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同学们分不清“和”的读音,请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我和(hé huó)小伙伴一起给肥皂加了点水,和(huò hè)弄和弄,就制成了泡泡水。
-
2、说明书中的一些字音你拿不准,请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脆薄(bó báo) 颤(zhàn chàn)动 巍(wēi wèi)峨
山巅(diǎn diān) 悠(yōu yuō)然 婴(yīn yīng)儿
-
3、可爱的燕子飞行的燕子让你想到了课文《燕子》,请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 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如果给这段话描绘的画面起个名字,最恰当的是( )A、燕子外形图 B、春光燕子图 C、燕子飞行图 D、燕子休息图(2)、语段中“赶集似的聚拢来”写出了( )A、春天万物复苏,许多植物争着抢着快速生长。 B、春天来了,植物们都聚集到一起。(3)、想象画面:“光彩夺目的图画”由轻风、、、花、、叶、共同构成,借助句中修饰词语的提示,我仿佛看到了的画面。 -
4、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小猴子十分有趣。它们的额头上光秃秃的,没有一根毛发,却布满了皱纹,活像一个个小老头。它们有的在树枝间(灵巧 灵活)地跳跃、攀爬。有的坐在地上(悠闲 闲散)地吃着香蕉,咬了两口,觉得不好吃,又吐了出来。
-
5、下面是鸟儿的观察记录,请完成练习。
聪明伶俐(lín nì líng lì)的画眉在木杆(gān gàn)间跳跃;活泼的鹦鹉jù jí____在一起说着悄悄话;xiān xì____的蜂鸟在花丛中自由地穿梭;优雅的白鹭闲散(sàn sǎn)地在水面浮游;漂亮的绶带鸟,拖着那绶带般的尾羽,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各种各样的鸟儿xíng chéng____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画卷。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3)、根据图片和偏旁,“绶”字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A、细长 B、接受 C、丝带 D、授予 -
6、最后要给手抄报的诗句配图,按要求完成练习。(课后2题变式)(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的画面。
(2)、“蒌蒿满地芦芽短”一句描绘了的画面,让人联想到“”(用原句回答)。(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两句写出了出游的天气和 , 描绘了的画面。 -
7、根据语境,将手抄报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春天,去郊外河边踏青时,看到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嬉戏,我会吟诵“竹外桃花三两枝,”;看到燕子轻快地飞来飞去,我会想到“泥融飞燕子,”;夏天,行走在林间小路上,林中不时传来黄鹂悦耳的鸣叫声,我会引用“ , 添得黄鹂四五声”。
-
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迟日江山丽(春日) B、蒌蒿满地芦芽短(芦苇的嫩芽) C、正是河豚欲上时(将要) D、小溪泛尽却山行(但是)
-
9、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溪(xī) 优蕙(huì) B、融(róng)化 卢(lú)笋 C、发芽(yá) 梅(méi)花 D、崇(cóng)高 乏(fàn)舟
-
10、按要求完成写作。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如果用一个标点符号来总结这段时光,你会选择什么?
