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针对我国婚前贷款买房、夫妻之间赠与房产、亲子鉴定等争议逐年增多的情况,2008年1月我国最高法启动《婚姻法解释(三)》的起草并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2011年7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5次会议通过。这说明我国(     )
    A、宪法随社会发展而调整 B、法制建设尊重民生民意 C、法律制度体现男女平等 D、已经开始进入法治社会
  • 2、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春秋》《诗经》《礼记》《尚书》等儒家经典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凸显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
    A、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判案依据 B、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入法典 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 D、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
  • 3、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 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 4、19世纪后期以来,西方国家大多规定: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政治活动和捐助政党活动经费,不得参加竞选和兼为议员。该规定
    A、消除了文官队伍的贪污腐败 B、推动了政治和管理分离 C、降低了文官制度的权威地位 D、导致了文官人数的膨胀
  • 5、如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民主政治形式进行探索的情况简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     )

    时期

    制度名称

    国民革命时期

    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

    土地革命时期

    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

    抗日战争时期

    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

    解放战争时期

    各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性质完全一致 B、民主革命时期不同民主政治制度的任务与作用高度一致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族恃其文化之高,把附近的民族,逐渐同化,而汉族的疆域,亦即随之拓展。和汉族接近的民族,当汉族开拓时,自然也有散向四方,即汉族的版图以外去的,然亦多少带了些中原的文化以俱去,这又是中国的文化扩展的路径。这便是在古代中国同化异民族的真相。

    ——摘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

    ——许衡《许文正公遗书》卷7《时务五事·立国规模》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秦汉至明清的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政治上的独立,形式上的标志就是神庙的建立……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当然,并不是希腊的所有地区都实行所谓的城邦制,有些地区的人们仍然居在广大的农村中,而宗教、习俗上的一致使他们结合为一个类似部落的政体。……由于各个城邦有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其政体的发展也各有特色,有些城邦建立起由少数贵族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另外一些城邦则建立起相对民主的贵族政治。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以下是本书中的目录节选。

    第一章洋务实权与科技现代化的启动

    第二章戊戌变法与科技发展的转型

    第三章民国初期政权过渡性与科技繁荣

    第四章政党初期政权对科技的推动和干涉

    ——摘自尹晶晶《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政治建构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城邦的特征。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实行“寡头政治”和“相对民主的贵族政治”的城邦代表,并揭示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局限。
    (2)、阅读材料二参考书中节选的目录,结合所学,以“20世纪以来的国际法发展”为主题编写一个章节目录(要求:自拟标题,时空逻辑清晰,表述涵盖史实,包含四个子目)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54年,由当时的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一项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即著名的“诺斯科特-杜维廉报告”。提出了以下四项建议:一、将政府中的行政工作分为智力工作和机械工作两大类,前者由大学生来担当,后者由低级人员来充任;二、初任人员均应在年轻时通过选拔考核;三、各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并可在各部之间互相转调、提升;四、官员的提升以上级的考核报告为依据。这些建议后来均以法令的形式逐一采纳并加以实施,这样英国的近现代文官制度开始逐步建立起来。一个相对独立于各个党派的职官团体开始逐步形成,成为了英国政治力量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

    ——摘自李艳丽《西方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诺斯科特-杜维廉报告”。

  • 9、国人在研究历史时喜欢将唐宋两朝并称,作为考察切入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都知道,西方现代国家大多采用分权与制衡的制度。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立法、行政与司法之间存在着制衡关系,这种分工我们可以称之为职能式分工。中国古代也有分工,但中国古代的分工不是西方式的职能式分工,而是决策——执行——监督相连的流程式分工。就在军事体制中,中国人也创造了极为有效的制度安排,其核心就是领兵权与发兵权的分离。……就古代中国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而言,只要奉行决策——执行——监督相连的流程式分工,政府运行就会比较有序,反之,则会出现异样。

    ——摘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   唐末至北宋初的敦煌乡社是一种以患难互助为中心而建立的自发互助性质的民间结社。……蓝田吕氏兄弟在制定《吕氏乡约》时在一定程度上参酌了敦煌私社的社邑规条。同时,宋代结社活动比起前代更加频繁,而各类会社也在宋代取得了长足发展。因此,宋代盛行的诸如宗教会社、弓箭团结社、商业行会以及文会诗社等基层社会结社组织,不论从思想理念方面,还是组织构造方面,或者是结社规范的内容方面,都必然会对宋代乡约的诞生产生影响。

    ——摘编自朱仕金《中国古代乡约新探》

    材料三   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神宗在旧翁山县地重置县治,名昌国,“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连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到宋代,对外贸易的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东南海上。东南沿海的著名海上丝绸之路上,明州占有重要地位。明州是当时设有市舶司的全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明州地区的对外贸易和交流十分兴盛,其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日本和朝鲜,也包括东南亚、阿拉伯等各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昌国地区正是明州的前沿地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海外交流十分活跃,海防重要地位也逐渐形成。

