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哥哥正在一丝不苟地写作业。我们不要去打扰他。 B、爷爷总是在园艺论坛里潜水 , 从不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 C、她平时是铁公鸡 , 但为灾区捐款时,她却十分大方。 D、上课时,他总是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真是名副其实的应声虫。
-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广大干部作为____,带领乡亲们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____精神,努力振兴乡村产业,脱贫致富,把____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A、老黄牛 领头羊 高楼林立 B、百灵鸟 老黄牛 鸡犬相闻 C、领头羊 老黄牛 山清水秀 D、领头羊 百灵鸟 静谧祥和 -
3、阅读文段,给“肖”字加偏旁变成新字,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元____节,月上柳____,一群____丽的女孩来看花灯。浓浓的节日气氛让女孩子的疲惫全部____散,她们笑着,走着,甚至有调皮的女孩轻轻地吹起了口____。
A、宵 梢 峭 消 哨 B、宵 梢 俏 消 哨 C、霄 稍 俏 削 哨 D、霄 稍 峭 宵 哨 -
4、做钟情美景的发现者
在wǎn xiá____的映衬下,jiàn kāng____的白桦仿佛披上了轻纱,十分xiāo sǎ____挺拔。渐渐地,天空中现出xī shū____的星,给调(tiáo diào)皮晚归的孩子们送去了一丝wèi jiè____。jì jìng____的树林中掠过几道mǐn jié____的黑影,也许是biān fù____正在应和(hé hè huò)着星光跳一支“夜之舞”吧!夜晚的林中一片和(hé hè huò)睦。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2)、给文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5、请认真听录音两遍,完成下列选择题。(1)、此次深圳开展的系列环保活动主题是( )。A、美丽深圳,我是行动者 B、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C、美丽中国,我是贡献者 D、美丽深圳,我是践行者(2)、下列哪个区搭建了环保志愿者之家平台?( )A、罗湖区 B、福田区 C、南山区 D、龙华区(3)、深圳邀请市民担任体验官,参与城市环境监测科普之旅始于哪一年?( )A、2022年 B、2023年 C、2024年 D、2025年(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多选)。A、深圳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市民积极性,让市民成为环境问题的“解决者”,治理方案的“共创者”以及美丽深圳的“参与者”。 B、环保志愿服务队伍经过3年发展,形成了饮用水源巡查、生物多样性监测、环境教育推广等23支专业分队。 C、市民担任体验官的科普活动主题广泛,包括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机动车尾气监测以及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源监测等。 D、通过深圳开发的线上虚拟展厅,公众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森林、湿地的周边环境,了解自然生态知识。
-
6、任选一题完成习作。(1)、题目一: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植物或动物,抓住它的特点,向大家介绍一下吧。(2)、题目二:在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大雨过后会出现彩虹,天热时小狗会吐舌头。请你把观察或发现到的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写下来,注意把过程写清楚。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正确、规范:不少于300字。
-
7、课外阅读
河蚌和水鸟
①河蚌正在张开壳晒太阳,水鸟去啄它的肉,却被河蚌夹住了嘴,双方相持不下,结果被渔翁一起捉住了。
②河蚌和水鸟,一个被放在水盆中,一个被关在笼子里。夜深了,河蚌悄悄地爬出了盆,一步一步向屋外挪去。但是它爬得太慢了,爬了大半夜也没有爬出屋。
③水鸟虽然有一对善于飞翔的翅膀,但此时也不能飞翔了,只好用嘴使劲地啄笼子。可它的嘴没有蚌壳那么锋利,把笼子敲得“梆梆”响,也没弄开,反而把渔翁吵醒了。
④“跑?休想!”渔翁一边警告一边走了过来,看见水鸟还在笼子里待着,可是盆里的河蚌却不见了。他扭头一瞧,发现河蚌正缓缓地向屋外爬呢。“你想溜?也没那么容易!”说着,又把河蚌抓起来扔进盆里,回去睡了。
河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小声说:“水鸟老兄,咱们应该互相帮助才对。”
水鸟连忙点头称好。