也许是“逗号”,那是一件你最想做却没来得及做的事情;
也许是“感叹号”,那里记录了一个童年最闪亮的瞬间;
也许是“问号”,那是一个还没完全解决的困惑;
又也许是“省略号”“冒号”“破折号”……
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故事。请选择一个符号,结合具体事例,写出它的意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
11、饮食健康材料一组
材料一:中国学生营养日
2025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科学膳食让青少年从“会吃”到“想吃”。青少年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用餐时长适宜,早餐约20分钟,午餐或晚餐约30分钟,晚上9点后不进食。合理安排三餐,早餐、午餐、晚餐提供的能量应分别占全天总量的25%-30%、35%-40%、30%-35%。同时减少高脂、高糖、高盐食品,并利用食品标签选择低钠、低脂产品。
材料二:健康是吃出来的
健康是吃出来的!相较于不在外就餐的人群,每天食用外卖超过2次的人,心血管疾病得病率增加了18%。其原因在于:1.加入大量油、盐、糖来提高口感。2.高油高脂食物导致新陈代谢失衡,伤害肝脏。3.高温油炸食品会加重消化负担,损坏胃黏膜。
材料三:食品成分表
食品成分表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成分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它是我们选择健康食品的重要依据。其中脂肪含量≥20g/100g属于高脂;糖≥15g/100g属于高糖;钠含量≥600mg/100g属于高盐。
奶油蛋糕成分表
脂肪 54g/100g
糖 43g/100g
钠 177mg/100g
炸鸡腿成分表
脂肪 26g/100g
糖 11g/100g
钠 1410mg/100g
碳酸饮料成分表
脂肪 1g/100g
糖 20g/100g
钠 48mg/100g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小瓯因赖床经常不吃早餐,中餐吃很多的做法是对的。
②利用食品标签选择产品时,要选择低钠、低脂的。
③碳酸饮料脂肪含量很低,对身体没有任何危害。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哪个选项不适合作为“中国学生营养日”的口号( )A、合理膳食,健康中国 B、均衡饮食,成长更健康 C、知营养,会运动 D、科学食养,助力健康(3)、小嘉特别喜欢吃外卖,尤其喜欢吃蛋糕、炸鸡腿,口渴时总是喝碳酸饮料。请对他的饮食习惯提出至少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
12、诗云(节选)
刘慈欣
①伊依一行三人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游艇上的三人中有两个其实不是人,一个是一头名叫大牙的恐龙,一个是外星球宇宙艺术的研究者。
②研究者被伊依口袋中飘落的唐诗纸片吸引。这些由汉字排列组合而成的诗句点燃了他的征服欲。他认为技术可以超越一切,于是决定用技术证明艺术的可复制性。
③研究者将自己的全部记忆转化到新的生命体“李白”当中,通过伊依克隆出人类躯体;身着唐朝古装。他在宇宙中搭建可吹风的平台,饮尽银河级别的烈酒,试图克隆诗人李白的创作状态创作非凡的诗作。但这些行为只是机械的模仿,始终无法触及诗歌背后的生命震颤。
④失败后,研究者启动了更宏大的计划——用量子计算机穷举所有汉字组合,创造包含所有可能诗歌的“诗云”。为了储存这些数据,他拆解了整个太阳系,将恒星熄灭、行星粉碎,把物质重组为存储器。在海王星轨道的透明锥体中,量子计算机开始运行程序。每一个汉字在矩阵中排列组合,从五言绝句到七言律诗,从直白的“啊啊啊啊啊”到生僻字堆砌,所有可能性都被生成。最终形成的“诗云”是直径一百个天文学位的星云,每一片存储器都包含着超越人类想象的文字海洋。当研究者完成这个旷世工程时,也发现了它的致命漏洞:他无法从海量数据中检索出真正的诗。因为尽管技术穷尽了所有文字组合,但诗歌的价值不在于排列本身,而在于特定时空下人类情感的共鸣。
⑤最终,研究者发现艺术是有机整体,任何碎片化处理都将消解其灵魂。他不得不承认:“____。”
(1)、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列题目。选文有详有略,请在相应段落后面的括号里填详写或略写,结合文章说明这样写的好处是 。
(2)、以下关于“诗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云是由量子计算机生成的汉字组合数据库。 B、诗云是直径约一百个天文单位的星云。 C、诗云的存储器是重组后的太阳系物质。 D、诗云是一条能自主创作优质诗歌的云朵。(3)、对文中“艺术是有机整体,任何碎片化处理都将消解其灵魂。”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必须由人类创作,机器是不可以参与其中的。 B、诗歌的价值在于文字,组合的复杂程度越高越好。 C、艺术需要情感与意境的完整表达,不能仅靠技术拆分。 D、只要存储足够多的文字,就能自动生成许多优秀诗歌。(4)、联系上下文,预测结尾研究者不可能说的话是( )A、诗歌需要情感共鸣,算法无法替代心灵。 B、技术可以带来光明,却无法赋予其温度。 C、我的技术还不到位,我要精进技术。 D、我的失败证明了艺术无法被数据量化。(5)、最近校园里正掀起一股AI批改作文热潮。辩论社的同学以“该不该让AI批改作文”为话题展开讨论,请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
13、(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①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②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④魏校长听了,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⑤周恩来终生为此奋斗。
