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必修)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河南郑州47中学暨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宋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有外国学者曾这样评价13世纪的中国:“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下列关于宋代史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开始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②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的基本成熟
③郭守敬革新浑仪,创造出简仪
④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推进了新的民族融合。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 )A、设立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B、由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 C、设立行省统辖河北、山西、山东地区 D、设理藩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
3、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下列有关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玄宗为“天可汗” B、唐朝中央政权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统辖天山南北 C、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D、唐玄宗册封突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
4、按照南朝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下面四幅图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
5、有学者认为,在进行新王朝统治的顶层设计时,汉朝君臣选择了基本沿袭秦朝创立的法令制度的做法,“与秦朝不同,汉初采取了郡县与分封诸侯国并行的体制。然而,这一体制却给汉初政权的稳定埋下了隐患。”下列项中,属于其“隐患”的是( )A、“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 B、“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C、“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 D、“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
6、先秦某一思想家把世界上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称之为“天之道”或“道”,认为事物之间普遍存在对立的矛盾,而且各种事物在矛盾中经常向它的反面运动变化。下列观点出自该思想家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D、“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7、《史记·苏秦列传》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B、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繁荣 C、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涌现 D、临淄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
8、如图是良渚古城遗址鸟瞰图。良渚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几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有。此外,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工人数量也很庞大。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B、先进的手工业技术 C、较强的社会组织能力 D、发达的奴隶制社会经济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国家经历了它的1.0版,即夏商周的“王国”;经历了它的2.0版,即两千年的官僚帝国;近代以来,中国国家开始向3.0版全面升级换代。
……
第一次是夏王朝建立、国家诞生,由此进入“王国”时代,这是中国国家1.0版。第二次是战国变法造成的巨大社会转型,由此进入“帝国”时代,这是中国国家的2.0版。第三次发生在近现代之交,这场变革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至今仍未结束;中国国家升级换代的3.0版,将在这个过程逐渐形成。我们刻意使用1.0版、2.0版、3.0版这样的用词,就是要显示中国历史举世无双的连续性,即便是“变革”所造成的“转型”,也宛如同一版本的升级换代。
——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任选一个国家版本,围绕“变革和转型”这一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到17世纪初,德意志仍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诸侯与诸侯之间,诸侯与皇帝之间的斗争,无时或已。在宗教改革后,诸侯分为新教和天主教两大阵营,他们之间的斗争是围绕教产问题展开的。而皇帝不甘心于自己有名无实的国家元首的地位,他一心一意想加强帝国的中央权力,削弱诸侯权力欧洲列强为了各自国家利益,也插手德意志内部的斗争。他们的介入,使德意志问题更加复杂化,德意志内部的矛盾扩大为国际纠纷,使宗教的矛盾演变为各国君主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流血冲突……这场战争不仅是宗教冲突的延续,更是各国之间权力斗争的缩影。它揭示了宗教、政治和经济利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刻影响了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战争的结束更是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节19世纪后期的资本主义列强
第三节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调节
第四节早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矛盾与冲突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各国君主“扩疆拓土的流血冲突”的战争事件和发生在德意志的原因。结合所学,从国际关系原则角度,概括战后“一个新的时代开始”的表现。(2)、阅读材料二、参考书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一章的目录,结合所学,围绕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编写章标题和章节目录。(要求:时空逻辑清晰,表述涵盖史实,包含四个子目)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55年,新首相帕默斯顿径直以枢密院的名义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正式法令《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命令》。法令决定任命由三人组成的文官制度委员会,根据候选人的年龄、品德等情况进行文宫初选,符合条件者参加“必要知识水准”考试,考试合格者获颁证书,被分配到不同政府部门,经6个月的试用期后,再决定是否正式录用。这个枢密院令虽然将考核工作交给文官委员会,但各部门首脑仍然拥有提名候选人的权力,只要被提名的候选人没有严重问题,文官委员会一定批准通过。而且,考试内容也由文官委员会与各部门负责人商定。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等《英国通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1855年《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命令》。
