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胡曾与皮日休均是生活在晚唐的著名诗人,他们都对隋朝兴亡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分别留下“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的评判。这不同的评判(   )
    A、反映了隋朝灭亡的原因,否定大运河价值 B、反映了隋朝灭亡的原因,肯定大运河价值 C、面对唐王朝的日渐衰颓,提出历史的分析 D、面对唐王朝的日渐衰颓,缅怀前王朝盛况
  • 2、小明用图示法来梳理某一阶段历史发展的脉络,在他做的下列图示中①②处所示政权都城应是今天的(   )

    A、南京 B、成都 C、长安 D、开封
  •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多次巡视全国,立石刻辞,以颂秦德。《琅琊台刻石》上“皇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奸邪不容,皆务精良……”的铭文说明了秦朝(   )
    A、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B、穷奢极欲的暴虐 C、灭六国的军事行动 D、边疆地区的稳定
  • 4、“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此时,人类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开始转变为以农业为基础的定居生活。”下面最能印证上述说法的是(   )
    A、元谋人遗址发掘出的牙齿化石 B、北京人遗址近6米的灰烬层 C、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碳化稻粒 D、传说炎帝教民种植五谷蔬菜
  • 5、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初,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贸易活动日益繁荣,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以致宋王朝从一建国便面临着货币供给不足……铁钱既笨重难携以致远,又因私铸多而流通受阻……当地一些既有信用、又有大量财富的巨富豪商,为……(纸币)在成都的最初发行提供了信用基础。

    ——摘编自《宋元纸币流通及其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它们改变了世界的历史:第一项发明是在文字交流方面,第二项发明是在进行战争方面,而第三项则是在辨别方位方面。就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和力量而言,没有哪一个王国、哪一个宗教或者哲学能够与这三大发明相比。

    ——摘编自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

    材料四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6世纪文艺复兴之前,……欧洲中世纪的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史称“黑暗的中世纪”。而这一千年,中国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中华封建文明在大踏步前进……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传统技术更为世人所……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王渝生《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

    (1)、根据材料一,说出北宋时发明的纸币叫什么?它最早出现于什么地区?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哪一朝代时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3)、指出材料三中培根所说的第一项发明(两宋时期的科技成果)的名称,第二项发明经过什么人传到欧洲?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一千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 6、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北宋的政治对我国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材料二  据学者张希清救授统计,北宋167年所取文士合计60035名,平均每年360名,大大超过了唐朝、元朝、明朝。这一数值是唐代的5倍多、元代的30倍、明代的4倍。而武举考试仅取868人,年均仅仅15人。

    材料三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百余人,分治大落(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是如何发展科举制的?并指出这一措施对宋朝社会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些材料体现了宋太祖的哪一治国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治国政策的影响。
  • 7、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期,这一时期制度创新、经济繁荣、中外交往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材料一  贞观初年,唐太宗视察御史府,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探究二:经济篇】

    【水利工程】

      材料二

    【技术创新】

       材料三

      

    【商业繁荣】

      材料四

     

    【探究三:民族篇】

     材料五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六

     

    【探究四:交流篇】

    (1)、材料一中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图1中描述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开凿这个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什么?此水利工程的开通有何重要作用?
    (3)、写出图2图3唐朝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的名称。
    (4)、说出图4唐朝大都市的名称及当时的地位。
    (5)、材料五体现唐太宗实行什么民族政策?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什么?写出唐朝为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设置的机构名称。
    (6)、写出材料六中图片的名称及作者。图5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写出这一事件的影响。
    (7)、写出图6图7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前往的国家,并写出图7出现在什么时期?图片中的两个人物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8、历史学家冯天瑜认为,历史进步的根本标志并非政治的分合,而在文明的进步。据此判断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进步表现为( )
    A、北宋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B、元朝确立历史上最大的疆域版图 C、辉煌的科技文化 D、成就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 9、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的时期,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这些书籍的刊印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材料旨在强调( )
    A、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传播 B、儒家经典开始成为学校主要教材 C、印刷术在宋代日趋成熟 D、宋朝中国科技发展出现繁荣局面
  • 10、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吸取了纪传体的优点,避免编年史的弊病,每遇重大历史事件,不再分见于多处,因此它赋予编年史体以新的生命力。这反映了司马光注重( )
    A、传承与创新 B、搜集与整理 C、因循与守旧 D、续写与改编
  • 11、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中国人以节气为指南安排生产和生活。“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谷雨种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从这些谚语可知,节气文化里藏着( )
    A、海外贸易区域的变化 B、城市文化演变的路径 C、传统农耕文明的印迹 D、政治制度变革的轨迹
  • 12、下图是李萌同学梳理的济南历史沿革。与图中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 )

    西周

    属于齐国

    分属济北郡

    隶属于中书省

    A、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 B、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C、郡县制、行省制、分封制 D、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
  • 13、如图所示为元代景德镇窑白釉多穆壶,“多穆”为藏语音译,其形状为酥油桶造型,于口沿加僧帽状边。该文物最可能出现在( )

    A、澎湖巡检司 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C、北庭都元帅府 D、驻藏大臣的府衙中
  • 14、忽必烈统治时期,虽然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推行汉法,但大量阻碍社会进步的蒙古旧制仍得以保留,并且统治集团内大多数人始终对汉族地区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有比较深的隔膜。这一现象反映出,忽必烈统治时期( )
    A、政治体制学习中原王朝 B、贵族集团的包容性强 C、蒙古部落文明具有优势 D、政权封建化困难重重
  • 15、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示,其中④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16、元朝统一全国后,南方的书籍成船成车地运到北方。北方士人到南方访友问学,南方士人则终于有机会游历中原诸多的名山大川或孔孟故里等人文胜地。这( )
    A、推动了文化交流 B、扩大了元朝疆域 C、消除了民族隔阂 D、加强了边疆管辖
  • 17、下面柱状图说明两宋时期(   )

    A、交子大量发行 B、海外贸易发达 C、造船技术发达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18、宋人笔记《燕翼诒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wǔ堂下周围的廊房)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这说明,当时东京城( )
    A、是繁华的商业城市 B、草市遍布城内各处 C、聚集了大多数商帮 D、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 19、观察下面这组图可知,促使中国古代货币发生如下变化的经济因素是(   )

    A、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 B、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最终完成 C、币制混乱不一,民间私人铸币风气盛行 D、国家实现统一,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 20、在抗金胜利形势下,主战派主张乘胜北上作战,收复中原。但宋高宗却仍然甘愿作金的藩臣,任命主和派杨存中为江淮荆襄路宣抚使,积极准备接受和议。这体现了南宋统治者( )
    A、与金对峙 B、腐败无能 C、苟且偏安 D、奢侈享受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