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下表是1650—1900年亚、欧、美、非四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表(单位:%)。其中代表非洲的是( )
地区
1650年
1750年
1850年
1900年
①
18.3
19.2
22.7
24.9
②
2.4
1.6
5.1
9.0
③
18.3
13.1
8.1
7.4
④
60.6
65.8
63.9
58.3
A、① B、② C、③ D、④ -
2、下表为某学者在研究古代历史的过程中搜集整理的史料。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
史料1
印欧人在进入西亚、西欧、北欧和印度的广大地区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发展成为新的居民
史料2
古代印欧人在大规模迁徙中,与所到地区农耕民族交融,促进了新的文化区域的形成
史料3
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 B、战乱频繁导致人口流动 C、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D、世界人口结构发生改变 -
3、贵霜帝国佛教在迦腻色伽一世(127—151年)在位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大批大月氏僧人通 过陆路将佛教传播到中国,与此同时,与佛教有关的犍陀罗艺术也随之进入中国。这说明贵霜帝国的强盛( )A、促进丝绸之路的开通 B、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汇交融 C、引发游牧民族大迁徙 D、扩大了古印度文化的影响力
-
4、1884年,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在《荷马史诗》所说的“大城墙的梯林斯”遗址发现了一座坚固 雄伟的宫殿残迹,它的正厅、门廊、庭院和整个轮廓与《荷马史诗》描述的奥德修斯等人的王宫( )
非常相似。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文献资料的真伪必须经过考古证实 B、考古发掘可以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C、《荷马史诗》的内容全部真实可信 D、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实的唯一途径 -
5、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该学者意在说明( )A、古代文明的多元性 B、不同文明的交融性 C、区域文明的独立性 D、文明发展的规律性
-
6、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中指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 ……务采合中西道德以 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原理,以为智育之原本”。据此可知,梁启超旨在( )A、推动思想启蒙 B、推行维新变法 C、发起民主革命 D、批判传统文化
-
7、天命、民惟邦本、德作为治国理政最基本的理念,自西汉中期至清朝一直是统治者治国理政最 根本的指导思想,这些理念和原则的确立,使改朝换代被视为寻常,因为“皇天上帝,改厥元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人们将此视作“亡国”,而非“亡天下”。这( )A、为中华文明的连续发展奠定了观念基础 B、反映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具有正确性 C、说明中国古代各朝代的治国理念没有改变 D、体现了中国古代一直在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为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及政府行为的影响简表。
时间
影响
15世纪以
前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及政府行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15世纪到17世纪
美洲新大陆被欧洲探险家“发现”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中海、波罗的海、大西洋沿岸萌芽,“世界”的概念扩大了,贸易,特别是海外贸易开始在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时代也因之被冠以“重商的时代”的名称。与之相适应的,欧洲各国普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欧洲殖民者发动了多次殖民战争。
18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
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的大部分地区都沦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
工业革命改变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也改变了其对外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在19世纪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上均摘自《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选择性必修2》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清朝末年和当代中国交通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现代中国发展交通的历史启示。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时蒙古人是统治民众,但到中原来的主要是一部分宗室贵族和军队,连带军人家属在内,不过几十万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大量的色目人迁移到中国的土地上。所谓“色目”,泛指此时在华的西北、西域以至欧洲民族,并非某种单一民族,这些人据学者推测,应该不少于100多万;此外,契丹人、女真人以及被蒙古人强迫迁居的高丽人,与原居北方的汉族共同构成元朝的北方“汉人”。因此,元朝的胡化影响不仅来自于东北、西北的游牧民族,还来自于更遥远的西方半农半牧民族或商业民族。也许可以说,这时的“胡化”实际上乃是一种文化多元化。
——摘编自曹文柱、赵世瑜《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新的国际移民浪潮,移民的流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而劳动移民成为移民主体,其中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成为突出现象,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以大量的难民、非法移民以及女性移民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移民群体。
——摘编自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移民的特点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二战后国际移民的原因有哪些? -
11、下图为“环大西洋革命”,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殖民统治矛盾激化是根源 B、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 C、大西洋两岸革命相互促进 D、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扩展 -
12、自日本明治维新起,促使日本从锁国到开国转变的因素有( )
①黑船来航 ②洋学的传入 ③中国鸦片战争的教训 ④幕府的高压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3、中世纪,欧洲普遍有这样一种认识“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与此相一致的是( )A、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B、永恒的上帝啊!我为什么不能再变得年轻呢? C、人人均为上帝的造物,人只受上帝的奴役 D、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
14、在罗马共和国早期,父权具有绝对的权威,婚姻大事一般由“一家之主”来定夺。但到了共和国末期至帝国早期,部分贵族妇女开始参与家庭的重大决断,甚至参与子女的婚姻选择。上述变化源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C、罗马帝国的建立 D、法律适用范围扩大
-
15、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字母文字最初发源于( )A、古代希腊 B、西亚的腓尼基 C、古代罗马 D、马其顿
-
16、民国以后,中央政府规定中医经过考试才能开业。一些地方政府对中医考试的题目仿照西医科学的面目出现,如按摩科学、针灸科学、方剂学、诊断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等。这一现象( )A、有利于传统中医的专业化 B、推动了公共卫生体系建立 C、体现出政府对中医的扶植 D、改变了人们对中医的态度
-
17、下表是1933年由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编写的《共产儿童读本》目录(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
册数及课数
第2册第15课
第2册第19课
第5册第23课
第5册第25课
课题
吃东西要留心
种牛痘
消毒
死水与活水
A、中共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 B、苏区自然科学教育发展迅速 C、现代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D、日军利用化学武器发动侵略 -
18、有学者指出天津近代的城市发展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说明( )A、城市建设服务于经济发展 B、交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 C、城市发展取决于交通进步 D、天津城市建设理念先进
-
19、公共图书馆在18世纪尚不多见,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已在城市普遍出现。这一现象( )A、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B、反映了社会矛盾日益缓和 C、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D、促进了现实主义文艺产生
-
20、17世纪,某思想家写道:“由于不受法律和国王的控制,人们的生活中缺乏可使每人都敬畏的公共权力,他们就处于被称作战争的条件之下;在战争中,每一个人都反对另一个人。为了摆脱这种无法无天的局面,人们用他们的自由换得了社会和政治秩序。”由此可见,该思想家( )A、倡导政治革命 B、认同民主共和 C、反对自由平等 D、主张社会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