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并非孤立的,它深受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幻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依据造币厂契约制作的金币,从今以后应成为唯一的价值衡量标准和法定支付货币,没有任何金额限制。特此宣布本王国的金币应被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支付的唯一法定货币,除非下文另有规定。

    ——《银币重铸和管理王国内金币和银币法案》(1816年)

    材料二   1815年拿破仑战败以后,英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确立了霸主的地位。由于英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当中的核心地位,1880年以后,主要工业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尽管金本位制广受争议,但是在国际金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或熔化,使金币数量能够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需要。金币可自由兑换,保证了黄金与其他金属铸币和银行券之间比价的稳定;黄金可自由输出入,从而保证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

    ——管清友《关于货币重铸、牛顿、金本位以及西方世界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从史料载体角度写出法案的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制度的影响。结合所学,写出金本位制崩溃后的三个货币集团。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论是“封建恩赐官职制”还是“政党分肥制”都存在严重缺陷,为了克服缺陷,19世纪中叶英国开始采用以考试录用、终身任职为核心的常任文官制度。……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英国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文官制度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英国文官“专业性缺位”的问题愈发明显,各种弊端也开始凸显。……撒切尔夫人认为文官享有的特权太多,而他们的工作效率差,实际上是一种浪费。基于这种思想,她上台后立即采取措施,改革矛头之一便指向文官制度。英国历届政府也都对文官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与调整。

    ——摘编自李靖堃、王振华《英国(第3版)》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运用唯物史观,简要评价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化外人”概念最早出现于唐《贞观律》,对于中原王朝,“化外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不识中原礼仪,故而在法律中予以单独规定,区别对待。这一时期,中外交流往来频繁,大量海外国家、周边藩国和部族的“化外人”来到中国,为能够更好地协调“化外人”与本土百姓间发生的纠纷,有必要对“化外人”进行专门立法规定。从律文本身到统治者的政策态度,对“化外人”都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与包容,彰显了开放的胸怀,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些规定,吸引了大批“化外人”来华经商、从政,有些甚至长期定居中国,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材料二   明朝仍然参照唐律制定本朝律法,但“化外人”的概念及律文相关规定发生了较大变化。经过辽、西夏、金和蒙元的统治,民族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增强。许多原中原王朝的周边部族和国家在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期间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管辖范围之内,对于“化外人”单独设立条款予以特殊对待的必要性下降。

    材料三   1906年编成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律》规定的《中外交涉案件处理规则》中确认:“凡关涉外国人案件具依现行条约审讯”;外国人在中国犯罪,一律由其本国领事按其各该国法律审理等等。

    ——上述材料皆摘编自管伟康《“化外人”规定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化外人”大量到来的原因,并分析对“化外人”专门立法规定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朝“予以特殊对待”必要性下降的原因,结合所学,写出明朝参照唐律制定的本朝律法名称。
    (3)、阅读材料三、分析着重号部分的规定与中国古代“化外人”规定有何根本不同。综合材料一、二、三、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谈谈你对“化外人”规定的认识。
  • 4、以宗教冲突为导火索的战争将欧洲国际关系重新“洗牌”,欧洲各国确立了全新的国际关系秩序。这一国际秩序使得一块领土的统治者应该决定该领土内的宗教。这种世俗的最高权力的确立,使得每一块领土上不再有多种效忠和权威,而只有对国王或君王权威的效忠。领土和领土之上的人民属于统治者,而统治者不必听命于一个外部权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推动国王掌握世俗的最高权力

    ②有利于推动国家之间地位平等

    ③首次提出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④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5、16世纪宗教改革在日内瓦取得胜利后,新教赋予手工劳动更神圣的意义,为他们所具有的勤劳、节俭的商业品质正名,很大程度上促使手工业者对工作产生无限的热爱和坚定的信仰,这种工匠精神使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这一现象表明(     )
    A、宗教改革影响了人的思想和行为 B、宗教束缚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宗教改革符合资产阶级政治诉求 D、宗教改革削弱了教会对人的控制
  • 6、如表是学者对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的表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把一切问题交给所有公民审议,全体公民召开集会进行审议,处理法律制定以及战和事宜的问题,其他事项留给各类官员处置,大部分官员由抽签产生,每位公民都有受任的机会。

