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内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共23 小题,每题2分,共46分。

  • 1.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断探索基于统一战线的党派合作实践,视政党合作为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重要路径。下列能够体现这一实践的事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土地改革 C、西藏地区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 2. 20世纪50年代的国内电影中,出现了大量阿玛尼(朝鲜语对长辈女性尊称)的形象,如《三八线上》通过阿玛尼为志愿兵“小不点”缝制服、送打糕等日常生活细节,塑造出一个亲切慈祥,为志愿军“操心如母”的女性形象。这一形象的塑造(   )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捍卫中国国家安全 C、凸显抗美援朝正义性 D、激发人民建设热情
  • 3. 新中国在土地改革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基本都须经农民协会讨论、决议然后才能执行,农民协会组织成为土地改革的主力军。这一现象说明土地改革(   )
    A、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为国家工业化准备条件 C、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D、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 4.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钢材品种从170多种增加到370多种,复合不锈钢板、汽车用薄钢板、无缝钢管等均可自主生产,钢材自给率由5%提高到86%。这反映出(   )
    A、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B、我国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 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进 D、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建设方针取得成效
  • 5. 《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到,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其中第二步是,“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第二步”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推行土地改革 C、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D、完成三大改造
  • 6. 右图是1959年杨焕照创作的《田园瓜果熟满载送市场》年画,呈现出一片丰收喜悦的场景。这一作品(   )

    A、激发群众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B、真实再现当时农业生产成就 C、反映改革开放后服饰的变迁 D、说明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 7.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探究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时整理了以下材料,这说明“两个30年”之间的关系为(   )

    改革开放“前30年”的发展成就(部分)

    对改革开放后30年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口已经达到了8亿左右:中国的文盲率也从建国时的80%降到1978年的35%以下。

    为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人力资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生产总值在工农业生产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达到了74.8%,重工业所占工业的比重达到56%,工业体系基本完整。

    为中国从“世界工厂”到“制造强国”的跃升打下坚实基础。

    A、“前30年”为“后30年”发展奠定基础 B、“后30年”是对“前 30年”的否定超越 C、“前30年”与“后30年”发展没有关系 D、“后30年”改变“前30年”的社会制度
  • 8. 1978年后,《人民日报》在报道中逐渐增加了对经济建设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八十年代初,关于科学技术、工业、农业现代化的报道大幅增加。这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B、国有企业改革开始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 9. 1980年,党中央指出:“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面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这一指示(   )
    A、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B、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C、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D、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10. 1979年5月,国家相关部门选择八家企业作为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同年7月,国务院扩大试点范围。同年底,全国试点企业扩展到4200个,1980年6月达到6600个,这一过程体现出改革开放(   )
    A、促进农村乡镇企业产生 B、推进的步伐循序渐进 C、推动了企业所有制变化 D、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 11. 2013年至今,我国陆续在广东、上海、陕西、新疆等地设置22个中国自由贸易区。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外商投资和进出口总额。这推动了我国(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沿海经济特区的试点和推广 C、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1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吸引大量外资进入,形成东亚地区产业链。这种区域产业分工与价值链的形成,带动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与经济起飞。这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B、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发展 C、极大的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D、彻底解决世界贸易争端
  • 13. 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以下资料,他们探究的是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形成和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成果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14. 某校学生在进行“图片再现复兴之路”的项目式学习中选取以下内容设计了一块展板,该展板的主题是(   )

    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

    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A、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B、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 C、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D、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 15.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制定的四部宪法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明确规定,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与原则。随着宪法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治化进程不断推进。这反映出(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宪法的实践基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受到国际影响 D、宪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 16. 自1999年澳门回归至2023年,澳门与内地的贸易总额从12.4亿澳门元增长至680亿澳门元;2004年,内地与港澳启动“姊妹学校”计划,增进青年交流,同时港澳著名高校与内地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并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这体现出(   )
    A、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B、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实施管治权 C、港澳与内地交流合作日益深化 D、“一国两制”的方针发生变化
  • 17.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台湾当局先是提出“三不政策”,后又被迫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中国共产党又立即落实有关政策,设置相关机构促进两岸交流。这反映出(   )
    A、两岸的青年积极开展互学互鉴的活动 B、大陆已经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C、大陆充分展现推动两岸和平统一诚意 D、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历史十分悠久
  • 18. 1980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提出“人人搞体育”的号召,相关部门联合下发《加强全军体育工作意见》,要求积极开展军事体育活动。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军队文化教育水平 B、推广全民健身运动 C、增强官兵体质和战斗力 D、备战国际体育赛事
  • 19. 章含之在回忆录里写道:“‘红色中国’像一股巨大的旋风,席卷着这个经历了20年风霜的最大的国际组织。中国终于昂首阔步地走进了这个大厅,打破了美国的封锁,参与到世界大事的重大决策中来。”她描述的事件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 20. 1983年中央外事小组会议提出,要适当调整对美、对苏政策,对长期处于僵冷的中苏关系适当加温。同时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加强对西欧各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工作。据此可知,此时(   )
    A、中国注重推行全方位外交 B、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共识 C、西方掀起与中国建交高潮 D、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
  • 21. 1987年,国家“863”计划将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平组建了相应的研究协作小组,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历经九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这体现了(   )
    A、科学家个人努力是科技发展决定因素 B、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 C、政府在推动科技攻关中发挥重要作用 D、国际技术合作是农业科技突破的动力
  • 22. 1981年,全国轻工业部、商业部联合制定了“全国统一服装号型系列标准”,首次科学归纳了我国男、女正常体型数据规律,为服装设计和生产提供了依据,推动了服装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这一举措主要体现了(   )
    A、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产业发展 B、以人为本与科学服务民生的理念 C、国有企业改革推动行业标准化改革 D、对外开放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
  • 23. AI(人工智能)技术在最近几年取得巨大发展,医院利用AI影像辅助诊断患者病情,准确率大为提高: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的AI质检系统让山寨手机无处遁形:上海陆家嘴的基金公司里,AI量化交易模型每秒可以完成10万次决策。这说明(   )
    A、人类对AI技术发展前景难以把握 B、AI技术取代传统生产模式 C、科技发展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D、电子产品制造依赖AI技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第 24 题 14 分, 第 25 题22 分, 第 26题 18 分。共 54 分)

