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部编版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
- 部编版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五)
- 部编版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四)
- 部编版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三)
- 部编版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二)
- 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
-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第16课 三国鼎立)
-
1、我校七(1)班同学开展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 通过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这条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对开通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2)、请参照材料一地图将这条路线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3)、根据材料二回答,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4)、“丝绸之路”的长期维持主要得益于西汉政府设立的什么机构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
2、“东汉末年起三国”,“魏晋尽风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2)、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后导致西晋从此衰落?(3)、根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孝文帝将都城迁到哪里?(4)、若你想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部农学著作?该农学著作的作者是? -
3、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几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材料一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材料二 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从此家天下变公天下。夏桀本是亡国君,商A(人名)灭夏建商朝。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B(地名),纣死商亡西周立。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材料四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材料一中“轩辕”指的是谁?他和另一位神农氏被后人尊称为什么?(2)、请在材料二中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A B(3)、材料三中两幅图片表明原始人类已经过上定居生活。图一是哪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如果你有幸到图二家里做客,他们招待你的食物是什么(农作物)?造成上述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此次改革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在哪场战役胜利后成为了最强大的诸侯国? -
4、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
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起到促进作用 B、江南人民开始重视农业生产 C、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技术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商业发展有利
-
6、《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东晋书法家(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祖冲之 D、贾思勰
-
7、三国时代的历史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与“三顾茅庐、蜀汉丞相、治蜀有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词语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诸葛亮 B、孙权 C、曹丕 D、司马懿
-
8、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倍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夏商时期 C、西周时期 D、秦汉时期
-
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时期)兴替呈现正确的是( )
①夏→商 ②西周→东周 ③战国→春秋 ④商→东周 ⑤秦→西汉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
10、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
11、下列青铜器中,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利益 D、青铜剑
-
12、公元前209年,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A、陈胜、吴广 B、刘邦 C、项羽 D、李自成
-
13、秦朝时期的治国思想主要是(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
14、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此次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中国古代史稿》
材料二 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汊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变法是?根据材料指出此次改革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进行的改革名称。(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200字左右)。 -
15、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不同派系。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材料四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一位宦官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五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的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四上刻的是什么文字?(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局面称为?(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条路线的名称。此条路线谁开创的?(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位宦官是谁?改进哪一技术?(5)、根据上述材料,你怎样看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考古学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些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醇驷(同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遗址是哪一先民遗存?(2)、根据材料二中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解决汉初社会经济情况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利,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税等制度推向全国。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秦始皇利用法家思想治国,靠严刑峻法以高压统治老百姓,以至于社会矛盾和危机加剧,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而汉武帝则采用了儒家思想为主的统治思想,如节用裕民、重视道德教化、主张宽猛相济等。
——摘自白岩《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是西周的哪一制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时期的地方制度。(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思想领域采取的政策。(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主题加以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不少于100字) -
18、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民族交融 B、政治统一 C、经济发展 D、文化繁荣
-
19、东汉末年,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涿鹿之战
-
20、大量事实证明,接种新冠疫苗以及加强针是抗击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早在东汉末年,提出了“治未病”理论,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