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五节人体能量的供给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二节人体内的血液循环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章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章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章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章第二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章第一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同步练习
-
1、请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被称为“蛙类杀手”的蛙壶菌导致了世界各地500多种两栖动物的数量减少,其中90种现已灭绝。蛙壶菌主要破坏两栖动物的皮肤,在宿主体内繁殖,直到产生新的孢子后离开宿主,并寻找新的宿主。而皮肤功能遭到严重损害的两栖类动物不久就会死亡。
资料二 很多两栖动物都有再生能力,蝾螈尤其出色,它不仅可以再生四肢、尾巴,还可以恢复心脏和大脑,并且不会留下任何疤痕或迹象。
(1)、根据资料一可以判断,蛙壶菌属于微生物类群中的 , 其生活方式为。蛙壶菌有而大肠杆菌没有的结构有。(2)、两栖动物在皮肤遭到损害后,更容易死亡的原因是。(3)、资料二中蝾螈再生的心脏和大脑都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 组成它们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的结果。 -
2、水獭是食肉目、鼬科、水獭属的动物。根据以下资料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在中国,一共分布有三种水獭,分别是欧亚水獭、亚洲小爪水獭和江獭。水獭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对栖息地破坏和污染非常敏感。水獭一般在冬季产崽,每胎产1~5崽,哺乳期约50天。8个星期后,雌兽便带着幼崽出巢活动,一开始只能在地面上缓慢爬行,然后雌兽开始教幼崽游泳,大约7天后幼崽就能游得很好了,接着就开始练习捕鱼。
A、为保护水獭,人类活动必须避免对其栖息地的破坏和污染 B、它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 C、体毛起着保温作用 D、雌兽产崽说明生物能繁殖 -
3、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如图)。它有三层细胞膜,没有细胞壁和细胞核。下列生物中比支原体结构更简单的是( )
A、细菌 B、青霉 C、珊瑚虫 D、流感病毒 -
4、距今3.5亿至2.5亿年前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这一时期两栖动物种类繁多,称为两栖动物时代。2.5亿年前至今,地球上气候逐渐干燥,部分地区出现了沙漠,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变小。根据资料分析,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种类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在水中完成受精 B、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 C、水域面积减小 D、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5、双名法: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即属名++命名者姓名(可:省略)。
-
6、分类等级规律:分类单位等级越高,包含的物种越 , 其中生物的共同特征越 , 亲缘关系越;分类单位等级越低,包含的物种越 , 物种间的相似特征越 ,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
7、分类单位: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
-
8、病毒
在下才能看到;寄生在内;利用内的物质,依靠自己中的遗传信息,制造出新病毒;种类包括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由和内部的组成,没有结构。
-
9、细菌和真菌的异同
细菌
真菌
不同
形态特点
个体十分微小
个体差别较大,也有大型的真菌
结构特点
单细胞个体,有的有荚膜和鞭毛
少数为单细胞个体,多数为多细胞个体,具有
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酵母菌也可出芽生殖
营养方式
大部分异养
异养
相同
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无
-
10、观察酵母菌和霉菌(1)、观察酵母菌: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能看到酵母菌细胞呈椭圆形,细胞中有明显的 , 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在进行出芽生殖。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 , 在显微镜下能看到被染色的。(2)、观察青霉:用放大镜观察长有青霉的橘子皮,能看到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是 , 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孢子。用挑取长有孢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白色菌丝、着生状态呈的青绿色孢子。
-
11、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1)、步骤:配制→→冷却、接种→恒温培养。(2)、菌落比较:细菌菌落较 , 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颜色可呈白、黄、红等多种颜色;真菌菌落较 , 呈状、絮状或蜘蛛网状,呈白、红、褐、绿、黑、黄等颜色。(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水、适宜的、等。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条件,如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存。
-
12、脊椎动物(1)、鱼
a:代表动物
淡水鱼:鲫鱼、鲤鱼和四大家鱼(、青鱼、、鳙鱼)等。海洋鱼:大黄鱼、带鱼、鲳鱼、大白鲨。
b: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身体呈型,有利于减小水对鱼的;体表有覆盖,保护身体,表面有 , 能减小游动时的阻力;鱼的能支撑身体,鱼用呼吸,该结构的主要部分是密布着毛细血管的。
(2)、两栖动物a.代表动物: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
b.青蛙的特征:眼睛大而圆,眼睛后面有 , 可感知;头部前端有一对鼻孔,是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通道;较短,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 , 既能也能划水。
