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表示人的某细胞的相关生理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细胞分裂,分裂后遗传物质减半 B、癌细胞的特点是只进行①过程,不进行②过程 C、A可直接构成神经系统 D、只要是活细胞就具有生长、分裂和分化等生理过程 -
2、有人说,如果把生物体比作一座房子,细胞就相当于建造这座房子的砖块。下列关于细胞的生活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的多数生命活动在细胞质中完成 B、水、氧气、葡萄糖、蔗糖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将晒干的小麦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就是无机物 D、细胞的生活只需要水和营养物质即可
-
3、如图甲和乙是两类不同细胞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构成西瓜的细胞,乙可能是构成鸡的细胞 B、细胞膜是动物细胞的边界,也是植物细胞的边界 C、甲中的能量转换器是③,乙中的能量转换器是② D、控制西瓜甘甜可口的物质存在于结构④中 -
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看到恰好64个细胞充满整个视野。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些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
5、某同学在使用单目显微镜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再用低倍物镜对光,然后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的中央,用压片夹压住。接着双眼注视目镜,将物镜下降。最后他一只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他的同桌对他进行了如下纠正,其中纠正不正确的是( )A、洁净纱布——擦镜纸 B、用低倍物镜对光——用高倍物镜对光 C、双眼注视目镜——双眼侧视物镜 D、转动细准焦螺旋——转动粗准焦螺旋
-
6、下列有关科学探究活动及其探究方法不对应的是( )A、制作植物细胞模型————建构模型法 B、某校初一年级学生的近视率————调查法 C、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法 D、了解青蛙的体型、体色及生活习性————归纳法
-
7、在问天实验舱内,结出的水稻种子在地面上种植时仍然发育成水稻,这体现了(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8、“辛西娅”是首次人工合成的单细胞生物。科研人员先将“山羊支原体”的内部挖空,再向其中注入人工合成的一种名为“蕈状支原体”的DNA,最后新的支原体开始自我繁殖,成为“人造生命”。据此,下列哪种说法可以作为判断“辛西娅”是生物的依据( )A、“辛西娅”体内有 DNA B、“辛西娅”可以人工合成 C、“辛西娅”可以繁殖 D、“辛西娅”是由“山羊支原体”合成的
-
9、腐乳是我国流传上千年的传统调味品,兴趣小组利用豆腐制作腐乳,过程如图甲。

(1)、毛霉可通过进行繁殖。同学们制作临时装片对毛霉进行观察,图乙中取材方式最恰当的是(填序号)。(2)、培养时,A组用锅盖盖住蒸笼,B组用纱布盖住蒸笼,结果A组没有B组的毛霉生长状况好,这是因为A组不足,抑制了毛霉的生长繁殖。(3)、腐乳品质评定是通过氨基酸态氮含量(氨基酸态氮指的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含量越高,鲜味越浓)和感官评价对腐乳品质进行综合评定的。腐乳营养价值丰富,但因其较高的盐含量严重阻碍摄入量及功能性发挥,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发出了含盐量低,同时又保持产品质量与风味的低盐腐乳,据图丙分析,盐含量为最适宜。 -
10、在学习了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的内容后,某生物社团的同学查阅到了以下资料。
葡萄汁中的糖分经过酵母菌发酵转化成酒精后,酒精能够被醋酸菌进一步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1)、根据资料,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发酵装置,尝试用葡萄汁来制葡萄酒和葡萄醋。①在制葡萄酒过程中,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 的空间,目的是提供的环境,使酵母菌快速繁殖。排气口用玻璃弯管而不用直管的原因是。
②酒精发酵过程完成后,接种醋酸菌进入制葡萄醋的阶段,为了保证醋酸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应持续(填操作),经过7~8天,便可酿制出葡萄醋。
(2)、该社团同学们还尝试并成功制作了米酒,同时检测了每升米酒中葡萄糖和酒精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据图乙分析,如果想品尝口味甜、酒味也较浓的米酒,最佳食用时间是第天。 -
11、酵母菌常被用于制作馒头,这是因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酵母菌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馒头的蓬松度与二氧化碳气体量有关。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酵母菌产生气体量的影响,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记录时间/min
0
5
10
20
25
30
15℃下记录液滴的刻度值/mm
0
3
5
12
16
20
25℃下记录液滴的刻度值/mm
0
5
11
21
27
32
(1)、图甲实验中,先将试管中的葡萄糖溶液煮沸,然后冷却。冷却后再加入活性酵母的原因是;加入活性酵母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会影响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强度,导致释放量发生变化,引起装置中试管内压强变化,从而导致毛细管内液滴移动。(3)、上述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用酵母菌制馒头的最适宜温度,原因是。若要使探究结果更有说服力,需要进行实验。(4)、研究小组为了探究在生活中其他发酵食品的制作,参观了本市的灯塔酱油厂,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酱油制作流程图。由图乙可知,米曲霉发酵时(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 -
12、小明为了探究“腐生细菌对植物落叶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落叶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如表所示),浇上等量的蒸馏水,放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并记录实验现象。请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腐生细菌
