森林、农田、果园中动植物的遗体残骸,也是被大量的分解的,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 , 可供植物重新利用。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
4、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作。在动物摄食的过程中,食物中的就流入动物体内。
-
5、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
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植物自身对的需要,也是许多动物的 , 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
6、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
7、在“探究光照影响鼠妇的分布”实验后,请回答下列各题。(1)、我们一般是在环境中发现的鼠妇。(2)、对于这个实验,我们提出的问题是。(3)、在设计实验时,我们考虑的只是光照因素,其他因素相同,形成和
环境的对照实验。
(4)、在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5)、实验结果与我们的假设不相符合时,应该怎么做?____。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该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作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6)、在最后得出结论时,用全班的数据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7)、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怎么处理?。 -
8、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生物学观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皮下脂肪较厚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B、“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枯叶蝶的体色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
9、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蚯蚓能够疏松土壤 D、向阳花木易为春
-
10、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只能对光这一因素进行设置,其他因素要保持一致 B、实验中,要对光、温度、水分等因素进行不同的设置 C、为了保护动物,实验所用的鼠妇数量应越少越好 D、无论如何设置,实验的结果总会与假设一致
-
11、塞罕坝人50多年来坚持植树造林,极大缓解了沙尘暴灾害。下列选项所描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与此一致的是( )A、沙漠中植物稀少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12、昆明石林,作为负氧离子高达3280个/立方厘米的绿氧之城,在这没有雾霾和沙尘,每吸一口都是满满的负氧离子,使人身心愉悦。这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改变生物
-
13、樱桃番茄,别名“圣女果”,因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青睐。立秋过后,同学们栽培的樱桃番茄生长速度变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 B、水分 C、土壤 D、空气
-
14、在生物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在不断变化;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
15、生物必须才能生存下去。
-
16、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关系,还有关系、合作关系等。
-
17、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如光、、水、等)和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
18、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 , 还包括周围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
19、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对于救死扶伤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遇到下列问题,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冷静正确地应对吗?请回答下列问题:
(1)、遇到有人晕倒等紧急情况,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图一所示李新正在拨打急救电话,他的叙述中缺少的必要信息是。(2)、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打过“120”急救电话之后,应该马上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实施心肺复苏时,图二所示的甲、乙两人施救的先后顺序应是先进行步骤,抢救有效的标志是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3)、某人外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这是出血,图三表示救护者采取指压止血法急救,由此判断伤口在(填“a”或“b”)。 -
20、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发生溺水事故时,对溺水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者实施急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拨打120急救电话 B、清理溺水者口鼻异物 C、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D、按压与吹气比例是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