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官员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

    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少府

    皇室财政

    A、职分细化,制约皇权 B、官员冗余,政务繁杂 C、家国同构,皇权至上 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 2、《史记 ·苏秦列传》中描写到,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 蹋鞠者。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这(     )

    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

    A、变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B、诸侯争霸战争更加激烈 C、封建土地国有制的确立 D、具备了完成统一的条件
  • 3、图1是商朝甲骨文“众”字,图2是西周金文“众”字,具体形态有所不同,内涵都是“太阳下三个人”,被认为是集体劳作的体现。商周时期劳动方式也被称之为大规模简单协作,对此时期认识正确的是(     )

    A、土地私有制是基础 B、主要使用自然材质工具 C、没有出现青铜农具 D、生产工具打制石器居多
  • 4、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图书体裁,记录了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和家族重要人物事迹,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图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与下列制度有关的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察举制
  • 5、“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据上述材料可知,周初分封对象不包括
    A、同姓亲族 B、先代贵族 C、功臣谋士 D、犬戎首领
  • 6、商王武丁统治时期,频繁用兵。对被征服的方国,武丁或将其部族迁于他地,或就地安抚,予以册命,使之成为商王朝外服。此外,武丁还通过与外服联姻、让外服参加祭祀等方式,密切外服与商王朝的关系。武丁的这些举措
    A、造成了“外重内轻”的统治格局 B、体现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原则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巩固和扩大了商王朝的政治影响
  • 7、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由此可知(     )
    A、对史实的认识可以因人而异 B、历史研究需综合多种史料记载 C、史前史研究仅能靠考古发掘 D、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倒退
  • 8、江西拾年山文化遗址中的二期和三期文化中的墓葬主要是无圹和有圹,无圹穴墓在马家浜、草鞋山松泽、薛家岗和良诸文化中都有发现,而有圹穴小型墓或圹穴经火烧烤的习俗在广东珠江支流的北江石峡、西江封开地区同样见有(如下图)。这表明(     )

    A、上古时期江西是南方文化的中心 B、华夏认同理念已经彤成 C、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D、各区域间文化交流频繁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组的观念得到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华夏认同”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 10、

    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对植物进行驯化时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农作物,这些作物随着各地人们的交流而传播,地理大发现后农作物出现了全球传播的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考古发现和农业遗址考察来看,最早的花生考古发现来自秘鲁。16世纪伊始,葡萄牙人从新大陆的巴西把花生引入非洲的甘比亚和塞内加尔。尔后,随着殖民地和贸易口岸的建立,1522年传播到非洲东海岸。北美洲栽种的花生被认为是从非洲引入,英法争夺北美洲殖民地时期从非洲引种花生,当时花生仅作为黑人奴隶的粮食。16世纪初花生传入欧洲,首先在西班牙种植,再传播到其他地方。亚洲的花生由西班牙、葡萄牙人引入。至18世纪末花生在东南亚广泛种植,在当地栽培作物中的重要性仅次于水稻,是农民食用、灯用等主要油料,花生饼是种植甘蔗的主要肥料。

    ——陈明《一花一落一世界:花生何时“落”入中国?》

    材料二   欧洲人是在16世纪开始获知茶叶的,但最初向欧洲介绍茶叶的并不是那些初到中国沿海的葡萄牙人,而是一位名叫拉木学的意大利学者。而最早将茶叶输入欧洲的则是荷兰人,时间大约在1610年。茶叶引入荷兰后,饮茶随之而起。荷兰是欧洲最早开始出现饮茶之风的国家。到了17世纪中期,饮茶在荷兰已经比较流行了。17世纪中期,茶叶已通过各种途径输入英国……1657年,英国伦敦的一家咖啡店打出的招牌说中国茶叶“有益健康,老少咸宜”,并且列出了茶叶的10多项功效,包括提神明目,健肝养胃,益肾利尿,增强记忆,促进消化,治疗头痛,预防疟疾,等等。18世纪前期,茶叶已由奢侈品转变为大众饮品,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饮茶成了英国人的日常习惯,英国因此而成为“饮茶王国”。

    ——周莉萍《茶叶的全球传播》

    (1)根据材料,任选一种作物在地图上绘制其传播的路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全球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作物全球传播的影响。

  • 1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取得巨大成就。

    材料一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其派驻中国南方代表的指令》部分内容如下:

    二、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认为国民党是一个革命组织,它保持着辛亥革命的性质并努力创建一个独立的中华民国。