④夜幕再次降临了。河蚌____地爬了出来,用自己____的外壳____打开了笼子。水鸟让河蚌夹住自己的脚,急忙展开那对有力的翅膀向外飞去。____,它们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顷刻间 徐徐 锋利 坚硬 蹑手蹑脚
(2)、阅读了短文,我们知道河蚌的长处是 , 短处是;水鸟的长处是 , 短处是。(3)、“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是说河蚌经过思考,突然想出办法。那么,河蚌想出了什么办法呢?(4)、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
8、课内阅读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依然怒放;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伸展— 用心—
(2)、“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中“一现”一词说明昙花开放的时间。生活中,人们用成语“”形容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3)、选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找出抄写下来。(4)、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清晨六点,龙葵;清晨七点,芍药花。
-
9、口语交际。
同学们,五一小长假就要到了,请你给喜欢旅游的人们推荐一处我们防城港好玩的景点,并说清楚你推荐的理由。
推荐的地方:
推荐的理由:
-
10、日积月累。(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2)、“ ,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在重阳节写下的诗句,人们通常会 , 插茱萸等来庆祝这个节日。(3)、《忆江南》这首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4)、春天来了,诗人笔下的春天多美啊!杜甫说:“ , 沙暖睡鸳鸯。”苏轼说:“竹外桃花三两枝,。”(5)、《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
11、句子加工厂。(1)、丛林中住着一只小鹿。(扩句,至少扩两处)(2)、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改为陈述句)(3)、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4)、春天到了,花儿开了。(改为拟人句)(5)、我推测蜜蜂可能肯定找不到家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
12、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滥竽 盗铃 矛盾 画蛇
没精 并论 澎湃 津津
(2)、上面词语中,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3)、在大合唱社团里,如果练习 , 就不会取得好成绩。 -
13、照样子填空。
例:一对翅膀 美丽的图案 轻轻地摇头
一清风 的泥土 悄悄地
一蜜蜂 的荷叶 拼命地
-
14、看拼音,词语。
ǒu ěr
xīn shǎng
chuàng jǔ
mò shēng
jiāo ào
zī shì
bǎo cún
xiū jiàn
-
15、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飞鸟在空中翱翔,虫儿在花间嬉戏。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
-
16、生活中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如:快乐、激动、痛苦、愧疚……你有过这种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请以“ ▲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选择一种情感体验补全题目,字数600字以上。
⑵注意将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真情实感写出来。
-
17、天府绿道是成都打造的世界最大城市森林公园体系,总规划长度1.7万公里,包含“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主体结构。绿道不仅串联生态区、公园和农田,还植入文化展示、运动场馆、智慧服务等功能,连续举办国际马拉松、自行车赛等活动。市民可通过绿道实现“推门见绿”,满意度达90%以上,同时绿道带动了周边千亿级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1)、请用4字短语概括天府绿道的核心功能。(字数不规范扣分)
生态保护——————
(2)、采访题。天府绿道骑行量突破300万人次/月,出现共享单车占道、亲子骑行与竞速车流冲突等问题。管理部门拟推出“分时段限流”“智能调度系统”等解决方案。以下是新华记者的采访实录,请根据上下文补全对话。
采访对话
记者(小黎):市长,您好,我是新华记者小黎。许多市民反映绿道高峰期拥挤严重,您认为当前最需要解决的矛盾是什么?
市长(王先生):
记者(小黎):这个分区方案很清晰!但如何防止竞速车辆误入亲子慢行道呢?