    ——摘自冯定雄《宋代昌国地区海外关系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现代国家和中国古代中央机构分工的主要区别。以唐朝中枢机构为例,说明“决策——执行——监督”的相关职能分工,并阐述这种分工的优势。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宋代乡约诞生的背景,用一句话指出《吕氏乡约》在宋代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分析昌国地区在宋代的重要性。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明州地区的对外贸易和交流十分兴盛”的原因。
  • 10、大众日报文化版曾推出整版策划,以“东西问”“古今问”两个维度,嬴汶河畔寻“嬴”、“秦出东方”来自甘肃和陕西的“他证”、《史记》载秦人西迁被青铜器铭文和清华简所复证、以“统一”为宗旨的嬴秦文化有待“活化”四个方面,探寻嬴秦先人的迁徙史,探讨嬴秦文化的古为今用。对秦之祖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东来说”,一种是“西来说”,对同一个问题,著名历史学家各执一端。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需要借助现代高科技方能真实还原嬴秦文化 B、历史争论总是需要考古学的进展来证实与证伪 C、历史学家对秦之祖源的争论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嬴秦文化 D、历史学应像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避免价值判断
  • 11、在英国历史上,绝对君主制一直不够强大,议会始终保持着较多的权力。这一历史传统继续演化,很自然的就成为君主权力缩小,“统而不治”,议会掌握大部分权力的君主立宪制。然而,英国也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眠得更安静,更和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绝对君主制有利于维护英国的和平稳定 B、国王往往通过议会为自己寻求政策支持 C、限制王权成为英国议会斗争的首要任务 D、英国的政体转型须兼顾民众的王室情感
  • 12、丛日云先生在谈到中古西欧的原始民主时指出,“在基督教给王权罩上神圣灵光,罗马法赋予国王专制权力的年代里,日耳曼人的自由精神受到了压抑而潜入地下。然而,它仍然在整个中世纪不断顽强地表现出来。”下列选项中符合中世纪自由精神“顽强地表现出来”的有(     )

    ①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②选帝侯制度的确立

    ③《大宪章》的签署   ④凡尔赛宫的修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
  • 13、从清末到民初,《马赛曲》的歌词翻译经历了由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其中一些译词的变化,更折射出近代中国人的观念转型。……而《申报》上也有“马赛之歌,能激法国之大革命”等表述。随着《马赛曲》不同译本的传播,近代中国关于《马赛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据此可知,《马赛曲》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主要是由于(     )
    A、新文化运动的转型 B、挽救民族危亡的需要 C、自由平等观念的普及 D、法语歌曲的独特魅力
  • 14、民国初年,各党派的领导人如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等均认定实行“政党政治”是维护共和、建立富强独立之国的必然途径。因此,民国初政党多以“拥护共和”、“促进共和”为目标,党纲多有雷同,甚至是“平均每28个党共用一种主张”。这反映出民国初各党派(     )
    A、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 B、为谋求议会席位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 C、试图通过合法手段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愿望 D、具有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 15、洪武三年,日本“遣其僧祖来奉表称臣,贡马及方物,且送还明、台州被掠人口七十余”。朱元璋大喜过望,厚赐祖来等人。洪武十四年,朱元璋认为“海外诸夷多诈”,应“绝其往来”,于是便严格执行“海禁”政策,再申“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
    A、朝贡贸易体制缓和了中日关系 B、明朝国力因朝贡贸易而逐渐衰落 C、海禁政策源于朝贡体制的弊端 D、明朝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对外关系
  • 16、罗马贵族凭借特殊的身份地位,对习惯法有着一定的解释权,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贵族为满足自身利益而任意裁量习惯法的现象,这一现象也激化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为缓和二者之间的矛盾,罗马颁布了(     )
    A、《十二铜表法》 B、《法学汇纂》 C、《民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 17、据图可知,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A、是一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B、标志着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 C、是中国走向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始 D、是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 18、2013年10月31日,全长117公里、跨越6条断裂带的西藏墨脱公路建成通车(如图),墨脱县从此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县的历史,我国全面实现“县县通公路”的目标。墨脱公路的通车充分体现出新时代党和国家在民族工作中(     )

    A、重视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 B、促进各民族全方位的一致 C、确保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D、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19、2023年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金砖峰会上,金砖机制扩员是分歧最大的议题,许多媒体都报道了这些分歧。然而,习近平主席展示了大国领袖的担当,他在会议上发言指出,金砖不能成为一个封闭内向的集团,而应该成为开放包容的平台,吸纳新成员、汇聚新力量,符合金砖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金砖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这一发言主要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求同存异” C、“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D、“全方位外交”
  • 20、标语是中共在革命战争阶段动员群众参与支持革命的重要形式。在某一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墙上有一则标语“打倒白匪,只杀官长不杀士兵!士兵也是工农分子,应当和赤区的红军和工农群众联合起来!”。据此判断,此时中共中央所在地位于图中的(     )

    A、 B、 C、 D、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