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穿越时光隧道去古代进行研学旅行。我们可以到通宵营业的“瓦子”去看戏、听曲、观看蹴鞠,买古玩字画,还有剃头的……这些热闹情景反映了( )
    A、隋朝科举制确立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明朝科技发展 D、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 2、宋元时期,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迅速崛起后,大都效仿唐宋制度,制定官制,还创制了自己的文字。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
    A、制度差异进一步拉大 B、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C、统一的趋势更加明显 D、各民族政权消除了隔
  • 3、“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历史人物有关的是( )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 4、据史书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从此,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陈桥兵变 B、黄巢起义 C、八王之乱 D、安史之乱
  • 5、右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创作的中国传世名画巨作《步辇图》,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吐蕃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这幅作品旨在彰显唐朝( )

    A、开明的民族政策 B、频繁的中外交流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繁荣的商业发展
  • 6、李白在青年时曾写下诗句“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表达了决心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当世,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诗中的“明时”(大好时代)指(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7、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唐朝时创新的新式灌溉工具(如右图)是( )

    A、曲辕犁 B、翻车 C、筒车 D、水排
  • 8、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都二世而亡。某校七年级(1)班的四位同学归纳分析了四种主要原因,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周边少数民族骚扰 B、乙同学: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C、丙同学: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丁同学:统治集团内订变乱
  • 9、“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材料中“其利”是指( )
    A、减轻劳动人民负担 B、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推动隋朝完成统一 D、大大加速隋朝灭亡进程
  • 10、科举考试的开放性使下层知识分子有了金榜题名的机会,出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现象。这表明科举制( )
    A、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促成了读书的风尚 D、推动了阶层流动
  • 11、中国媒体的发展,既是一部文化史,也是一部政治史,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以后,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教士,一种是商人。前者宣传宗教道德伦理观,创办了教会报刊,从精神、文化上进行渗透;后者注重赢利,创办了商业性报刊,从传播业上进行扩张。

    ——摘编自刘兴豪《报刊舆论与近代中国政治:从维新变法说起》

    材料二  清政府在经历两次战争的失败后,推行了洋务运动。在此期间,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在中国大地上次第诞生,它们对洋务派所举办的“自强新政”予以积极鼓吹。……康有为、梁启超在“公车上书”后开始了办报活动。他们办的报纸致力于介绍西方新知识,评论国内外形势,为变法维新制造舆论。梁启超主持的《时务报》,痛陈中国面临危亡的紧迫形势,系统地宣传了改良派要求变法、设议院、仲民权和发展民族经济等主张。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报刊事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批以反对封建思想、宣传新思潮为中心的报刊开始出现,在中国报刊界形成了一个反封建的思想斗争热潮。

    ——摘编自刘兴豪《报刊舆论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等

    材料三  1919年《申报》广告中国货商标的命名别具深意。丹药类商品有“盖日牌”纯丹、孚记药房的“日快丸”等,香烟品牌中有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自由钟、大长城、爱国牌等。

    ——摘编自向娟《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国货运动与〈申报〉广告(1912—192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后,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在中国办报的共同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诞生的背景并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申报》广告中国货商标命名有何“深意”?
    (4)、综上所述,报刊作为媒体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 12、教科书是课程的承载,不同时期的教科书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二十四年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

    《化学指南》《化学阐原》《全体通考》《坤象究原》《星学发轫》《星轺指掌》《中西合历》《分化津梁》

    《法国律例》《公法便览》《公法会通》《新加坡刑律》《中国古世公法论略》

    《富国策》《万国公报》《各国史略》《英文举隅》

    ——摘自《同文馆题名录》

    材料二  亚细亚洲,占全球全陆三分之一,其面积之广大,为五大洲……然多分属欧洲诸国,主权丧尽,其号称独立自主者,只我中国及日本、暹罗、波斯诸国而已。

    ——摘自《最新地理教科书》(1905年)

    材料三  1931~1945年教科书部分章目

    教科书

    部分章目

    《复兴历史教科书》

    国耻和民族复兴运动

    《新修正标准初中本国史》

    日军的暴行

    《初级小学补充教材》

    战时儿童应有的态度与责任、抗日的民族团结、汉奸的下场

    《战时补充教材》

    战时常识、国防算术、国民防空必读

    ——摘编自《民国历史教科书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8年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的特点。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需求?
    (2)、根据材料二,与传统的“天朝”观念相比,《最新地理教科书》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用材料中的信息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类教科书的时代意义。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教科书的认识。
  • 13、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

    材料二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qin qin,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向承运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安徽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询于时事大局有禆。”

    ——朱萌贵《朱萌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六处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1)、材料一指出的“招商局”的诞生与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大义”之举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 14、1873年,浙江余杭发生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申报》派记者调查采访,并进行连续报道,使此案轰动余杭和京师,对这起冤案的昭雪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反映了( )
    A、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 B、《申报》的主要功能是时政评论 C、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D、《申报》促进晚清司法制度改革
  • 15、“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山东按着敌人的脑袋,陕北按着两条腿,我们拦腰砍去。”由此,人民解放军采取的军事行动(    )
    A、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B、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16、下列表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士地政策,反映了

    时间

    革命时期

    土地政策

    1924-1927

    国民大革命时期

    没收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将其分给贯农和中农

    1927-1937

    土地革命时期

    没收地主、富农、反革命及农村公共土地

    1937-1945

    抗日战争时期

    地主减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945-1949

    解放战争时期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A、地主土地被剥夺导致利益被损害 B、农民因此获得了土地 C、为适应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需求 D、土地政策的朝令夕改
  • 17、抗战胜利后,为了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为人民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这一壮举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开始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 B、开辟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C、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坚持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
  • 18、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使中国收回了由于不平等条约而失去的一部分主权,也收回了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大部分失地,被强割出50余年的台湾、澎湖列岛等地,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这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   )
    A、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B、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C、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D、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 19、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纪念馆每年都会在12月13日举行主题展。如果要为日军在中国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提供铁证,下列证据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当时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和幸存者证词 B、侵华日军自拍的在南京屠杀平民的照片 C、当时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程瑞芳的日记本 D、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书的判决书
  • 20、歌谣《阿婆领到耕田证》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得到土地证后如获至宝的心理:“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到分到田。租契换上耕田证,土地还家喜连连。……睡前仔细看一遍,三更半夜捻着边。做梦也在大声喊,万岁万岁毛委员。”从歌谣中可知(    )
    A、该歌谣流行于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的拥护 C、孙中山平均地权设想得实现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废除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