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整个医学最本质的内涵是医方与患方的关系。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更加扩充了这一概念:(  甲  ):“患方”也由单纯的求医者扩展为与求医者相关的每一种社会关系。

    我们都有患病的经历,患病期间既有肉体的痛苦,更有精神方面的无助。于是治疗的过程,(  乙  )。这其中集中体现了人文关怀,从希波克拉底的“医学体现着美和真理”,到孙思邈的“善于用意,即为良医”,人文关怀一直伴随着医学的产生、完善、发展。群众能否在就医过程中获得幸福的就医体验,与医务人员精湛的医学技术和温暖的人文关怀息息相关。而当前的医学模式还主要是生物医学模式,如何真正实现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是所有医疗机构应该解决的问题。

    但同时我们必须接受“医学并非万能”的观念。从科学的角度考量,医学发展的过程与人类进步的形态一样,依然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而从哲学的角度看,无论人类社会发达到何等程度,(  丙  )。即便死亡也许可以被医学无限期推后,但精神层面的焦虑不会随之消失。只有当所有人更加重视医学知识的价值,更加尊重生命的意义,更增添一份相互理解与信任时,我们便可能拥有更加理想、健康的医患关系。

    (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文中第二段画横线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病句类型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语病类型:。可修改为

    语病类型:。可修改为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划波浪线处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明知人家在这河里洗衣洗菜,却毫不觉得有什么需要自制的地方——这种小河是公家的。 C、(格里高尔)没有想到他的话有可能——甚至极有可能再次不被理解。 D、“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 2、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论史常用假设之法,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两句设想秦能延续长存的做法。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在诗歌中运用“云”这一意象,如“。”
    (3)、《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宿龟山夜登秋汉亭

    宋·王以宁

    归来峰下霜如水。明月三千里。幽人独立瞰长淮。谁棹扁舟一叶、趁潮来。

    洞庭湖上银涛观。忆我烟蓑伴。此身天地一浮萍。去国十年华发、欲星星。

    【注】①龟山:在江苏盱眙县,作者此时仕宦于淮南。②洞庭湖:地处湖南北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以南,诗人家近洞庭湖。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夜晚登上秋汉亭,纵目远眺,借明月三千里、长淮水滔滔等景象营造出空阔旷远的境界。 B、古诗词中“幽人”多指幽隐之人,词人以此自称,既合此夜情景,也隐隐寄寓其孤独无争、高洁自许之意。 C、本词与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相同,都以“扁舟一叶”的渺小表达宦游生涯的孤独之感。 D、本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虚实结合,可谓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思索。
    (2)、本首词与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同样都写到“洞庭”,请分析两词创设的洞庭时空的不同意味。
  •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帝时,赵高有罪,蒙毅案之,当死,始皇赦而用之。长子扶苏好直谏,上怒,使北监蒙恬兵于上郡。始皇东游会稽,并海走琅琊,少子胡亥、李斯、蒙毅、赵高从。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而上崩。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杀扶苏、蒙恬、蒙毅,卒以亡秦。

    始皇天下轻重之势,使内外相形以禁奸备乱者,可谓密矣。蒙恬将三十万人,威振北方,扶苏监其军,而蒙毅侍帷幄为谋臣,虽有大奸贼,敢睥睨其间哉?不幸道病祷祠山川尚有人也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谋。始皇之遣毅,毅见始皇病,太子未立而去左右,皆不可以言智。然天之亡人国,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

    呜呼,秦之失道,有自来矣,岂独始皇之罪?自商鞅变法,以诛死为轻典,以参夷为常法,人臣狼顾胁息,以得死为幸,何暇复请!方其法之行也,求无不获,禁无不止,鞅自以为轶尧、舜而驾汤、武矣。出亡而无所舍,然后知为法之弊。

    (节选自苏轼《东坡志林·赵高李斯》)

    材料二: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

    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而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

    (节选自姚鼐《李斯论》)

    【注】①参夷:古代诛灭三族的酷刑。②燔:焚烧。

    (1)、材料一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不幸A道病B祷祠山川C尚有人也D而遣蒙毅E故高F斯得成其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皇制天下轻重之势”,“制”,控制,和《谏逐客书》中“包九夷,制鄢郢”的“制”意思相同。 B、“及其出亡而无所舍”中“其”的用法和《与妻书》中“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中“其”用法相同。 C、“因秦国地形便利”,“因”,凭借,和《鸿门宴》中“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的“因”意思不同。 D、“一用商鞅成法而已”,“一”,全、都,和《阿房宫赋》中“六王毕,四海一”的“一”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始皇钳制天下各种形势,使中央与地方相互配合,防范奸人造反,苏轼认为在政策举措上,可以说做得很完备了。 B、苏轼认为秦朝覆灭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提倡严刑峻法,大臣们害怕畏惧,都不敢有不同政见来阻止变法。 C、李斯非常认同商鞅从秦孝公时代开始推行的严刑峻法,正是他的支持,使得秦始皇承袭了商鞅的法令,从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D、姚鼐认为李斯是一个善于趋奉现实的人,他并没有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只是满足了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是很可怕的。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方其法之行也,求无不获,禁无不止,鞅自以为轶尧、舜而驾汤、武矣。

    ②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5)、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认为,要不是李斯“不务明政”,“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李斯“不务明政”的具体做法。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山前该有一棵树

    张者

    这是个啥地方嘛,都是光秃秃的石头,裸山。

    树不知道跑哪去了,草也难觅踪迹,花儿那些娇惯的美丽都躲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这是一个矿区,属于天山深处的神秘所在,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可是,由于找到了一种神秘的石头,兵团突然从三个建制团中抽调了近千人,集结到了这里,并起名506矿。506矿到底有什么矿?我第一次听到它的传说是在晚上熄灯后,我那刚上一年级的弟弟从被窝那边爬到我这头,然后对我耳语道:“你知道506矿是什么矿吗?”我问什么矿?他神秘地说:“是铀矿。”铀矿是什么矿呢?弟弟又降低声音回答:“铀矿是造原子弹的。”

