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按要求写句子。
    (1)、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门前开着(一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种着 

    (2)、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用加点词语造句)
    (3)、大象有一对大耳朵,扇子似的 , 耷拉着。(用加点的词语仿写比喻句)
    (4)、这个可怜的小毛虫,不会唱,不会跑。(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 2、词语乐园。
    (1)、照样子,写一写。

    依依不舍

    明亮

    兴高采烈(形容高兴)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白云

    的枝条

    的小猫

    的杏花

  • 3、读一读,连一连。

    香喷喷的

    脆生生的

    甜滋滋的

    酸溜溜的

    话梅

    红烧肉

    黄瓜

    蛋糕

  • 4、填一填。

    华夏

    炎黄子

    神州

    春雨惊春

    冬雪雪冬小大

  • 5、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妹妹手里拿着一把(sǎo sào)把,学着大人的样子在 (sǎo sào)地。
    (2)、夏天到了,我们总爱坐在院子里一边数星星,一边用奶奶编织的蒲 (shān shàn) (shān shàn)风。
    (3)、看完 (jīng jīn)彩的演出,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大声 (hē hè)彩。
  • 6、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星期天, wàn lǐ wú yún , 我和小huǒ bàn们来到公园玩耍。公园里面有条小河,河水bì lǜ bì lǜ的,微风一吹就泛起层层bō wén。河的两岸种了许多liǔ shù , 风一吹,枝叶就随风摆动。我们忍不住大喊:“这儿的jǐng sè真美啊!”

  • 7、请把下列句子正确、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 8、提示:下雨啦,下雨啦!谁最怕雨呢?小动物们会怎么做呢?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哟)

  • 9、阅读理解

    屋顶上的大蘑菇

    树林里有一座矮矮的木房子,那是小兔的家。下雨了,屋顶漏水了,雨水淋湿了小兔的衣服和被子。

    小熊知道了,给小兔送来了干衣服;小羊知道了,给小兔送来了厚厚的棉被;小猴知道了,给小兔送来了雨伞。小兔撑开伞坐着,到了夜

    里也不能躺下睡觉。

    小松鼠知道了,采来一只蘑菇,放在房顶上。小松鼠轻轻地唱:“蘑菇蘑菇像把小伞,喝了雨水,越长越快。”蘑菇长大了,变成了一把大伞。小兔屋里不漏水了。

    (1)、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一共有句话。
    (2)、小兔家里的衣服、被子都被淋湿了。于是,小熊 , 小羊 , 小猴。(填序号)

    ①送厚厚的棉被        ②送雨伞        ③送干衣服

    (3)、小松鼠为小兔做了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4)、读完短文,我发现文中的小伙伴们都很(    )。(填序号)
    A、讲礼貌 B、爱帮助他人 C、爱劳动
  • 10、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夜 , 花落知多少。
    (2)、举头望明月,
    (3)、 ,朝霞对夕阳。
    (4)、“朝霞不出门,晚霞。”从有晚霞的天空中,我知道第二天是
    (5)、美丽的春天来了,那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出来的?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告诉我们“不知细叶谁裁出,似剪刀”。
  • 11、我会根据通知的内容,把答案的序号填在横        线        上。

    通        知

    ①5 月 25 日上午9点,请②参加“六一”会演的同学,③在操场④排练节目。

    ⑤少先队大队部

    ⑥5月 24 日

    时间:

    地点:

    事情:

    参加人:

    通知人:

    通知时间:

  • 12、我会查字典。

    要查的字

    音序

    音节

    共几画

  • 13、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1)、例:我多想去看看!

