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清合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0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下列属于微生物的是( )A、蝗虫 B、酵母菌 C、家兔 D、向日葵2. 细菌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质3. 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种子繁殖4. 霉菌的细胞中没有( )A、细胞壁 B、液泡 C、细胞核 D、叶绿体5. 病毒的典型结构包括( )A、细胞壁和细胞核 B、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 C、叶绿体和细胞质 D、细胞膜和液泡6. 腐生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角色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消费者和生产者7. 若一个大肠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经过2小时后,其后代数量理论上可达( )A、6个 B、16个 C、32个 D、64个8. 下列关于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蘑菇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蘑菇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C、菌褶处产生大量孢子 D、蘑菇的菌丝不能分解有机物9. 下列产品与参与其发酵制作过程的微生物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豆瓣酱——酵母菌 B、酸奶——乳酸菌 C、葡萄酒——葡萄球菌 D、泡菜——醋酸菌10.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属于(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11. 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为预防寄生虫病、日常生活中我们应( )A、切生肉和水果的刀具混用 B、饭前便后勤洗手 C、直接饮用源头不明的生水 D、生食瓜果12.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甲型流感 B、艾滋病 C、坏血病 D、肺结核13. 在社区传染病防控宣传栏中,下列措施和预防类型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为幼儿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B、发热患者居家观察——控制传染源 C、勤洗手并戴口罩——切断传播途径 D、垃圾站定期灭蚊——保护易感人群14.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认识正确的是( )A、目前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艾滋病 B、艾滋病的病原体可通过血液传播 C、要远离艾滋病患者,不和他们交往 D、艾滋病离我们很远,不用在意15. 东晋医药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最早提出了空气消毒法和饮水消毒法。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16. 开学初,广东猩红热高发。猩红热是由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也可由伤口、破损黏膜引起,目前没有相关的疫苗,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链球菌是引起该病的传染源 B、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该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D、抗生素对该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7. 江西省全面启动为全省初中阶段未满14周岁的适龄女生免费接种国产二价 HPV疫苗的工作,保护女性健康。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B、注射疫苗可以刺激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C、注入人体的疫苗相当于抗体 D、疫苗通常是由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18. 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患者、患者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A、传染源、传播途径、病原体 B、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传染源、病原体 D、病原体、传播途径、传染源19. 下列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白细胞吞噬病菌 B、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C、溶菌酶杀死细菌 D、接种麻疹疫苗后产生相应抗体20. 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皮肤和黏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开窗通风属于控制传染源 C、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传染源 D、计划免疫能预防全部传染病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 60 分)
-
21. 如图为几种细菌和真菌的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A中③的作用是:。(2)、图B是(单或多)细胞生物,可通过方式进行繁殖。区分图B与图C的主要依据是。(3)、在使用显微镜观察C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的细胞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说明酵母菌在进行生殖,可以利用其在(“有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制作面包,馒头之类的食物。(4)、图D与图A的菌体都是由菌丝构成的,都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来繁殖后代。(5)、图E(“有”或“无”)细胞结构,只能生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者。22.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细菌、真菌非常感兴趣,于是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及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这些生物的结构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泡菜因其酸脆爽口,制作方便,为人们所广泛喜爱。泡菜制作的主要原理是图一中A(乳酸菌)能够分解有机物产生。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如图二),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2)、兴趣小组同时了解到人类从B生物体内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但该抗生素却不能在临床上用于艾滋病,原因是。(3)、兴趣小组还把C生物用于制作面包、馒头等,为探究C生物的发酵过程及影响因素,设计了如图三所示的实验。
一段时间后观察,气球胀大的装置是甲,使气球胀大的原因是C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气体;若要验证温度对C生物发酵作用的影响,应该选择的一组实验装置是。
23. 硬蜱传播疾病之一是莱姆病,这是由某种螺旋体(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其病程及症状如图。
(1)、①身患莱姆病的患者属于(填“传染源”或“病原体”);这种螺旋体是引发莱姆病的(填“传染源”或“病原体”)。②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丛、草地等环境,若身体局部皮肤出现症状,且1-2周前在上述环境中逗留过,则应及时就医筛查,以免延误治疗。
③在一定的发病阶段,通过医学检测可以发现感染者可以产生少量相应抗体,这属于免疫。
(2)、为预防硬蜱传播的传染病,人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请你写出一条:。(3)、在校园生活中,预防和监控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非常必要的,前段时间,我校初二年级某班出现了一例手足口病例,学校要求患病同学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对教室进行了消毒处理,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和。最近,为预防流感,学校又开始组织学生注射流感疫苗,这项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24.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病原体,但多数情况下,大家可以健康地生活,这是因为人体能够依靠自身免疫系统进行防御和保护。如图一和图二是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示意图、图三是接种疫苗后抗体含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属于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当新冠病毒侵袭人体时,起抵御作用的第一道防线是图一中的 , 第二道防线是图中的。(填图中字母)(2)、请利用图二分析接种疫苗的免疫过程原理,接种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相当于图二中的 , 图二中甲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产生的一种能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3)、结合图三“疫苗接种后抗体含量变化曲线图”分析,在接种初期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仍然可能患上新冠肺炎,原因是:。大多数疫苗需要接种2次或3次,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由图三可知:机体第二次接受疫苗刺激后产生的抗体,在数量和作用时间上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