    原子弹的赫赫威名谁不知道,于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有了一种神秘色彩,哪怕是喝着苦泉水也不觉得苦了,因为我们的父母正干着一件天大的事情。

    父母被调入矿山后,我们这些孩子就跟随着父母上了山,这样,一个简陋的学校就在山前用石头搭建了起来,屋顶用的是红柳枝和油毡。每天的上课铃声让正在开矿的父母们十分安心,只是他们开山的炮声却让我们十分惊恐。在炮声隆隆中上课,飞石砸在房顶上,如天神的战鼓。

    胡老师正领读课文《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听到房顶的咚咚声,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就会心一笑。胡老师也笑,望望房顶说,三而竭了,没事。同学们就哄堂大笑,疲惫的午后课堂突然就活泼了一下。胡老师是一个大学教授,右派,发配到新疆就成了我们的小学老师。我们这些在绿洲出生的新疆兵团人的二代,通过胡老师了解到外面的大千世界。他坚持让我们每周写一篇作文,比方:《苦泉水》《戈壁滩》等。当他望着远方的戈壁和漫山遍野的石头让我们写《树》时,我们不干了,因为我们的眼前根本没有绿色,更别说树了。

    有同学就喊,胡老师,我们山上连一棵树都没有,怎么写?胡老师就说,眼前没树,心中难道没有树吗?回家问问父母吧。

    于是,同学们就写了很多不一样的树。有村口的大榕树,有门前的大槐树。我爹给我讲了老家的大桑树。他边讲边咽着口水,说起了小时候吃桑葚的故事,那些黑紫的甜蜜安慰了他童年的饥饿和贫困。父母们都是有故乡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屯垦戍边来到了新疆。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而每一种树都寄托着他们的乡愁。比方:写大槐树的父母是北京人,写大榕树的老家是福建人……我爹是河南人,他给我讲了门前大桑树的故事。

    可是,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兵二代”,眼前连一棵树都没有。我们望着窗外所有的石头,喊:“山前该有一棵树!”

    我们是从山下绿洲来的,那里就有树。有沙枣树、白杨树……还有一棵最茁壮的胡杨树,就生长在胜利渠边上。水罐车从胜利渠给我们拉淡水,会从那棵孤独的胡杨树边路过。

    那棵茂密的胡杨树孤独地生长着,在夏季它给我们带来一片巨大的绿荫,到了秋天,它那金黄的叶子展开来照亮了荒原。它是那么茁壮,又是那么孤独,美得却让人震撼。

    那次关于树的作文课,让我们想起了那棵胡杨树,大家就齐声喊,把那棵胡杨树移到我们山前吧,让我们回家能找到路。

    胡老师说:“山上没有水,树不能活。”

    同学们喊:“山上没有树,人不能活。”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可以喝山上的苦泉水,用山下拉来的甜水浇灌。胡老师被我们打动了,眼眶有些红,下课时他没有和我们告别,就独自走了。

    没想到,我们的无理要求有了结果。矿长派出了东方红拖拉机,拉着爬犁子,还派了一辆水罐车,要去为我们移那棵胡杨树了。胡老师让同学们坐上了水罐车,下山去看移树的过程,让同学们好好观察,要写作文。

    那棵美丽的胡杨树将移到我们的山前,成为我们的故乡树。从此,我们的心里也有一棵大树了,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那棵树都会存在。无论我们走多远,那棵树都会在山前指引着我们回家。那棵胡杨树还没有生叶,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萌芽。但我们知道它会有枝繁叶茂的那一天。大人们沿着胡杨树四周挖了一个大圆圈,然后那圆圈越挖越深,挖了一个很大的坑。树根终于露了出来,大人们就用稻草绳把带土的根部绑成了一个大圆球,再然后用撬杠和拖拉机拉动大圆球,让它滚上大爬犁。

    它实在太高大了,树根那个大圆球和树干被捆在爬犁子上,有一半树枝还拖在地上。拖拉机拉着爬犁在前,累得直冒黑烟。装满了甜水的水罐车跟在后面,整个队伍开始向山上移动,远远望去像一个送亲的队伍。

    胡杨树被运上山后,就栽在我们小学校操场中央。如果你上山,很远就能看见它。它高高地,耸立着,成了上山者的路标。坐在教室里依窗而望,也能看到它伟岸而又粗壮的树干,这让我们安心,给我们带来希望。栽树的时候全矿的人都来了,那简直就是一个节日。人们眼巴巴地望着从水罐车内放出的甜水浇灌它,用舌头舔着自己干裂的嘴唇。人们都来看栽树,因为不仅是孩子,成年人同样需要一棵树,这是人们对崇高精神的共同追求。

    一口水只能解一时之渴,一棵树却能带来永远的绿荫。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们提出要移植胡杨树,胡老师虽然很感动,但要不要满足孩子们的要求令他很为难,于是他只能先离开了。 B、文中第三段中关于原子弹的描写,体现出我们内心为父母的工作感到由衷的自豪,这也慢慢冲淡了荒凉环境、艰苦条件带来的苦涩味道。 C、孩子们提议将胜利渠边上的胡杨树移到山上,等到胡杨树被成功移到山上后,立刻枝繁叶茂,成为了山上的绿洲。 D、文中“兵二代”是一群跟随着父母来到矿区,过着艰苦但充满希望的生活,他们是兵团培养的接班人,未来将继承父母的事业。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先以口语化的问句起笔,再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矿区的自然环境,渲染氛围,为后文移植胡杨树做铺垫。 B、小说开头“都是光秃秃的石头,裸山”,表明此处是一个光秃秃的了无生趣的地方,与标题照应,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C、小说描写胡老师领读《曹刿论战》的情节,看似闲笔,却由开山炮声自然地引出了孩子们的课堂,延缓了文章的叙事节奏。 D、文中的“我”,主要作为线索人物而存在,“我”亲历并讲述了胡杨树移植的全过程,为故事构建了清晰的脉络和紧凑的情节:同时,叙述中穿插多处抒情、议论,凸显作品主题。
    (3)、胡杨树是小说中的重要物象,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其多重意蕴。
    (4)、本文胡老师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节描写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明的起源不是“众星拱月”,而是“满天星斗”。在这一理念下中原文明不再是唯一的、中心的中华文明源头。把巴蜀文明看作与中原文明平行发展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的一元,才能看到二者的差异和特色。

