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正确用药能够治疗疾病,解除病痛。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身体强壮的人不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B、用药前,阅读药品说明书只需要关注用法与用量 C、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 D、用药期间发生疑似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就医
-
2、刚学完植物的蒸腾作用,李老师让大家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谈一谈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以下四位同学积极发言,其中说法有误的是( )A、小明说:蒸腾作用就像一个水泵,有一个向上的拉力,使水向上运输 B、小月说:夏天,树荫底下比较凉快有蒸腾作用的功劳 C、小东说:土壤中有许多无机盐,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D、小晶说:植物体内的水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可以降低叶面温度
-
3、生活中常见放置过久的萝卜空心、未晒干的稻谷堆发烫的现象,这说明( )A、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B、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
4、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长颈鹿颈的进化简图及相关阐述,正确的是( )A、现代长颈鹿是古代长颈鹿通过不断伸长脖子锻炼的结果 B、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在长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C、②表示在环境影响下,长颈鹿大多向有利方向发生变异 D、③表示有利变异的积累,古代长颈鹿变异的方向是固定的
-
5、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的装置,主要用于治疗肾衰竭和尿毒症,其核心部分是一种用膜材料制成的透析器,当患者的血液流经透析器时,可以去除其中的代谢废物。人工肾主要替代的是(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 D、膀胱
-
6、食品保存的重要问题是防腐,下列做法不能延长食品保存时间的是( )A、将黄豆磨成豆浆 B、将鱼肉放入冷柜 C、将大米真空包装 D、将香菇晾晒成干
-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银杏树上结的“白果”是果实 B、蕨类植物茎中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C、“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D、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等级最高的类群
-
8、如图表示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细胞的生长,此过程需要吸收营养物质 B、②表示细胞分裂,此过程细胞核先一分为二 C、过程③中DNA先复制加倍改变后,再平均分配 D、过程①②③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
9、下列能正确表现出动植物细胞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的是A、
B、
C、
D、
-
10、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度推进,各地涌现出一批生态乡村。某村构建了既生态环保又经济创收的“稻+鸭+萍+泥鳅”种养模式。在该模式中,鸭主要以杂草、水生害虫、绿萍为食,偶尔以泥鳅为食;泥鳅以绿萍、水生害虫、鸭粪为食:同时鸭、泥鳅又为水稻、绿萍提供肥料。回答下列问题:(1)、农田中的各种生物和环境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该种养模式中有多条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2)、从食性分析,鸭与泥鳅之间相互影响,既有关系,又有关系。(3)、绿萍、鸭粪可作为泥鳅的食物,说明泥鳅在该系统中的组成成分中,既属于消费者,又属于。
-
11、学校严禁学生带食品进入教学楼,未吃完的食品散落在教室角落或垃圾桶,极易滋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为了让同学们遵守卫生纪律,生物社团进行了“探究残留食品的堆积是否会引起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①备好9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均分为三组,并分别编号1组、2组、3组;
②将1、2、3组培养皿分别置于无菌操作台、无残留食品堆积的垃圾桶、有大量残留食品堆积的垃圾桶处,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盖子;
③然后将培养皿均置于30℃恒温箱中进行培养,每隔5小时观察并记录一次。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社团作出的假设是:。(2)、实验过程②中“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盖子”,相当于细菌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步骤。(3)、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到有的培养基上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真菌菌落。大多数霉菌通过进行繁殖。(4)、预测实验结果: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远远多于其他两组,说明残留食品的积累会引起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5)、本实验中的变量是。对照组是组培养皿。 -
12、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遗传规律后,对人群中耳垂的遗传情况进行了调查(相关基因用A、a表示),结果如表所示。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调查家庭组别
父亲性状
母亲性状
调查家庭数量(个)
后代性状及个体数量(个)
有耳垂
无耳垂
1
无耳垂
无耳垂
72
0
78
2
有耳垂
无耳垂
179
156
41
3
有耳垂
有耳垂
246
213
59
(1)、第3组家庭中出现了无耳垂的后代,这在遗传学上称为现象。(2)、根据第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出耳垂性状的显隐性,其中是隐性性状。(3)、第3组中某家庭夫妇已经生育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若其再生育一个孩子,是无耳垂男孩的概率为。(4)、在分析调查结果时,有同学怀疑第2组数据统计有误,其理由是“第2组家庭夫妇中,一方基因型为Aa,另一方的基因是为aa,其后代有耳垂与无耳垂的个体数之比应接近1:1”。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
13、同学们又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桑园,学习桑树的种植与维护。图一是同学们总结绘制的桑树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用a、b、c表示),图二是科研人员记录的智能种植大棚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作答:(1)、桑树吸收水分的动力由图一中的生理过程【 】提供,进行b过程的场所是。(2)、根据图二曲线分析判断,BD段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桑树光合作用的强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一天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时。(3)、工作人员建议同学们露天种植桑树时要确定好树间距,采用方法,以确保桑叶充分地接受光照,提高产量。
-
14、下图为“稻虾共作”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鸟类与害虫有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B、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会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渐增多 C、若该食物网中小龙虾过度繁殖,害虫和青蛙数量会减少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来源主要是作为生产者的水稻 -
15、以下是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a是卵巢,能够分泌雄性激素 B、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少一半 C、新生命发育的起点是c,形成部位是子宫 D、胎儿通过胚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
-
16、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下列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就地保护 B、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实施迁地保护 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野生动植物资源
-
17、微生物是多类微小生物的统称,不同类别的微生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对于下图中微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属于真核生物,能进行分裂生殖 B、②有细胞核和液泡,但没有细胞壁 C、③的细胞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D、④依靠营养菌丝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
18、种子蕨化石的发现是古代植物向种子植物进化的证据之一。
-
19、“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属于水生植物,茎多分枝,着生不定根,花金黄色,果实为蒴果,种子边缘具纤毛。该植物属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
20、下图是研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2)、张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由该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强度受(填“温度高低”、“光照强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如果将甲装置放在黑暗中,试管中将。(3)、利用乙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乙装置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会向(填“左”或“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