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科技工程的命名与神话故事无关的一项是(    )
    A、“夸父一号”太阳卫星 B、“玉兔”月球车 C、“蛟龙”载人深潜器 D、“东方红一号”卫星
  • 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bō dòng____时光的chǐ lún____,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人类托举文明的火炬,穿越màn cháng____时光,pǔ xiě____探索的不朽诗篇。回望历史,群英荟cuì,传统智慧的火种从未熄灭——弦乐多情,奏响千年yǎ yùn____,墨舞笔端,何惧岁月【báo pǔ】 ?赞千年cǎi huì____,时光沉淀瑰丽如初,看科技前沿,创新浪潮péng pài____不息。飞天揽月,sǐ kōng jiàn guàn____,宇宙探索,再启征程!让文明守住根【mò mái】,为时代绽放新枝!

    (1)、根据拼音写词语。
    (2)、根据语境为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小玉忘了“群英荟 cuì”的“cuì”怎么写,根据字典中的解释,应写(    )

     

    A、粹 cuì ①纯粹:~白|~而不杂。②精华:精~。 B、瘁 cuì 过度劳累:鞠躬尽~|心力交~。 C、萃 cuì ①聚集:荟~。②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出类拔~。③姓。 D、悴 cuì ①忧伤:愁~。②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憔~。
  • 3、题目:我的新本领

    要求: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很多本领。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是怎么一步一步学会的?学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把你学习这项本领的经历、体会写清楚。350字左右。

  • 4、现代文阅读。

    痴鸡

    曹文轩

    ①那年春天,我家的一只黑母鸡正趴在鸡蛋上想孵小鸡。但母亲并不打算让它孵,给了我一根竹竿,让我把它吓醒。

    ②我跑过去将黑母鸡撑起来,它在前面跑,我挥着竹竿在后面追。从屋前追到屋后,从竹林追到菜园。我追赶的速度不断加快,黑母鸡的速度却越来越慢,翅膀也耷拉下来,还不时地跌倒,见竹竿挥舞过来,只好又挣扎着爬起,继续跑。

    ③我终于筋疲力尽地瘫坐在草垛底下。黑母鸡钻到了草丛里,一声不吭地将自己藏到傍晚。第二天,它“咯咯咯”地叫着,依旧寻觅着鸡蛋。但它一下子就瘦损下来,似乎只剩下了一只空壳。本来鲜血欲滴的鸡冠失了血色,而一身漆黑的羽毛也失去了光泽

    ④其他鸡群趁机捉弄它,它们不是群起而追之,便是群起而啄之。它毫无反抗的念头,且也无反抗的能力,在追赶与攻击中,只能仓皇逃窜,最后蜷缩在角落里。

    ⑤过不几天,大姨家送来的小鸡仔来了。

    ⑥黑母鸡一听到小鸡叫,立即直起颈子,大步跑过来,翅大身轻,简直像飞。它要做鸡妈妈。但那些小鸡一见了它,就像小孩见到疯子,吓得四处逃散。它四处去追那些小鸡,等追着了,就用大翅将它们罩到怀里。那被罩住的小鸡,就在黑暗里惊叫,然后用力地钻出来,往人腿下跑。它东追西赶,弄得四下里一片“唧唧唧”的惊叫。

    ⑦一天,家里无人,黑母鸡大概因为一只小鸡并不认它,竟啄了那只小鸡的翅膀。母亲回来后见到这只小鸡的翅膀流着血,很心疼,专门将邻居家的毛头请来对付黑母鸡。毛头做了一面小旗,将这小旗缚在黑母鸡的尾巴上。毛头将它松开后,它误以为有什么东西向它飞来了,惊得大叫,发疯似的跑起来。

    ⑧黑母鸡钻进了竹林,那面小旗被竹枝勾住,终于从它的尾巴上被拔了下来。它跌倒在地上,很久未能爬起来,张着嘴巴喘气。即使这样,它依旧痴心不改,一见到小鸡仔就追上去,全然不理母亲对它的厉声呵斥。

    ⑨然而,过了两天,黑母鸡却不见了,无论你怎么四处去唤它,也未能将它唤出。一个星期过去了,也未见到它的踪影。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我和母亲正在菜园里种菜,隐约地听到不远处的竹林里有小鸡的叫声。再寻声望去,眼前的情景把我俩惊呆了。

    ⑩黑母鸡领着一群小鸡正走出竹林。当时,正是中午,阳光明亮照眼,微风中,柳丝轻轻飘扬。那些小鸡都已显出羽色了,在黑母鸡周围欢快地觅食与玩耍。再细看黑母鸡,只见它神态安详,再无一丝痴态,鸡冠也红了,毛也亮亮闪闪的,又紧密,又有光泽。