    中国经历过一个辉煌的青铜时代,三星堆和殷墟两个考古遗址分别代表了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青铜时代的辉煌期,但三星堆代表的巴蜀文明和殷墟代表的中原文明经历的却不一样。

    殷墟青铜器的主要造型是青铜“物”器,即用青铜器制作的各种物品,最为常见的有鼎、尊等,纹饰大多是动物,鲜有单独的人形纹样。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则拥有大量的“人”形,如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金杖上和兽形器上刻着的小人,青铜神坛上所铸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13个人像等等。

    中原文明出土的青铜器大部分发掘于家族墓葬之中,作为陪葬的明器,象征着财富和政治权力。西周早期的毛公鼎的铭文中多次出现“父、王、家”等字样,内容清晰地表达了王权在家族内的传承。这说明,此时权力已被家族私有化,是一种“家天下”的形式。巴蜀文明的青铜器则多用于大型祭祀。从祭祀坑的规模、大小和发掘出来的青铜器数量来看,祭祀仪典具有相当宏大的规模,必定是国家级的重要仪典。因此,三星堆的青铜器基本是公共器物,是国家礼器,不是专为某个家族和个人订制的。

    是什么造成了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首先在于两种文明所代表的权力模式存在差异。考古学家李伯谦把“古国”分为“崇尚神权”和“崇尚王权”两类。近几年三星堆最吸引人的文物就是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的青铜神坛,专家认为它的奇特造型生动地诠释了正在进行的一次神巫仪式。而中原文明里几乎所有已知的主要兵器都能找到青铜制造品,甲骨文中“王”字是青铜兵器“钺”的象形字,是“内行刀锯,外用甲兵”的国王形象演化而来的。《左传》有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果把“祀”与“戎”分开来论,在宣扬和巩固国家权力方面,巴蜀文明注重的是祭祀,而中原文明更看重战争。

    青铜时代是一个记录英雄的时代。中原文明的首领都有过领导本氏族战胜自然灾害的功绩,大禹治水,商汤试图投火祛灾,后稷教人种植菽、黍、粟等农作物。但人们初次见到三星堆“人”形青铜器时几乎都震惊于它的“大”,体量“大”,高度“大”。这种“大”带给人们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就是崇高感、神秘感和震撼力,这是神灵能够带给人的崇高感和威严感。以青铜纵目面具为例,它虽然有可能是氏族英雄蚕丛演化而来的,但体量大大超越了人面的实际尺寸,具备宗教意义上神的力量。

    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来源不止于此。中原文明区域地势平坦,湿润多雨,交通便利,农业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中原文明形成了立足现实、脚踏实地,既重视生存发展和物质实利,也重视沟通的文化基因。对巴蜀文明而言,雄伟的横断山脉造成四川东西地貌的巨大反差,川西高原耸立、雪山巍峨,川东盆地则地势平坦,河流纵横。高原和盆地之间是一道降雨带,形成中国的雨雾之极,多种奇花异卉和珍禽异兽终日笼罩其中。这很容易让巴蜀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并刺激了巴蜀人的想象力,由此形成神秘的宗教情结和对艺术的迷狂。这是三星堆文化发展为神权古国的自然生态原因,也是巴蜀文明独自向内发展形成的文化成果。

    巴蜀文明独特的文化基因并没有随着古蜀国的灭亡而湮灭,而是成为中华文化系统中的文化基因之一 , 展现着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摘编自裴争《青铜时代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差异初探》)

    材料二: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关于古蜀国的历史源头目前并无确切记载。李白在《蜀道难》中曾慨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诗中的蚕丛和鱼凫,便是传说中的两位蜀王。《华阳国志·蜀志》里说蚕丛“其目纵”,这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眼睛与脸呈90度垂直的青铜人正好能对应上。《蜀王本纪》云:“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清代陈登龙的《蜀水考》记载岷江“南过蚕陵山,古蚕丛氏之国也”。三星堆出土的一件玉璋上,刻有古代蜀人祭祀神山的情景,这里的神山指的就是陈登龙笔下的蚕陵山。鱼凫王朝时期,古蜀国日渐强盛,宏大的三星堆古城就是在这一时期建成。三星堆作为鱼凫王朝的都城,是古蜀王国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其他不同层级和边缘地区的各级次中心是这个中心在各地实施统治的坚强基础和有力支柱,这种情况与三星堆青铜雕像群所呈现的层级结构完全一致。

    蜀王更迭都发生在蜀族内部部落之间,所以古蜀文化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在2000年时间里,随着国力的强盛,古蜀国通过武力征伐,开疆拓土,三星堆文化展示出了“强烈的扩张性和辐射性”。渝东、鄂西及云贵区域,面对已经高度发展的古蜀文明,基本上没有抵抗力。从鄂西出土的鸟头柄来看,此地有可能是古蜀王国镇抚其东界的官员驻节之地;云南、贵州出土的青铜人物,也表明了西南夷各族从属于古蜀王国的事实。

    由于古蜀国掌控着西南地区,中原商王朝面对自己急需的一些战略物资,如冶铜所需的矿产,只能选择向古蜀国购买。在这一贸易过程中,中原商王朝的文化渐渐传入古蜀国。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基本都是以模范法来铸造,这是商周时期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铸造方法。此外,其中部分青铜尊和罍,形制上与中原商文化同类铜器大体一致。但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类似中原的青铜器只占少数,更多的是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的全面罩、头像、神树、大型青铜人等。不仅改变了今人对中国古代青铜器以殷墟青铜器为代表的认知,也在事实上重构了中华文明中青铜知识的图谱。

