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基本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时,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 B、步骤③展平的目的是防止观察玻片标本时出现细胞重叠现象 C、用低倍镜观察时,视野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液泡 D、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如图乙所示,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
  • 2、如图所示为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可观察到视野② B、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 C、由视野②到视野⑤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移动玻片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对光等 D、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③④②①⑤
  • 3、在使用显微镜时,甲同学说:“视野内一片漆黑。”乙同学说:“找不到任何物像。”丙同学说:“看到了一些黑点。”丁同学说:“看不清细胞核。”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甲同学的物镜可能未对准通光孔 B、乙同学可能需要移动玻片标本 C、丙同学应将反光镜擦拭干净 D、丁同学的材料可能没有染色
  • 4、随着科技发展,显微镜功能更完善,操作更便捷。如图是双目显微镜部分结构示意图,与单目显微镜相比,反光镜换成了底光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换成底光源可以不用对光 B、调焦观察前应调节物镜间的距离 C、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 D、可以用手来直接移动玻片标本
  •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更好地观察细胞,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课后有几位同学讨论有关显微镜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B、显微镜的镜头上有灰尘,可以用面巾纸或手帕擦拭 C、镜筒下降时,要缓慢下降,防止物镜压碎载物台上的玻片标本 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中国梦”,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 7、某小组同学在观察公园中的生物活动中,发现湖内生活着鱼、虾、水草、鸭子等各种生物,有同学说还有细菌和病毒。下列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B、都由细胞构成 C、都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D、生活都需要营养
  • 8、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观察要做到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C、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 D、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必须借助观察工具
  • 9、“一只雄性黑猩猩飞快地下了树,并且不慌不忙地向我走来。当它走到离我还有三步远时,它站住了,毛发耸立起来,样子凶暴可怕……”这是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一段记录,她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文献法
  • 10、为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载玻片、草履虫培养液、清水、肉汁、食盐、滴管等。

    【实验过程】①取三块洁净的载玻片,分为甲、乙、丙三组。在每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将两端的草履虫培养液连通。在甲组载玻片上右侧草履虫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清水,在乙组载玻片上右侧草履虫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食盐溶液,在丙组载玻片上右侧草履虫培养液边缘滴一滴肉汁,如图所示,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情况。

    【实验现象】甲组中草履虫无明显变化,乙组中载玻片右侧的草履虫向左侧移动,丙组中载玻片左侧的草履虫向右侧移动。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可作出的假设是
    (2)、该同学设计甲组实验的目的是 , 对于草履虫来说,上述属于有利刺激的物质是
    (3)、分析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草履虫能有利刺激,不利刺激。
    (4)、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肉汁会出现在草履虫体内的[]中。

  •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即可完成所有生命活动,但同时也面临一个巨大的矛盾————生殖和运动之间的矛盾。例如它们正在分裂时,如果天敌来了,怎么逃命?多细胞生物很容易将这个矛盾化解。例如团藻只有两种不同的细胞,一种是体型小、长着鞭毛,主要负责运动的体细胞;另一种是个头大、无鞭毛,主要负责繁殖的生殖细胞。这样一来,生殖和运动这两个机能就不需要不断地暂停和切换了。

    细胞的分工是生命演化历程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分工让生命呈现出了缤纷的多样性。细胞分工带来了很多优势。比如人体的红细胞专门负责运输氧气,而且能力非常强。红细胞就像一个装满了血红蛋白分子的大口袋,在发育过程中,把细胞核彻底舍弃,腾出更多的空间来装血红蛋白分子。细胞分工还能促进细胞之间的密切协作。例如人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单个上皮细胞能力一般,但是它们通过紧密连接,像用砖头砌墙一样固定在一起,形成了密不透风的小肠壁。小肠上皮细胞间的协作,把吸收营养这个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1)、由材料可知,团藻属于生物的原因是
    (2)、人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单个上皮细胞能力一般,但是它们通过紧密连接,像用砖头砌墙一样固定在一起,形成了密不透风的小肠壁。由此说明上皮组织具有
    (3)、细胞能够产生新细胞,这是通过实现的。该过程中,细胞里的的变化明显,它是由构成的。
    (4)、人体内不同组织的功能不同,这是通过形成的。
    (5)、团藻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缺少的结构层次是
  • 12、我国完成了全球首例太空干细胞实验,通过基因重编程的方式,把肾上皮细胞转化成多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经过一系列过程进一步形成心肌细胞等。在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中,将心肌细胞在适宜温度和气体浓度下进行培养,了解失重条件下的细胞变化规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心脏主要由心肌细胞构成,心肌属于组织。在失重条件下,观察到成片的心肌细胞有节律地跳动,说明该组织在太空中仍具有的功能。
    (2)、心脏不停地跳动,心肌细胞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与上皮细胞相比,心肌细胞中的(填细胞结构)数量更多,这体现了的生物学观点。
    (3)、某同学选取了部分生物材料:人的血液、猪的小肠、蚕豆种子和胡萝卜根。其中不同于“心脏”这一结构层次的是;要构成动物体完整的结构层次,结合图甲、图乙,要补充的结构层次是
  • 13、图甲是大豆结构层次图,图乙是人体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和人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开始的。
    (2)、图乙中A 到B 的过程中细胞各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请你选出正确步骤并进行排序:

    a.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b.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

    c.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细胞缢裂为两个

    d.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3)、图甲中c过程和图乙中B到C 过程相同,都是细胞在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
    (4)、图甲d、e、f、g中,大量分布在果实与种子中的是(填序号)。图甲i 能够维持一定形态,主要是植物组织中的作用。
    (5)、图乙中F、G、H、I表示人体四大组织,胃活动时需要从血液中获取营养,说明构成胃的组织有(填序号,下同),患有胃病的人经常感到胃疼,因为胃内有
  • 14、如图是不同生物体的整体或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衣藻是一个细胞,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B、图乙中的叶片的上、下表层分布的是保护组织 C、图丙所示结构有保护、连接和支持作用 D、图丁所示结构可以运输有机物
  • 15、生物圈中存在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单细胞生物,但是它们在生物圈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细胞生物一定比多细胞生物小 B、单细胞生物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草履虫的趋性有利于它适应环境 D、草履虫与呼吸有关的结构是口沟
  • 16、单细胞生物虽然微小,却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中的蓝细菌大量繁殖时会引发赤潮 B、草履虫可净化水质 C、许多单细胞生物可作为鱼的天然饵料 D、疟原虫可以治疗疟疾
  • 17、四膜虫与我们所熟知的草履虫在生理结构上十分相似,下列关于四膜虫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B、生长过程包括细胞分化 C、可独立完成摄食 D、没有运动和呼吸器官
  • 18、在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吸取表层草履虫培养液的目的是草履虫轻、集中在表层 B、放置棉花纤维的目的是给草履虫提供营养物质 C、观察到草履虫对棉花纤维的刺激作出反应 D、草履虫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 19、下列有关动植物体组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剥去树皮后树会死亡,这是因为破坏了其中的输导组织 B、导管、筛管、血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C、薄壁组织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 D、由胃腺细胞构成的组织和由胃壁肌肉细胞构成的组织分布在同一器官内,却属于不同的组织
  • 20、如图表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在结构层次上属于a B、根、茎、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b C、人的一块骨头在结构层次上属于d D、一棵橘树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a→b→d→e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