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语段,走进无限春光,完成练习。
春之声,是被yóu sī____样的春风吹得不停huàng dòng____、沙沙作响的柳叶;是yī wēi____在母亲身旁叽叽喳喳的雏(cú chú)燕;是pái huái____在cǎo cóng____中的蜜蜂……这是____的景象。春之声,也是人民大会堂里的共商国是,大国领袖擘画领航,把催人奋进的治国之策传遍祖国山河,街巷沸腾,qīng fù____了整个冬天的chén yù____,人们一起拥抱崭(zhǎn zǎn)新的未来。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3)、在横线上填写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使语段通顺。 -
2、想象一下,如果大脑能直接从书上拷贝知识,如果人能在火星上生活,如果你能用时光机穿越时空回到恐龙时代……会发生些什么?让我们写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
要求:想象丰富,逻辑清晰;语句通顺,字迹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50字。
-
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谈读书
【材料一】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吗?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节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材料二】
2024年4月23日,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主论坛上发布了《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统计数据如下:
阅读情况
2022年
2023年
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
59.8%
59.8%
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80.1%
80.3%
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
4.78本
4.75本
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3.33本
3.40本
(摘自网络)
【材料三】
赠送“书香礼包”、举办主题阅读活动、体验民俗文化……近日,南京市溧水区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开启了新一年度的“全民阅读春风行动”。
“很高兴参加这个活动,儿子现场领到的书很有意义,也有幸认识了更多爱读书的朋友。”现场参与活动的市民张女士激动地说道。她和儿子已参与过多次“全民阅读春风行动”,觉得现在的新年书香味、文化味越来越浓,非常有意义。活动现场共为市民发放图书数百本,春联、年历、书签等百余套,很受欢迎……
“希望孩子们珍惜读书机会,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相关人员表示,近年来,溧水区通过开展各类阅读推广和精准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和影响了各行各业投入全民阅读队伍中来,积极为“书香溧水”添砖加瓦。
参与全民阅读,共度文化新春,广大居民正在高质量参与和推进新时代“书香溧水”建设。
(摘自《江南时报》)
(1)、上面三则材料是六年级的同学们在阅读活动调查中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搜集信息的渠道有、、。(2)、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暇”的意思是( )A、空闲 B、来不及 C、时间 D、慢慢地(3)、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是一种好的写法,材料一中列举了一些事例,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举的打网球的例子和读书无关,可以删去。 B、作者举达尔文的事例,是想说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要广泛。 C、作者列举多个事例,是为了逐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告诫青年要养成读书习惯。 D、作者列举富兰克林和孙中山的例子,是为了在对比中突出孙中山的学说特别重“知”。(4)、阅读三则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A、“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句子中的“光”加引号表示突出强调。 B、人长大一岁,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增加一分,所以年龄越大,阅读习惯就越好培养。 C、我国成年国民2022年、2023年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均低于电子书阅读量。 D、溧水区通过开展各类阅读推广和精准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各行各业投入全民阅读队伍中来,积极为“书香溧水”添砖加瓦。(5)、南京市溧水区开展的“全民阅读春风行动”旨在营造良好的氛围,推广阅读,作为一名小学毕业生,更需读书求知。请参与以下小调查。在这一学期,你读了本课外书,你最喜欢《》(哪一本),因为
(6)、材料二反映了当前全国国民阅读的现状,请结合其他两则材料或生活实际,向爸爸妈妈或小伙伴提出两条有关阅读的建议吧! -
4、对比阅读。
太阳的远与近
【甲】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太阳的大小与冷热
早晨,太阳的背景衬托物是树木、房屋、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些事物的衬托下,太阳就显得大。中午,太阳的背景衬托物是广阔无垠的天空,这样太阳就显得小了。再加上早晨的天空不是特别亮,与明亮的太阳形成强烈对比,在视觉上太阳就显得大。而中午,天空也很明亮,视觉上就不能突出太阳,因此,太阳就显得小。
早晨,太阳斜射大地,照射面积大,地面获得的热量少,再加上夜里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许多,所以早上人们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直射地面,照射面积小,地面获得的热量多,所以中午人们感到热。
