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题提升练14 语言文字运用(二)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09 类型:一轮复习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秋季来临,不少人深受皮肤瘙痒问题的困扰,这其实是特应性皮炎在作祟。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怎样的疾病?我们如何才能远离它?
特应性皮炎,“伤”的不只是皮肤。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系统性的2型炎症性疾病,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躁、慢性湿袗样皮损和明显瘙痒。特应性皮炎的出现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有关。
虽然皮肤瘙痒是特应性皮炎最主要的表现之一,但只是“忍一忍”“挠一挠”是不足以应对该病的。特应性皮炎只是2型炎症驱动的“第一站”,(甲),患者的过敏进程可能沿“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发展,给疾病的治疗和长期管理造成困难。
在临床中发现,早期罹患特应性皮炎的人,未来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等其他2型炎症性疾病的风险往往更高。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治疗特应性皮炎,构筑健康的皮肤屏障。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下降,(乙),很多人都有皮肤干燥、脱屑的情况。季节变换导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那么,如何才能安然度过“多事之秋”呢?
保湿润肤剂是特应性皮炎的基础治疗方式,有助于防止水分丢失、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避免外源性不良刺激。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养成护肤的好习惯。秋季,可使用保湿效果好、质地黏稠的保湿润肤剂。此外,大家还可以适当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以减少皮肤干燥、瘙痒。
皮脂膜是皮肤屏障结构的最外层防线,想要守好这道防线,患者应避免过度清洗,洗澡不宜过频,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要超过40摄氏度,以免加重皮肤炎症。在洗完澡后,及时擦干身体并涂抹保湿润肤剂,保护皮肤屏障功能。
(1)、下列短语与文中加点的“皮肤屏障”得名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思想潮水 B、感情洪流 C、一日千里 D、生命轨道(2)、文中第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如何才能安然度过‘多事之秋’呢?”可以改写为“如何才能安然度过秋天呢?”,请简要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在树木的世界里,绚丽多姿的树皮也如衣裳一般,给不同的树木赋予了不同的“穿衣风格”。每一种树木都像是一个“绿色精灵”,被多彩的树皮装点,这赋予了林界多元的美感。例如,着一身“迷彩服”的白皮松,其幼树树皮呈灰绿色,待其脱落后露出浅黄色,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为黄褐、红色,展现出迷人的色彩;彩虹桉树,则身披五颜六色的外衣,水分充足时,它毫不吝啬自己的美丽,用“撞色拼接”向人们展示自然魅力;而“火烧木”罗浮柿,则以黑褐色的树皮傲视群芳,宛如穿着黑天鹅晚礼服的公主,显得高贵冷艳。
① , 树皮的不同形态特征还赋予了树皮纹理之美。朴树的树皮光滑无痕,展现出平滑之美;黄连木的外皮呈现出鳞状开裂的形态,展现出独特的开裂之美。此外,还有些树皮的形态各异,如眼睛状的枝痕、圆环形的叶痕等,都散发出象形之美。这些形态各异的树皮是树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形成,也使树皮形态整体上趋于达到完美。
林林总总的树皮千姿百态,但你以为它仅仅是件美丽的“皮囊”?不,树皮还承担着运送养料的重要功能。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通过树皮里的韧皮部组织被输送到根部和其他器官。如果韧皮部受损,树皮被大面积剥掉,新的韧皮部来不及长出,树根 ②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1)、下列句中的“通过”与文中加点的“通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冀申调动,没有通过局党委,你为什么放他走? B、我们又在通过一片洼地,水从脚腕没到膝盖了。 C、当时许多优良的稻麦品种都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 D、请唐先生宣布《保国会草章》,请往会诸君通过,以便进行。(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彩虹桉树的树皮五颜六色,水分充足时,更容易呈现出多样色彩”,语义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5)、请结合语段内容写一则倡导语,倡导人们爱树护树,要求使用“让”字句,字数不少于30字。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①《红楼梦》第三回中写到一副荣禧堂中的对联 , ②其落款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③落款中的“同乡”很容易理解 , ④《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此的解释是“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⑤年长的同辈间的一种自称是“世教弟” , ⑥表明双方是同学关系,⑦双方的父辈也是同学关系。“勋袭”的意思是因功勋承受封爵或继承职位。“东安郡王”是当时东安郡这个地方的长官。而对“穆莳拜手书”的理解就有点儿麻烦。有人理解为:“穆莳拜”为落款者的姓名,“手书”是亲手题写的意思。这种说法不够准确。“莳”是一种植物,即“莳萝”;或作动词解释,意为“移植”“栽种”,取名为“莳拜”显然不太合理。“手书”如同“草书”一样,显得较为随意,不符合常规与礼节,如改为“谨书”则还勉强可以。所以我认为,“穆莳拜手书”应解释为:“穆莳”是落款者的姓名,“拜手”是一种表示十分谦恭的拜礼,这里表示恭敬和祝贺,“书”是写的意思。理由如下,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红楼梦鉴赏辞典》中对“穆莳”条目的解释是:“东安郡王,贾府世交。荣国府正室堂屋对联书写者。”这里十分明确,“穆莳”是人名。《辞海》对“拜手”一词的解释是:“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既跪,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故称‘拜手’。”显而易见,将“拜手”作为一种礼节来讲更为合适。在这里可解释为“恭敬和祝贺” , 是一种礼貌用语。
