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嫦娥六号的任务是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实施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介绍,作为嫦娥五号的备份,嫦娥六号的生产时间比较长,执行任务之前,科研人员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了深入梳理,使整个系统能够更健全、可靠。嫦娥六号任务顺利完成之后,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按计划推进。嫦娥七号任务主要是对月球南极部分资源做勘察,嫦娥八号将对月球资源的原位利用开展技术验证。

    (数据来源:国家航天局)

    20年来,在工程领导小组各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同志强化使命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实现连战连捷。中国探月工程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形成重大科技工程实施的成功模式,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也是嫦娥六号任务的一大特色。本次任务搭载了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4个国际载荷,“国际范”满满。

    (摘编自喻思南《嫦娥六号实现三大技术突破》)

    材料二:

    2020年底,嫦娥五号已经从月球取得1731克月壤样本,那么这次嫦娥六号再次取样1935.3克,又会刷新哪些认知呢?从地质结构来说,嫦娥五号在吕姆克山附近着陆。吕姆克山是月球正面西北部的一座火山,着陆位置是火山活动形成的一片玄武岩漫溢区,地质年代非常年轻。当然,虽然说年轻,但也已经20亿岁了。而嫦娥六号的着陆地点是南极—艾特肯盆地,这可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盆地,撞击力度可能穿透月壳直抵月幔。

    我们可以期待嫦娥六号取得与嫦娥五号迥然不同的结果。比如说,从嫦娥五号取得的月壤样本中,通过铀—铅同位素测年法,中国科学家确实发现了20.3亿年前才从熔岩中结晶而成的矿物晶体,将月球冷却、岩浆活动停止时间延后了8亿年左右。而从嫦娥六号这里,我们却会努力寻找形成于大约42亿—43亿年前的古老岩石,尽可能地了解月球形成早期的历史。在撞击盆地的月球表面也可能有从月幔翻出来的深处物质,如果嫦娥六号能够幸运采集到的话,也会大大推进人们对月球内部结构的了解。

    从空间环境来说,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也有点不一样。虽然从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看不到背面,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着地球。满月前后,也就是月球正面正对太阳的这段时间,月球会被地球磁层的长尾罩住。这段时间,月球感受到的太阳风“风力”会锐减,而从地球大气逃逸的粒子却有机会到达月球,这就是所谓的“地球风”。而在初一前后,月球走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背面正对太阳,此时的月球则是毫无遮挡地遭受太阳风的轰击,也不再有地球风的吹拂。因此,和正面相比,月球背面是个被地球关怀更少、受太阳折磨更狠的地方。在月背的月壤中应该更难找到水或含水矿物,而氯-3(一种清洁核聚变能源)的储量则应比正面更丰富。

    月球背面具有独特的环境,它几乎没有受到地球的影响,是天文学家用来观测宇宙更有利的地方。假如未来在月球建立科考基地的话,能源、水和氧气这些资源信息都是我们要摸清的,所以通过月壤来了解正面和背面的差异,不光是具有学术上的意义,更具有实际意义

    (摘编自“科普中国”《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为何嫦娥又要奔月挖土?》)

    材料三:

    “此次月背采样是先钻取后表取,一次钻取多次表取的方式,提高了采样的可靠性和多样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金晟毅介绍,两种采样方式的侧重点各不相同。钻取需要采集一定深度的月球次表层样品,让样品种类更为丰富。钻取采样装置有外钻杆、取芯管和取芯袋三层结构,当钻头向下钻进时,取芯袋也会跟随着取芯管向下运动,而钻取到的月壤则会被顶进袋内,整个过程就像“穿袜子”。而表取采样则是在一片区域里进行多次采样,主要采样目标是月球表面的风化层样品。两种方式实现的技术途径、采集的月球样品种类不一样,科学价值也不同。

    金晟毅表示,嫦娥五号采样的每个过程都需要地面发送指令,再让机械臂去执行相应的动作。而嫦娥六号则采用了智能化采样技术,一部分固定动作交给探测器去执行,实现近端闭环控制,有效减少了与地面交互的环节,提高探测器的预见处理能力,有效缩短采样时间。