(1)、甲文中,“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的意思是。由此推想词语“赴汤蹈火”的意思是。(2)、甲文中,两小儿各有观点与依据,摘录相关信息,完成下面的表格。人物
小儿甲
小儿乙
观点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
现象
日初出,①;日中,②
日初出,③;日中,④
依据
近大远小
⑤
(3)、阅读两篇短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日初出大如车盖”是因为太阳初升时,以树木、远山等作为衬托,所以显得大。 B、“及其日中如探汤”是因为太阳直射地面,照射面积小,地面获得的热量多。 C、从乙文可以推断两小儿辩论的依据是有道理的,结论也是对的。 D、从乙文可以知道太阳给人的感觉和背景衬托物、照射角度有关。(4)、两千多年前孔子“不能决”的问题,你能解答吗?请写出你的观点和依据。(至少写出两个依据)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本单元课文,有的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的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学弈》说明了的道理。《两小儿辩日》则体现了两小儿的精神和孔子的态度。阅读《表里的生物》,通过的事例,可以感受到“我”是个的孩子。(2)、《礼记》中的“新,新,新”启示我们应抱有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我的态度,鼓励我们要保持开拓创新的精神。(3)、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引导农民致富,这可真是“苟利于民,;苟周于事,”。(4)、《周易》中的“穷则变, , ”告诉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尖,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
-
6、按要求完成练习。(1)、先解释加点词,再说一说句子的意思,并写下来。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弗若: 非然:
句子:
(2)、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换个说法,意思不变)(3)、即将上一年级的小同学向你询问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请你结合六年的学习生活给出建议,至少写出两条。 -
7、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结构严谨端庄,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下列作品属于赵孟颊的是( )A、
B、
C、
D、
-
8、下列事例中人物品质与语段阐述的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小到一枚螺丝钉、一根电缆的打磨,大到飞机、高铁等大国重器的锻造,都展示出工匠们笃实、专注、严谨的匠心。正是有了一代代人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我国才能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水平落后的国家成长为世界制造大国。
A、孔子东游,途遇两小儿辩日,细听之后不能决也。 B、在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上,景海鹏说,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是他每天的“标配”…… C、“中国好人”苏保信为测量作为电磁线原材料的铜片中是否含有杂质元素,每一个步骤他都重复了成百上千次。 D、居里夫人一生共获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2次诺贝尔奖。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100米,他竟然跑出11秒27的成绩,太不可思议了。 B、无独有偶 , 也有一位天文学家通过测量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在宇宙空间中的起伏变化,获得结论! C、爸爸处理问题十分谨慎,他懂得过犹不及这个道理。 D、在当今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许多传统风俗也应当集思广益 , 才能产生新的活力。
-
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孔子不能决也 迟疑不决 B、通国之善弈者也 来者不善 C、通国之善弈者也 通宵达旦 D、虽与之俱学 两败俱伤
-
1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鸿鹄(hú) 弓缴(jiǎo) B、盘盂(yú) 酸碱(jiǎn) C、蝎子(jiē) 鄙夷(bǐ) D、纬度(wěi) 锲而不舍(qì)
-
12、读语段,完成练习。
魏格纳yuán yǐn____qiū yǐn____的地区分布情况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在科学lǐng yù____取得了巨大成就。可见,我们要从一些sī kōng jiàn guàn____的现象中____,不断提出yí wèn____,sōu jí____资料,不畏lán lù____虎,勇攀真理高峰。这是让我们迈入人生新jiē duàn____的关键钥匙。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2)、结合语境,下列词语最适合填在语段中横线处的一项是( )A、追根求源 B、见微知著 C、锲而不舍 D、无独有偶(3)、下列名句中,与语段所表达的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
13、习作。
“爱在心口难开”,那些说不出的话语就用信来传递。小学生活中,一定有你舍不得的老师或同学,你们之间也一定发生过一些让你难忘或者难以说出口的事情。那就给他写一封信吧!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写完后自己读一读,要求语句通顺,格式正确,把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
-
14、文学类文本阅读。
青春,永不言败。我们要像雄鹰一样,心怀高远,勇敢飞翔!
