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课外阅读(一)。
鳝鱼骨里的妈妈滋味(节选)
小时候,我家门前的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
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候。远远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香味儿猛然飘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但我总是低着头绕过摊子,回到家里。为什么要低着头呢? 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
①妈妈经常拜托卖鳝鱼的妇人,将杀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充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子提回一大袋骨头,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熬煮。为什么洗也不洗? 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②熬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完,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
鳝鱼骨汤熬成时,夜已经深了。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面包皮在锅里烤热后,就变成了香味儿扑鼻的饼干。
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地感觉到生活的幸福。每次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1)、下列对文章以“鳝鱼骨里的妈妈滋味”为题的好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点明文章线索 B、承上启下 C、暗示文章中心 D、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下列不属于文中妈妈为孩子做的事的是哪一项? ( )A、妈妈清洗鳝鱼骨的鲜血后才下锅熬汤。 B、妈妈向面包店要面包皮。 C、妈妈拜托摆摊人将鳝鱼骨头留给她。 D、妈妈熬鳝鱼骨汤到深夜,烤面包皮。(3)、对第二自然段“勾到摊子前面”“低着头绕过摊子”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爆炒鳝鱼的香味儿特别诱人,“我”怕老板发现“我”贪吃,只好低头绕过摊子。 B、爆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吃不起,感到特别羞愧,真是没脸见人。 C、“我”低着头绕过摊子是想急忙赶回家拿钱买爆炒鳝鱼。 D、“我”特别想吃这爆炒鳝鱼,但因为价钱贵而吃不起,只能低头离开。(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我”品出了鳝鱼骨汤的哪些滋味。(5)、文中画横线的两处描写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处? 请选择其中一处,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选的是(填序号),我的体会是。(6)、联系文本内容,说一说文章结尾的作用。 -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慈母情深(节选)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极其瘦弱的脊背”是对母亲的描写,表现了母亲的;“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是对母亲的描写,写出了母亲的 。(2)、 选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母亲工作的环境?
(3)、 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能不能换成“看见我的母亲弯曲着瘦弱的脊背,头凑到缝纫机板上”?为什么?(4)、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反复出现“我的母亲”,你从中感受到“我”怎样的心情?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慈母情深》的作者是 , 讲述了母亲不顾同事的 , 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的事,体现了母子情深。“情深”是双向的,不仅指 , 也包含着。
-
4、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手指数着。(理解句子的意思)(2)、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仿写句子)
(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修改病句)(4)、雪松的树枝已经被压弯了。(改拟人句) -
5、中国历史上心系孩子的伟大母亲有很多,下面故事中的母亲分别是谁? 连一连。
①家境贫困,用芦苇秆代替笔墨纸砚,把沙地当纸教孩子写字 孟母 ②孩子投军抗敌,母亲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岳飞之母 ③关心孩子教育,教孩子念书识字,把孩子送到官办学堂学习 孔子之母 ④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欧阳修之母 -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眼中的母爱却是多姿多彩的。母亲时而像春天的天空,____;母亲时而像悠远的森林,____;母亲时而像险峻的高山,____;母亲时而像惊险的电影,____。
①她的爱如同冒险一样深不可测
②她的爱如同画面一样千变万化
③她的爱如同春雨一般滋润温柔
④她的爱如同瀑布一般浩瀚澎湃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
7、下列对“我”的情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感动) B、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紧张、焦急) C、“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兴奋) D、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
(高兴)
-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爸爸工作的车间机器轰鸣,震耳欲聋 , 我第一次知道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 B、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不能有了一点儿成绩就沾沾自喜,得意扬扬。” C、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今天一如既往地和大家有说有笑,真是奇怪。 D、听到突如其来的噩耗,老母亲大声地哭了,而后失魂落魄地蹲坐在路边。
-
9、选词填空。
怂恿 鼓励 权利 权力(1)、妈妈我把买到的问题钢笔拿到商店去换,并说这是作为消费者的合法。(2)、对于别人的张强不为所动,他明白绝对不能滥用自己作为班长所拥有的。 -
10、查字典。
“僻”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 再查音节。
“僻”字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偏僻,距离中心地区远的;②不常见的;③性情古怪,不合群。为下面加点字选择恰当解释。
穷乡僻壤 孤僻 生僻字 -
