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探究废旧电池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选取绿豆种子作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50粒大小相同且饱满的绿豆种子,平均分为五组,放入培养皿中,标记为1、2、3、4、5;

    【步骤二】配制浓度为0%、5%、10%、30%、50%五种不同浓度的废旧电池浸出液;

    【步骤三】在五组培养皿中依次加入等量的五种不同浓度的废旧电池浸出液,液体量控制在绿豆种子高度的一半,不要没过种子;

    【步骤四】三天后记录每组种子的发芽率,七天后观察每组绿豆芽的根系形态。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废旧电池浸出液的浓度/%

    种子的发芽率/%

    根系形态变化

    1

    0

    96

    根系正常、无褐化

    2

    5

    68

    根尖轻微萎缩

    3

    10

    36

    根系短小,部分褐化

    4

    30

    16

    根无法生长

    5

    50

    0

    种子全部腐烂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设置1号培养皿的目的是
    (2)、步骤三中每个培养皿里加入的液体量控制在绿豆种子高度的一半,目的是给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3)、每组培养皿中均放了10粒种子而不是1粒,其目的是。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4)、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依据实验结论,提出一条保护环境的建议:
  • 2、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见,易感染儿童。生物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宣传海报,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宣传手册中的信息推测可知,麻疹的传播途径是(填“空气”或“血液”)传播。
    (2)、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麻疹病毒是麻疹的 , 所有未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的儿童是
    (3)、麻疹病毒进入人体的鼻咽部时,呼吸道黏膜能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这属于人体的(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麻腮风三联疫苗进入人体后可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提高对麻疹的抵抗力,这个过程中,麻腮风疫苗相当于
    (4)、儿童需要在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麻腮风三联疫苗,需要多次接种疫苗的原因是
  • 3、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灞河入渭口三角洲区域,这里水资源丰富,为生物的繁衍、栖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年冬季都会有鸬鹚、白鹭、普通秋沙鸭等鸟类相继在此栖住过冬。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鱼B可以从条食物链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2)、图2中的丙对应食物链“浮游植物→蛤→鱼B→白鹭”中的生物是
    (3)、冬季,鸬鹚、白鹭、普通秋沙鸭等鸟类相继在此栖住过冬使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填“增强”或“减弱”),原因是—————
    (4)、候鸟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形成最大的生态系统——
  • 4、网球是一项集竞技性、观赏性和健身性于一体的运动,被称为球场上的“芭蕾”,对人的反应速度和身体机能有很好的锻炼效果。如图为打网球时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序号或字母,____填文字)。

    (1)、球员看到网球飞来,准备接球前,会先压低身体重心依靠来维持平衡,以防摔倒。大脑思考之后,神经冲动通过[]传导至手臂。
    (2)、在伸出手臂接球时,球员手臂的(填“a”或“b”)处于收缩状态,此时肘关节发挥的作用是
    (3)、在打球过程中,球员接球、击球的反射属于反射,此运动过程不仅需要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的配合。
  • 5、随着仲夏夜幕的降临,田野中的“演唱会”拉开了序幕:窸窸窣窣的蟋蟀声像是夏日狂想曲,萤火虫提着小灯笼,伴着音乐在田间飞舞。请你作为观众,结合所学知识和人体耳与脑的相关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____]内填序号,____填文字)。

    (1)、蟋蟀声由你的耳郭收集,通过外耳道,引起[]振动,最终经过[5]将声波放大并传导至耳蜗,形成神经冲动。
    (2)、萤火虫飞舞的身影进入你的眼球后在上形成物像,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图中的[] , 产生视觉。
    (3)、“演唱会”的尾声,一阵风携着花草的芬芳刺激你位于鼻腔的感受器。此时妈妈呼唤你回家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于是你立刻起身回家,该动作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 6、近年来,珠穆朗玛峰登山活动激增,部分登山者为减轻负重,常将垃圾丢弃在野外,产生了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珠峰温度极低,没有分解者分解垃圾 B、珠峰被污染也会影响到其他生态系统 C、珠峰生态系统不具备自我调节能力 D、可以把垃圾埋到雪层下面减少污染
  • 7、取5只生理状况相似的水蚤,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及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测量水蚤心跳次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 B、该实验设计科学,得到的结果比较准确 C、分析可知,烟草浸出液浓度越低,水蚤心率越快 D、每只水蚤可先在烟草浸出液中观察,再放入清水中观察
  • 8、池塘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生物,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了其中的一条食物链,它们体内DDT含量的占比如图所示,其中表示该食物链中生产者的是(        )