(1)、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语句:⑤。修改为:“世教弟”是年长的同辈间的一种自称。
(2)、请简要概括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内容,用以说明作者对“穆莳拜手书”如此断句的理由。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3)、中国书画中常见的落款有两种:一为单款,一为双款。双款又分上款和下款,其中,上款中除了有对方的名字、称谓,还有说明作品是应对方要求所作或请对方指导之类的词语。请仿照示例,从“垂赏”“斧正”“正腕”“补壁”中任选两个加以解释。(5分)示例:雅属,敬辞。雅,用于称对方的举动;“属”同“嘱”,含有嘱咐之意。表明这件作品是应对方的嘱托而作,表达了创作者对对方的尊重。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人或信中医或信西医,现在较大的城市中往往并有两种医,使他们 ① 。我以为这确是极好的事。倘能推而广之,怨声一定还要少得多,或者天下竟可以臻于郅治。例如民国的通礼是鞠躬,但若有人以为不对的, ② 独使他磕头。民国的法律是没有笞刑的,倘有人以为肉刑好,则这人犯罪时就特别打屁股。碗筷饭菜,是为今人而设的,有愿为燧人氏以前之民者,就请他吃生肉 ③ 再造几千间茅屋,将在大宅子里 ④ 尧舜的高士都拉出来,给住在那里面;反对物质文明的,自然更应该不使他衔冤坐汽车。这样一办,真所谓“ ⑤ ”,我们的耳根也就可以清净许多罢。但可惜大家总不肯这样办,偏要以己律人,所以天下就多事。“费厄泼赖”尤其有流弊 , 甚至于可以变成弱点,反给恶势力占便宜。
(摘自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有删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内容,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
各奔东西
那么
;
羡慕
反求诸己更何憾
B
各得其所
就
;
仰慕
求仁得仁又何怨
C
各奔东西
从而
,
羡慕
求仁得仁又何怨
D
各得其所
于是
,
仰慕
反求诸己更何憾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费厄泼赖”(英语单词“fair play”的音译),写文章必须用到外文单词时,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使用,如《故都的秋》中“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第二种是音译。你认为这两种方式哪种更好?结合材料或《故都的秋》说明理由。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某班级开展“走近孔子”专题学习,同学们发言如下:
甲同学: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① ”这四个字可以用来形容孔子。他有德,他的“仁爱”、宽厚的胸怀以及伟大的人格令人景仰。他有才,他自幼聪明好学,精通六艺,文武双全。孔子一生多磨难,却 ② , 自强不息,构设并执着地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
乙同学:孔子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整理过古代文献书籍,如《诗》《书》等,使古代文化得以保留和延续。他的“仁政”思想,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他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对人、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做事,“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人生观将会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他首创私学,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但是今天的我们还是要客观地看待他的思想,比如“复周礼”等。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流畅自然。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评文化名人。请从下列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借鉴材料中乙同学辩证分析孔子的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50个字。屈原陶渊明李煜王安石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汉字具有表意特点,造字的构形取象一般来自造字者身边所及的事物。民俗作为人们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是造字者最多的身边所见,所以汉字的构形难免留下民俗基因的印记。总体来看, ① 大致可以通过形象、义符和声符所含信息来呈现。
在字形隶变发生以前的古文字阶段,汉字构形是通过对物象的描摹而形成的,如“为”字的篆文作“
”形,像“爪”(人手)牵着“象”,蕴含上古时代中原地区民众“役象以助劳”的生产习俗。
随着汉字构形图像性的消退,用文字自身意义来表义的“义符”逐渐增多,因此,民俗基因在晚出的文字中常常 ② 。这里的“义符”包括会意字的表义部件和形声字的义符。比如,始见于秦简中的“郵(邮)”字是由“垂”“邑”合成的会意字。《说文解字》:“垂,边也。”“邑,国也。”二者合起来表示“境上”的“行书舍”(传送书信的客舍),蕴含着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驿站型传信方式的习俗。
汉字构形中的声符所示语源也蕴含着民俗。例如,“婚”字,从昏声,之所以用“昏”作声旁,是因为古代有抢婚习俗, ③ , 所以“婚”的音义来源于黄昏的“昏”。
(1)、请在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请从下面四个字中任选两字,分别谈谈它们的构形及其蕴含的习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