山鹰社:让生命在热爱中延续
在失败中迈出第一步
我最早知道山鹰社,是在一次作文课上,老师给了一段登山的资料。我这才知道原来社团也可以组织登雪山,我原以为那都是国家登山队才能干的事情。
2005年,我考进北大。山鹰社每学期招新一次,交5元报名费,还送一本社刊。就这样,我成了山鹰社的一员。一开始是冲着跑步去的。我喜欢跑步,但一个人跑有点寂寞,一群人跑刚刚好。后来,在老队员的鼓动下,我加入了冬训队,为登山作准备。训练时,我的体测成绩都很好,我飘飘然起来。当然,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少轻狂注定是要被现实毒打的。
第一次登山,是去四川的半脊峰,海拔5430米,爬到一半时我发现自己高原反应很严重,大脑缺氧,呼吸困难,每一步都很艰难。我几乎是被两个老队员连拖带拽架下来的。下山回到旅舍,竟然从二楼的楼梯上直愣愣摔下去了,而且扶着栏杆无论如何也站不起来。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原来什么都不是。回到学校后,我进入一种逃避的状态,羞愧、挫败……
在老队员的帮助下,半年后我重新回来了。我开始了解高原反应是怎么回事,开始更科学更系统地去理解登山这项运动,也渐渐体会到其中的博大精深。从那次打击后,我才算真正迈出了学习如何做一个登山者的第一步。
为什么要登山?
如果你问山鹰社的队员,每个人的回答都会不一样。有人有征服欲,有人爱山的壮美,有人享受同伴之间的情谊,有人想要体验极限的生命状态。
人们想象雪山之巅的风景奇丽壮美,但只有登山者才知道,山路险峻,危机四伏,寒冷和疲惫才是主旋律。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去登一次山就知道了——身体的极限,情绪的极限,意志的极限。高海拔的缺氧状态,会让人变得非常情绪化,动不动就会发脾气。那时,你不仅把自己看得很清楚,也把别人看得很清楚。正因如此,你们才能互相信任。山鹰社有句口号——登山归来都是生死之交。我最好的两个朋友都是在山鹰社认识的。
雪山永远在那里
北大山鹰社的基地有一个玛尼堆,是纪念曾经在山难中离我们而去的六位队友。平常很不显眼,就是几块垒起来的石头,但每到清明,总有人点上蜡烛。那些逝去的生命,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有时候是缅怀,是哀思,有时候则是警醒,关于安全的底线和自由的边界。
安全第一,不代表要消灭所有的风险。登山运动的魅力之一,就是有人带你去靠近风险的边缘,告诉你怎么去控制它,怎么在安全的范围内自由地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社团成立35年了。直到今天,我仍然会以老队员的身份参与山鹰社的活动,传承那份热爱。
雪山就在那里。一代代的青年,他们会听见它的召唤。
(1)、阅读文章,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并写写从中获得的感悟。从作者的经历可以看出,成功总是需要
(2)、作者详写了自己失败的过程,而略写了成功的经历,这样写是因为。(3)、体会作者的观点,下列不是作者认为的登山的意义的一项是( )A、登山可以让我们学会在安全的范围内自由地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 B、登山让我们享受被现实毒打的感受,不断尝试失败的滋味。 C、登山会让朋友之间认清彼此,了解彼此,更信任彼此,收获美好的友谊。 D、登山会让我们不断挑战身体、情绪、意志的极限,磨炼人的意志。(4)、根据文章,为山鹰社选择合适的社标与口号( )A、
青山常在 B、
阅读在路上 C、
存鹰之心于高远 D、
一路向前(5)、结合资料袋,说说你对题目中“让生命在热爱中延续”的理解。资料袋
·山鹰社登山从前期的筹备,到进山后的安排,完全靠自身的力量完成。
·1998年,山鹰社登上卓奥友峰,是中国民间登山组织第一次登上8000米以上的山峰。
·社会评价山鹰社:35年的历程,是勇于挑战自我、不畏艰险、积极探索的北大精神的体现。
-
15、文言文阅读。
戴震难师
先生①是年②乃能言,盖②聪明蕴蓄④者久矣。就傅⑤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⑥记之?”
