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 七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评价一
-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期末评估测试卷二
-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卷(基础)
- 【中考真题】山东省青岛市2025年中考生物真题
- 广东揭阳市揭东区第一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 四川省成都市清合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2.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4.7.2 免疫与免疫规划 第1课时 人体的三道防线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2.2 维护生态安全
-
1、在男性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 )A、睾丸 B、附睾 C、输精管 D、前列腺
-
2、下图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关节囊——使关节更加牢固 B、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摩擦 C、关节头和关节窝——适于肌肉附着 D、关节软骨——起到缓冲作用 -
3、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公鸡报晓 B、大雁南飞 C、蜘蛛结网 D、鹦鹉学舌
-
4、科普文阅读
古人类基因如何改写人类进化
瑞典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对一块4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骨骼的线粒体DNA区域进行了测序,首次获得已灭绝的人类近亲的DNA序列。由于对线粒体中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带来的信息十分有限,帕博之后承担起了对尼安德特人细胞核内DNA进行测序的巨大挑战,并获得了成功,且在2010年发布了第一个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序列。
帕博带领的研究团队对西伯利亚南部的丹尼索瓦洞穴中发现的一块4万年前的指骨进行了DNA测序,与来自尼安德特人和当今人类的所有已知的序列相比,该DNA序列是独一无二的。帕博发现了一种此前未知的古人类,并命名为丹尼索瓦人。
帕博的发现使我们对人类进化史有了新的理解。在智人迁出非洲时,欧亚大陆上至少居住着两个原始人类种群。尼安德特人生活在欧亚大陆的西部,而同属于智人的丹尼索瓦人则居住在该大陆的东部。在智人向非洲以外扩张和向东迁徙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与尼安德特人结合,还与丹尼索瓦人结合,留下了“印”在我们DNA中的痕迹。
由于帕博的发现,我们了解到:来自我们已灭绝的近亲物种的古基因序列,影响了当今人类的生理机能。例如:在现在人类中存在的丹尼索瓦人的EPASI基因,它赋予了个体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的优势,并且在当今生活在西藏的人中很常见。
人类虽然起源于共同的祖先,但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长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并经过长期的隔离,因此在许多遗传性状上出现显著的差异,形成了四大人种,即蒙古人种(黄种)、欧洲人种(白种)、非洲人种(黑种)和澳大利亚人种(棕种)。

请回答:
(1)、斯万特·帕博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先对尼安德特人骨骼的DNA区域进行测序,后对尼安德特人内DNA进行测序,获得了第一个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序列。(2)、帕博带领的研究团队对西伯利亚南部的丹尼索瓦洞穴中发现的指骨进行了DNA测序,发现了此前未知的古人类,并命名为。(3)、人类起源后,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 )①智人阶段②能人阶段③南方古猿阶段④直立人阶段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①③④(4)、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属于人类进化过程的阶段。(5)、西藏人的DNA中最有可能具有古人类丹尼索瓦人的基因。人类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在许多遗传性状上出现显著的差异,中国人属于四大人种中的。A.蒙古人种(黄种) B.欧洲人种(白种)
C.非洲人种(黑种) D.澳大利亚人种(棕种)
-
5、黄鼠的体色有深色与浅色之分,如果黄鼠的体色与环境差异较大,很容易被天敌捕食,有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环境区域内黄鼠的数量,结果如图1所示。请根据以下两个图回答问题:
(1)、黄鼠体色有深有浅,黄鼠体色的变异是(定向/不定向)的。由图1可知,浅色岩区(浅色/深色)的黄鼠数量多于深色岩区,该现象说明在浅色岩区这种变异属于(有利/不利)变异。(2)、不同岩区生活着不同颜色的黄鼠,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是长期的结果。(3)、上述事实说明,生物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4)、图2表示科学家发现的未被破坏的沉积岩石层示意图。由此可知,Ⅰ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较 , Ⅲ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较。 -
6、生殖是人类繁殖后代的重要生命活动,后代的性别也在此过程中确定。某班同学利用小球模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实验时2人一组开展模拟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准备两个小桶,分别标记甲、乙。
步骤二:取10个白色小球放入甲桶,5个白色小球和5个黑色小球放入乙桶。
步骤三:小组两位成员分别从甲、乙桶中各取一个小球,并记录两个小球的颜色组合。