  • 24. 某校开展“学党史·强信念·当尖兵”党史知识竞赛,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基本陈列

    对应时期

    第一部分:紅旗屹立深圳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部分:社会主义新宝安

    第三部分:改革开放排头兵

    第四部分:新时代先行示范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整理自深圳党史馆

    材料二:

    展板1

    展板2

    1949年10月1日,深圳人民升起华南地区第一面五星红旗。

    1952年10月,宝安县土改工作小组合影。

    展板3

    展板4

    1961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宝安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在深圳戏院合影。

    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投身特区建设。

    ——整理自深圳党史馆

    材料三:新台阶、新篇章。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深圳正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深圳特区报《深圳: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篇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
    (2)、参照示例,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块展板(示例展板除外),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展板解说词。

    参考示例:

    展板3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设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英定了基础。这张照片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深圳的实行,反映了深圳民主政治的实践。

    (3)、根据材料三,指出深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中的作用。
  • 25. 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动画事业发展”开展探究活动,现邀请你一起完成。

    材料一:断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沉浸在喜悦中,渴望具有强烈民族文化自信的作品。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在国家力量的推动下,该厂齐聚了全国在动画制作领城的顶级人才,剪纸动画、折纸动画、水墨动画等类型多样化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陆续出现。该厂于1961—1964年创作的动画片《大闹天宫》超过15.4万幅图画,胶片长达一万多尺,制作十分精美,加上当时动画片作为国家计划经济的一部分,实行统购统销,国家统一计划播放,在中国及44个国家连续放映引起轰动,是当时动画的巅峰之作。

    ——摘编自陈赞蔚《中国动画百年发展与变化探析》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动画发展迎来新的变化。1992年,以营利为目的的影院动画创作时代到来。1995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总公司对外宣布,不再对国产动画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中国动画行业正式进入了市场化发展阶段,开始朝向商业化和娱乐化转型,并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作品。

    《三个和尚》(1980 年)

    在动画影片最初,三个和尚互相推诿,谁都不愿多挑一桶水,最终水缸全空:在影片结尾处,和尚们利用滑轮来打水,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达到了对时间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狐狸列那》(1989 年)

    影片根据歌德长诗《列那狐》改编,主人公狐狸的形象具有明显的西方好莱坞式的动物形象特征,这样的动画主角一反我国动画电影创作中传统的英雄人物形象,加入了大量外来文化的美学元素。

    《宝莲灯》(1999 年)

    该动画电影在剧作和营销方面都呈现出了一定商业性,在内容上满足各年龄层次的动画观影需求;该片还邀请中国娱乐界名人担任配音,专门创作主题插曲,并邀请著名歌手演唱,以提高票房。

    ——整理自敬梓仪《中国动画电影的英雄形象研究(1949-2020)》

    材料三:中国动色产量增长趋势图(1999-2012)

    2004年起国家投入超 200亿元扶持动漫产业,建立45个国家级基地,并鼓励各级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优秀国产动画片。这一时期,3D渲染、动态捕捉等技术水平不断提升。15至25岁群体扩至2.4亿,各大网络平台的发展也拓宽了动画电视的传播渠道。

    ——整理自宫承波《中国动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动画事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中国动画发展的变化,并任选一部作品,结合作品内容,指出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21世纪中国动画产量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画事业发展的认识。
  • 26.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安全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内忧外患。国内政局不稳,国民党的残余势力活动不断。外部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慑的全面遇制战略。在内忧外惠的国家安全环境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认为“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且战争无法避免,形成了以政治安全为核心、军事安全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安全观。

    ——凌胜利《新中国70年国家安全观的演变:认知、内涵与应对》

    材料二:20 世纪70年代以来,美苏关系开始出现缓和,中美关系实现重大改善,中国对国际环境的判断发生了深刻改变,“战争可以避免”观念不断发展。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战争与革命”成为新的时代主题。他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整理自钟开斌《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与战略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涵,并举两例新中国初期践行传统国家安全观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安全观演进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演进说明”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