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同学们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依靠纤毛运动 B、草履虫吞食食物后,体内会形成伸缩泡 C、用棉纤维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有利于观察 D、草履虫对盐粒刺激可以做出逃避反应
  • 2、图为小明探究蚂蚁觅食行为的实验简图。实验前他的假设是蚂蚁觅食行为与食物气味有关而与颜色无关。据此假设,实验结果应该是(   )

    A、蚂蚁分布在白面粉周围 B、蚂蚁分布在盐粉末周围 C、蚂蚁均分布在糖的周围 D、蚂蚁随机分布在食物周围
  • 3、螳螂是生活中常见的昆虫,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螳螂的胸、腹部涂抹大量不透水、不透气的凡士林,一段时间后,螳螂的生命活动会停止,据此推测螳螂用于呼吸的器官在胸、腹部,也有些同学认为螳螂的呼吸器官在头部,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解决这个问题吗?

    实验材料:清水,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螳螂,试管。

    提出问题:螳螂的呼吸器官在哪儿?

       

    (1)、作出假设: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并注入的清水。

    ②把两只大小、状况相同的活螳螂分别放入甲、乙试管中,甲试管中螳螂浸入水中,露出;乙试管中螳螂的浸入水中,露出头部。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螳螂的存活情况

    ④结果:甲试管中螳螂活着,乙试管中螳螂死亡。

    (3)、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结论:
    (4)、有同学认为本实验中,甲、乙两组分别只有一只螳螂做实验不合理,原因是
  • 4、跑步是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长期坚持跑步,可以提高各关节的强度,韧带的柔软度,增加骨骼的强度、密度等。请据图回答:

    (1)、跑步主要依赖于运动系统,同时还需要系统的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提供能量。
    (2)、当人处于甲图中所示的跑步状态时,膝关节、肘关节等关节起到了作用;乙图中,关节周围由[②]包裹着。③和⑤表面覆盖着一层[       ] , 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3)、丙图屈臂时上肢肌肉[⑥]处于状态。
    (4)、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易出现膝关节损伤。可通过注射“人造关节液”玻璃酸钠来缓解疼痛,该液体应当被注射入[       ]中。
  • 5、如图是三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三种生物都没有(填细胞结构名称),因此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图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 , 它的遗传物质是[](填写图中序号)。
    (3)、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生物B的顶端着生大量的[④]。相较于单细胞真菌——酵母菌而言生物B属于真菌,它的菌体是由大量的构成,其中能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
    (4)、生物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被称为生物。
  • 6、如图是鲫鱼的骨骼图片,请识图作答:

    (1)、虾的体表包着坚韧的① , 不仅起保护作用,还能起防止体内 的作用。虾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称为 动物。
    (2)、鱼的骨骼在身体内部,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② , 称为 动物。
    (3)、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一是能靠 来获取 敌害;二是能在 呼吸。
    (4)、鱼在水中通过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 7、下面是蚯蚓外形示意图,如图所示,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白纸板上,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请结合实验步骤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观察可发现,蚯蚓身体是由这么多环形的构成,这使它的身体运动灵活。图中所示端是蚯蚓身体的前端,理由是肥厚且无节间沟的靠近身体的该端。
    (2)、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颜色较淡的腹面处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这么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 , 具有辅助功能。
    (3)、用手触摸蚯蚓,还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 ,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呼吸。
    (4)、实验后应该如何处理蚯蚓?
  • 8、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丁是变温动物,丙是恒温动物 B、乙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分成三部分 C、丙进行双重呼吸,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D、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
  • 9、下图是短道速滑运动员加速时的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股二头肌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至少跨越一个关节 B、运动员右臂后摆动作中,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C、运动员左臂前屈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的相互配合 D、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 10、微生物和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B、乙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甲的抗生素 C、丙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D、甲、乙、丙属于原核生物,丁属于真核生物
  • 11、下列有关生物技术与相应的事例对应错误的是
    A、发酵技术——制作泡菜 B、组培技术——试管婴儿 C、保鲜技术——冷藏条件下食物不易变质 D、转基因技术——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
  • 12、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时,以下不正确的是(       )
    A、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叫做接种 B、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经过高温灭菌处理 C、接种后的培养基应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D、本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
  • 13、“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大雁在飞行时需要大量的氧气,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频率,大雁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A、 B、气囊 C、气管 D、肺和气囊
  • 14、下列叙述不属于蛔虫特点的是(       )
    A、进行寄生生活 B、运动器官发达 C、消化管结构简单 D、体表有角质层
  • 15、“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是对今天西沙和南沙群岛景观的描述。“石塘”即“环礁”,它是由珊瑚虫构建而成,但形状是环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珊瑚虫的身体只有两层细胞 B、珊瑚虫可通过刺细胞捕食和防御 C、珊瑚礁的形成受环境影响较小 D、珊瑚礁为海底的鱼类提供了栖息场所
  • 1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的模式图是(  )
    A、    B、    C、    D、   
  • 17、草本植物的茎不能像木本植物的茎那样逐年加粗,原因是草本植物的茎内没有(  )
    A、 B、木质部 C、形成层 D、树皮
  • 18、云南省元谋县是全国规模化栽培番茄的主产区之一,元谋番茄已成为知名区域品牌。下图中序号①~③表示发生在番茄植株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番茄时需合理灌溉,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绝大部分通过③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促进)生物圈的循环。
    (2)、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图中的(填序号)制造的。
    (3)、番茄收获后,低温储藏可(填“减弱”或“增强”)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时间。
    (4)、番茄种植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请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写出一条提高番茄产量的措施
  • 19、下图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a→d→b→c B、a→b→c→d C、a→c→d→b D、c→d→a→b
  • 20、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上一页 1253 1254 1255 1256 125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