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下图是1953—1980年中国东、中、西部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的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波动最大 B、全国工业布局得到一定改善 C、中西部城市化发展高歌猛进 D、探索出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
2、下表所示为1949年年底中国国营经济在若干行业的占比情况。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
行业
国营经济占比
发电量
58%
原煤产量
68%
钢产量
97%
棉纺产量
53%
A、工业化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B、生产关系领域亟待变革 C、国民经济的半殖民地色彩明显 D、政府掌握国民经济命脉 -
3、1947年3月,西北野战军取得了一个大胜仗。图5是其态势图。此次胜利( )
A、正式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B、是中共贯彻外线作战思想的典范 C、利于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取决于人民解放军数量上的优势 -
4、1945年5月,国民党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农民政策纲领》,提出“依平均地权及耕者有其田之原则,调节农地分配”,并计划“大量吸收农工党员,发展本党在农工社会中之组织”。此举意在( )A、缓解国统区的通胀问题 B、加速抗战胜利的到来 C、贯彻孙中山的革命遗志 D、与中共争夺民众力量
-
5、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三次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一号召旨在( )A、指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阐发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 C、增强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心 D、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
-
6、1936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取消国统区团组织,采用青年的、民主的、公开的活动方式开展青年工作,吸收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救国的民族统一战线。这一举措( )A、反映了民族战争形势需要 B、推动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C、加剧了国统区的统治危机 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
7、1928年,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毛泽东旨在强调( )A、创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B、国共对峙阶段的长期性 C、红军游击战策略的灵活性 D、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
8、北伐出师之际,仅画报宣传品就备有1.2万份。宣传品分为8种,包括标语、国旗、画报、小册子、传单、报告等。北伐初期,北伐军派遣了一支多达620人的宣传队,跟随各军进行宣传。宣传对象主要是战地平民和北伐士兵。这可以用来说明( )A、政治宣传决定了斗争的胜负 B、国民革命重视动员工农群众 C、宣传画更符合民众文化水平 D、近代以来思想解放成效显著
-
9、陈独秀、董必武、林伯渠等皆参与过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陈独秀担任过安徽都督府的秘书长。朱德称自己“是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于1909年在云南讲武堂参加同盟会的”。这表明,辛亥革命( )A、广泛传播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理念 B、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 C、为新的革命阶段准备了干部条件 D、实现社会性质的巨变
-
10、如图所示为近代武汉棉花产业链基本形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近代武汉( )
A、棉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较强 B、传统经济思维根深蒂固 C、城乡之间的产业联系加强 D、棉纺织业技术全国领先 -
11、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中指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务采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原理,以为智育之原本。”据此可知,梁启超旨在( )A、批判传统文化 B、反思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C、发起民主革命 D、推动思想启蒙以救亡图存
-
12、有历史学家指出,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晚清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学术上的调和折衷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色。下列能佐证此观点的思想主张是( )A、革命派的“民主共和” B、抵抗派的“师夷长技” C、维新派的“君主立宪” D、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
13、下图是19世纪上半叶某商品在中国的流通示意图。该商品可能是( )
A、鸦片 B、丝绸 C、茶叶 D、钢铁 -
14、正当西方资本主义在殖民掠夺的腥风血雨中迅速发展时,清王朝却闭目塞听,懵然无知,“幻想以此手段把世界资本主义拒之于国门之外”,从而永保大清帝国的长治久安。材料中的“此手段”是指( )A、坚持独立自主 B、筹划海防创建新式的海军 C、强化贸易管控 D、逐渐放宽闭关自守的限制
-
15、福建漳州月港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变成“海舶鳞集,商贾咸聚”,无数货物云集在此,等待出洋,它被誉为“闽南大都会”,时称“小苏杭”。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B、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C、对外政策的适时调整 D、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
-
16、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变”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中央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有时往往走向极端。如设立江西行省,有部分地区则跨越南岭,深入到今广东境内。这( )A、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B、增进了行省间的协调意识 C、提高了行省的行政效率 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17、东晋和南宋时期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迁移方向如图1和图2。这两次人口迁移都( )
A、助推了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 B、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促进了南北方经济均衡发展 D、激化了民族矛盾加深对立 -
18、史书记载,金熙宗以后诸帝都接受过系统的儒学教育,他们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用女真文翻译儒家著作,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也无不以儒家经典为核心内容。这( )A、丰富了女真的游牧生活 B、加快了全盘汉化改革的进程 C、加剧了宋金之间的矛盾 D、促进了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
19、“吾家之事,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宋太祖时兵员总额只有37.8万,到仁宗年间已激增至125.9万。此时天下“六分之财,兵占其五”。这反映了北宋中期( )A、军队的战斗力得以提升 B、改革弊政的必要性 C、对地方的控制有所减弱 D、社会的危机已缓解
-
20、魏晋至隋唐时期,出现了“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药圣”孙思邈、“草圣”张旭等杰出人物,文艺成就达到高峰,其主要原因在于( )A、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B、民族交融的加深 C、儒道佛的相互融合 D、外来文明的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