    (摘编自李思雨《嫦娥六号如何“月背挖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六号能够更健全、可靠,就是因为它作为嫦娥五号的备份,生产时间比较长,质量和可靠性有更好的保证。 B、嫦娥六号的任务是实施月球背面采样并返回,搭载其他国家的载荷只是附带任务,目的是实现高效益的月球探测。 C、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中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盆地,嫦娥六号从中采集到的月幔深处物质意义重大。 D、月球背面具有月球正面和地球所没有的环境条件,且受到地球的影响非常小,天文学家用来观测宇宙更加有利。
    (2)、关于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采集月壤的相关信息,下面表格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比较项

    嫦娥五号

    嫦娥六号

    A

    月壤的来源和重量

    月球正面的1731克

    月球背面的1935.3克

    B

    着陆点的地质结构

    内部火山活动形成的玄武岩漫溢区

    外部星际天体的撞击盆地

    C

    着陆点的空间环境

    地球风影响大,太阳风影响小

    太阳风影响大,地球风影响几乎没有

    D

    月壤中含有的资源

    水或含水的矿物质很少,氦-3丰富

    更难以找到水或含水矿物,氦-3更丰富

    A、A B、B C、C D、D
    (3)、下列选项最能说明研究月壤的实际意义的一项是( )
    A、帮助寻找月球上更古老的岩石,进一步了解月球形成早期的历史。 B、了解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差异,收集月球的能源、水、氧气等资源信息。 C、区分钻取采样和表取采样的技术优劣,提高采样能力,缩短采样时间。 D、强化协作单位的使命担当,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4)、材料二作为科普文,其语言表达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探月工程科普作品《奔月》生动地介绍了嫦娥一号至嫦娥五号登月的方方面面,共九章。天文学社的同学拟增补“第十章:勇于探索的嫦娥六号”,可从哪些方面补充?请参考该书的目录形式,结合材料,列出第十章的三个章节标题及内容。

    参考示例:

    第四章嫦娥工程:以我之名

    一、如此漫长而遥远的历程

    章节内容:介绍嫦娥工程的立项经过

    二、中国探月“五姐妹”

    章节内容:概述嫦娥一号至嫦娥五号的实施情况,包括任务规划、完成情况

    ……

  • 2、阅读小说,回答问题。

    邻居算账

    杨 萍

    ①周华去医疗保险所领医保费,共七百多元,他自己只有十来元,其余都是老张的。医疗保险所不给现金,给支票。周华拿了支票就搭三轮车去银行取钱,取了钱却忘记自己的是多少了,好像是18元多,又好像是16元多,因为钱太少,他在保险所没有仔细看单子,更没有记到心里去。周华想,就要16元吧,几毛钱零头算了。于是他拿出16元,把剩下的都给了老张。

    ②老张和周华在同一个单位,又是门对门的邻居,他刚刚退休,闲得慌。第二天下午,周华去上班时,看见老张在门口和门卫说话,周华一到他们就住了声。周华逗趣说:“老张,什么好消息不告诉我?”老张涨红了脸说:“没什么,没什么。”周华也不介意。

    ③下班回来,周华看见老张的妻子正在门口和一个女人说话,样子很神秘。她们背对周华,所以周华走到身边她们也没发现,这样周华就听到了她们的谈话。老张的妻子说:“真想不到,医疗费周华都敢贪……”另一个女人说:“不会吧?周华看上去挺不错的啊!”老张的妻子说:“他真的少给我们一块多钱呢!我们老张要去领的,他非拦着……本来我不想说的,大家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另一个女人一眼瞥见了周华,就碰碰老张的妻子。她俩都不说话了,扭头看着周华,满眼睛里是各种的复杂。周华微红着脸过去了。