步骤四:将取出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摇匀。
步骤五:按步骤三和四重复操作10次。
分组模拟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组合类型
l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7组
8组
9组
10组
总数
白白
2
3
3
5
4
10
6
5
7
4
49
黑白
8
7
7
5
6
0
4
5
3
6
51
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某同学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该同学的性别是性,其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2)、甲乙两个小桶中各摸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受精过程,甲桶中摸出的小球模拟的是(精子/卵细胞)产生的过程。(3)、黑色小球代表的是含有(X/Y)染色体的生殖细胞,若从乙桶中摸出黑色小球,从甲桶中摸出白色小球,则两个小球的颜色组合表现的性别为。因此,与卵细胞结合的类型决定了男女的性别。(4)、统计表中结果表明两种组合的比例接近 , 由此说明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 -
7、如图是染色体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生物的体细胞中③的数目是恒定的,而且是(成对/成单)存在的。(2)、③的主要成分是①和② , 其中①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分子结构为双螺旋。(3)、图中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称为 , 其控制着生物的性状。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通过细胞及其融合在亲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4)、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各个部分 -
8、西瓜果实成熟后期可能出现开裂现象,科研人员对此开展研究。(1)、西瓜的抗裂与易裂是一对 , 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A、a表示)。科研人员将抗裂和易裂西瓜进行杂交,子一代全部为抗裂西瓜,表明为隐性性状,子一代抗裂个体的基因组成为。(2)、用观察两种西瓜果皮的切片,视野如下图。与抗裂西瓜相比,易裂西瓜的果皮细胞体积(大/小),细胞层数(多/少),该结构特点可能是其易裂的原因之一。
(3)、在种植抗裂西瓜过程中,若在果实成熟后期大量浇水,也容易开裂,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也受的影响。 -
9、北京房山周口店猿人遗址发现的“北京人”属于以下哪个阶段( )A、南方古猿阶段 B、能人阶段 C、直立人阶段 D、智人阶段
-
10、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森林古猿 B、大猩猩 C、黑猩猩 D、长臂猿
-
11、郑氏始孔子鸟化石为生物进化的某一过程提供了证据。郑氏始孔子鸟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可以推断( )A、两栖类可能起源于鱼类 B、爬行类可能起源于两栖类 C、鸟类可能起源于爬行类 D、哺乳类可能起源于鸟类
-
12、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A、比较解剖学 B、分子生物学 C、化石 D、胚胎学
-
13、在研究生命起源的历程中,米勒实验证明了( )A、实验室内具备模拟原始大气的条件 B、实验室内能够以模拟雷电作为能量 C、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D、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生成有机物
-
14、原始大气与现在空气相比较,在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成分是( )A、氮气 B、甲烷 C、氧气 D、氢气
-
15、关于生命起源有许多说法,现在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说法是( )A、自然发生说 B、神创论 C、宇生说 D、化学进化学说
-
16、变异在生物学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使生物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B、所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C、变异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D、人们可以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变异选育新品种
-
17、“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向大家展示了正在生长的水稻已经进入了种子成熟期,这些种子带回我国后将会被种植,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A、扦插 B、杂交育种 C、诱变育种 D、植物组织培养
-
18、人类的体细胞中含染色体( )A、23条 B、46对 C、22对 D、23对
-
19、下列关于豌豆的人工杂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防止自花传粉应除去未成熟的雄蕊 B、人工收集花粉后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C、人工授粉后套袋可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D、如图实验中提供花粉的矮茎豌豆为母本 -
20、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人们总是通过性状区分出不同的生物 B、生物的性状都是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C、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种不同的性状 D、生物的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