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凤仙花高度变化折线图。

    (1)、图中 A、B 两个生长过程的名称分别是 A  , B 
    (2)、凤仙花从播种到结出新的种子,大约需( )天。
    A、30 B、70 C、100
    (3)、判断: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后面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
    (4)、凤仙花生长最快的阶段是阶段到阶段,在这个阶段,叶子数量快速增多,进行为植株提供更多营养。
  • 2、课堂中通过对花岗岩的观察与比较,小科发现岩石中黑色发光的颗粒是( )。
    A、石英 B、云母 C、长石
  • 3、如右图所示的砂岩,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

    A、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 B、颗粒粗或中等而紧密 C、有美丽的条纹
  • 4、小科在博物馆看到一尊白色雕像,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这尊雕像是由( )制成的。
    A、石墨 B、石膏 C、盐岩
  • 5、在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时,标签上要写上( )、采集地、采集者。
    A、岩石或矿物的名称 B、组成岩石的矿物 C、岩石的硬度
  • 6、根据《岩石与土壤》单元的学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岩石与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 B、地球上土壤的形成是很快的 C、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推测它们形成的年代
  • 7、小科在学习了《电路》这个单元之后,发现苹果也可以用来发电,如图所示,如果想让这个灯泡更亮一点,可以( )。

    A、增加小灯泡个数 B、增加苹果数量 C、增加导线长度
  • 8、小科连接好电路后,发现灯泡忽明忽暗,可能是( )。
    A、电池接反了 B、导线断了 C、电路接触不良
  • 9、小科完成了三个电路的连接,当开关闭合时,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
    A、 B、 C、
  • 10、在“模拟安装照明电路”的活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充分考虑实际的需要 B、利用材料直接进行安装 C、设计好后要细心听取他人的建议
  • 11、有一个四接线头的接线盒,1﹣2、1﹣3、2﹣3 是通路,其他都是断路。下列连接方法中,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 12、奶奶准备做豆腐吃,她把许多黄豆浸泡在水里,8小时后小科发现这些黄豆发生了变化,黄豆的变化主要是( )。
    A、长出胚根 B、长出胚芽 C、黄豆变大了
  • 13、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关于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凤仙花的叶子都是交叉排列的,原因是看上去会更加美观 B、在叶子上套一个干燥的塑料袋,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滴,说明叶具有蒸腾作用 C、把凤仙花的茎放入装有红色水的杯子中,一天后将茎横向切开,可以看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红色的圆点,说明茎有支撑作用
  • 14、樱桃颜色鲜艳,味道甜美,常常吸引动物吞食。樱桃的种子传播方式不包括( )。
    A、水力传播 B、弹力传播 C、动物传播
  • 15、植物学家( )的团队收集了约4000 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
    A、钟扬 B、袁隆平 C、屠呦呦
  • 16、我是天文爱好者

    自古以来,人们对日、地、月充满了好奇,你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又有哪些收获呢?

    (1)、在太阳系中,太阳是唯一的一颗(),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2)、从地球上观察,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是因为( )。
    A、它们实际大小差不多 B、月球离地球近 C、太阳离地球近
    (3)、记录太阳和月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通常采用( )。
    A、柱状图 B、韦恩图 C、折线图
    (4)、在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实验中,托盘和细沙模拟的是( )。
    A、月球表面 B、月海盆地 C、大小不同的环形山
    (5)、实验证明月球上的环形山是( )形成的。
    A、火山喷发 B、陨石撞击 C、地震
    (6)、晴朗的夜晚,我们会在天空中看到不同的月相。

    上述月相从月初到月末正确的排序是( )。

    A、②③①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④⑤②③①
    (7)、八月十五中秋赏月,下一次再想看到此月相的时间是( )。
    A、一个月后 B、一年后 C、一周后
    (8)、为了证明地球是球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船模在球面移动靠近观察者时,观察者会看到的现象是( )

    A、一开始观察到整艘船 B、先看到船帆,后看到整艘船 C、先看到整艘船,后看到船帆
  • 17、我是饲养小能手

    本学期,我们饲养了蚕,了解了蚕的一生。

    (1)、蚕卵很小,为了更好地观察蚕卵,我们借助的工具是( )。
    A、镊子 B、放大镜 C、筷子
    (2)、下列养蚕的方法,不恰当的是( )。
    A、喂蚁蚕的桑叶要切成碎片或条状 B、养蚕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 C、在养蚕的房间里点蚊香,防止被虫咬
    (3)、蚕身体两侧的许多个小黑点是( )。
    A、斑点 B、气门 C、眼睛
    (4)、蚕养了一段时间后,不再吃桑叶,身体发黄发亮,此时蚕可能( )。
    A、快要吐丝了 B、快要病死了 C、快要蜕皮了
    (5)、关于蚕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蚕蛾从蛹里出来后要寻找配偶交尾 B、体型小、翅膀大、爬行速度较快的是雄蚕蛾 C、体型大、翅膀小、爬行速度较慢的是雄蚕蛾
    (6)、右图是蝴蝶一生会经历的四个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②①③
    (7)、关于蝴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外形差别明显 B、蝴蝶属于胎生动物 C、蝴蝶与蚕的发育过程相似,属于变态发育
  • 18、我是小小工程师。

    课堂上我们设计、搭建了属于我们的“过山车”,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了比赛。

    (1)、设计制作一座“过山车”,正确的步骤是( )。

    ①准备制作材料

    ②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

    ③设计“过山车”轨道

    ④测试、改进“过山车”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2)、在制作“过山车”时,发现需要调整,应该( )。
    A、已经设计完毕,不能再修改 B、直接调整,再修改设计图 C、先修改设计图,再进行调整
    (3)、对于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小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滚动 B、小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滑动 C、小球的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为了方便我们准确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以下方法不合适的是( )。
    A、用自己的塑料直尺测量 B、用软尺测量 C、用细绳和直尺测量
    (5)、比较不同的小球在同一轨道上的运动快慢,我们做了如下实验。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取值

    1 号球所用时间

    3 秒

    2 秒

    4 秒

     

    2 号球所用时间

    4秒

    5 秒

    4秒

     

    我的发现

    号小球在轨道上运动得更快。(填“1”或“2”)

    (6)、为了让小球在“过山车”某段轨道末端的运动速度更快,设计方案比较合理的是( )。
    A、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大 B、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小 C、让这段轨道变长
    (7)、如图,轨道末端超出了桌面,小球冲出轨道后掉落,它的运动路线是( )。

    A、 B、 C、
    (8)、同一个小球在不同小组的“过山车”轨道上都运动5秒,在我们组的“过山车”轨道上运动了2米,在小科他们组的“过山车”轨道上运动了1.8米,小球在哪个“过山车”轨道上运动得更快一点?( )
    A、我们组 B、小科组 C、一样快
  • 19、小科用自制的简易日晷,研究影子的变化规律。下列记录中,最接近中午的是( )。
    A、 B、 C、
  • 20、观察右图钟摆上的小圆点,它的运动轨迹是( )。

    A、 B、 C、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