    ④被人说三道四,周华心里很不是滋味,就特意到医疗保险所去查底单,结果发现自己该得的是14元5角,也就是说他少给了老张1元5角。

     ⑤从医疗保险所回来后,周华立刻到老张家,郑重地把一块五毛钱给他。老张却死活不要,还生气地说:“小周,你把我当什么人了?一块五毛钱也计较?再这样,别怪我赶你。走走走!”周华见老张满脸真诚的愤怒,一瞬间倒觉得是自己小见了,可是一想到白天的那些闲言碎语,缩回的手又坚定地伸了出去。老张一手托着周华的胳臂肘,一手推着周华的肩膀,高声叫道:“小周!你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我和你嫂子都挺感激你的,别来这一套!”老张妻子也从厨房赶了出来帮腔道:“小周,干啥呢?都是老同事老邻居的,你这不是打我们的脸吗?再这样,别怪嫂子不认你这个弟了!”周华招架不住连连后退,觉着邻里邻居的,不能闹得太僵,只好怏怏不乐地回家了。

     ⑥这一块五毛钱成了周华的心病,他不知道怎样才能把钱还给老张,或者让他夫妻闭上嘴。妻子说:“你去银行取钱的时候不是坐过三轮车吗?车费报销没有?”周华说:“两块钱,谁好意思去报销?”妻子说:“这就对了,按领钱的比例,这两块钱里,最少有一块九毛以上应该是老张出,他还欠我们的钱呢。”周华说:“账是这么算,可怎么好意思跟人家说呀?”妻子说:“你不好意思,我好意思。”妻子真的打电话给老张说:“周华去银行领钱时花了两块钱车费,请你自己去医疗保险所查一下,看那七百多元里你占多少,周华占多少,然后再算算两块钱车费该怎样分摊。”她不等老张回话就撂了话筒。

     ⑦当天晚上,周华就发现自己的信箱里有四毛七分钱。两家人从此以后像陌生人一样,见面都不打招呼了。

    (有删改)

    (1)、小说中的周华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小说的题目是“邻居算账”,你认为邻居是不是一个会算账的人?请说明理由。
    (3)、小说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短篇小说,虽然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关系也比较清晰,叙述语言朴实易懂,但小说所反映的主题比较深刻,能引发读者思考。 B、小说的开端是周华为邻居代领医保费,因为自己的粗心,多拿了一元五角,结果引起老张夫妇的不满,故事情节由此展开。 C、小说第2段中写到了老张涨红了脸说“没什么,没什么”这个细节描写老张因为周华少给了自己钱,内心的气愤和不满。 D、两家邻居因为一笔医保费就此成为陌生人,可见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学会算好经济账,不然就会惹出许多麻烦事。
  • 3、阅读议论文,回答问题。

    不该遗忘的“自省”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古罗马哲人塞涅卡对它的解读是:一个人要是尚未认识到自己在做错事,他是不会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的;在改正错误以前,你得发现和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惟有如此,及时反省,我们才能将自己从过失和失败中拯救出来。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看来,这些先哲们早已将自省当作一种自学的行为了,他们所推崇的“自省意识”,千百年来一直作为精神财富施惠于人类。  

    可是,在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高度富裕,另一方面却是精神世界的极度贫穷——自省意识的缺失便是明证。每当我们惹了麻烦,做了错事,伤害了他人,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动承认错误而是如何逃避责任;每当我们遇到考试失利,求职碰壁,壮志难酬等困境时,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自身努力的不足,实力的欠缺,能力的差距,而是习惯在悲伤、沮丧、悒郁、愤懑的同时,将自身的过失和失利的原因归咎于他人的干预和外在的环境,却缺乏对自身灵魂的拷问,缺乏深沉的自省。于是,我们对心灵的防护能力和对神经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差,陷于困境的我们往往要在痛苦的深渊里艰难地挣扎,却难以及时觅到逃离苦难的出口和冲击成功的出路。 

    缺乏自省可怕,不正确的自省同样可怕。有些人一旦陷于失败或遭受打击,惟有自怨自艾,强吞下失利的苦果,从此一蹶不振。还有些人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将自省意识等同于严苛的自责,他们对自己求全责备,这只能助长自卑的心理,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加深内心的苦痛。自省既不等同于自怨自艾,也不是求全责备,它是精神层面的上的反省,是对灵魂的追问。自省的前提是承认过失,即知其“失”,同时要知其所以“失”,进而在行动中纠其“失”。自省不是外在的强加,而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