    受古代“内诸夏而外夷狄”观念影响,人们也在很长时期都将中原文明视作唯一的文明中心。如果不是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人们恐怕很难想象,在4000年前的西南边陲,曾存在一个与中原文明同样璀璨的古蜀文明。

    (摘编自《三星堆文化对中华文明意味着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星堆古城建成于古蜀鱼凫王朝,是巴蜀文明的代表性考古遗址,从中出土的青铜器是对中国青铜时代辉煌历史的有力证明。 B、虽然同为礼器,中原文明中青铜器彰显的是家族的地位与权力,体现了权力的私有化;而巴蜀文明则多用于大型祭祀,是公共器物。 C、三星堆发掘的青铜器特色显著,许多物件与神巫形象、仪式有关,具备丰富的宗教元素,彰显了巴蜀文明对神权的崇尚。 D、在古蜀国与中原商王朝的经贸过程中,两种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但影响有限,各自的本土文化特色依然鲜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论是在巴蜀文明还是在中原文明中,青铜器的作用都单一且纯粹,这以青铜器为支点研究两种文明的特征提供了便利。 B、殷墟和三星堆两个考古遗址体现了中原文明和巴蜀文明不同的审美特点,前者的主要青铜造型是“物”器,后者的青铜造型多见“人”形。 C、在传统观念中,中原文明是中华文明唯一的、中心的源头,巴蜀文明与之内外有别,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巴蜀文明的价值。 D、四川东西地貌反差巨大,物种丰富,大自然的奇异使人敬畏并能激发想象力,这让诞生于此的巴蜀文明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3)、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相关论证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首句“众星拱月”“满天星斗”等词,使用比喻,形象地指出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两种认知,作者借此明确表达取舍态度。 B、材料一第六段对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中的英雄形象进行比较,并以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为例,来印证巴蜀文明中的神权崇拜。 C、材料二第二段以鄂西、云南、贵州等地出土的青铜文物为例,论证了三星堆文明展示出的“强烈的扩张性和辐射性”。 D、两则材料对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论述各有侧重,材料一侧重于两种文化在青铜时代的差异,材料二主要通过文献考据,论述了古蜀文明的璀璨。
    (4)、请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补写下列图表中的空缺信息。

    研究主题: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

    研究前提:①

    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

    青铜器的用途

    差异原因

    权力模式

    生态环境

    巴蜀文明

    国家礼器

    “人”形

    神权

    中原文明

    陪葬明器

    “物”形

    王权

    地势平坦湿润多雨

    (5)、为什么说巴蜀文明是“中华文化系统中的文化基因之一”,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 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或 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还会穿上他的老皮鞋— —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 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 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 喜欢穿西装。

    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 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 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 坏脾气。  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耍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 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           )的,别人怎么看也 就无所谓了。他(          )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 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

    (1)、将下列成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义正词严 心安理得 B、理直气壮 心安理得 C、义正词严 问心无愧 D、理直气壮 问心无愧
    (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符号有时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破折号是怎样增强语言表现力的?请简要说明。(3分)
    (3)、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署、中症中署和重症中暑四个阶段组成。②先兆中暑主 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③轻症中暑阶段会发生体温升高、发热 等症状,④如此时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⑤可达40℃至42℃左右的高热,⑥并伴有 四肢抽搐、意识障碍,⑦此时则进入了中症中暑、重症中暑阶段。⑧最严重的中暑是重症中 暑,⑨即热射病。

    轻度的中暑一般发烧38℃以上,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会出现抽风、意识 不清、各脏器的衰竭。一旦发生中暑情况,应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立即远离高温 环境,但(1)  , 适宜的温度为22℃~25℃。要迅速用凉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肤,用冷水 擦身时,(2)  ,过冷的水可使皮肤神经末梢因突然受到冷刺激后,造成血管收缩而不易 于散热,且过于寒冷的刺激还可能导致患者虚脱。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 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歌中的“云”,既具有自然的物质属性,又被诗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唐诗宋词中含有“云”的诗句很多,如: ”。
    (2)、在“荷香清韵”诗会上,小刚准备改编含有“芙蓉”的诗词来串烧歌曲,他可以引用 古人的名句“  。”
    (3)、习近平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指出,国家的前 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中国当代青年必须承担的重任,他引用《论语》中“  ,  ”两句勉励中国当代青年。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解连环 ·孤雁

    张炎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 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 转。暮雨相呼,怕基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①张炎:早年为贵族公子,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父死家散,浪迹天涯。②因循:沿用旧习不改,此处指孤雁因为离群而耽搁。③谩:同“漫”,徒然。长门:汉武帝时陈皇 后被弃置幽居的冷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境界暗淡、空阔、寂寥,把雁置于空旷中,反衬雁之“孤”“小”,且为全词定下了低沉的基调。 B、从“自顾影”到“相思一点”,描绘出孤雁自怜、迟疑的神态和离群失伴、无法成字的境况。 C、借“残毡拥雪”“锦筝弹怨”两个典故中被幽囚的苏武和被废黜的陈皇后表达对雁群的怨恨。 D、全词注重描写孤雁内心情感的变化,由“怅”到“怨”,由“怨”到“呼”,再到 “怕”,于自然流转之中包含着起伏跌宕。
    (2)、“以小见大”就是“随拈一事而诸事皆在其中”,古诗词中常常运用这种手法来表现世 事变幻,时代兴衰。请结合本词简要赏析。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投岸;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 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 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 可谓公矣。”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之君亦 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 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去私》)

    材料二:

    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 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 故公私有分。人臣有私心,有公义。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明主在上,则人臣去私心行公义;乱主在上,则人臣去公 义行私心。故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君,君臣之交,计也。害身而利国,臣弗为也;害国而利臣,君不行也。至夫难必死,尽智竭力,为法为之。故先王明赏以劝之,严刑以之。赏刑明,则民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刑赏不察则民无功而求得有罪而幸免则兵弱主卑。故先王贤佐尽力竭智。故曰: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先王知之矣。

