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五节人体能量的供给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二节人体内的血液循环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章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章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章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章第二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章第一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同步练习
-
1、插花师工作时,手被玫瑰的刺扎了后迅速缩回,这是一个缩手反射,在此过程中手臂做了一个屈肘动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手臂屈肘时肱三头肌舒张 B、该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C、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效应器 D、缩手反射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
2、甲氧西林是一种抗生素,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随着甲氧西林的使用,治疗效果逐渐变差。下列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使用甲氧西林前,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药性 B、甲氧西林使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C、没有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会被甲氧西林杀死,从而被淘汰 D、有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
3、红肚玻璃鱼通体透明,其心脏清晰可见。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对红肚玻璃鱼心率的影响,实验共设置5个组别,结果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研究的变量是酒精溶液的浓度 B、每组鱼的体型、大小应保持一致 C、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均降低了鱼的心率 D、本实验结果启示人们酗酒有害健康 -
4、人体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已显现出人的雏形,从这时起一直到出生前的胚胎叫作胎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的细胞只分裂不分化 B、胎儿通过脐带与胎盘相连 C、胎儿获得的营养主要来自羊水 D、胎儿的遗传物质和母体完全相同
-
5、绿僵菌是一种真菌,寄生在许多害虫体内。科学家通过实验将毒蜘蛛的毒素基因转入绿僵菌中,使绿僵菌也能产生毒素,增强了其杀死害虫的能力。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转入毒素基因的绿僵菌能发育成毒蜘蛛 B、转入毒素基因的绿僵菌的后代不能产生毒素 C、该实验过程使用的技术是杂交育种技术 D、该实验说明基因能够控制生物的性状
-
6、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图是人体对腮腺炎病毒的免疫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病毒未突破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B、图示免疫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腮腺炎病毒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D、接种腮腺炎疫苗的目的是治疗腺炎 -
7、2025年2月28日,8个人工礁体(如图)被放入南通蛎呀山附近海域。这些礁体能为该海域中的牡蛎(又称生蚝,一种软体动物)及其他海洋生物提供庇护、觅食、繁殖、栖息的场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海域中的牡蛎与其他海洋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人工礁体的洞穴结构能增加牡蛎等生物附着的面积 C、投放人工礁体有利于保护该海域中的生物多样性 D、保护牡蛎等海洋生物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
8、科研人员选取若干玉米种子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探究了“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见表。已知实验组用20mL“酸雨”(由蒸馏水和酸配制而成)处理种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发芽率
种子中营养物质的消耗率
对照组
75%
20%
实验组
55%
14%
A、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胚乳 B、对照组应使用20mL蒸馏水处理玉米种子 C、实验组中45%的玉米种子不能萌发,均由“酸雨”所致 D、“酸雨”抑制了玉米种子中营养物质的消耗 -
9、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以下生活方式与低碳生活的理念相符的是( )A、选择购买瓶装水而不选择自带水杯 B、选择过度包装物品而不选择简单包装 C、选择乘坐私家车而不选择公交车 D、选择使用毛巾而不选择一次性洗脸巾
-
10、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绵和草履虫,观察到的物像如图1、图2。该同学还观察到箭头所指的草履虫正在朝右上方移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等 B、图1的水绵细胞中有绿色带形的线粒体 C、图2的草履虫不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D、箭头所指的草履虫实际上正在朝左下方移动 -
11、某同学中午吃了米饭、红烧五花肉这两种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米饭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在胃中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B、五花肉中含有脂肪,在胆囊中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C、五花肉中含有蛋白质,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D、该同学午餐的食物搭配符合青少年合理膳食的要求
-
12、雄性尖吻蟾把孵化前的受精卵都吞入口中,并依靠适当的运动把受精卵送入声囊,受精卵待在声囊中直至孵化。这种行为属于( )。A、社群行为 B、争斗行为 C、觅食行为 D、繁殖行为
-
13、南通的黄酒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黄酒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醋酸菌 D、青霉
-
14、阅读下面《蛇与庄稼》的故事,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广东沿海曾经发生了一次海啸,许多田地被海水淹没了。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接连几年都是这样,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方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把蛇放到田里,说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大丰收。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老农把秘密说破了,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后来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没有蛇来捕捉它们,它们又繁殖得特别快,庄稼都让田鼠给糟蹋了。现在田里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1)故事中的田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请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这条食物链中的。
(3)该生物链中的蛇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
-
15、某同学在调查校园内池塘里的生物时,发现一些水虿chài(蜻蜓的幼虫)在水中活动,该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20只水虿放入图一所示不透光的水槽中。
步骤二:以水槽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不透明黑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静置5分钟。
步骤三:当水虿基本不再移动时,记录两种环境下水虿的数目。同样装置、步骤重复操作三次。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实验中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的目的是设置实验。(2)、为控制单一变量,步骤一中应选择种类、大小、生理状态等因素均(填“相同”或“不同”)的水虿。(3)、实验结果:阴暗环境中水虿的数目明显多于明亮环境中水虿的数目。据此得出的结论:光(填“会”或“不会”)影响水虿的生活,水虿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
16、“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提示了生物间的关系;除了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
17、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则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18、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与之间的往返循环。
-
19、小明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视野变亮 B、看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C、看到细胞体积变大 D、物像更清晰
-
20、下图分别为用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观察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视野甲→乙,应先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B、从视野甲→乙,应适当增加视野亮度 C、转动遮光器可将视野甲换成视野乙 D、细胞①的结构中应该不具有细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