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于4月24日在上海举办。多年奋斗,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坚定 地①cāo zòng着发展的船舵,翻开②zhǎn xīn的篇章。这些辉煌成就,离不开传承与创新。传承,是文化的③xián jiě,它让我们④jiē chù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先辈的智慧与精神;创新,是文化的动力,它让 我们告别落后与愚昧 , ⑤bēn fù更为⑥liáo kuò的未来。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昧”字小研究。⑴下面是“昧”字的字义演变图,请为语段中“愚昧”的“昧”选择正确的解释
⑵ “昧”字的字形演变过程的顺序被打乱了,请你写出正确的排列顺序:。
⑶上题中的楷书“昧”乃书法大家(填人名)所写,他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具有恢弘雄 壮、大气磅礴的特点。
(3)、活动结束后,小语感叹道:“我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峰峦雄伟的泰山,却从没看过这样神秘浩瀚的星海!”下列句子与蘍线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居住在繁华都市,我却不时想起家乡那朴素的小院,想起院中那棵大榆树。 B、一直到现在,我再没吃过比那夜更好的豆,也再也没看到比那夜更好的戏了。 C、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梅花却不一样,愈是寒冷,花开得愈精神。 D、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 -
2、认真抄写下面的句子,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3、 在童话王国里,一切都有可能发生。请你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展开想象,编一个有趣 的童话故事。
题目一:《爱美的小刺猬》 题目二:《鸭子天空环游记》
题目三:《我变成了哪吒》 题目四:《一朵不想开花的花》
-
4、阅读理解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① 三月,大地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放风筝的时节到了。
② 我们先找来绿皮的竹篾(miè),且要有韧(rèn)性的,放在火上烤(kǎo)。再把竹 篾弯成弓似的和车轮似的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用绳子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 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又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画 图案,便给它们穿上了五彩的衣衫。最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儿系在风筝上,一头 儿缠在一个线轴上,便大功告成了。
③ 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哈!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 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连绵的大道旁,潋滟的池塘边徐徐升起——— 被底下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的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
④ 风筝也有“赌(dǔ)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小伙伴们总是小 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重新调整。随着欢呼声,风筝又飘然升起。放到得意处,猛 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仰着头……
⑤ 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第④段中“赌气”是指风筝。(2)、文章围绕风筝写了和两件事。(3)、制作风筝的顺序是怎样的?请按先后顺序排一排。(填序号)① 放火上烤 ②勾画图案 ③找来竹篾
④ 糊桑皮纸 ⑤做风筝骨架 ⑥系风筝线
③→→→→→⑥(4)、读第②段的画线句,想象一下孩子们会怎么叽叽喳喳商量。(5)、读第③段,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们的头被风筝勾住了,所以酸了。 B、从四个连续的“!”中,可以读出风筝很多,孩子们很快乐、很激动。 C、孩子们放风筝的地方很多。(6)、结尾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为“我”放风筝时是早春,大地泛着鹅黄的绿意,充满生机。 B、因为“我”小时候最喜欢用鹅黄色画风筝,看它悠悠飞向天空。 C、因为“我”的童年像春天一样美好,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
5、阅读理解
筷子
① 说起我们中国的筷子,话可就长了。
② 筷子的历史悠久。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jiā)”,后来改叫“箸”(zhù),大约过了上 百年后又改为“筷”。
③ 用筷子吃饭,作用可大了。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 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还可以灵活手指,锻炼脑力,有益身心 健康。这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④ 我们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最为出名的有杭州天竺(zhú)筷,这种筷子是用佛教名山天 竺山的细白竹做成;令人爱不释手的有花纹清晰、浓淡相映的福州漆(qī)筷,这种筷子下圆 上方,漆花瑰丽,筷子头上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还有玉石雕刻而成的各类 高档筷。
⑤ 中国筷子还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愿带回几把中国筷 子作为纪念。小小筷子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互相了解。
(1)、文章开头的“话可就长了”指的是( )。A、筷子的长度很长 B、筷子的历史悠久 C、关于筷子可介绍的内容很多(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筷子最早的名称叫“箸”。 B、杭州天竺筷是用细白竹做成的,非常有名。 C、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都要带回几把中国筷子作为纪念。(3)、仔细阅读第④段,填一填。(4)、小明同学到了二年级还不肯使用筷子,你会怎样劝说他呢?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
6、 根据课文内容和“日积月累”填空。(1)、诗中流水,各有姿态。“竹外桃花三两枝,”,让人看见江水解冻 的欢快;“春潮带雨晚来急,”,让人听见河水奔涌的声响;“垂柳 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让人感受到溪水的宁静柔美。(2)、燕子飞来,春光灿烂。“ , 沙暖睡鸳鸯”,杜甫眼中的春景多么美 好;“小燕子带了它的 , 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 空, , 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郑振铎笔下的 燕子多么活泼。(3)、文人雅趣,传承千年。“”(文房四宝),书写华夏文明; “”(雅人四好),创造美好生活。
-
