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砂生槐是西藏高原生态恢复的理想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为初步筛选适合西藏某地区栽培的品种,研究人员测定了4种砂生槐品种幼苗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O2进入砂生槐叶片的结构是气孔 B、CO2吸收速率高表明光合作用旺盛 C、适合选为该地区栽培的品种是丁 D、幼苗应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种植
  • 2、BT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在自然状态下呈蓝色,遇到二氧化碳后先变绿再变成黄色,通入等量二氧化碳气体。再分别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密封。A试管放在光下,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需要光 B、一段时间后,A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C、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D、通入二氧化碳后,溶液最终变成黄色
  • 3、叶片的表皮有哪些特点是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 )

    ①表皮细胞无色透明②表皮细胞排列疏松,能透过气体③表皮细胞外壁具有透明的角质层④表皮上有由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4、下列实验装置中,可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是
    A、 B、 C、 D、
  • 5、甘薯和马铃薯中的淀粉是(       )
    A、在土壤中甘薯和马铃薯制造来的 B、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积累而来的 C、由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 D、由根吸收制造而来的
  • 6、如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C、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农作物种植过密,光合作用减弱,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不足
  • 7、打针输液是医生治病的常用方法,现在这种方法在移栽树木的时候也得到普遍的应用(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给植物输入的液体中含有水和无机盐,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B、起输液作用的针头必须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 C、水分和无机盐进入茎内的导管后由上往下运输 D、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方法操作并不复杂,肥料利用率高
  • 8、八年级的郝同学周末回家。发现自家种植的水稻长得比较矮小,叶片发黄。于是根据自己所学的生物知识,他向父母建议对水稻施肥(  )
    A、含镁的无机盐化肥 B、含氮的无机盐化肥 C、含磷的无机盐化肥 D、含钾的无机盐化肥
  • 9、根毛细胞适合吸水的结构特点中正确的是(  )
    A、液泡数量多 B、细胞液浓度大 C、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 D、细胞壁厚
  • 10、含糖量很高的葡萄水洗后不久会出现果皮胀裂现象。此现象的原因是(       )
    A、葡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细胞吸水 B、葡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细胞吸水 C、葡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细胞失水 D、葡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细胞失水
  • 11、下图是根尖不同部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② B、由根冠到成熟区的正确排序是③①②④ C、与幼根的生长密切相关的是①和④ D、③对根尖起保护作用
  • 12、关于植物根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尖长满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面积 B、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C、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分生区 D、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 13、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做了经典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下图为该实验部分步骤示意图。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用T2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DNA和蛋白质外壳完全分开 B、T2噬菌体寄生在大肠杆菌的活细胞内才能增殖 C、侵染细菌时,T2噬菌体只将DNA注入大肠杆菌中 D、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大肠杆菌的DNA控制合成的
  • 14、下列有关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组织→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 15、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可将麦克风收集的声波通过言语处理器转换为电信号,经过传导,到达植入耳蜗内的工作电极,刺激听觉神经从而恢复听觉。下图是耳蜗受损患者配戴人工耳蜗的示意图,①~④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麦克风与③的功能相同 B、言语处理器与②均能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 C、电信号经过传导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 D、正常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④内
  • 16、骨的成分中,使骨脆硬的无机物主要是 , 使骨柔韧的有机物主要是
  • 17、下列运动形式中,是由骨骼和肌肉配合完成的是(  )
    A、草履虫的游动 B、蜗牛的爬行 C、蚯蚓的蠕动 D、蝙蝠的飞行
  • 18、为了观察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情况,某同学选择了小鱼作为观察的对象,该同学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应选择尾鳍色素少的小鱼,以便观察 B、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鳃部和躯干部包裹起来 C、用肉眼观察红细胞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D、实验结束后要将小鱼放回鱼缸放生
  • 19、下图为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元的结构包括②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C、图中①是轴突,③是树突 D、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突起,这是它与其它细胞的明显区别
  • 20、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口腔中的唾液参加的消化进行如下探究,请根据他们设计的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编号

    加入物质

    水浴温度

    水浴时间

    鉴定试剂

    馒头屑+唾液2mL

    37℃

    10min

    碘液2滴

    馒头屑+唾液2mL

    5℃

    10min

    碘液2滴

    馒头屑+水2mL

    37℃

    10min

    碘液2滴

    A、甲、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滴加碘液后显蓝色的是乙 C、甲、乙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D、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增加一组实验,试管丁:馒头块+唾液2mL,其他和甲相同
上一页 734 735 736 737 7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