    ⑪它终于做母亲了。

    (1)、本文作者是课文《芦花鞋》就选自他的小说
    (2)、认真阅读第①到③自然段,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遭受苦头被“我”用竹竿撵
    母鸡表现仓皇逃窜,蜷缩在角落里惊得大叫,
    (3)、读⑩自然段,找出与文中画线句相对应的描写,联系上下文思考:黑母鸡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竹林为黑母鸡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B、大姨家送来的小鸡仔不再害怕母鸡了。 C、黑母鸡出走的这段时间里,没有遭受任何苦头。 D、做了鸡妈妈的黑母鸡很开心,因而变得容光焕发。
    (4)、和老舍先生的《母鸡》相比,两篇文章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分别写出两处。
    (5)、文中的黑母鸡,让你想到谁?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 5、小古文阅读。

    宋濂①苦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书以观。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水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释】①宋濂(lián):明初政治家、文学家。②嗜(shi):喜爱。③无从:无法。④致:文中指买到。⑤假:借。⑥弗之怠:即“弗急之”,不放松抄写的事。⑦毕:完。⑧以是:因此。

    (1)、照样子,根据小古文内容填一填。

    , 无从致书以观。(贫穷)

    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 , 计日以

    (2)、下列加点字意思与文中“走送之”的“走”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触株 B、取之 C、亲访友 D、相告
    (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 B、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 C、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 D、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
    (4)、结合文中画线的句子,仿照下面的写法,写一写“宋濂寒夜抄书”的情景。

    他向掌心哈一口热气,双手用力搓了搓 , 猛地起扫帚,就弯腰挥扫起来。不一会儿,零乱的落叶就成了一堆。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杜甫独步江畔,看“ , 可爱深红爱浅红”;范成大信步田园,看到“梅子金黄杏子肥,”;王冕徐步池头,看到“我家洗砚池头树,”;艾青漫步林中,却看到“是绿的,是绿的,是绿的,也是绿的”。
    (2)、“夜读”“凿”“”这些古人勤奋求学的故事,为后世典范。正如韩愈所言:“书山有路苦作舟”,我们要秉持“天行健,君子以”的精神,奋发图强。
  • 7、鲜活的人物形象,总能留在我们心中: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哈尔威船长,《海的女儿》中的人鱼公主,以及的小英雄雨来,的黄继光和的挑山工·都为我们的成长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A.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B.活泼可爱、机智勇敢
    C.美丽坚强、善良勇敢
    D.憨厚淳朴、温暖担当
    E.踏实坚韧、乐观朴实
    F.忠诚无畏、视死如归
  •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丰满的人物形象。 B、童话充满着奇妙构想象,故事中的人物都是真善美的化身。 C、阅读科普性作品,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可通过查资料解决。 D、阅读长文章时,我们只有一字一句地阅读,才能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
  • 9、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情感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B、对于知识的渴求,他真的是贪得无厌 C、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D、德军那几双狼般的眼晴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天天蒙蒙亮,爸爸就开始忙活各种家务,真是一只不知疲倦的“铁公鸡”。 B、张刚身强体壮、能力出众,是班里名副其实的“纸老虎”,大家都很佩服他。 C、每次抢险救灾,消防员叔叔总是第一时间冲在最前,发挥着的作用。 D、小云有一副好嗓子,每次联欢活动都会献上一曲,我们叫她“百灵鸟”。
  • 11、下列句子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B、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 C、成年的马门溪龙体型庞大,仅颈长就达十多米,相当于一辆公交车的长度。 D、我们看到的水阳实际上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抵得上一个太阳。
  • 1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慰籍  警戒  毛茸茸  一丝不苟 B、调遣  劈面  映山红  依山旁水 C、额角  艰巨  多媒体  彬彬有礼 D、僻如  丰硕  暴风雨  五彩斑斓
  • 1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lì)    重(hé)    (qǐ)明星    (rú)毛饮血 B、(zhá)    (mǐ)漫    (yí)和园    炊烟袅(niǎo) C、(wǔ)    麦(gǎn)    (cuī)眠曲    (shān)姗来迟 D、(yì)    倔(jiàng)    (shí)车菊    引(kēng)大叫
  • 14、根据语境写词语。

    mò lǜ是初夏田野的主色调,tǎng ruò信步其间,置身于chéng qiān shàng wàn棵禾苗之中,感受清风拂过liǎn jiá , guān shǎng田头涌起碧色bō tāo , 是一件很xìng fú的事。偶尔还会有一两只táo qì的小鸟,从身边líng kōng飞过,转眼就消失在kuān guǎng的田野。

  • 15、用楷体书写下面的句子,注意书写正确,行数整齐,布局合理。

    蓝天、森林、大海,蕴藏着自然的奥秘;过去、现在、未来,述说着科技的精彩……

  • 16、小学生涯即将结束,回首过往,哪个人、哪件事、哪一瞬间让你印象深刻,触动你最真的情感?请通过对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等的刻画,或对事、物、场景的细致描写,自然流露情感。题目自拟,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450字左右。
  • 17、现代文阅读。

    我的老师(有删改)

    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嘴角右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

    ②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可亲的人。她从来不打骂我们。有一次课上,她的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课本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课本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③下课时,她教我们跳舞,我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朋友的家里,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她是我见过最活泼热情的老师。