    A、 B、 C、 D、
  • 9、主题情境 蓝色粮仓
    “耕海一号”是一座综合性海洋牧场平台,它将渔业养殖、科技研发等多种功能巧妙地融为一体,致力于提高渔业养殖的效率和品质。请回答下面小题。
    (1)、从生态系统的类型上看,“耕海一号”坐落的生态系统属于(        )
    A、农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2)、如图为“耕海一号”的部分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下列对于其中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水草←许氏平鲉←斑海豹 B、斑海豹→灰背鸥→许氏平鲉→水草 C、水草→斑石鲷→灰背鸥→斑海豹 D、斑海豹←灰背鸥←对虾←水草
    (3)、“耕海一号”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是(        )
    A、将生活污水运输至陆地码头并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B、引入外来生物使“耕海一号”的物种更丰富 C、捕获和出售非“耕海一号”养殖的珍稀鱼类 D、持续大面积开发海洋并无限制利用海洋资源
  • 10、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的重要节点,其水质洁净,物种丰富。其中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是(        )
    A、丹江口水库的所有动物 B、丹江口水库的所有植物 C、丹江口水库的所有人类 D、整个丹江口水库
  • 11、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进麋鹿后,被认为是外来生物有害物种的互花米草成为麋鹿喜爱的食品,湿地生态也因此恢复了勃勃生机,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 12、古诗文中蕴含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温度对生物影响的是(   )

    ①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掌握了急救知识,就能够在面对意外伤害时,及时自救或救助他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患者心搏骤停时,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B、发生溺水时应不断地拍打水面使自己上浮 C、伤口缓慢流出暗红色血液,应在近心端止血 D、拨打120急救电话,需告知患者位置和病情
  • 14、同学们分享的生活习惯中,健康生活方式要求的是(        )

    A、小林 B、小莉 C、小轩 D、小玥
  • 15、2025年,海南省计划为全省20~50岁未接种或无乙肝保护性抗体的人群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下列对该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免疫角度看乙肝疫苗属于抗体 B、能帮助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C、接种乙肝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抗体能够吞噬分解乙肝病毒
  • 16、水痘高发于集体场所,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但患过水痘的人绝大部分不会再感染水痘。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取决于人体免疫防线中的(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第四道防线
  • 17、合肥海关截获了2300余只酪蝇蛹。酪蝇属于双翅目蝇类,可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等多种疾病。酪蝇蛹属于这些传染病的(   )
    A、传播途径 B、传染源 C、易感人群 D、病原体
  • 18、甲流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类中致病性高,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下列不属于其流行基本环节的是(   )
    A、甲流患者 B、甲型流感病毒 C、甲流患者的密接人群 D、甲流患者使用过的口罩
  • 19、陕西皮影以华县皮影最为有名。华县皮影剧团中有一位演员已经成年,但身高才80厘米,与其身高有关的是他体内的(   )
    A、垂体 B、甲状腺 C、胰岛 D、肾上腺
  • 20、中国式摔跤的比赛中选手需要使用摔投、勾绊等技术动作制胜。下图表示他们动作的产生过程,其中①②表示(   )

    A、骨受到牵引;骨骼肌接受刺激 B、骨骼肌接受刺激;骨骼肌舒张 C、骨受到牵引;骨骼肌舒张 D、骨骼肌接受刺激;骨受到牵引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