    (节选自《韩非子 ·饰邪》)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刑赏A 不察B 则民C 无功D 而求E 得 F 有罪G 而幸免H 则兵弱I 主卑。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外举不避仇”与《屈原列传》中“举贤以自佐”的“举”词义不同。 B、“臣以计事君”与《论语》中“敏于事而慎于言”的“事”词义不同。 C、“至夫临难必死”与词语“登山临水”“身临其境”中的“临”词义不同。 D、“严刑以威之”与《孟子》中“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威”词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材料一以尧舜禅让传贤不传子和以厨师调和五味而不敢私自食用等事例,说明王伯之君 当诛暴而不私。 B、祁黄羊举贤,外不避仇,内不避亲,一心为国,受到孔子的称赞,人臣做事应出于公 心 。 C、明君治国应先公义后私心,这有利于君臣和谐,公义可使官吏廉洁,私义能促进朋友讲 信用。 D、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于君主及臣子要公私分明,国家要法治严明,这是历代君主都应知 晓的道理。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

    ②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

    (5)、两则材料中对“公私”的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3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醒头草

    刘正权

    “由来佳节载南荆, 一浴兰汤万虑清!”

    “兰汤浴?”她微嗔,你当我贪图享受来了?即便是,也没谁跑医馆里来消受的。怪自 己选的日子不对?又不是三月三。

    ①搁古时,三月三上已节这天,官员们会亲领下属,斋戒,兰浴,更衣后隆而重之,拜 天地,祭神灵,敬祖先。

    她不屑这么做。人民公仆,不求医问药,谁有闲暇到医馆来!医馆里面消受,亏他想得 出来!

    老中医对她的微嗔报之一笑:“别一看见流泪的红蜡烛,就认定是抄袭了李商隐的那 根,此一浴兰汤,与你想象的兰汤浴,只怕是大相径庭。”

    果然大相径庭,此浴兰汤纯粹是治病,她对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感到好笑,浅薄了不是 !

    以为跟西安华清池一样,被冠以莲花汤、海棠汤的那种兰花汤。

    老中医所谓的“兰汤”,不过是采用本地最为常见的醒头草配制而成。醒头草是菊科植 物,因芬芳辟邪适合随身佩戴而得名,渌水河两岸遍布。她是不折不扣的本地人,对醒头草 再熟悉不过,自己出生第三天就跟醒头草有过交集。洗三是本城的风俗,每个刚出生三天的 孩子,都会用艾叶和醒头草熬的汤洗个澡,谓之醒身。

    她肯定是醒身最好的孩子,读书聪明,当官有为,四十岁出头就成为分管文化旅游的副 市长,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本地最大的支柱产业。

    她这会儿刚从会议上下来,肚子胀鼓。她吃得极少,可连续半个月的会议,到底让她的 肠胃败下阵来。不用把脉,只问症状老中医就知道,她这是需要醒脾胃了。

    “醒头草可不是只有醒头这一个功能的,醒身,醒头,醒脾胃!”老中医停顿了一下, 很认真地问她,“为啥脾胃放在最后,晓得有什么讲究吗?”

    她摇头,谈文旅产业发展,是她的强项,论中医理论,她是盲人骑瞎马。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盲点,哪怕在你熟悉的领域!”老中医这个感慨发得有点儿莫 名 ,好在,他没信马由缰下去,“一个头脑身心都清醒的人,脾胃是不会胀鼓的。”

    原因很简单,什么该吃进肚子,什么不该吞下喉咙,不会心里没数。

    她心里这会儿是没有数的,在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十四五”规划中,有人大代表在建议 中提到两个关键词:原生态、传统文化。

    原生态、传统文化,都是老生常谈了,有点儿新意行不!当时她只差没冷笑。

    质疑她辖下文旅产业融合得不够?都得到省市两级的表彰了,等同于官方认证呢!

    ②心底的冷笑没能让代表眼里燃烧的光芒冷场…… 有掌声,在代表发言时几度响起。

    地的胃,就是在那时胀鼓起来的,不排除有外因的刺激。

    或许是浴了兰汤,晚上,静坐灯下的她,细嗅老中医赠送的香囊,③把那个代表的发言 进行了一次全面“反刍”。 近几年,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文旅融合”的建设模式,把文化 与景区开发联系在一起,是个好的开端。但文化不应该仅是外在符号,如何作为旅游产品的 灵魂真正渗透到开发理念中,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把文化真正吃透,之后再把文化渗透到旅 游产品与项目的开发中,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上升空间?她若有所思,把香囊递到鼻子下面,这香囊里有醒头草的气息,植物是不会 说话的,它们用散发的气味表达自己对疾病的认知。文化同样不会说话,提升文旅融合的空 间,这其中既有文化从业者对文化的认知问题,还有形成这种产业机制的体制问题。由于更 多时候是政府和商业资本开发旅游产业,真正研究文化的人想要在这样的机制中参与进去,

    还是很难的。

    文化不应该仅是外在符号!如同她最初对兰汤浴的理解,确实停留在字义上,缺乏真正的认知。

    黄帝内经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天下万物皆同此理。

    “靠网红打卡带货助力,这种文旅宣传终究会成为过去,该醒醒了!”那个代表的话犹 如当头棒喝,丝毫不顾及她的感受,怎么说她也是大名鼎鼎的网红市长啊。④醒头草、醒身,醒头,醒脾胃!

    草都慢得三配,人自当能够三省。

    原生态、传此文化,追根溯源、不就是米尚古朴?

    她想起来,那个代表,一直玫力于尚朴文旅项目的打造,对文化复灿工程身体力行。

    三省吾身的地念及此,拨通那个代表的电话:“怎样更好地将文旅产业与脱贫攻坚相结 合,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我想组织一班人对这个课题做个深度调研,时间就定在三月 三上巳节这天,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参加?”