师应之曰:“此朱文公⑦所说。”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⑧二千年矣。”
“然则⑨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注释】①先生: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②是年:指戴震十岁这年。③盖:大概。④蕴蓄:积累,蕴藏。⑤就傅:跟随老师。就,靠近。⑥门人:学生。⑦朱文公:朱熹。⑧几:差不多。⑨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大致理解句意。①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②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2)、梳理对话内容,在思维导图中填写原文,并感知人物形象。①②③
在一问一答中,你仿佛看到了④的戴震。(3)、根据小古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短文中的“言”“问”“述”“曰”“应”字都和“说”有关。
②通过联系“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中“去”的意思,推想成语“相去无几”的意思可能是两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③朗读“此非常儿也”一句时,可以这样停顿:“此/非常/儿也。”
-
16、参考上面的信息,帮助羽羽补全下面的策划书。
毕业联欢会策划书
活动名称
活动目的 感恩母校、感恩师友、告别小学生活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阶梯教室
活动分工 统筹:李丽 场地:杨阳 主持:于东 秩序:江雅 宣传:刘羽
活动流程
-
17、联欢会上交换毕业赠言的环节。(1)、下列诗句不适合作为送给同学的毕业赠言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请写一条送给老师的毕业赠言,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
18、在制作成长纪念册的过程中,羽羽的下列做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趣味拔河”这件事可以作为成长纪念册的成长资料。 B、羽羽将成长纪念册分为封面、扉页、正文等几个部分。 C、羽羽想按照雯雯写文章的方式制作自己的成长纪念册。 D、羽羽将时间线索设计为火车形式,寓意是承载着记忆奔向远方,很有创意。
-
19、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雯雯文字功底深厚,写文章信手拈来 , 获得无数的一、二、三等奖。②这不,她妙手成章 , 一篇“拔河趣谈”又被《红泉小报》收录了。③身为她的好姐妹,我一拿到报纸就迫不及待地冲向教室,就为第一时间告诉她。④“雯……雯雯,你……你的文章……获……获奖啦!”⑤我上气不接下气地站在她面前,感动地挥舞着手里的报纸,并且趁热打铁向她请教写文章的秘诀。⑥雯雯争先恐后地说:“文章能写好,关键)在于多看,多思,多动笔。”⑦在一旁的同学和我哀叹不已,果真是“听出茧的道理,懒得动的身体”。⑧雯雯这一手好文笔不就是得益于将浅显的道理付诸实践吗?
(1)、语段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信手拈来 B、妙手成章 C、迫不及待 D、争先恐后(2)、语段中,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③ B、⑤ C、⑦ D、⑧(3)、语段中,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④ D、⑦(4)、对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雯雯的作文获奖了。 B、多看,多思,多动笔,才能写好文章。 C、雯雯的文章再一次获奖后,她为“我们”传授经验。 D、对于真理,我们不能光听不做,而要身体力行。 -
20、为了制作成长纪念册,六年级(1)班的羽羽搜集了许多资料,下面是羽羽同学成长日记中的节选片段:
看着黑板上那道极有fèn liàng的数学题,我的心像断开的琴弦一样颤(chàn zhàn)抖无措。我气馁(lěi něi)得要命,笔也跑到了描摹(mó mú)本上来回“撕扯”。不知什么时候,刘老师用她(娓娓 尾尾)动听的声音给全班讲起了励志的故事。在她引人入胜的故事里,我们渐渐入了迷,她却(嘎 戛)然而止,最后对我们说:“不要xiàn mù别人,不要浪费(fèi fiè)光阴,好好学习吧。”回想这两年来,在刘老师的“____”的 jiào huì中,píng fán的我日益成长。她的关爱和叮咛,我都将zhēn cáng一生。
(1)、根据情境中的拼音,在横线上规范地写出词语,感受成长故事的难忘。fèn liàng
xiàn mù
jiào huì
píng fán
zhēn cáng
(2)、给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画去语段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4)、根据语境,“引人入胜”的“胜”的意思是( )A、比另一个优越。 B、优美的景物或境界。 C、打败(别人)。 D、能够承担或承受。(5)、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上诗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A、随风潜入夜 B、润物细无声 C、劝君更尽一杯酒 D、门前流水尚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