    一切公民可以审议战与和等问题,但当权者可以行使除上述权力以外的其他权力,行政官员由选举产生。国家对于兵役、征工或一切公务一概不给报酬。

    A、政体①中国家权力全部都由公民大会掌握 B、政体①中监察官拥有主持公民大会的权力 C、政体②中公民大会的表决受到一定的限制 D、政体②中当权者是实行独裁的最高立法者
  • 7、国家制度是确立一国阶级统治关系的基本制度,涵盖多个领域。下列材料反映的国家制度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②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③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④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 8、如图为1907年四川省城高等学堂颁发的一张毕业文凭(附清末学堂奖励出身情况一览表)。正文中介绍学生的分科成绩、毕业考试成绩及等次。课程有代数、物理、法制、中史等。结合时代背景,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学堂种类

    出身

    第一级

    分科大学(含通儒院)

    进士

    第二级

    高等学堂、政法学堂、高等实业学堂、优级师范学堂

    举人

    第三级

    中等实业学堂、初级师范学堂、中学堂等

    贡生(优、拔、岁等)

    第四级

    高等小学堂

    廪生、增生、附生

    A、该生依照《奏定学堂章程》可获得贡生出身 B、四川高等学堂在课程开设上以西方课程为主 C、体现了清政府将育人与取才合于学校一途 D、该学堂受劝学所、提学使司、学部的监管
  • 9、《魏书·刑罚志》规定:“妇人当刑而孕,产后百日乃决。年十四已下,降刑之半;八十及九岁,非杀人不坐,拷讯不逾四十九。”这体现了(     )
    A、矜老恤幼的儒家原则在刑罚中的渗透 B、北魏刑罚注重对儒家三纲五常的维护 C、北魏刑罚执行制度开始走向儒家化 D、刑罚上对鳏寡年老者采取优抚政策
  •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尝试通过建立仲裁机构的方法解决利益矛盾,以防止战争的发生。其中,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仲裁机构是国际法院,其总部在(     )
    A、日内瓦 B、华盛顿 C、海牙 D、巴黎
  • 11、如图是有关20世纪40年代建立的世界货币体系的漫画。以下对该货币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走向瓦解 B、在该体系下各国货币具有法定含金量 C、确立了美元在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体系的组成部分
  • 12、1854年英国某一文件提出:“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常设官员机构的帮助,该国政府就无法继续运作。……因此,我们建议成立一个中央委员会,对所有可能被认为有权参加此类考试的公职人员候选人进行考试。”该文件(     )
    A、奠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B、标志英国正式确立文官制度 C、促成了书面考试在英国出现 D、促使英国开始设立常务次官
  • 13、1533年英国国王在王后的加冕词中宣称“保障教会的权力和自由,就像以往的英格兰君主授予教会的一样”,这和中世纪以来的加冕誓词内容一脉相承。但是亨利八世对于这种权力进行了附加的说明,即“这些权力和自由不能够伤害司法的公正和王室的威严”。附加说明的出现意在(     )
    A、彻底削弱教会权力 B、扩大国王世俗权力 C、建立国王专制统治 D、强化英国民族认同
  • 14、公元前509年-前27年,欧洲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保护人”的群体,在诉讼中代表被保护人进行诉讼活动。这种“保护”既可以给被保护人以法律帮助,又可以在法庭上对被保护人进行代理和辩护,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自由职业”并走向制度化。以下关于这一制度及其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近代陪审团制度的起源 B、能够让民众直接参与法律事务 C、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 D、最早可追溯到东罗马帝国时期
  • 15、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共二十大的召开为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发展注入了动力。下列内容属于中共二十大提出的有(     )

    ①反对冷战思维          ②反对搞双重标准

    ③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④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6、1972年4月,两只熊猫“玲玲”和“兴兴”飞越重洋抵达美国,架起两国友谊的桥梁,获得了最萌外交官的称号。这直接得益于(     )
    A、中法正式建交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尼克松总统访华 D、中美正式建交
  • 17、1948年12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社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币》。社论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新币的发行,预告着解放区货币的进一步巩固和解放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我们解放区的货币正在配合着战争的胜利,迅速扩张它的流通范围,并把蒋币驱逐到它的坟墓里去。”据此推知(     )
    A、中国人民银行是新币的唯一的发行单位 B、新币的发行有助于推动解放区经济发展 C、人民群众对新货币予以了高度肯定 D、新币的发行是蒋币步入坟墓的主因
  • 18、20世纪30年代,某重要文件指出“……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及一切劳苦民众的”。这份文件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论人民民主专政》
  • 19、有学者在评价一场改革的失败时指出:“中国政治出人意料地向后倒退,所有新政除了京师大学堂有名无实地苟延残喘之外,全部付诸东流”。这场失败的改革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癸卯学制
  • 20、卫所是明代的军事组织。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主要有四类:都城、元朝残余势力附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遭受外来侵略的地区。综观明朝历史,卫所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