温度/℃
实验现象
甲
无
25
第25天落叶还没变化
乙
有
25
第25天落叶完全腐烂
丙
有
35
第18天落叶完全腐烂
(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2)、实验时,三组所取的落叶应选自同一种树并且质量要 , 目的是。(3)、实验过程中给落叶浇上蒸馏水的原因是。(4)、若甲、乙两组形成对照,实验组是 , 对照组是 , 变量是。该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13、古代有人会把长有“绿毛”的浆糊涂在刚划破的手指上,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是青霉素,它产自( )A、大肠杆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D、青霉
-
14、小华发现妈妈做馒头、面包时用的菌种是酵母菌,而制作米酒时用的却是根霉。为什么做米酒不用酵母菌呢?陈老师了解到小华的疑惑后,组织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甲、乙两组所用器具均相同且清洁)。
组别
甲
乙
菌种
酵母菌(2克)
根霉(2克)
原料
糯米(500克)
糯米(500克)
过程
糯米浸泡24小时→蒸熟→淋凉开水,晾至室温→加入相应菌种并搅拌均匀→装进相应容器并加盖→置于30℃环境中→2天后,由至少3位老师同时观察、品尝
结果
酒味很淡,甜味不明显
酒味浓郁、甜味明显
请分析回答。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2)、为控制单一变量,同学们的做法有(任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为什么观察、品尝,需至少由3位老师进行?。(4)、根据实验结果,小华终于明白,如果只用单一菌种制作米酒,最好选择。(5)、本探究实验所利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填“转基因技术”或“发酵技术”)。(6)、小华想观察一下酵母菌,于是在实验后,从甲组容器内取少许液体,制成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开始他怎么也看不到酵母菌,在陈老师的指导下,看到一些如图所示的结构,其中的a是酵母菌进行生殖形成的芽体;而b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像一个透亮的“小液滴”。你推测开始小华操作显微镜的不当之处可能是等。
-
15、由于人的手经常接触手机,手机表面温暖、潮湿,非常适合细菌的生长。有文章称,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甲、乙两电视台对某科研单位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报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基编号
培养基组分
①
蛋白胨、食盐、蔗糖、水
②
牛肉膏、蛋白胨、食盐、琼脂、水
(1)、培养基上生长的有多种形态,说明附着在手机上的细菌有多种。(2)、该实验需选用培养基(填“①”或“②”),原因是可以使培养基凝固,方便观察实验结果。(3)、如图在固定面积用无菌棉签取样,制成细菌悬液,然后取该悬液在培养基上涂抹,这个步骤即为 , 该步骤前需要采用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4)、两电视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但实验结果截然不同,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你认为两电视台可以如何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5)、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数目如此之多,给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启示有(填一条即可)。 -
16、枯草芽孢杆菌、隐球酵母菌是常用的治污菌种。请结合如图所示的污水处理流程简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它迅速繁殖,形成;当环境条件恶劣时,枯草芽孢杆菌可形成进行自我保护,当环境适宜时恢复为正常的细菌细胞。(2)、枯草芽孢杆菌的(填结构名称)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污水中的淀粉属于大分子有机物,无法透过该结构被枯草芽孢杆菌吸收。枯草芽孢杆菌能向细胞外分泌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进而被吸收到细胞内,然后被彻底分解为无机物。(3)、曝气池需要持续通入空气,说明大多数污水处理菌的生活需要;同时为保证污水处理菌能快速生长繁殖,还必须控制曝气池的等条件。(4)、日益增多的垃圾对自然水源造成污染,我们不仅需要不断改进污水处理技术,还应从根本上控制污水的产生和排放。请写出两条合理建议:。 -
17、如图为一些微生物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医用酒精能有效杀灭体外的多种病毒。E由[]和内部的[]组成。E不能独立生活,需要在人体细胞内,依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2)、进人冬季,大叶性肺炎患者明显增多,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肺炎链球菌与图中(填序号)细胞结构相似;与C、D相比较,其细胞结构中没有。(3)、图中 D与A 相比缺少的结构是。 -
18、在制作泡菜过程中,某小组对泡菜中乳酸菌数量和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检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3天亚硝酸盐含量增加是因为乳酸菌数量上升 B、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与乳酸菌繁殖有关 C、发酵第3天乳酸菌较多,此时的泡菜适于食用 D、发酵第8~10天环境酸性较弱 -
19、为探究制作酸奶的较适宜温度,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需要以有机物为原料 B、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 C、酸奶制作完成后,可通过 pH 试纸测定酸奶的酸度 D、由此推测,制作酸奶的较适宜温度是40℃ -
20、我们在观看某美食纪录片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美食的制作用到了一些细菌和真菌,下列美食与所用菌类相符合的是( )
①味精————棒状杆菌 ②腐乳————青霉 ③东北大豆酱————酵母菌 ④醋————醋酸菌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