    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2)、作者认为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自省行为?文中说到的 “自省不是外在的强加,而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这句话可以用论语中的哪一句话来验证?
    (3)、如果把文中的“我们”改为“你们”,表达效果会怎样?
    (4)、“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请你结合下面任何一则链接材料,从“人”或“民族”的角度,具体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 

    ⑴巴金先生晚年写了《随想录》,对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行为进行反省,并将自己认为可耻的地方公之于众。这是对自己灵魂的无情拷问,是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有学者评论,此举凸显了知识分子的良知,树立了不朽的精神路标。 

    ⑵1971年,前西德总理勃兰特在访问波兰时,为了忏悔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犯下的罪行,在被德国纳粹杀害的波兰人纪念碑前下跪。他那跪感动了世界,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一跪。当时波兰的舆论称:“作为反纳粹斗士的勃兰特这一跪,使德国真正站起来了。” 

  • 4、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李侍郎绂,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 侍郎:古代官名。 绂:李绂,人名。 赀:通“资”,钱财。忂: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尝百里外:

    其欣悦:

    ③皆默之:

    ④人皆惊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②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

    (3)、比较甲乙两文中的人物的读书经历,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说说哪位人物的学习方法更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理由是什么。
    (4)、对两个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濂道出了自己求学经历的艰辛,这印证了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甲文中所描写的“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的这个先达形象严肃而不可亲近的,执经叩问的艰难主要体现在这里。 C、“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这句是作者陈述的事实,这因为如此,所以他的求学经历更多的是体现“苦读”的精神。 D、乙文中“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这句用了侧面描写表现了李侍郎绂的聪慧,能过目不忘。
  • 5、判断
    (1)、《红岩》中提到的“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都是特务的巢穴、集中了国民党特务机 构中最精悍、最狡诈、最凶恶的力量。
    (2)、“监狱之花”指的是《红岩》中的小萝卜头。
  • 6、填空。
    (1)、 , 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2)、狗吠深巷中,。(陶渊明《归园田居》)
    (3)、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 ,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5)、写出初中阶段学过的两句连续的含蓄表达送别之意的古诗。

    (6)、《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 
  • 7、 请就下列一则新闻中的主要事实发表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

    2018年5月4日,第69个五四青年节。北京大学举行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校长林建华发表题为“大学是通向未来的桥”的演讲。演讲中,林建华将“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一句中的“鸿鹄”错读成“鸿鹄(hào)”。5月5日16点40分,林建华在北大未名论坛上发贴《致同学们》,就错读“鸿鹄”一事致歉并作解释。《致同学们》中的重点:

    1.我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我文字功底不好;

    2.文字功底不好是因为赶上了文革,基础教育差;

    3.我刚出了一本书,书里的内容能佐证我基础教育阶段条件差;

    4.我写信不是为自己辩护,我不完美;

    5.我所有的重要讲话和《校长观念》一书都是自己写的;

    6.我会努力进步,但进步恐怕不会太大。

  • 8、仔细阅读这首唐朝诗人聂夷中的诗,为诗题概括一个表达作者情感的字填在标题横线上,简述你选择这个词的理由。

                田家》 (唐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标题:《田家》。理由:

  • 9、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其主题。

    主题:

  • 10、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
    A、《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魔幻小说,也是一部具有反抗封建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 B、从智取生辰纲开始,水浒英雄走上了一条联合斗争的道路。 C、晁盖是梁山上的主要领导人,一方面仗义疏财,广交江湖好友,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指挥才能,一方面又有着浓厚的忠君思想。 D、祥子到曹家拉包月。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因为曹先生责备了他。 E、刘四爷把人和车厂卖了,虎妞依靠父亲的希望落空了,无奈之下只好拿钱买车给祥子拉。
  • 11、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指定方格内。

