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呼吸与消化。

    试管编号

    A

    B

    馒头状态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试管中加入唾液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1)、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现象,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中,哪支试管模拟的是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
    A、A试管 B、B试管 C、都可以
    (2)、本实验主要研究(       )对食物消化的影响。
    A、牙齿 B、唾液 C、舌头
    (3)、馒头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其营养最终是在中被吸收的;而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主要是在中被吸收。

    A.胃                      B.小肠                 C.大肠

    (4)、馒头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病人在手术的康复期间,应该多补充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5)、人体呼气时胸腔会 , 腹部会

    A.收缩                  B.放松                 C.不变

    (6)、四年级学生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大约是每分钟(       )。
    A、8-10次 B、20-25次 C、60-70次
    (7)、一般情况下人体在呼吸过程中吸进去的空气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不一致。呼出来的气体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A.会增加               B.会减少             C.没有明显变化

    (8)、两人想比较谁的肺活量大,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比一比谁吹响哨子的时间长

    B.比一比谁一口气吹的气球大

    C.比一比谁的声音低

    (9)、下列有关肺活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人的肺活量最初都是一样的 B、小科爱运动,小红不爱运动,小科的肺活量可能要比小红的大 C、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弱
  • 2、实验一:先让一只闹钟响起;然后盖上钟罩;再抽去钟罩内的空气。

    实验二: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然后将击打后的音叉浸入水中,把耳朵紧贴在水槽外壁听。

    实验三:把耳朵贴在桌面的一端,听其他同学在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

    (1)、实验一,我们会发现:没有盖上钟罩时,铃声;盖上钟罩时,铃声;当抽去罩内空气时,铃声。实验二,击打后的音叉浸入水中,把耳朵紧贴在水槽外壁听,音叉的声音。

    A.能听到                  B.不能听到             C.无法确定

    (2)、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我们观察到(       )。
    A、水面产生波纹 B、水面很平静 C、水面上升
    (3)、实验一,闹钟响起,说明闹铃撞击部分;实验二,发声的音叉

    A.没有振动                 B.有振动               C.通了电

    (4)、实验三,我们发现耳朵贴在桌面上和不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抓挠声,(       )。
    A、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更大 B、不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更大 C、一样大
    (5)、实验一的这个现象说明;实验二音叉浸入水中,把耳朵紧贴在水槽外壁听声音是为了证明;实验三的现象说明

    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声效果比在空气中的传声效果好

    B.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6)、实验二,用力击打或轻轻击打同一支音叉,发出的声音不同;同样的力量击打不同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不同。

    A.发声原理                    B.强弱                    C.高低

  • 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必须注意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
  • 4、汽车的喇叭声是自然界的声音。( )
  • 5、听小骨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
  • 6、在同一斜面上释放小车,小车载重后,它的速度会加快。( )
  • 7、牙齿坏了可以安假牙,因此牙齿并不重要。( )
  • 8、含有脂肪的食物滴上碘酒会变蓝色。( )
  • 9、运动物体都具有动能,停在车站里的公交车也具有动能。( )
  • 10、在音叉旁边靠一个悬挂着的乒乓球,敲打音叉后,乒乓球会反复跳动。( )
  • 11、气温计是测量天气现象的重要仪器,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和使用气温计吧。

    (1)、如图甲所示,读取气温时,正确的操作是(填序号)。
    (2)、如图乙所示,气温计显示的温度写作
    (3)、如图丙所示,气温计显示的温度读
    (4)、测量气温时,并且要在气温计液柱后再读数。
  • 12、科学小组的同学用下面装置模拟自然界中风的形成。

    (1)、在这个实验中,点燃蚊香的主要目的是(       )。
    A、空气看不见,利用蚊香冒出的烟的流动方向,来判断空气的流动方向。 B、没有目的,就是好玩。 C、让烟进入箱子中
    (2)、点燃蜡烛前,蚊香产生的烟会向飘,蜡烛点燃后,蚊香的烟向飘。
    (3)、这个实验中的蜡烛相当于自然界中的(       )。
    A、太阳 B、月亮 C、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
    (4)、这个实验模拟了自然界中风的形成,就像实验箱演示的那样,空气不断的从温度低的地方流向温度高的地方,而形成了风。所以风是(       )形成的。
    A、树摇动 B、空气流动 C、地球运动
  • 13、在用实验研究水到哪里去了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向两个大小的杯子里加入的水,并标出水的高度。

    (2)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2)、把它们放到和向阳的位置。
    (3)、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的变化,发现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减少,因为部分水“跑”到中了。

    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几乎没有减少,说明此装置在水“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此过程中你能看见杯子里的上出现了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凝结形成的。

  • 14、测量室外气温时,气温计应当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处。( )
  • 15、炒菜时,油烟一般是向下飘。( )
  • 16、一杯温水能溶解的糖是有限的。( )
  • 17、小明同学进行科学探究实验,他先称量篮球质量500克,放掉一部分空气后再次称量显示480克,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以下他的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
    A、空气没有质量 B、篮球内空气总质量为500克 C、篮球内放出空气的质量为20克
  • 18、科学课上我们做了“热气球”,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和“热气球”原理一样的是(       )。
    A、孔明灯 B、风筝 C、滑翔伞
  • 19、下面描述中,属于水和空气的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白色的 B、都会流动 C、都摸不着
  • 20、下面也如冰一样,属固态水的是(       )。
    A、 B、 C、
上一页 139 140 141 142 14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