    三、为完成这些任务,共产党人应该在国民党内和工会内把拥护共产党的人组织成一些小组。靠这些小组形成一支大军去宣传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思想,建立中华民国和组织反对中外剥削者的阶级斗争的思想。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习近平《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出台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哪些史实可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12、农耕经济的基础之上,古代中国曾经发展出高度成熟的农业文明,并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同后来的历代王朝一样,不满于税收的减少,因此力图保持独立的小农的数量.政府提倡兴修水利,提高产量,限制豪强的土地占有面积。当收成不好时,政府不仅减税,也提供救济。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

    年代

    城市人口

    (千人)

    总人口

    (千人)

    城市人口比重

    汉公元2

    唐745

    南宋1200左右

    清1820

    10430

    10900

    15900

    24200

    59600

    52900

    71000

    353000

    17.5%

    20.8%

    22.4%

    6.9%

    ——赵冈、陈中毅《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朝政府抑制土地兼并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以来中国古代城市人口的发展变化趋势,试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分析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原因。
  • 13、以下两图分别为1940年与1975年的非洲地图,这一变化(     )

    注:无划线区域为独立国家

    A、标志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B、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造成局部战争与地区动荡 D、削弱了美国对非洲的控制
  • 14、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工业革命曾被视为一个英国本土化的故事,研究者多关注经济增长的宏观层面,伴随着计量史学、人类史学、社会史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工业化被视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现象,研究者对这一过程中的社会流动、生活消费等方面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据可知,对工业革命的研究(     )
    A、更加强调英国的历史作用 B、加强了全球经济文化交流 C、微观研究已取代宏观研究 D、视角拓展使认识更加全面
  • 15、法国1848年宪法规定总统和议会由选民选举产生,总统无须向议会负责也无权解散议会,议会无权弹劾总统;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议会由选民选举产生,总统则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向议会负责,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议会有权弹劾总统。这一变化意在(     )
    A、完善分权制衡体制 B、强化总统政治权力 C、防止君主派的复辟 D、建立责任内阁制度
  • 16、如表为欧洲近代某一时期出版印刷年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欧洲某一历史时期出版印刷年表

    1466年,德意志地区开始出版和使用由约翰内斯·芒特兰翻译的德语《圣经》

    1471年,尼科洛·马勒尼在威尼斯印刷了第一本意大利语的《圣经》

    1487年,让·德莱里将德穆兰的法语《圣经》交付印刷

    1526年,威廉·廷代完成了英语版《圣经》的翻译,并在沃尔姆斯出版

    1613年,一位女子首次用英语创作出剧本《玛丽亚姆的悲剧》并出版。

    A、天主教会垄断出版印刷 B、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 C、宗教改革推动信仰自由 D、新思想的影响不断扩大
  • 17、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西欧城市理念与城市管理模式,对下述材料解释合理的是(     )

    城市理念

    城市管理模式

    分布区域

    代表城市

    城市是天主教信徒的共同体,使命是模仿和实现“上帝之城”

    城市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堂区,教堂神甫肩负管理责任

    在法国中部和南部比较多

    昂热

    城市是多个行会联合而成的大行会,市民身份和行会成员身份紧密联系在一起

    行会是城市治理的中介,行会理事肩负基层治理责任

    多分布于手工业和商业发达的法国东北部、比利时地区和英格兰部分城市

    特鲁瓦、里尔

    城市是自治和自卫的共同体,存在的意义是保护市民的安全不受军队的掠夺、流民的袭扰和领主的侵犯

    市政街区是城市主要基层组织

    法国中部、南部均有分布

    巴黎、图卢兹

    A、西欧城市主要分布于法国中南部 B、近代城市源于对封建制度的反抗 C、城市管理模式受城市理念的影响 D、专制王权加强导致自治城市兴起
  • 18、1987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到:“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这反映了当时(     )
    A、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思想观念得到解放 D、工业结构得到调整
  • 19、某一时期,潮汕华侨曾哲坤寄给母亲的批信中说,“奉上金圆券伍仟元,至时捡收家用大人该款收后,速即购买米谷至要。因现在金圆(券)日见缩小,不可久延。是所至盼。”材料反映了(     )
    A、美国商品倾销加剧了通货膨胀 B、“三光政策”导致物价上涨 C、国统区经济状况逐渐走向恶化 D、国民政府法币改革成效显著
  • 20、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评论:“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这一评论可以佐证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结束了封建社会 C、实现了救亡图存 D、完成了革命任务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