    “太好了!旅游业是老百姓可以参与、可以分享到最多利益的一个产业,我一直等者 的,就是您这句话。”代表很兴奋。

    (原载于《金山》2023年第4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文章开篇两句话,内涵颇为丰富,“万虑清”将医身与医心关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智慧。 B、“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暗含女市长对文旅产业未来的发展有了前瞻 性思考。 C、人大代表认为本市文旅产业“靠网红打卡带货助力”的宣传方式缺少文化参与,已经过 时。 D、老中医关于“醒头草”功能的解读,促使女市长开始自我反省并最终决定采纳人大代表 的建议。
    (2)、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句子①运用插叙的方式,介绍了三月三上巳节的传统习俗,为下文写女市长对传统节日 的不屑作铺垫。 B、句子②写人大代表毫不顾及女市长的鄙薄,依然满怀激情地表达他对原生态、传统文化 的认识与思考。 C、句子③中的“反刍”一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市长重新认真思 考人大代表的观点。 D、句子④虽然与之前老中医介绍醒头草功能的话相同,但内涵更丰富;且独立成段,用意 鲜明,发人深省。
    (3)、小说采用双线结构,请指出并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4)、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种场合提出“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小说中的女市长是 如何做到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必然要求。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 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人 民命运与共、唇齿相依。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 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只有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原则为基础, 才能真正建设符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必然要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它具有鲜明 的时代性、包容性和普适性,与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有本质区别。长期以来,西方国家 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美化成“普世价值”,以此 粉饰他们打着“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预”等幌子干涉发展中国家内部事务的行为。 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宣扬的是西方信奉的宗教、文化及政治制度,具有很强的扩张性、排 他性和利己性,已经沦为西方对外谋求强权利益的口号与工具。谋求把西方价值观强加给广 大发展中国家,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也不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利益。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核心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 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指明了正确方

    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 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刻 的国际影响,已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社会应对共同挑战的现实需要。但必须看到,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绝不会一帆风顺。世界上一切进步的力量应当携起手来,团结合作,致 力于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徐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要求历史必然》)

    材料二:

    自古以来和平就是全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周易》早就提出“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从而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崇尚和平的主基调。此后《管子》指出“夫兵事者危物也”,反对不义之战;孟子主张“交邻国有道”,呼吁和平共处;墨子认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倡导“兼爱”“非攻”;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中西和平交流的陆上丝绸之路;唐高祖李 渊认为与邻国交往应“尽抚育之方”“宏仁恕之道”;明太祖朱元璋表示对所有国家都应“一视同仁”;中国近代以来的苦难历程更是激起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与现实诉求。五千年华夏文明史已经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续武无法带来美好 世界,有和平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未来。因此,中华民族抬终将和平作为根本价值理念。 相较于西方近代以来推行的殖民掠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中华民族历来反对“以力服人”,提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对当今解决国际争端、构建和平世界具有重大 启发意义。在当今全球热点与地区争端问题上,中国始终积极劝和、促和、维和,公开倡导 利益各方应以和平、公正、文明的手段解决争端,向世界人民展现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自古就视家为国乃至天下的基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历来信奉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内外和睦,家道已成”“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形成了以和为核心的中华传统家文化。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促进家庭和睦,发扬光大中华 传统家庭美德,是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有效途径。而中华民族的处世智慧远不止 于一家一国,由家庭和噎拓展至社会乃至不同邦族之间的和睦。相较于古代的“天下”.当 前人类面临着更多更为复杂且充满风险与挑战的全球性问题,唯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 能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全人类才能实现共担全球发展风险、共享全球发展成果,实现真正的“大同社会”。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理念和根本析神。“天人合一”作为人类文化的深层价值观念, 作为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哲学范式,要求我们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把握建立 在对生态平衡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强调人与自然之和谐而非技术性、工具性的关系,从而建 立起“完整的人”的本质和需要同自然之多维价值的全面联系。因此,“天人合一”思想中 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人类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也是基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永恒使命所内含的一种必然要求。而“治人事者莫若穑”,生存本位促使人类在对自然 进行直观体验与把握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效法自然的思想,和谐理念亦从自然过渡至人事中。因此,中华民族在身心修养上提倡“德莫大于和”“中和常在乎其身”,在人际交往上 推崇“与人和者,谓之人乐”,在国家治理上主张“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和谐 理念贯穿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始终。而和谐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理念,突出体现了对“人”的 发现和反思,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的 美好愿景下,遵照“和而不同”的原则,在涉及人类生存发展重大问题时求同存异,协调自 我与他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因利益分配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正是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以和平、和睦、和谐为内核的“和”理念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基因,其为世界各国共创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绘制了蓝图,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摘编自刁生虎《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和”的重要意义,但材料一主要借此来抨击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普 世价值” B、材料一从多个角度论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也指出了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具体方法。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都 明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弘扬这一价值的必然要求。 D、材料二指出唯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实现真 正的“大同社会”。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和平,提出了诸多反映这一理念的观点,如“夫兵事者危物也”“交 邻国有道”“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B、中国近代以来的苦难历程昭示我们和平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华民族始终将和平作为根本价 值理念的原因之一。 C、对“人”的发现和反思出现于现代文明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和而不同"原则是中华民族和谐理念的具体体现,可以协调包括自我与他人在内的因利益 分配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三个方 面展开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的论述。 B、材料一最后一段不仅肯定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影响力、发展成果,也指出了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C、材料二开篇旁征博引,论证了“自古以来,和平就是全人类最持久的夙愿”的观点,增强了 说服力,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突出了“和”的文化渊源。 D、材料二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第一段将中西方对 待和平的方式、态度进行对比论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和”对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 识。(6分)
  •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往今来,行走在山水间,文人墨客总有许多遇见。遇见赤壁,苏轼淡泊清醒,超然物外;遇见泰山,姚鼐不畏艰险,勇于超越;遇见地坛,史铁生绝处逢生,凤凰涅槃。他们在各自的风景里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安顿了身心,平和了岁月。

    自然万物,风土人情。因为遇见,我们的生活更值得怀想;因为遇见,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纷呈。

