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 七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评价一
-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期末评估测试卷二
-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卷(基础)
- 【中考真题】山东省青岛市2025年中考生物真题
- 广东揭阳市揭东区第一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 四川省成都市清合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2.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4.7.2 免疫与免疫规划 第1课时 人体的三道防线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2.2 维护生态安全
-
1、下列描述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同一种水果有酸有甜 B、缺乏氮肥的水稻,又黄又矮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双胞胎之间也有些许差异
-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大眼睛和双眼皮 B、豌豆的圆粒和绿粒 C、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D、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
3、下列各项属于性状的是( )A、豌豆的花色 B、衣服的颜色 C、山的高矮 D、桌子的大小
-
4、iPS细胞是由体细胞诱导形成的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医学上利用其可产生多种体细胞的特点来治疗疾病(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说明iPS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B、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C、过程②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D、经过程③,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
5、桑葚味美,营养丰富,其紫红色的花青素存在于细胞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
6、下图是根据肾的工作原理制成的血液透析装置,又称“人工肾”,可以帮助病人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排出,以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透析管与肾小管的功能类似 B、血液流经透析管后尿素减少 C、用过的透析液成分最接近于原尿 D、该人工肾透析的工作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
7、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显微镜
识别血细胞
B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湿棉絮
保持小鱼正常呼吸
C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检测麦芽糖的生成
D
探究人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
澄清的石灰水
检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A、A B、B C、C D、D -
8、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图中鸟与昆虫的关系。(2)、某同学用“阳光→草→鸟→猫头鹰”表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其错误是阳光是该生态系统的部分,不能写入食物链中。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图中未表示部分还有。(3)、该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4)、在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如果该生态系统中的蛇大量被捕,则较长时间内鼠的数量会。 -
9、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的福寿螺近年来在我国农田里大量出现,对水稻的危害尤为严重,这说明了(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
10、图所示为眼的正面和侧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对眼球的内部结构起作用。图中③的名称是 , 白天,当我们看完电影从影院走出来时,它的直径将由大变小,这一过程是通过图中结构[②]来调节的。
(2)人的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填名称)的曲度可以调节。
(3)你能看到远处有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 ⑦ ]上,这个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 , 从而形成视觉。
(4)如果眼球的前后径 , 或者晶状体凸度 , 远处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射后会落到 ⑦ 的前方,因而看不清物体,称为眼,可以用佩戴透镜的方法来矫正。
-
11、图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它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2)、图中a代表的气体是 , a气体从毛细血管进入肺泡的过程中需经过层细胞;血液从毛细血管的[④]端流到[⑤]端后,(气体)含量增加。(3)、图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和膈肌。(4)、图中b气体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里。 -
12、分析如图所示实验和表中的数据。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甲、乙两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结果,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1)、甲瓶在这个实验中起作用。(2)、甲瓶中的浑浊程度(填“大”或“小”),说明空气中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的浑浊程度(填“大”或“小”),说明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较高。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了 , 而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 , 然后随着气体一起排出。(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4)、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状态。 -
1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图为血液流经肺泡的情况,其中①②③代表血管,a、b代表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是 , 其管壁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
(2)b进入③后,由血液中的运输,最终被组织细胞利用。
(3)②内流的是血,它最先到达心脏的。
-
14、如图是“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在被试者的视网膜中 B、需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 C、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 D、效应器是指被试者的传出神经末梢与手指肌肉 -
15、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了下图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淀粉酶 B、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变蓝色 C、将两支试管放入0℃水中保温10分钟 D、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麦芽糖的消化作用 -
16、丹丹同学用手抓起刚蒸好的馒头,来不及思考就迅速将馒头丢下。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①能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C、完成该反射的路径为①→②→③→④→⑤ D、若丹丹有感觉但不能完成该反射活动,可能是因为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 -
17、如图所示,甲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乙图表示a、c血管血液中的气体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血管可能为肠静脉 B、c血管可能为肺动脉 C、a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 D、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 -
18、小明曾经在打篮球时摔倒造成脑振荡,记不起任何东西,由此可推测小明当时受伤的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
19、如图是人体部分结构和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大写字母表示生理过程,小写字母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B、消化道中,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胰液 C、过程B表示物质c被吸收,此过程发生在胃部 D、在肺部经过气体交换后的血液,通过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
20、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③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B、②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C、图I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D、图II模拟吸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