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不同年龄段所需要的营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特定的营养需求。青少年期(13-18岁)要重多地放在调节身体机能和维持健康的基础上。控制零食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有关人体营养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 B、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类 C、不同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相同 D、含钙的无机盐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2)、人体通过消化系统获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咽和食道基本上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B、肝脏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器官 C、鸡蛋中的蛋白质是建造人体的重要原料,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蔬菜中的维生素C能预防夜盲症(3)、孕育新生命对父母来说极其不易。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 B、受精卵开始分裂的场所是子宫 C、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 D、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精子
-
2、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一: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步骤二: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2)、在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3)、步骤一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4)、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5)、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应改为: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6)、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
3、资料一:人类社会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自动驾驶汽车可以通过“传感器→电路→行车电脑→电路→执行机械”自行控制行驶,这与人类神经系统工作原理相似。
资料二:人工耳蜗是迄今为止开发的最成功的“神经性假体”之一,可以为患有严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提供人工听力帮助。
下图为参与神经系统活动的部分器官结构示意图,请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它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资料一中“传感器”相当于图甲反射弧中[1] , 行车电脑相当于反射弧中的[3]。(3)、图甲中,若此人的2处受损,1处被扎时他会出现的反应是_____(填字母)。A、有感觉、有反应 B、有感觉、无反应 C、无感觉、无反应 D、无感觉、有反应(4)、资料二中,人工耳蜗的功能替代的是图乙中(填编号),其内部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填字母)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
4、图1是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是人体肾单位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且与形成尿液有关的器官是[A]。(2)、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图2中的(填番号)构成。(3)、图2中,血液在流经[③]时,通过[③]和[②]内壁的过滤作用,血液中除血细胞和以外,其他成分都可以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4)、当健康人的原尿经过[④]时,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 , 几乎不会被重吸收的成分是 , 它与尿酸、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5)、某人尿检发现尿液中有血细胞,可能他的肾单位的部位发生病变。 -
5、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命活动的完成需要多器官、多系统的协调配合。图1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B、C、D代表心脏四个腔,①②③表示相关血管,E、F、G、H代表生理过程,图2是某同学制作的膈肌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模型图。
(1)、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图1中体循环的起点是(填字母)。(2)、运动后补充的糖类被吸收进入血液,首先到达心脏的[]。(3)、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患病原因之一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治疗方法之一是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的激素,不能通过口服,原因是。(4)、图1中,F表示呼气过程,此时对应图2中(填“甲”或“乙”),橡皮膜模拟的结构处于(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
6、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首例试管婴儿路易丝诞生。试管婴儿技术的操作流程是: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并培养成早期胚胎,再将早期胚胎植入母体内发育成胎儿,孕育成熟后产出。下图一是路易丝生命的孕育过程,图二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三是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示意图。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路易丝的母亲长期不育,但仍然能表现出女性的第二性征。原因是:女性第二性征的维持,是由图二中的[ ]分泌的雌性激素来调节的。(2)、图一中,路易丝新生命的起点是 , 过程①为体外受精,过程②发育所需营养来自。(3)、图二中,路易丝的早期胚胎移植入母体的[ ] ,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图三中的[E]。试管婴儿技术使许多输卵管阻塞的母亲获得自己亲生的孩子。(4)、一般来说,从形成受精卵到第38周,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这时妈妈是最艰辛的,请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爱妈妈。 -
7、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以下哪项不是酸雨的罪过( )A、直接危害植物的叶和芽,使土壤酸化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B、使河流、湖泊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C、酸化的水源影响饮用,威胁人类健康 D、导致水俣病等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
8、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④是心脏的四个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是右心室,其腔壁最厚 B、①是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 C、与③相连接的血管是肺动脉 D、与④相连接的是主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 -
9、如图是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①到②时,膈肌收缩,呼气 B、从②到①时,膈肌舒张,吸气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①状态 D、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②状态 -
10、下图表示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其中能发生气体交换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③和④ -
11、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③ B、①②③④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 C、⑤由大量肺泡组成,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D、外界气体进入肺的路线: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
12、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均衡的营养能够保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图一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二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一Ⅰ层食物中淀粉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二中曲线①表示 B、图一Ⅱ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 C、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要适量多吃图一中Ⅲ、Ⅳ层食物 D、图一中Ⅴ层食物最初被消化的部位是图二中的乙部位 -
13、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能分泌胆汁,其含有的消化酶能够乳化脂肪 B、②③⑤都具有吸收功能 C、⑤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④的分泌物可由导管进入⑤ -
1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是几种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细胞与①、②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2)、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在①、②两种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3)、经观察发现,只在①细胞中含有液泡和 , 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4)、将图示①②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①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①具有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位于。(5)、与牛、马、羊等动物的细胞相比,③细胞通过的方式繁殖后代。用煮沸的方法无法消灭细菌,是因为某些种类的细菌在不良条件下会形成休眠体。(6)、④为病毒EV71,它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和组成。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它是以方式进行繁殖的。 -
15、资料分析:请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种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他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资料二: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资料一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一实例表明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 ,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雌雄蛾交配的行为属于 , 该行为是由其体内的所决定的,从行为的功能分,这是行为。(2)、在资料二中,海豚的表演属于行为。该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 , 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3)、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形成了一定的 , 它们是营生活的动物。 -
16、学习了动物的行为这一节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饥饿的小白鼠放到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分别用三只小白鼠做实验,每只小白鼠做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

小白鼠
小白鼠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1)、若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作出的假设是“小白鼠经过训练能走出迷宫获取食物”,则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数据(选填“支持”或“不支持”)他们所作的假设。(2)、实验前应使小白鼠处于状态。(3)、从行为获得的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选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这种行为建立在(选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的基础上。(4)、通常小白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白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的作用。(5)、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不同,说明此类行为的获得是建立在因素的基础上。若将小白鼠换成蚯蚓,蚯蚓难以经过短时间训练学会走出迷宫获取食物,说明。(6)、分析表中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所用的时间,可总结出共同规律,即 , 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选填“强化”或“弱化”)。 -
17、读图理解:图1是长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小明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①②,两条松紧带③④和一颗螺丝⑤制作的骨骼肌牵拉骨运动的模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1所示,长骨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C】、骨质和【B】组成。(2)、骨干外周部的骨组织致密,称为【D】;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称为【A】。(3)、根据图2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肌肉④处于的状态,如果⑤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动作。(4)、图2中③④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分别连在①②两片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5)、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收缩,牵拉绕过 , 完成动作。 -
18、关于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微生物能使食物腐烂,使人患病,因此我们要消灭所有的微生物 B、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取供医药使用 C、黄曲霉是一种病毒,能产生黄曲霉素这种强致癌物质 D、金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是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对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无限制的使用
-
19、细菌和真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既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敌人”。人们对细菌和真菌“爱恨交加”。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B、破伤风杆菌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每种破伤风杆菌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C、新冠病毒寄生在人和动植物体上,导致人、禽畜和农作物患病 D、酵母菌不含叶绿素,只能在无氧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生活
-
20、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①给人类带来多种流行病 ②可制成疫苗,用于防治传染病
③用于基因工程 ④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