(二)老师领进门(节选)
①那时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②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③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坡堤,遇到田老师驻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师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三)回忆我的语文老师(节选)
①老师皱着眉说:“你的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是写春天的,第一本里的春天是非常朴素的。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看看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们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②我离开她的办公室,走进校园,月亮特别亮,清澈的月光铺满整个校园,我心头积压的迷雾瞬间消散。那个夜晚使我终生铭记。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作家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1)、联读三则选文,完成资料的分类整理。选文
事例
产生的影响
选文(一)
周恩来的志向受到魏校长肯定
选文(二)
回忆田老师讲故事
选文(三)
使“我”有了漫长的作家道路
通过梳理,我发现选文(一)(二)都是围绕“老师教育鼓励我”这一角度选择材料的。
我发现选文(三)是从不同角度选择材料的,是围绕“”。
小瓯想补充选文(三)的同类资料,他应该选择(填选项)。
A.《我的老师》——老师每天抽出时间监督冰心学习,勉励她。
B.《我的国文老师》——老师指出梁实秋的作文内容繁杂,要求整页删改。
(2)、下列对三则选文中人物描写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从选文(一)魏校长连声赞叹的话,可以看出他善于激励、引导学生。 B、从选文(二)田老师“摇摇头”的动作,发现他是一位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老师。 C、选文(三)中老师“皱着眉”的神态,体现出他严谨、负责的教育态度。 D、选文(三)中老师对“我”冷嘲热讽,其实是为了打击骄傲自满的学生。(3)、三篇选文中的老师都让“我”终生铭记,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 )A、选文(二)借春雨点点入土和柳树成荫,形容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 B、选文(三)借清澈的月光表现了老师对学生随时随地的一味鼓励。 C、选文(一)(三)说明了老师在关键时刻的教诲点拨,使学生终生受益。 D、三位老师都充满了启智润心的教育智慧,对学生充满了真诚的关怀。(4)、读了选文,同学们围绕“最好的老师”展开讨论。你会如何评价三则选文中老师们的教育方式,请联系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写下来。 -
14、踏上“奋斗的历程”,感受诗文中蕴藏着的“伟大的精神”。(1)、按要求,将诗句或课文内容填写完整。(2)、结合“奋斗的历程”,在⑦⑧两处写下合适的关键词。(3)、生活中也处处可见奋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校运功会上,同学们挥洒汗水,奋勇拼搏,为了班级荣誉而战,不轻言放弃。 B、由于一上台演讲就紧张,他发誓再也不站上舞台,只会一个人在心里悄悄练习。 C、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她经常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锻炼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D、面对薄弱的数学科目,他坚持每天整理错题,分析错误原因,及时请教老师。
-
15、参加“名著分享会”,完成相关题目。(1)、给情节图中①②两处的情节,各取一个小标题,合适的一项是( )A、①建房定居 ②制作日历 B、①流落荒岛 ②蓄养种植 C、①制造船只 ②发现野人 D、①建房定居 ②救出野人(2)、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一些角色也有着浪漫上的品质,不符合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路降妖除魔,用智慧和勇气帮师父取得真经。 B、《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顽皮贪玩,内心充满了对党和祖国的忠诚。 C、《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索亚富有冒险精神,积极地和困境抗争。 D、《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在奇幻之旅中成长为了坚强、勇敢的孩子。(3)、名著分享会上,老师告诉我们阅读要细细品悟,认真思考。下列最能体现老师说法的一项是(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
16、阅读语段,完成相关题目。
文字是心灵的①____息之所:我们关注外貌、神态、言行,感受英雄不畏艰险,为人们②____的伟岸形象;我们通过作者对场景、细节的描写,体会其思想感情……当然,学习语言文字更不能囫囵吞枣、③____,要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地方,才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力量。