市长(王先生):我们正在试点“智能感应提示系统”,当竞速自行车接近亲子区时,地面会亮起灯光警示,同时电子屏显示“前方儿童活动区,请减速”的提醒。
记者(小黎):
市长(王先生):我觉得应该像成都的公园城市理念——快慢皆宜,和谐共生。既能满足运动爱好者的畅快骑行,也能让亲子家庭安心漫步,车轮与脚步声共同编织城市的绿色乐章。
(3)、标语设计成都将举办“骑行天府绿道”活动,请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
1.使用对偶或比喻手法;
2.包含“绿道”“芙蓉”元素;
3. 不超过16字。
示例: “千里绿道织锦绣,一路芙蓉醉蓉城”
-
1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母亲的栀子花
蔡建和
①繁花落幕,夏日登场,又到了栀子花开的时节。绵绵不断的梅雨,催育着栀子花蕾,它们像一个个小轱辘日渐生长,络绎不绝地含露绽放。每当看到那一片片像雪花般铺陈在绿色灌木丛中的细叶栀子花,我都不禁停下脚步,俯下身子,轻轻掸去花片上晶莹的水珠,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对栀子花,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愫,见到它们就像见到阔别的乡友,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忍不住想起老家,想起如今只能在梦中见到的母亲。
②母亲特别喜欢栀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株。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家因田园化建设又一次搬家,母亲在房子的西头栽了两株栀子树。由于母亲的精心照料,栽下去才两三年工夫,栀子树就长得亭亭如伞,枝繁叶茂,高过人头。过往的行人总不忘夸奖这两棵栀子树,母亲听了乐呵呵的,仿佛是在夸她的孩子。
③每到初夏时节,大小枝丫挂满了数不清的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盯着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时刻留意栀子树的变化,特别是到了花开季节,几乎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栀子花的开放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
④记得有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今晚肯定有大雨,明早你们就等着看栀子花开吧。”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母亲的手,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栀子树。果然,在向阳的枝丫这边,有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姐姐告诉母亲,明天开的第一拨花,她想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⑤那一夜电闪雷鸣,雨打着树叶哗哗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天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栀子花。真如母亲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闭像个小喇叭,在层层绿叶的衬托下,白嫩欲滴,清香扑鼻,煞是可爱。我们雀跃着抢摘花朵,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姐姐也在母亲梳得发光的粑粑头后别上两朵。花摘完了,除了留些用水瓶子养着放在家里,剩下的就准备送人。母亲把花分成三份,一份给姐姐,满足了她昨天提出的要求,一份让我送给老师,一份送给帮过忙的邻居。母亲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那时父亲在外乡供销社工作,很少顾得上回家,母亲是“半边户”,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没有好心邻居的帮衬,有些坎还真不好迈过去。
⑥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的事。我的二哥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姑娘,对方提出要“看人家”,一看儿郎,二看男方的家庭条件,一旦看不上,亲事也就吹了。那个年代定亲时兴的是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我们家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钱来买这些东西,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母亲对我二哥说:“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她要是图钱财,这样的媳妇给我也不要,就送她栀子花吧。”果然如母亲所料,没有送上贵重的彩礼,我嫂子娘家虽有几分不悦,也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努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⑦栀子花开,就意味着端午节快到了。五六月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常为三顿饭犯愁,包粽子的糯米更是稀缺货,但她不能让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买到糯米,花多大代价也值得。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母亲包得又快又好,我们包出来的样子却总不好看。当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一家人欢天喜地围坐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屋内粽子香,门前栀子香,其情其景,让人永生难忘。
⑧母亲离开我们后,老屋前的那两棵栀子树寂寞无主,日渐枯萎,全无生机,最后只好将它们挖掉。每次回到老家,不见昔日的栀子树,心里觉着空落落的,只能站在家门前,静静地想,想母亲和她的栀子花。许多时候,我也会问自己,像母亲这样一位在苦水中泡大,没有文化,毕生清贫而平凡的妇女,是以怎样的一种情感去热爱、呵护那些栀子花的?而那些栀子树、栀子花又赋予母亲怎样一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只知道,在那么困难的时代,在和母亲相守的日子里,我始终能感受到一种力量—————自强的力量,感恩的力量,这份力量伴我坚定前行,我还能体会到一种爱—————对生命的热爱,对儿女的深爱,这种爱,单纯且执着,细腻而温暖,一如那株在我人生的路上,在我的心中,静静而持久绽放的母亲的栀子花。
(1)、细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补全表格内容。时间
情节
我们的心理
每到初夏
母亲精心照料栀子树
①
那一夜电闪雷鸣
②
感恩
有一年
③
④
端午节
⑤
欢乐、难忘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盯着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闭像个小喇叭,在层层绿叶的衬托下、白嫩欲滴,清香扑鼻,煞是可爱。
(4)、本文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散文,说说文章以“母亲的栀子花”为题有什么好处。 -
1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那个星期天
①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
②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③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等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④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⑤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⑥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⑦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几不记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根据课文内容,仿照示例补全母亲的所做事情,以及“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时间
母亲所做的事情
“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早晨
买菜
兴奋
上午
翻箱倒柜忙开了
下午
睡午觉,洗衣服
黄昏
伤心、绝望
(2)、结合文中母亲反复说“等一会儿”和最终未能兑现承诺等情节,简要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3)、 赏析句子。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
20、默写王建《十五夜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