11、用“燥”“躁”“澡”或“噪”填空。
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天地间一片热。小狗在墙角吐着舌头,鸭子在池塘中洗。人们并没有因天气炎热而烦不安,他们坐在椅子上扇着扇子,往日被认为是音的知了声,此时竟成了美妙的音乐。
-
12、看拼音写词语。
在被铁路工厂cí tuì后,在狭小、拥挤的厂房中机xièmáng lù
的母亲的殷殷嘱托中,我cí bié生我养我的故乡。在火车离开之际,我发现母亲头上jìng rán夹杂着几缕白发,显得格外刺眼,她高举的双手因为zhǔ fàn等家务已不再细腻,我rěn bú zhù眼眶一suān。
-
13、小练笔。
父爱如山般厚重,请你以便条的形式写出一件体现父爱的事,向父亲表达谢意。(不超过100字)
-
14、课外阅读(二)。
父亲是个“爱哭鬼”
①父亲哭鼻子的历史还要从我出生时算起,我出生那天,父亲在产房门口来回踱步,当医生把哇哇大哭的我抱出来,父亲瞬间泪如雨下,其他家属和医生看到又哭又笑的父亲一脸茫然。
②或许从那时开始,在我心里父亲就注定是个爱哭的男人。我小时候淘气贪玩,双脚狠狠地戳在水泥地上。回家后,我的腿越来越疼,但我担心父母责骂便早早地躲进卧室睡觉。后来,父亲得知消息后将那双粗糙的大手伸进我的被窝摸我的双腿,我佯装睡着没做任何反应。父亲责怪母亲,声音已沙哑哽咽。
③躺在床上的我,心里对父亲多了一丝鄙视,这么点小事还要哭鼻子,太丢人了。父亲使劲把我摇醒,拉着我去医院。医生让我们先拍片,对父亲说:“如果骨折就需要做手术,手术后如果恢复不好很可能会影响孩子走路。”
④走出医生办公室,父亲的眼泪仿佛晨起禾苗上的露珠,轻轻一碰就要落下来。结果出来后,没有骨折,只是轻微的软组织受伤。眼角还挂着泪痕的父亲舒了一口气。
⑤后来上高中,我无心学习,高考成绩很差。半夜我被父母房间里的嘀咕声吵醒。父亲说:“我听说人家市里的孩子都报各种补习班,难怪考得好。”母亲叹了口气:“是啊! 我担心他复读也考不上。”“他考不上大学就得跟我一样扛水泥,都怪我这个当爹的没本事,对不起孩子。”接下来就是一阵啜泣声。
⑥一周后,父亲却不由分说地把我带到了一家补习班。[A]交补习费时,我看到父亲伸进衣服兜里的手又伸了出来,额头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冒出密密的汗珠。接待员看出父亲的钱不够,便说:“今天只要先交500元定金,上课时补齐即可。”交完钱回到家后,父亲让母亲翻出几个存折,一共是两万多元。父亲说:“回头我再多扛点水泥,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⑦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考上了大学。我把录取通知书交给父亲的同时给了他三万多元钱。父亲一脸茫然地问我钱从哪里来的,我笑着说:“我只上了一个月补习班。”父亲愣住了,不一会儿,眼眶就湿润了。
⑧工作后的一天,我忽然接到母亲哭着打来的电话:“儿子,你爸在工地干活,从三楼摔下,钢筋插入了腿里,正在医院抢救。”我赶回家在ICU(重症监护室)见了父亲一面。[B]父亲却一脸轻松地安慰我。走出门我才知道,原来父亲特意打了止痛针。
⑨那一瞬间,我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父亲忍着如此剧痛,还在微笑着安慰我。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我是父亲的“泪点”,每一次“风吹草动”都能让父亲泪如雨下。
⑩此刻,父亲的那些泪水仿佛千斤重,砸在我的心里,很疼,很疼。
(1)、梳理父亲与“我”之间难忘的场景,从细节体会人物心情。场景
“我”出生时,父亲泪如雨下
①
②
“我”考上大学,父亲眼眶湿润
细节
“踱步”“瞬间泪如雨下”
“伸进”“摸”“摇醒”“拉着”“舒了一口气”
“嘀咕”
③
父亲
心理
激动
④
⑤
⑥
(2)、选文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十分感人,读文中画横线句子,完成批注。(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自然段中“我佯装睡着没做任何反应”是因为“我”害怕父母的责骂。 B、第⑨自然段“我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是因为“我”被父亲感动了,父亲明明很痛,却不肯显露出来,还一脸轻松地安慰“我”。 C、文章不但写父亲,还写出了“我”的转变,从侧面衬托了父爱的伟大。 D、“我”高考后给父亲的三万多元是“我”利用课后时间挣的钱,也表现了“我”对父亲的体贴。(4)、文中的父亲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标题“父亲是个‘爱哭鬼’”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妙处。 -
15、课外阅读(一)。
背 影(节选)
朱自清
到南京时,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概括父亲送“我”去北京的三个场景,完成图表。
(2)、 选文第二自然段作者说自己“真是聪明”是在说。(3)、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描写,描绘了的画面,展现了父亲。(4)、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了,第一次是因为 , 第二次是因为)。A.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过程让儿子非常感动
B.儿子望着父亲消失在人群中,害怕再也找不到他
C.真正到了离别的时刻,更加感到不舍和伤心
D.看到父亲年龄大了行动不便,感到很难过
(5)、第1自然段加点字“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为什么? -
16、阅读《父爱之舟》片段,完成练习。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 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对我而言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
(1)、“老天不负苦心人。”我认为本文中的“苦心人”是 , 理由是:。(2)、文中哪句话直接点出了作者对小渔船的情感? 用横线画出来。这句话和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意思相近。(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你能画出这只载着父爱的小船,你重点要画的是 , 因为。(4)、文章以“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开篇,以“……醒来,枕边一片湿”结尾,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17、课文综合回顾。
《父爱之舟》是写的一篇散文,全篇从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全文围绕“”这一线索,写出了父亲的感情。
-
1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这里的“新滋味”具体是指。(2)、生活中,你品尝到过什么“新滋味”? 请你举一个自己的事例,写出你品尝到的“新滋味”。 -
19、同学们回忆了课文《父爱之舟》,课文以“父爱之舟”为题的原因包括( )(多选)A、因为父亲总是借用姑爹的小渔船送作者离开家乡去报考和上学。 B、因为小舟承载了父亲对作者的期望和深沉的爱,是人生之舟、希望之舟、关爱之舟。 C、因为“父爱之舟”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也承载着作者对父亲的思念。 D、因为文中多次提到了这艘小渔船,它是全文的线索。
-
20、姑爹的小船让人感到亲切的原因是( )。
A、因为这只小船承载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B、因为这只小船对作者来说非常熟悉。
C、因为这是姑爹的小船,姑爹是作者的亲人。 D、因为这只小船是可以不用花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