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中山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青春期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人的生殖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训练
-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岳池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1、如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结构具有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 B、仙人掌上的刺和图乙所示结构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C、图甲所示结构属于图丙中的一个器官 D、图丁所示结构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不能无限长大 A、图甲所示结构具有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 B、仙人掌上的刺和图乙所示结构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C、图甲所示结构属于图丙中的一个器官 D、图丁所示结构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不能无限长大
- 
                            2、下列油菜的各部分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 B、 B、 C、 C、 D、 D、  
- 
                            3、某班级在生物教师的指导下,在劳动基地种了许多不同的蔬菜,几个月后迎来了丰收。在劳作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西兰花中,我们食用的部分主要是它的花 B、菠菜中,我们食用的部分主要是它的叶 C、白萝卜中,我们食用的部分主要是它的茎 D、莴笋中,我们食用的部分主要是它的茎
- 
                            4、(跨学科 语文)“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面。下列关于“菜花”和“黄蝶”的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薄壁组织等组成 B、“菜花”中的输导组织将其各个器官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C、“菜花”一生中的每个发育阶段都具有六种器官 D、“菜花”和“黄蝶”的各部分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相互独立的
- 
                            5、如表是某同学对“心脏、唾液腺等器官主要是由哪一类组织构成的”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其中正确的是( )编号 ① ② ③ ④ 器官名称 心脏 唾液腺 大脑 股骨 主要组织 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结缔组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6、如图表示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均表示细胞分裂 B、卵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分化,形成人体的基本组织 C、食用的玉米粒,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B D、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D A、过程①②均表示细胞分裂 B、卵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分化,形成人体的基本组织 C、食用的玉米粒,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B D、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D
- 
                            7、人们常取丝瓜成熟干枯的“经络”(如图所示)来刷碗。这里的“经络”主要是丝瓜的( ) A、保护组织 B、薄壁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A、保护组织 B、薄壁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 
                            8、下列关于动植物体基本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磕伤的芒果不易储藏的主要原因是其输导组织受损 B、人们食用的梨的果肉部分主要属于薄壁组织 C、动物上皮组织都分布在体表 D、胃壁粘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
- 
                            9、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组织。下列关于人体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和骨组织属于结缔组织 B、皮肤的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皮肤属于保护组织 C、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D、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后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
- 
                            10、取一个完整的鸡翅,用解剖剪除去皮肤后,观察到肌肉束与骨连接处有白色肌腱,肌腱属于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结缔组织 D、肌肉组织
- 
                            11、根据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时,可能有汁液流出,这主要是细胞质中内的液体流出来了。(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一开始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目的是。(3)、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如图甲所示视野。 (1)、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时,可能有汁液流出,这主要是细胞质中内的液体流出来了。(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一开始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目的是。(3)、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如图甲所示视野。①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在图乙所示显微镜中的路线是[]→4遮光器→通光孔→[]→镜筒→1 目镜。 ②该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物像如图甲 B所示,通过调节观察到如图甲 C所示的物像,具体的调节步骤是。 ③从 A→C 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④若选用 10×的目镜和 10×的物镜,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在视野中看到一个直径约为2毫米的细胞,则这个细胞的实际直径为毫米。 
- 
                            12、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得到如图甲、乙两个视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视野中的细胞,在图甲视野中均可看到 B、若玻片标本往左移动,则视野中的物像也会往左移动 C、调节细准焦螺旋可将图甲转变成图乙 D、若视野中物像模糊,应重新对光 A、图乙视野中的细胞,在图甲视野中均可看到 B、若玻片标本往左移动,则视野中的物像也会往左移动 C、调节细准焦螺旋可将图甲转变成图乙 D、若视野中物像模糊,应重新对光
- 
                            13、如图甲表示显微镜操作的某个步骤,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进行图甲操作时,应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 B、如果光线太强,可以换用小光圈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D、图乙中的气泡中央黑暗、周围明亮 A、进行图甲操作时,应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 B、如果光线太强,可以换用小光圈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D、图乙中的气泡中央黑暗、周围明亮
- 
                            14、某同学在使用安装好的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视野漆黑一片,他应该尝试( )A、更换目镜 B、调整反光镜 C、移动玻片标本 D、调节粗准焦螺旋
- 
                            15、用显微镜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后再观察透明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此时应使用( )A、平面反光镜、大光圈 B、平面反光镜、小光圈 C、凹面反光镜、小光圈 D、凹面反光镜、大光圈
- 
                            16、如图Ⅰ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玻片标本的位置关系,图Ⅱ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图Ⅰ中甲是高倍物镜,乙是低倍物镜 B、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因为乙物镜离玻片标本的距离更近 C、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D、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图Ⅱ中的细胞a,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 A、图Ⅰ中甲是高倍物镜,乙是低倍物镜 B、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因为乙物镜离玻片标本的距离更近 C、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D、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图Ⅱ中的细胞a,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
- 
                            17、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写有字母“A”的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在视野的正中央,于是他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轻轻移动,使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那他之前看到的图像是 ( )A、 B、 B、 C、 C、 D、 D、  
- 
                            18、把边长为0.01 厘米的透明正方形物体放到目镜为8×,物镜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面积是( )A、0.08平方厘米 B、0.8平方厘米 C、0.64平方厘米 D、0.064平方厘米
- 
                            19、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如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2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细胞的数量是 ( ) A、8个 B、4个 C、2个 D、1个 A、8个 B、4个 C、2个 D、1个
- 
                            20、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的位置,他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玻片标本,视野中的污点不动;②转动目镜,视野中的污点随之转动。由此可以推测此污点位于( )A、玻片标本上 B、目镜上 C、光圈上 D、物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