    请以“遇见            ”为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苔痕的意象为中国诗人所钟爱,那湿漉漉的苔痕最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在古城边,在石罅旁,在茵茵的绿草深处,在森森的古树上,在诗人的心中____地蔓延,周邦彦《花犯》词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 旋看飞坠 ,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青苔标志着静寂,那永恒的静寂,只有____的地方才有青苔,青苔显示出永恒的宁静,显示出野趣、古朴和稚拙。青苔的出现,在宁静中向人昭示____的消息,诗人们借此执彻地诉说着变化中的不变。世事变化只是表象,(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把玩青苔的心理。他们通过对青苔的咀嚼,表达对人生____的思考。把玩青苔,就如同中国诗人喜欢把玩残花的心态一样。诗人顽强的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 B、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 C、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 D、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永恒才是真实的绵延 B、绵延的永恒才是真实 C、永恒才是绵延的真实 D、绵延的真实才是永恒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与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B、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C、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D、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砖黛瓦马头墙,雕楼画栋花格窗。这是浙江衢州廿八都给人的最初印象。

    一条青石小街,依村蜿蜒曲折而过。两排几十幢明清建筑,古香古色。周边关隘林立,大山重围,遗世独立,这是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      ),整条街上,都充满着煮豆腐和蒸铜锣糕的香气。

    这里是历史上有名的挑浦城担的中转驿站,民国时期经仙霞古道的浙闽物流,在清湖和浦城之间流动。挑夫们筚路蓝缕 , 靠着一副强壮有力的臂膀,风餐露宿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从一个村寨到另一个村寨 , 这条古道留下了他们不知疲倦的身影。挑夫们的肩上不仅挑去了物资,还从福建带来了燕皮 , 留下了桂花糖。食物因交流而获得最大的传播,或许不只是这些食物,还有人们对家最深沉的牵挂。

    人们的脚步,一直在远行,但食物让我们内心安宁,让我们的牵挂变得别样的暖。

    (1)、文段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蜿蜒曲折 B、古香古色 C、筚路蓝缕 D、风餐露宿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小街两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由古朴造就,最知名的小吃莫过于“风炉仔炖豆腐”和“铜锣糕” B、古朴造就了小街两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最知名的小吃莫过于“风炉仔炖豆腐”和“铜锣糕” C、最知名的小吃莫过于“风炉仔炖豆腐”和“铜锣糕”,小街两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由古朴造就 D、古朴造就了小街两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最知名的小吃莫过于“铜锣糕”和“风炉仔炖豆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从一个山头、村寨到另一个山头、村寨。”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项脊轩志》中,描写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
    (2)、《项脊轩志》中起到承上启下,使行文思路陡转的过渡句是“”。
    (3)、《项脊轩志》中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的句子是“”。
  • 18、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小人也者,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亲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恶焉。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白。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夫不知其与己无以异也。则君子注错①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僈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节选自《荀子·荣辱》)

    [注]①注错:措置,安排处置。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好荣A恶辱B好C利恶害D是君子小人之所E同也F若其所以求之G之道则H异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大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可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文中指前者。 B、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与成语“何足挂齿”中的“挂齿”的意思不同。 C、疾,极力、尽力,与《劝学》中“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中的“疾”的意思相同。 D、弥,更加、越发的意思,与成语“欲盖弥彰”“欲盖弥著”中的“弥”的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针对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行的现状,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从师学习的态度和结果,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B、韩愈认为教孩子书本的文字,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人,并不是传道解惑的老师;只请教断句这些小问题,而忽视大问题的人是不明智的。 C、荀子认为小人的智慧用在说荒诞的话、欺诈或做出禽兽的行为上,并不是真正的智慧,其结果也一定会遇到他所厌恶的。 D、荀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资质、智慧差不多,但他们的做法并不相同,采取正常途径的君子比采取怪僻途径的小人更容易出现危险。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②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

    (5)、两则材料都说到了“君子”,韩愈和荀子对“君子”的态度有何不同?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舒

    茹志鹃

    天暖了,花开了,树上已抽出新枝条,地面上绿茸茸的一片,一切都在向上窜向上冒。在庄稼还是“苗”的时候,就要给它移植,添水,加肥,锄草。“苗壮五分熟”,半年的收成,一半就看这时候的功夫。在这里,人过得紧张、热烈,有点辛苦,而生命的意味却更加深长。我正默想着,阿舒进来了。

    “讲故事。”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接着就伏在我肩膀上,纠缠不歇。我朝她那张娃娃脸看看,便决定给她讲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民的生活和斗争。我答应讲了,阿舒倒又提出了条件:“苦不苦?苦得我不要听。我要听有趣的。”

    她不要苦的,她要喜剧,要大团圆,而我却偏偏觉得她需要的,不应该只是那些“有趣”的。

    于是,从这天起,我每天晚上要给她讲两个故事,一个是“有趣”的,一个则是不那么“有趣”的。她听故事的态度认真极了,不插嘴也不大笑,嘴巴微微张着;眼睛睁得大大的,带着惊讶、欢喜,坦率地看着人。

    每晚必来的,还有一位,就是小队长阿舒娘,来和我谈白天的生产。娘来了,阿舒就着急。“唉!不懂人事不知愁啊!”阿舒娘又是这句老话。

    说阿舒不懂人事不知愁,我同意;但是老支书说的“要她愁什么呢”,我也觉得有理。我总想在以上两种说法当中,挑选一个,但是每天都决定不下。“十七”这个年龄,真是个奇妙的年龄。

    阿舒小学毕业了,稻子也黄了。

    村边金色的稻子在沙沙作响,透过厚厚的稻穗,前面一块后季晚稻试验田里有灯光在摇晃,这是有人在诱蛾子呢!

    “是伯伯!”阿舒眼睛尖。

    “今年单季稻长得不错。”我说了一句,老支书立即抬起头来,眼梢的皱纹像扇子似的舒展开来,“嗨嗨,不错是不错,不过……你倒估估看?”别人的估产,对老支书已是一种极大的快慰。

    “错不了,少了七百五十斤你来问我。”田根公公说得斩钉截铁。

    老支书连连摇头:“不行,赶不上啊!”我看他肚里一定还有一个什么指标。“伯伯,我们跟哪个队挑战比赛了?”