    多想

    (2)、例: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  也很

    (3)、例: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红在写作业。   小红在写作业。

    (4)、例: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眼睛

  • 14、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1)、胖乎乎(ABB式)                
    (2)、安安静静(AABB式)                
    (3)、碧绿碧绿(ABAB式)                
  • 15、我会加一加,组成        新字并组词。

    又+欠= 

    木+羊= 

    穴+工= 

    日+青= 

    足+包= 

    王+元= 

  • 16、我会读一读,连一连。

    一颗

    一支

    一本

    一棵

    大树

    铅笔

    红枣

    游戏

    长绳

    皮球

    课文

    宽宽的

    轻轻的

    透明的

    雪白的

    棉花

    翅膀

    脚步

    公路

  • 17、我会读一读,选择正确的答案。
    (1)、望(zhe zháo)满天的乌云,小兔心里很 (zhe zháo)急。
    (2)、穿过人 (háng xíng)道,就是中国银 (háng xíng).
    (3)、天一黑,到(外  处)黑乎乎的,我不敢往(外  处)走。
    (4)、(他  她)是我姐姐,(他  她)是我弟弟。
  • 18、我会看拼音,写字词。
    (1)、 chūn tiān来了,dào处是hóng huā绿叶。
    (2)、zǎo上,来公园里锻炼shēn体的人很多。
    (3)、tài yáng升,鸟儿jiào , 我和姐姐去xué校。
  • 19、题目:我            了(横线上填“生气、伤心、沉醉、懊悔”等词)

    生活中,你是否有因某件事而生气、懊悔或沉醉的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请回忆一件往事,书写这份别样的感受。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②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特别要把内心感受写具体,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表现自己独特的心感受。

  • 20、铁汉将军杨靖宇

    ①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他不仅很有胆略,也很有才智。他所带领的抗日游击队打了很多胜仗。伪军和日军非常头疼,一直以高价悬赏捉拿他。

    ②1940年2月15日,杨靖宇的部队在吉林省濠江县(今靖宇县)附近陷入了日伪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③天上黑压压的一片是盘旋的敌机,山谷里满是敌人。东北的雪夜里,气温会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大树般粗大的树干都冻裂了缝,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大家也不敢点火取暖,因为敌人看见火光和青烟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上来。战士们的衣裤都是湿的,寒风一吹,衣裤上的水都冻成冰,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力。脚上的鞋子也都跑烂了,只好割下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

    ④然而最糟糕的不是这些,而是敌人切断了部队的食物来源。冰天雪地里极难找到食物,就连草也埋在七八十厘米深的积雪里,泥土冻得像铁石般坚硬,没法挖开。不少人因为饥寒交迫躺在地上没有了气力。

    ⑤杨靖宇的眼眶因为几天几夜没有合眼已经深深地陷了下去。看到战士们端着用水和树皮熬煮的“粥”艰难地下咽时,他十分冷静地说:“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牺牲了,还会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革命总是会成功的。“说完,他眉头也不皱地大口喝下了手中的“粥”。

    ⑥2月23日下午,日军在横江三道崴(wǎi)子包围了杨靖宇。此时战友们都已经阵亡了,只剩下杨靖宇一人还在作战。

    ⑦投降吧!投降就不杀你!敌人向杨靖宇喊话。

    ⑧可是杨靖宇面不改色,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敌军射击。有一颗子弹命中他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日军见生擒杨靖宇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⑨最后,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xùn)国,年仅35岁。日军非常震惊地发现杨靖宇的部队居然在没有任何食物来源的情况下坚持了多日。为了满足好奇心,他们残忍地割开了杨靖宇的遗体,发现他的胃已经饿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参与“讨伐”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

    (1)、阅读短文,梳理文章内容,完成示意图。

    (2)、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杨靖宇的的描写,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测他当时内心的想法:
    (3)、结尾处,日军感叹他是“大大的英雄”的原因是(    )
    A、杨靖宇长得很有英雄气概。 B、杨靖宇的部队人数众多,让日军佩服。 C、杨靖宇在没有食物来源的情况下坚持多日战斗,且宁死不屈,其顽强精神让日军震撼。 D、杨靖宇牺牲时年仅35岁。
    (4)、根据短文内容,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为什么称杨靖宇为“铁汉将军”。

    链接材料:①打败邵本良:他牵着邵本良部队兜圈18天,行程千里,后利用地形伏击,歼敌一千多人。②摩天岭大捷:1936年,杨靖宇率领的部队成功击败了日军,不仅削弱了敌人的力量,还增强了抗联的信心。

上一页 311 312 313 314 3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