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据统计,唐朝时期(618-907年),长安有明确记载的疫灾共发生5次。北宋时期(960-1127年),开封有明确记载的疫灾共发生14次。这主要基于( )A、城市地理位置差异 B、都城人口规模差异 C、居民卫生习惯差异 D、城市管理模式差异
-
2、济青高铁建成运营后,构成了连接济南、青岛之间多个城市和通达沿海的烟台、威海、日照等城市的快速客运主通道,逐步形成省内的2小时交通圈。这表明( )A、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 B、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了地域限制 C、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 D、交通发展密切了区域经济联系
-
3、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其中提出成立国民参政机关,为实现宪政做准备,并提出对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予以充分保障。这一纲领( )A、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C、促进了民众的团结和民主的发展 D、使抗战由防御阶段进入相持阶段
-
4、对民间买卖关系,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宋代始有红、白契之分,凡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红契,其举证效力高于未加盖官印的私契; 经官府验证收税的税契成为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 )A、民间交易法制意识增强 B、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普及 C、政府严格限制商业贸易 D、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立法
-
5、下表为从敦煌户籍残卷中整理出的唐朝均田户受田情况。该现象说明( )
户籍年代
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
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
101.0
69.0
武则天时期
143.5
102.0
玄宗时期
148.7
106.6
A、农民的赋税负担减轻 B、土地兼并得到有效抑制 C、国家控制力有所加强 D、租庸调制逐渐失去基础 -
6、195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全国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 自治区办理相结合的招生办法。自此,“高考时代”开始。1952 年高考统招( )A、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B、属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产物 C、彰显了国家对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 D、是对苏联教育发展经验有益借鉴
-
7、按照罗马法,家庭中父有父的身份,子女有子女的身份。家长(家父) 对外能代表一家独立行使各种权利,故又称“自权人”。其他处于家父权力之下的人(妻、子女等)称为“他权人”。 据此可知, 古代罗马( ),A、注重家族关系的稳定 B、成年男性享有公民特权 C、具有严格的社会等级 D、妇女无法拥有政治权利
-
8、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遗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
9、下图为唐代和元代行政区划示意图。与唐代相比,元代采取了新的划界原则。这一原则客观上( )A、强化了行省对地方有效管辖 B、增强了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 C、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的格局 D、阻碍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1825年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
法国:拿破仑三世时期(1852—1873年),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德国:1834年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加入该同盟的有18个邦,2300万人口。
英法:1860年签订《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进口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法国则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等产品的进口关税。
英普: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关系的程度。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国家在19世纪中期确立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并分析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些措施”“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的依据。 -
11、1952年,南斯拉夫实行双重价格制度,企业30%的产品价格按供求关系自由形成,70%的产品价格在国家监督下形成。1968年,匈牙利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两国经济改革的共同点是( )A、探索独立发展的道路 B、彻底突破了苏联模式 C、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 D、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
12、下图是一幅苏联宣传画。画面上,苏联红军押着一个被俘的美军飞行员并说道:“如果您忘记了边界在哪里,我们将帮助您着陆!”该宣传画表明( )A、北约东扩至苏联边界 B、美苏发生直接军事冲突 C、冷战影响了美苏关系 D、两国对抗美国处于弱势
-
13、1932年年初,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会议通过《关于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指示,规定:1933——1937年,轻工业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农业由-2.6%提高到14.9%,重工业则由40.1%降低到14.5%。这说明当时苏联( )A、理性思考经济发展速度 B、摒弃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C、有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D、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
-
14、如图是1901年4月刊登于美国时政周刊《PUCK》的漫画。现实中的美国刚刚在美西战争中获胜,画中的“美国”正在尝试扮演新角色,对镜试戴一顶轮船样式的帽子,轮船炮筒上分别写着“陆军”和“海军”,喷出的黑烟写着“扩张”。材料直接反映出美国( )A、推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B、要求重新瓜分海外殖民地 C、成为超越英国的工业强国 D、海陆军并举密谋发动一战
-
15、《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他自己的敌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上论述( )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
-
16、15世纪中叶,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认为:“强健的体魄、丰厚的知识与良好的品德是进行博雅教育的目的,体育对于人的教化的重要性仅次于德育,并强调进行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的体魄和精神和谐发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一主张( )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平民化 C、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D、适应了工业化的社会需求
-
17、有西方学者写道:“在人口密集并极易受到疾病侵袭的中美和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口数量有代表性地下降了90%”“殖民当局的慈善态度也无济于事。没有一个帝国政府像西班牙在新大陆的殖民当局那样,持久而徒劳地立法保护天花感染者。”这表明( )A、该学者极力谴责殖民主义罪行 B、西班牙重视保护印第安人健康 C、该学者极力淡化殖民主义罪行 D、气候环境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
18、古罗马克劳狄(公元41-54年)统治时期,法律事务越来越落在由皇帝在骑士中选拔的行政长官身上(传统上属于大法官权利范围),人们时常听到元首讲这样一句话:他的行政长官所做的判决,应与他本人的裁决有同样的效力。这种现象反映了古罗马( )A、专制色彩日益增强 B、罗马法律形同虚设 C、帝制已经深入人心 D、直接民主遭到破坏
-
19、古埃及王国时期,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是“拉”的直系后裔。国王的名字后面都要缀上“拉”的名字。这反映了古埃及( )A、君主专制开始确立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官僚机构日益庞大 D、王权进一步被神化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他(孟德斯鸠)主张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他还强调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要由君主批准,而立法机关也要干预一些行政方面的问题——如财政问题和军队问题。
——以上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他(卢梭)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接参加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他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
——以上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材料一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哪些思想主张?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卢梭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建立的近代政体中“均衡”的具体表现。(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孟德斯鸠和卢梭两人的思想对美国历史产生的影响。(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达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