    “比赛?我跟谁比赛?……不过,人活在世界上,你不比也是在比。”老支书站起来,把灯挂在架子上。立即,①老支书的身影映在厚厚的稻子上,灯晃动着,巨大的人影晃动着。老支书在说话:

    “人人都有一辈子,有人一辈子做的事,硬是有些人活几辈子也赶不上的,这是什么缘故?”他看着远处,好像在问自己,又好像在问那高高的天,问那无垠的土地和大片的庄稼。

    “这叫什么,”田根公公含着旱烟嘴,稳稳地说道,“这叫有人活得像一条龙,有人活得像条虫。”

    他们这么谈着,阿舒迷惘了,忽然笑道:“做条龙有什么好处?”

    “你不懂。”老支书爱护地朝她看了一眼,说道,“上半年的小麦,就算它一亩少收九十斤,全大队一千七百亩,算算看……”

    阿舒用最快的速度,把答数算了出来。老支书说:“看,国家要少收入十五万三千斤的粮食。”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我听见阿舒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好像刚刚干了一件重活儿一样。

    第二天去公社开会。会议上,老支书站起来了,说道:“我们上半年小麦歉收,我要负责任。半年的收获,不够我们队吃三个月的,我们自己是种粮食的人,可现在吃的粮是乘了几天几夜的火车,从别处运来的……”阿舒不安地转动着,把辫梢一圈紧似一圈地绕在手指上。

    “……好多人都说我们水稻不错,可是我们全年的产量跟人家比起来,我们还是要吃人家的,穿人家的,我们……”老支书说到这里,拿着旱烟的手都颤颤的了。我看着阿舒,②她一动不动地挺坐着,两只手捏着那只精心打起来的蝴蝶结,放在嘴里咬,把绸带上的丝都咬下来了。

    “阿舒,你在干什么?”我碰了碰她,她茫然地朝我看看,像什么也没听见,仍咬着蝴蝶结,绿色的绸丝,一缕一缕地飘落下来。

    有谁知道这位姑娘的思想凝住在哪一点上?

    “伯伯是一条龙。”阿舒忽然没头没脑地说,“田根公公说的那条‘龙’是什么意思,我懂了。”

    “我懂了,我懂了。”风在吹,云在移动,太阳渐渐西下,上弦月已经挂在当空,一天快要结束了。③这一天里,在南方,在北方,多少小生命出生了,多少铁变成了钢,多少棉花变成了布匹,多少粮食收进了仓。在这里,十七岁的阿舒说“我懂了”。我发现“十七”这个年龄,不仅仅是奇妙,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年岁。

    第二天一早,我刚起身,忽听窗外有人说话:

    “一层河泥,一层这玩意,倒是肥的呀。”

    我推门一看,是老支书和阿舒娘朝外站在窗边议论,前面,那条河边上,阿舒带着她那个小组的全体成员——五个姑娘,正在河边捞菱藤。

    “她们在玩什么呀?”我问阿舒娘,阿舒娘不以为然地说:“在积肥呀!”我忍住笑,出来拉了阿舒娘朝河边走去,一边朝阿舒叫道:“阿舒,你们在干什么呀?”

    “④我们给土地老爷下寿面呢!”阿舒嚷道。姑娘们都是裤脚卷到大腿上,手里一式拿着两根长竹竿,嘻嘻哈哈地用竹竿夹住那些菱藤,真像下面似的,把藤绞在竹竿上,然后拖上岸来。阿舒娘一看她们这半身的泥水,不禁又笑着感叹道:

    “唉!阿舒,你真是……”阿舒娘说到这,忽然来了个急刹车,下面那句“不懂人事不知愁”竟破例留在喉咙里面。

    河边,菱藤已堆成了几个小山。几个幼儿园的孩子乐极了,在旁边转来转去,忙着采藤上的残菱。

    “开心吧?”我问那些围兜袋里塞满了菱的小孩子。

    “开心,”阿舒大声回答道,“这才真叫开心呢,你看!”阿舒朝岸上指了指。

    那头岸上,竖着一块大黑板,黑板上写着她们积肥的指标数和已完成数,上面总的题额是极大极醒目的四个大字:“努力!争取!”

    努力什么,争取什么,没有写出,可是我明白,她们要争取的,绝对不仅仅是完成积肥的指标。

    太阳升起了,新的一天已经开始。这新的一天里,生活继续着,比赛继续着,看谁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比赛的人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许多十七岁的青年,当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就叫阿舒。

    (选自《茹志鹃小说选》,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春暖花开,植物冒出新芽,烘托出当时蓬勃向上的时代氛围。 B、文中强调“十七岁”奇妙且重要,是因为十七岁既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年龄,又是一个自认为成熟的年龄。 C、从把“不懂人事不知愁”的话挂在嘴边,到“破例留在喉咙里面”,阿舒娘的变化,侧面表现出阿舒的成长。 D、黑板上的四个大字“努力!争取!”不仅表达了阿舒她们完成指标的决心,更展现了她们昂扬的精神风貌。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借老支书映在稻子上的巨大身影凸显他形象的高大,赞美其高尚的精神境界。 B、句子②通过“挺坐”“捏”“咬”等动作描写表明阿舒听到老支书话后变得迷茫。 C、句子③通过一连串排比句增强了抒情意味,将阿舒的成长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 D、句子④中阿舒用“给土地老爷下寿面”做比喻,让人感受到她从劳动中获得了快乐。
    (3)、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阿舒的成长历程。
    (4)、茹志鹃在《追求更高的境界》一文中强调,小说创作要有“更高的艺术表现力”以再现优美的典型。请谈谈本篇小说是如何体现这一创作追求的。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拥有3 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摘编自光明网)

    材料二: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骛、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摘编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摘编自新浪网)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 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B、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做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品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材料说我国制笔企业3 000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 B、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仅仅在技术上,而且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D、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骛,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3)、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