7、 按要求写句子。(1)、弟弟委屈地说:“我的冰淇淋掉地上了。”(转述别人说的话)(2)、例:“终于放暑假啦!”小文挥舞着书包,眼睛弯成了月牙。(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 把句子补充完整)
“心爱的钢笔丢了!”小凡 ————
(3)、例:我天生胆小,怕吃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照样子介绍一下自己) -
8、“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A、《邯郸学步》 B、《郑人买履(lǚ)》 C、《盲人摸象》
-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集会结束了,我们连续回到了教室。 B、这次春游活动让同学们增长了见识。 C、图书角摆放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童话书。
-
10、甜甜在日记中记录徐霞客开游节一事时,想把主题“jǐn绣山河,美好旅程”写下来,可 她不知道“jǐn”字怎么写,便查了字典。根据字义,她应该选( )。A、
B、
C、
-
11、“百闻不如一见”是因为( )。A、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B、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12、下列成语在句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小林总是担心天塌下来,真是“杞人忧天”。 B、这两道题的难度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C、下课时,阳阳一个人坐在座位上窃窃私语。
-
13、下面哪个糖果标签的写法跟其它两个不同?( )A、
B、
C、
-
14、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
1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夹袄(jiá)伶俐(líng)瞭望(liào)铁锚(máo) B、匀称(chèn)卵石(luǎn)模型(mó)投掷(zhèng) C、旋风(xuàn)纤细(xiān)档案(dǎng)花骨朵儿(gū)
-
16、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我国的传统节日就像一个个jīng měi的宝盒,珍藏着中国人美好的jì yì和古老的zhì huì。除夕夜,团圆饭飘着yòu rén的香气;端午节,龙舟展现出 wēi wǔ的气势;中秋之夜,月光fǎng fú温柔的河水,静静liú tǎng在每 个人的心间……
-
17、 抄写下面句子,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
18、 回忆你的成长历程,你一定经历过成功与失败,体验过感动与伤心⋯⋯请以“那一 次,我▲了”为题写一篇习作,记录成长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要求:⑴把题目补充完整;⑵运用具体事例写出当时的情形和感受;⑶习作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⑷字数400字左右。
-
19、阅读理解
天才警察
①我有两个弟弟,他们只差1岁,一样的光头,一样的犟(jiàng)脾气,连手劲都差不多大,又是相互不服气,所以,妈不在家时,我就得当警察,保卫家中的安全。
②他们两个每天都有可能爆发战争。比如走路都大摇大摆的,不小心就撞到一块,然后就吵起来,质问道:“你有什么了不起?”相互都这么说同一句话,可是人却慢慢逼近,大有推翻对方的意思。
③这时,如果出个一般化的警察,不用说,根本劝阻不了;出个愚蠢的警察说几句风凉话,火上浇油,更会使他们恨死对方。好在我是这方面的小天才。
④我塞给他们每人一张纸,让他们把骂对方的话全写下来。我说:“这样就不会漏掉想骂的话了。”他们怕吃亏,抢着写,写不出的生字还问来问去,问到后来两个人就笑到一堆去了。
⑤这方法很快就用旧了,于是又想了许多新点子,反正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⑥他们吵完架,又成亲兄弟。妈让他们每天洗自己的手帕和袜子,他们嫌烦,就成立互助组:每人轮一天洗两个人的手帕、袜子。大弟弟毕竟大了1岁,很快就想出个偷懒的办法,比如该他洗的那天他就不换袜子,第二天才把袜底漆黑的臭袜子交给小弟弟洗,小弟总是皱着眉头很痛苦地对付那穿了两天的袜子。
⑦这时,天才警察就得神不知鬼不觉地出来工作,因为假如大弟弟的心计让小弟发觉,这一架是必打无疑的。于是我抢先一步,或者故意在浇花时打湿大弟弟的袜子,逼他换下来;或是趁他午睡时把他的袜子泡在盆内,总之,不让不公平的事在眼皮底下发生。大弟弟心中发虚,终于没有大喊起来。
⑧他们两个时好时坏了好几年,可是由于有了个智慧的警察,他们即使已经攥紧了拳头,最终还是找不到恶战的时机。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了,这个天才警察也就失业了。
⑨世界上也许很少有我这样完全靠斗智取胜的警察了,所有知情的人后来都这么说。
(1)、两个弟弟爆发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A、走路大摇大摆 B、相互不服气 C、相互质问对方 D、抢东西吃(2)、第⑦段“因为假如大弟弟的心计让小弟发觉,这一架是必打无疑的”中的“心计” 指什么?请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3)、仔细阅读第③段,作者写“一般化”与“愚蠢”的警察,其目的是为了突出( )。A、两个弟弟每天都可能爆发战争 B、“我”是天才警察 C、其他警察的无能为力 D、其他警察的智慧(4)、“我”是天才警察主要是从哪两个绝招中看出来?完成下面填空。两个弟弟吵架,即 “我”的绝招:
将打起来
大弟弟在他洗袜子 “我” 的绝招:
那天不换袜子
(5)、“我”的两个弟弟除了爱吵架,还有什么共同特点?请仔细读画横线的句子,概括出两点,并写出理由。(6)、本文语言幽默风趣,请选择你认为最幽默风趣的一句话抄写下来,并写出感受。句子:
我的感受:
-
20、阅读理解
风筝
[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说、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至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材料二]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通过借喻、象征、谐音等表现手法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鱼谐音“余”,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连年有余”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国的风筝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日本风筝是由中国传入的,学界一般认为传入时间是中国唐代。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鸟筝”,女筝称为“鱼筝”。“鸟筝”一般有2米高,“鱼筝”形如钻石,放飞时要由七个女子一起。
【材料三】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六个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人。其中,两个成年男子在放风筝,风筝高飞在空;一小童立在旁边抬头凝望,身后一人着深色衣服,怀抱衣着鲜艳的孩子,也在盯着高空中的风筝;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1)、判断。①风筝的起源有斗笠说、树叶说、帆船说和飞鸟说等。
②中国的风筝起源于唐朝时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③日本风筝是在中国唐代时传入的。
④在泰国,女筝称为“鱼筝”,放飞时要七人一起。
(2)、“材料三”的内容主要对应了“材料一”的哪句话?请用横线在“材料一” 中画出来。(3)、在班级制作风筝活动中,有小组在风筝上绘制“喜鹊”图案,有小组在风筝上绘制 “蝙蝠”图案。请结合“材料二”,说明他们选择这些图案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