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美西螈是一种终生有尾的两栖动物。科学家对其实施了如下图所示的核移植实验,移植后产生的新个体的肤色应为( )
A、黑色 B、白色 C、黑白相间 D、灰色 -
2、 小文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将视野由左图转换为右图状态,他使用的操作方法是
A、把低倍物镜转为高倍物镜 B、把高倍物镜转为低倍物镜 C、反光镜由平面镜转为凹面镜 D、反光镜由凹面镜转为平面镜 -
3、习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于上述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A、“山水林田湖草”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 C、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为人类生活提供各种用之不尽的资源
-
4、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中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所有生物 B、整个池塘 C、池塘中的鱼类 D、池塘中的水生植物 -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与这个成语相关的食物链是( )A、螳螂→蝉→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树→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树
-
6、下表为小方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种类”活动中记录并分类的生物名称,小方进行分类的依据为( )
类别
类群1
类群2
类群3
生物
榕树、冬青、茶花
蟋蟀、麻雀、鸣蝉
蘑菇、木耳
A、形态结构特点 B、生活环境 C、作用或用途 D、是否由细胞构成 -
7、近日,贵阳多地相继发现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相关单位及时对其进行了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具有超强繁殖力的“生态杀手”,其与本土植物的主要关系是( )A、捕食 B、竞争 C、合作 D、寄生
-
8、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41178 万人。该数据的获得需要用到哪种科学方法?(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量法
-
9、综合应用
结合绿色植物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转化为有机物,并将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运输有机物的管道是。“有机物的制造车间”是细胞中的。(2)、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的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详见下表: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晚上
12
22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相比乙地温度,甲地白天与之相同,而晚上要低一些。两地白天甜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基本一样多,而甲地甜瓜晚上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积累的有机物 , 所以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
(3)、如果你是瓜农,你选择在(填“甲地”或“乙地”)种瓜,除了选不同的地方种瓜,请你说三条可以提高种瓜的质量的方法:。 -
10、实验探究
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当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2)、有完整的胚、活的大豆种子能萌发成幼苗,还要满足的自身条件是。(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应选择编号和2的种子做对照实验。(4)、3号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5)、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
11、读图理解
将仙人掌去皮擂成浆糊状,置于纱布上,外敷于腮腺炎患者的患病部位,两至三天可治愈。某同学对此很好奇,为探究仙人掌茎中细胞结构,于是将它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下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示例[⑦]反光镜)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若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是在视野的右上方,应该把向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2)、图(填A或B)最有可能是观察到的仙人掌细胞。(3)、在“观察仙人掌茎中细胞”时,需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4)、图A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 , 其内含有 , 能够传递遗传信息。(5)、与动物细胞相比,仙人掌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有。 -
12、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三孩”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资料分析法 D、观察法
-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下图的气泡现象,则最可能出错的步骤是
A、取材 B、展平 C、盖片 D、染色 -
1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动物通过运动获取食物,躲避敌害。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河蚌的运动器官是。(2)、鸟的前肢变成 , 有利于飞行。(3)、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绕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关节在运动中既灵活又牢固,有少量的滑液使关节灵活,关节周围有包裹着,使关节牢固。(4)、鲤鱼是我国常见鱼类,通过躯干部和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5)、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 , 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
15、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随机选取A、B、C、D四只1月龄小鼠,在如下图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1月龄小鼠
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A
106
88
80
60
30
B
111
98
59
51
49
C
97
77
72
32
28
D
155
95
48
53
33
平均值
117.25
89.50
64.75
49.00
35.00
(1)、从获得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行为,该行为是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获得。(2)、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状态。(3)、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越 , 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训练得以强化,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的能力。(4)、研究小鼠走迷宫,主要运用的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5)、该实验选用多只小鼠而不是一只,原因是。(6)、如果把实验动物改为蚂蚁,蚂蚁找到食物所需时间明显更长,由此可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
16、根据以下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民在农场一般都会养殖蜜蜂。
资料二 庞大的蜜蜂群体中,蜂王是专职的“产卵机器”,雄蜂唯一的任务是与蜂王交配,工蜂承担建造蜂巢、采集花蜜、饲喂幼虫及蜂王等工作。工蜂外出发现花蜜或花粉归巢时,到蜂群当中,一边激烈地振动着腹部,一边按“8”字形步行作盘旋行动,通过复杂的“舞蹈”语言,相互传达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资料三 蜂针是蜜蜂的自卫器官,当蜜蜂感受到生命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胁时,会执行查刺的动作。
(1)、蜜蜂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中的 , 该动物类群的运动能力强,足和翅都生长在部。(2)、农民养蜜蜂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原因是蜜蜂可以 , 除此以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还有:维持 , 促进生态系统的。(3)、人们模仿蜂巢的结构,设计了蜂巢轮胎以及蜂巢建筑等,这是利用了技术。(4)、蜜蜂蜇刺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行为,由决定。(5)、资料二中,蜜蜂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合作,说明蜜蜂群体具有行为。工蜂之间通过(填“动作”、“声音”或“气味”)相互传达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
17、某班学习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如下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
(1)、水螅的身体呈对称,水螅与涡虫的共同特征是。(2)、蜘蛛、蝗虫属于同一类群,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身体和附肢都。(3)、蚯蚓身体分节,通过肌肉和的配合蠕动。(4)、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差异:鱼适于水生,用呼吸;青蛙水陆两栖,用和皮肤呼吸;鸟适于飞行,有辅助肺呼吸。(5)、猫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特征是。(6)、对以上动物进行分类:①鸟、青蛙、猫、鱼为一类,其他动物为另一类;②猫、鸟为一类,其他动物为另一类。①和②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是_______(填序号)。A、生活环境的不同 B、脊柱的有无 C、生殖方式的不同 D、生活方式的不同 E、体温是否恒定 F、呼吸方式的不同 -
18、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用(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促进碳-氧平衡
-
19、如图是“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的装置图,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B、做实验可以用手直接移动桥 C、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 D、连接各岛的“桥”的粗细、长短应一致 -
20、在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研究中,要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是为了( )A、排除后天学习因素的影响 B、证明是后天学习形成的 C、卵比较好取食 D、卵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