    ④她还是个爱诗的人,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今天想来,她的博学多才,对我在文学之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⑤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她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⑥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⑦可惜我没有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可我一直忘不了她。

    (1)、第②自然中加点的“狡猾”一词,最恰当的理解是(    )
    A、阴险奸诈,不怀好意,准备做坏事。 B、动作灵敏,反应快,躲过了老师的教鞭。 C、调皮而可爱,暗自揣摩,带点小得意。 D、偷偷摸摸,藏起来不让老师看见。
    (2)、作者回忆了蔡老师哪几件事?她是个怎么样的人?梳理文章,完成下图。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大伙笑了”是因为 , “她也笑了”是因为。这两个“笑”写出了课堂上的氛围,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4)、判断下列对文章内容与写法的理解,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嘴角黑痣这一处外貌描写,从侧面写出了对老师的喜欢。

    ②老师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是一段不愉快的记忆。

    ③“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因为老师读了一首诗。

    ④第6自然段详写,其余几件事略写,这样安排详略得当。

    (5)、仔细阅读文章开头和结尾,抓关键字词,试着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 18、小古文阅读。

    曾参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②曾子:曾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人。③女:同“汝”,你。④彘:猪,读zhi。⑤适:到,去。⑥戏:开玩笑。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下列加点的“之”是什么意思,选择正确的选项。

    ①曾子之妻  
    ②今子欺

    ③曾子欲捕彘杀   
    ④听父母
    A.猪  B.的  C.到,去,往  D.曾子的孩子

    (2)、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和《两小儿辩日》出处相同。 B、“特与婴儿戏耳”中的“耳”是句未语气词,表示“罢了”的意思。 C、“曾子欲捕彘杀之”一句朗读停顿为:曾子欲/捕彘/杀之。 D、“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这两句话中“非……也”意思一样。
    (3)、读了这篇小古文,下面哪句话要写它为自己写下的妻子(    )
    A、言必信,行必果。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4)、文中的“欺”指欺骗,有人认为生活中绝对不能有欺骗行为,而有人则认为有时可以撒善意的谎言,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具体事例说明,最好能引用名人名言。
  • 1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人形机器人,指具有人的形态和功能的机器人,它具有拟人的身体,同时具有灵敏的感知能力、出色的运动能力和实时学习能力。截止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初步行走探索

    1967年,日本研制出全球首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具备一定的视觉,通过液压驱动来实现基础行走,抓取物体。

    系统集成优化

    2000年,日本开始制造由能实现奔跑、上下楼梯等复杂动作的机器人。之后各国研发的机器人在演奏乐器、自动避障等方面技能也得以不断实现和突破。

    高动态运动发展

    2016年,美国发布的双足机器人,具有极强的平衡性和越障能力。2022年,最新的行走机器人,采用神经网络生成关节运动轨迹。2025年,中国宇树科技已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推动其向产业化迈进。

    材料二:

    始于1999年的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并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2024年全国共6200多支队伍参赛,为历年最多。2025年赛项将增至4大类40多个子项,包括复合机器人月球探索等未来前沿方向。青少年也在积极参与,下表为近5年来地区青少年参加初赛的队伍数量统计表:

    年份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参赛队伍(支)

    223

    247

    264

    276

    427

    材料三:

    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迅速,下表是近几年春晚上完过相的机器人:

    年份

    机器人名称

    主要参数

    2016年春晚

    机器人Alpha

    拥有16个关节自由度,能模仿人类的骨骼运动,可以打拳击、耍太极。

    2019年春晚

    机器人Walke

    拥有视觉、听觉、空间知觉等全方位的感知系统,具备视觉导航和避障能力,能感知复杂环境并且主导航。

    2025年春晚

    人形机器人Unitree HI

    配备3D激光雷达和深度相机,实现360°全景深度感知,采用AI驱动的运动控制技术,能够实时学习全新动作,以匹配音乐节奏。

    (1)、材料一可以看出,人形机器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美国和中国都走在人形机器人研发的世界前列。 B、人形机器人不仅外观像人,更重要的是能像人一样运动、感知和思考。 C、我国人形机器人发展迅速,全靠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的持续火爆。 D、我国人形机器人发展迅速,从近几年春晚完过相的机器人中便可见一斑。
    (3)、材料三提到的三种机器人,它们的哪种能力尤为突出?请结合材料一完成填空。

    机器人的Alpha      机器人Walke      人形机器人Unite H1 

    (4)、库克(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说:“危险的不是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你同意他的看法吗?结合实际,分点表述你的想法。
  • 20、根据语境填空。
    (1)、六年来,我们阅读经典,晨诵暮吟,从“”中懂得书中每个字都有无限价值;从“”中领悟竹子的坚韧不动摇;从“”中感受中秋对月思家的情愫。
    (2)、六年来,老师总像杜甫诗中的“”那样细心教导,滋润我们的心灵;常常用“”提醒我们正视中肯的批评;还一直用《荀子》中的“”鼓励我们超越他们。
上一页 530 531 532 533 5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