c.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中,用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呼吸,可辅助呼吸。
(3)、爬行动物a.代表动物:蜥蜴、扬子鳄、银环蛇、避役。
b.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或甲;用呼吸;大多数种类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 , 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环境的依赖。
(4)、鸟a.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身体呈 , 可减少飞行中遇到的;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发达,有龙骨突,增加飞行的动力;骨骼、薄,可减轻体重;用呼吸,辅助呼吸;消化能力 , 可以提供飞行所需能量;食物残渣排出的速度很快,可以减轻体重;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 , 运输氧的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b.生殖方式:产卵繁殖后代。
(5)、哺乳动物a.代表动物:猕猴、亚洲象、雪豹、长江江豚。
b.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除少数水生种类以外,其体表被 , 体温恒定; , 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牙齿有 、犬齿和臼齿等的分化,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能力;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
13、无脊椎动物(1)、刺胞动物
a.代表动物: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葵、海蜇、珊瑚虫;生活在淡水中的水螅。
b.主要特征:身体呈对称,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体表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有无。
(2)、扁形动物a.代表动物:营寄生生活的、绦虫,其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这些特点适于营寄生生活;自由生活的。
b.主要特征:身体呈对称,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捕食和防御;背腹;有口无肛门。涡虫的背面有两个感光黑色的眼点,面有口。
(3)、线虫动物a.代表动物:蛔虫、、、。
b.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 , 起保护作用;有口有肛门。
(4)、环节动物a.代表动物:蚯蚓、、蛭。
b.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构成,使躯体运动更灵活;多靠或疣足辅助运动。
(5)、节肢动物a.代表动物:昆虫(蝗虫、蜜蜂、蝉、蝴蝶、蚊、蝇等)、蜘蛛、蜈蚣、虾、蟹。
b.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 , 起到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身体和都分节。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腹部三部分,头部有用于摄食的。
(6)、身体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的排列顺序为: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 -
14、种子植物
(1)、种子结构a.观察种子的结构:取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剥去菜豆种子最外面的种皮,分开两片子叶,用放大镜观察;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在剖面滴一滴碘液,被染成了蓝色。
b.相同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以及由[a]、[b]、[c]胚轴和[d] 胚根组成的。
c.不同点: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储存营养,菜豆属于植物,具有网状叶脉;玉米种子有一片子叶,储存营养,玉米属于植物,具有平行叶脉。
(2)、种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 , 外面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果皮包被。 -
15、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
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代表植物
单细胞:新月藻、鼓藻
多细胞:水绵、紫菜
葫芦藓、地钱、尖叶匍灯藓等
满江红、肾蕨、铁线蕨等
环境特点
主要分布在水中
陆地潮湿环境
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
形态结构特点
无的分化
具有的 分 化,无组织,根为
具有的分化,具有组织
作用
释放氧、食用、药用
可用于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形成煤
繁殖方式
繁殖
-
16、单细胞生物
①代表动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衣藻、变形虫和草履虫等。
②草履虫的结构

①②③④⑤⑥
③草履虫的趋性:有利刺激,不利刺激。
-
17、绿色开花植物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2)、生殖器官:。
-
18、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人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人体(动物体)。(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
19、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分生组织:分布于根尖、芽尖的分生区等处,细胞小,细胞壁 , 细胞核 , 细胞质 , 具有很强的能力。(2)、组织:由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功能。(3)、输导组织:包括运输的导管和运输有机物的。(4)、组织:细胞壁薄,液泡 , 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5)、组织:细胞壁厚,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
20、人和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1)、上皮组织:具有等功能,如皮肤上皮。(2)、: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如骨组织。(3)、:具有功能,能够使机体产生运动,如心肌。(4)、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产生并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如脑、脊髓中的大量神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