     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yán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mó.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手在屋顶指弄着无数的黑键和灰键,把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代诗人杜荀鹤在《泾溪》中写道:“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是,险流之处几乎无人倾覆,而平流无险之处却时常有人出事。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车辆电动化是国际公认的发展趋势。①           , 各国科研团队都在开发高性能电池体系, 利用新的材料,提升电池的性能、功率特性和安全性,以期解决续航问题。电池的安全性也 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②            , 但可以从动力电池材料体系、安全管理方面等入手,不断 提高安全性,让消费者放心。国家不断出台越发严苛的环保标准要求,③         , 减轻汽车 行业排放污染,才能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印章文化源远流长。印章在古代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说文解字》言“印,执政所持信也”,揭示了印章功能的核心——信。“示信”,是印章文化功能最本质之点。秦以前,官、私印都称“玺”,起初作为商业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以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印章和政治仪礼结下了不解之缘,汉初名臣张良____,解印绶辞归,意味着权力的卸除。

    印章的发展史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在秦汉时期,另一次在明清时期。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明清是印章热的时代,期间名家竞起,流派争衡,印学理论更是____,促成印章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印章在发展中,出现了丰富的品类,如表字印、室名印、别号印、收藏印、鉴赏印、考订印等等,____。印章可分为实用的、非艺术性的印章和艺术性的印章。____,这两部分不是截然分开、互不包容的,而是变动不居、互为转换的。

    今天,印章的示信功能已明显削弱,但它的美学系统正在加强甚至扩展。(    ),已显露其“出蓝”之势。印章艺术,正以一种中国的语言方式,向世界讲述着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功成身退   层出不穷   不一而足   然而 B、韬光隐晦   层出不穷   不一而足   然而 C、功成身退   应接不暇   俯拾皆是   因而 D、韬光隐晦   应接不暇   俯拾皆是   因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B、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C、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D、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 B、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 C、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 D、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对秦汉范型来说
  •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在《虞美人》中,李煜以“”两句,表达了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感慨,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2)、《诗经·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公对女子所赠的彤管的喜爱的句子是:“。”
    (3)、荀子在《劝学》中,“”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指出了螃蟹心意浮躁的表现。
    (4)、苏轼《赤壁赋》中“客”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慨叹“生命短促,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5)、姚鼐《登泰山记》中,作者与友人登泰山是在冬季,“”两句最能反映当时天气恶劣,登山艰难。
  • 1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2)、郯子之 , 其贤不及孔子
    (3)、方其破荆州,江陵,顺流而东也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
    (5)、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雾若带然
    (6)、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
    (7)、见云中白若樗藉数十立者,山也
    (8)、山不厌高,海不
    (9)、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
  • 1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青衫”出自“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的《琵琶行》,用来形容极度悲伤,也借指悲伤凄切的人。 B、阳,指山南水北;阴,指山北水南。阳谷,指山南面山谷中的水。阴谷,指山北面山谷中的水。 C、干支纪日法是汉族民间使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方法。丁未日的前一天是丙午日,后一天是戊酉日。 D、《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
  • 18、下列各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取之于蓝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蚓无爪牙之利

    ④不拘于时   ⑤句读之不知        ⑥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⑦相与枕藉乎舟中⑧转徙于江湖间     ⑨何为其然也   ⑩客有吹洞箫者

    A、①⑧/②⑨/③⑤/④⑦/⑥⑩ B、①⑦⑧/②④/③⑩/⑤⑨/⑥ C、①⑦/②④/③⑤/⑥⑩/⑧⑨ D、①⑦/②④/③⑤/⑥⑩/⑧/⑨
  • 1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活用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食埃土   顺流而也   对此欲倒南倾 B、道也   吾从而之   鱼虾而友麋鹿 C、益圣   学而大遗   而学于师 D、深林兮惊层巅   舞幽壑之潜蛟   饿其体肤
  • 20、下列各句中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冯虚御风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一尊还酹江月 B、酾酒临江   须臾呈五采   或师焉,或不焉 C、爱而不见   说怿女美   多平方,少圜 D、虽有槁暴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匪女之为美
上一页 309 310 311 312 3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