-
12、在中国漫长历史进程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孝文帝崩,孝景帝立,而赵王遂乃阴使人于匈奴。吴楚反,欲与赵合谋入边。汉围破赵,匈奴亦止。自是之后,孝景帝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公主,如故约。终孝景时,时小入盗边,无大寇。
——(汉)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二 高祖乃独谓澄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意以为何如?”澄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高祖曰:“任城便是我之子房。”孝文帝顶住了“代乡旧族,同恶者多”,毅然迁都洛阳。
——据《魏书·任城王澄传》和赵野春《鲜卑汉化——论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关系的调整》整理
材料三 洪武三年(1370年)十二月中书省提议:“西北诸虏归附者不宜处边。盖夷狄之情无常,方其势穷力屈,不得已而来归。及其安养闲暇,不无观望于其间,恐一旦反侧,边镇不能制也。宜迁之内地,庶无后患。”朱元璋并不赞同,他说:“凡治胡虏,当顺其性,胡人所居,习于苦寒,今迁之内地,必驱而南去,寒凉而即炎热,失其本性,反易为乱。不若顺而抚之,使其归就边地,择水草孳牧,彼得遂其生,自然安矣。”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共二十大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据《朱元璋“以德怀之”的民族关系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党史文献》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朝与匈奴间的互动方式。结合所学,简述隋唐时期为改善与南方少数民族关系采取的具体措施。(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毅然迁都洛阳”的原因。结合所学,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用一句话概括朱元璋针对“西北诸虏归附者”所采用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指出中共二十大以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民族工作方面新的要求。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改善民族关系的认识。 -
13、在16世纪,一位被罗马教廷痛斥为“沉沦之子,毁灭基督教王国的罪魁”的人,指出唯靠《圣经》、唯靠上帝的恩典、唯通过信仰基督,人就能达到灵魂获救而称义。并且认为“教会最初的意义乃是在世上一切基督徒的集会,其本质并不是有形的”,因为它的首脑是基督耶稣;只有国家才是唯一被承认的社会机构。由此可知,这位“沉沦之子”的主张( )A、破除信仰的权威恢复了权威的信仰 B、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C、适应了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发展诉求 D、强化宗教伦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
14、20世纪年鉴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古代希腊或者中世纪的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布罗代尔意在强调( )A、只探索对今天有现实意义的文明 B、以文明传承的视角去探索古代历史 C、历史研究可推动当今社会的发展 D、古文明探索的意义在于解释当代史
-
15、周恩来曾针对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指出:“一个就是共产党不一定要在数量上占多数而争取其他民主人士与我们合作。任何一个大党不应以绝对多数去压倒人家,而要容纳各方以自己的主张取得胜利。第二个特点就是要各方协商,一致协议,取得共同纲领,以作为施政的方针。”文中的“政治制度”( )A、推动国民政府结束军政实施训政 B、是中共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有益尝试 C、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体制保证
-
16、清朝前期对西藏的统治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顺治、康熙时“政教分立”的间接管辖时期;第二阶段,康熙末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由间接管辖过渡到直接管辖的时期;第三阶段,乾隆时“政教合一”的实行与各项管辖措施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对西藏统治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对主持西藏政教事务的佛教格鲁派领袖进行册封 B、第二阶段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中央对西藏管辖 C、第三阶段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D、清朝前期在国家层面首次实现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直接管辖
-
17、《盐铁论·刑德》指出汉代法律领域的问题在于“礼义废而刑罚任也”,其论有日:方今律令百有余篇……律令尘蠹于栈阁,吏不能遍睹,而况于愚乎!此断狱所以滋众,而民犯禁滋多也……亲服之属甚众,上杀下杀,而服不过五。五刑之属三千,上附下附,而罪不过五。故治民之道,务笃其教而已。”针对上述现象,魏晋至隋唐时期最有可能采取的调整措施是( )A、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B、乡约经政府推广与法律合流而具有约束力 C、法律删繁就简,并进一步推动律令儒家化 D、法律向下普及,成为家庭和儿童行为规范
-
18、中国古代港口城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经贸口岸、交通枢纽及文化门户的功能,如图为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通航地区示意图。关于中国重要港口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汉代派遣常骏从广州出航可以到达赤土国
②唐朝从广州出发经过越南可以到达阿拉伯
③宋代恢复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旧路
④马可·波罗经泉州由海路回到欧洲的威尼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
19、著名革命军将领若米尼(Jomini)将军在其写于1820年的著述中声称:“后代人看到歌曲竟然也列在军事胜利的原因之中将会感到惊奇,但是《马赛曲》的确鼓动了一代热情洋溢的青年,它鼓动人们起来革命,燃烧起战士们的勇气,鼓励他们不怕饥寒,高高兴兴地去面对危险。”由此可知,后来作为法国国歌的《马赛曲》( )A、促进法国大革命理念在欧洲的传播 B、有利于促进法国民族意识觉醒 C、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法国的王权发展 D、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广为传唱
-
20、对如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国家在近代加强法律建设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国以颁布《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原则 B、②国颁布的法律奠定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 C、③国法律体系构建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 D、④国最早确立了让民众参与的陪审团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