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进行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包括(    )
    A、观察法、实验法 B、分类法、调查法 C、查阅资料、构建模型 D、A、B、C都对
  • 2、在探究实验中,最后结论与最初的假设的关系是(    )
    A、结论与假设必须一致 B、结论与假设一定不一致 C、结论一定支持假设 D、结论与假设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 3、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步骤应该是(    )
    A、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得出结论 B、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得出结论 C、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并实施实验方案、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做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 4、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    )
    A、视觉 B、感受猎物的体温 C、猎物的气息 D、毒液的气味
  • 5、科学工作者探究“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1

    从一个蛇洞里拖出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一段较长的路程。注意观察响尾蛇的行为。

    实验2

    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按实验1的设计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响尾蛇的行为。

    科学工作者设置实验2的目的是(    )

    A、与实验1形成对照 B、了解响尾蛇的食性 C、重复实验1 D、兴趣所致
  • 6、科学工作者看到: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会迅速将毒液注射到猎物体内,然后放其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寻和吞食猎物。据此,科学工作者提出的问题是(    )
    A、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 B、响尾蛇的毒液藏在何处 C、响尾蛇吞食注射毒液的猎物会中毒吗 D、响尾蛇如何消化猎物
  • 7、甲乙实验装置均在适宜的温度、足够阳光的环境下进行(碳酸氢钠溶液可保持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基本不变,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装置内的二氧化碳),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装置甲的红墨水滴向右移动 B、装置乙的红墨水滴向右移动 C、装置甲的红墨水滴不移动 D、装置甲的红墨水滴向左移动
  • 8、如图,将两株同样的植物幼苗黑暗处理后,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实验装置中,并将实验装置密封后置于阳光下。

    (1)、两小时后,分别从甲、乙两个实验装置中的幼苗上各取一叶片。经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注意: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  (    )
    A、装置甲中的叶片变蓝,装置乙中的叶片也变蓝 B、装置甲中的叶片变蓝,装置乙中的叶片不变蓝 C、装置甲中的叶片不变蓝,装置乙中的叶片变蓝 D、装置甲中的叶片不变蓝,装置乙中的叶片也不变蓝
    (2)、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的目的是(    )
    A、对实验材料进行保鲜 B、耗尽实验材料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C、氢氧化钠溶液更彻底的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 D、释放出清水中的二氧化碳
  • 9、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等人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标记了二氧化碳(CO2)和水(H2O)中的氧元素,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小球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 10、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和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B、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机物 C、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需要水
  • 11、下列各项不属于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A、二氧化碳浓度 B、空气湿度 C、光照强度 D、光照时间
  • 12、下列实验中没有对照实验的是(    )
    A、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B、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观察番茄果肉细胞结构 D、检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 1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    )
    A、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B、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 C、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D、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能量
  • 1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    )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 + 氧气 B、二氧化碳 + 氧气有机物(贮存能量) + 水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氧气+水+能量 D、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 1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 (    )
    A、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水 C、淀粉和氧气 D、光、叶绿素和水
  • 16、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实验中,形成对照实验的是(   )
    A、银边天竺葵叶片与彩叶草叶片 B、不同的彩叶草叶片之间 C、银边翠的顶部叶片与底部叶片 D、同一银边天竺葵叶片的白色部分与绿色部分
  • 17、下图是“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


     

    (1)、设置装置B的目的是(    )
    A、检验光合作用需要氧气 B、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与装置A进行对照 D、检验光合作用需要水
    (2)、该实验的变量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清水 C、二氧化碳 D、氧气
  • 18、一天中,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相对最多的环境是(    )
    A、清晨的草地 B、中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 19、下图是某同学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有关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步骤一是为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为了保证实验效果,步骤二必须放在光下 C、步骤三中②、③内分别盛有酒精、清水 D、步骤四的现象可以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20、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 B、部分遮光的实验操作不必要,因为已经进行了暗处理 C、酒精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绿色,小烧杯内酒精无色 D、滴加碘液进行染色以后,叶片上用黑纸片遮光的部分呈蓝色
上一页 732 733 734 735 7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