(1)、借助工具书选择正确的字填入文段第①处( )A、牺 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或利益。 B、恓 形容惶恐不安或忙碌的样子。 C、栖 可泛指停留、休息的意思。 D、舾 指船只安装设备或装备。(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文段第②③两处( )A、赴汤蹈火 走马观花 B、锲而不舍 走马观花 C、赴汤蹈火 司空见惯 D、锲而不舍 司空见惯(3)、结合阅读经验理解“文字背后的力量”,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到“家家赶做年菜”我了解了人们对过年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B、读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在于价值。 C、读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懂得要珍惜年少,奋发图强,不让自己后悔。 D、读到“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我感受到了他内心无法言说的欣喜。 -
17、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
走近自然,感受她赋予的真切诗意,让心灵得到kuān wèi;大胆想象,见证世界的bù kě sī yì , 让我们拥有奇特的经历;传承文化,守护古老又làng màn的记忆,让时光流转星河;见证成长,荡起童年的秋千,让美好的jì tuō埋于心间。
-
18、将毕业寄语用楷体端正地书写在横线上。
毕业寄语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无论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还是寻常巷陌,都愿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
19、习作:毕业季·难忘时光。六年来,我们的童年纪念册里定格了怎样的画面?是运动场上咬牙冲刺的倔强身影?是失败时眼角闪烁的不屈阳光?又或许是汗水浇灌出的那朵名为“坚持”的绚丽之花……请翻开属于你的“童年纪念册”,这取其中一件让你难忘的事,写下独属于你的成长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要求:①围绕中心思想,聚焦动人细节,将印象深刻之处写的具体、生动;②语句通顺流畅,情感真挚自然;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
20、传承青春:参与“毕业季·非遗正青春”调查活动
【材料一】
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5年活动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活动将聚焦青年传承人培养、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科技赋能非遗保护等内容。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材料二】
注:此处的70后是指1970年-1979年出生的人;80后是指1980 年-1989年出生的人。
【材料三】
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1)、调查一:什么是“非遗正青春”?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阅读材料一,可以推测非遗将会逐步融入现代生活,越来越“青春”。
②根据2024年某社交平台的数据,00后是对非遗最感兴趣的人群,说明非遗正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欢。
③某电商非遗手艺人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其中90后占比最高。
(2)、调查二:如何让“非遗正青春”?以下非遗"正青春"提议中,不符合实际的一项是( )
A、在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中加入非遗元素,让非遗走进校园。 B、组织相关研学活动,走进文化馆、非遗馆,让同学们更了解非遗。 C、购买大量的AI软件、3D打印机等,用于制作非遗相关产品。 D、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学校宣讲,营造浓浓的"非遗进校园"氛围。(3)、我的调查结论同学们对“非遗正青春”建言献策,请你参与。
清清:我想把非遗和现代音乐、影视等艺术作品进行结合,走向年轻化,让更多人可以看见。
小文:我想把“连考必过”“一个亿”……这些“潮言潮语”刻在传统木版年画上,这样可以更受欢迎。
小语:作为班级的小小讲解员,我想带大家认识一些鲜为人知的非遗项目,一起感受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①下列关于同学们的说法,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请讲计划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艺术,并关注年轻群体,这个想法很有创意。
B.小语打算结合自己的讲解特长介绍非遗项目,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C.我们只需以游客身份体验非遗就够了,不必像清清那样深入思考如何创新。
D.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传承非遗文化充满兴趣和热情。
②有同学认为小文这种做法会伤害非遗文化。你是否赞同小文的做法?请结合材料和对非遗保护的理解,阐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