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为雅典城邦和雅典卫城布局示意图。据此图可知( )

    A、完善的城防工事表明雅典城邦思想观念封闭保守 B、以广场为中心的开放空间有利于公民的直接参政 C、雅典卫城布局集中表明城邦的城乡差别突出 D、公民数量不断增加推动城邦面积的不断扩展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以上三幅地图中提炼一个论题,结合地图信息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海外贸易中,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丝绸、瓷器、茶叶、铜钱等。进口商品主要是香料、药材、犀象、珠玉等,这些商品未经加工或技术含量较少,在中国消费范围和消费量有限。唐代以前,活跃在印度洋至中国的航线上的主要是波斯和阿拉伯商船。宋代时,中国海船取代了波斯和阿拉伯海船的地位,贸易活动远达东非沿岸,奠定了古代中国海上贸易的基本范围。该时期港口众多,海外贸易规模空前扩大。明代前期二百年,朝贡贸易成为唯一合法的贸易,排斥民间贸易,海外贸易下降。此后虽然有所回升,但远未得到充分发展。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材料二  证券化技术最早出现在1262年的威尼斯。那时,意大利的城邦国家由于战争的开支不断上升,而王权又受到公民一定的约束,不能随意向老百姓加税,必须拿未来的政府税收做抵押向民间借债。为保证债券的信用,必然要求对王权进行约束,这又促进了民主与法制的发展。

    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商业的快速发展,跨地区的贸易上升极快,催生了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商业信用票据的出现。在殖民扩张活动中,英国的冒险家为解决资金问题和分散风险,通过民间参股融资的方式,建立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并发展起了股票市场。这不仅保证商人有其独立经营海洋贸易的空间,也为英国后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公司组织形式上的准备。在金融体系支撑下的海洋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势力格局,新兴的富有商人为17世纪进一步制度变革的主力军。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证券化技术最早出现在威尼斯的原因。并以英国为例说明金融制度创新对西方发展的影响。
    (3)、写出材料三中各个组织的名称
  • 4、农业是人类文明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3000年或4000年这段短短的时间内,人类的生活比以前整整25万年的变化还大。在农业革命之前,大多数人都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寻觅下一顿的食物,除非他们在狩猎成功后能饱餐一顿。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而不是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把食物贮藏在粮仓里和牲圈里,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人类的能量一旦解放出来并且投入到许多新的工作中去,随之而来的就是专门的非农业的工艺的发展。因而,像诸如基本机械原理的发现,纺织、犁耕、轮作制陶以及冶金术等许多发明的迅速出现,就绝非偶然。

    ——【美】罗伯特.J.布雷伍德《农业革命》,陈星灿译,载《农业考古》1993年第1期

    材料二  现代农业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现代工业化、产业化为主要特征发展起来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形态……现代农业主要有三个领域: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等;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

    根据这一界定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且还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许多部门。

    ——摘编自《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业出现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农业的特点,并指出当今食物生产存在的问题。
  • 5、佛教刚入中国时,被儒家批判为“无君无父”。但元代重编的《敕修百丈清规》第一页就写着“大智寿圣禅寺主持臣僧德辉奉敕重修”,用了“臣僧”二字,而且将称颂祷拜君主的《报恩章》置于供养佛祖的《报本章》之前,代表着出家人彻底摆脱了不拜俗的戒条。这表明元朝时期(   )
    A、佛教伦理中国化 B、佛教成为国教 C、佛教完成世俗化 D、佛教儒学合一
  • 6、《本草纲目》载:“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苗高三四尺,六七月开花成穗如秕麦状,苗心别出一苞,如棕鱼形,苞上出白须垂垂,久则苞拆子出,颗颗攒簇,子亦大如棕子,黄白色。可炸炒食之。”该史料可用于印证(    )
    A、玉米最初被作为药用植物引入 B、明朝玉米出现了改良品种 C、物种交流丰富了明代人的饮食 D、欧洲作物开阔了国人视野
  • 7、如果为下图标注一个题目,最恰当的是(   )

    A、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B、全球航路的开辟与奴隶贸易 C、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展 D、二战以后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 8、下图是1923~1934年普通汽车及公共汽车数量的增长情况(单位:辆)图。其主要说明了(   )

    A、汽车已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B、广大民众的收入大幅提高 C、交通近代化程度有所提高 D、国民追逐时尚成为新潮流
  • 9、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1864 年 

    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由微生物引起,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了罐头生产工艺。罐头生产工艺传至世界各地

    1918 年 

    美国卡尔维特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家用自动电冰箱,人们保鲜食物更加轻松便利

    1958 年

    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经过脱水处理,发明了方便面。其后,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还发明了杯装方便面

    A、食品技术创新便利了人类生活 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C、科技进步推动了食品种类创新 D、工业革命推动了食物结构改变
  • 10、如图为“美国农业的投入使用量(以1967年指数为100)”。对如图的合理解释是(   )

    A、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 B、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C、机械投入增多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 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 11、“19世纪下半叶,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上述状况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出现 B、19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形成 C、英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12、建安文学的特点不包括(   )
    A、内容充实,关注现实 B、苍凉悲壮,富于进取精神 C、慷慨激昂,富有生气 D、深入浅出,通俗生动
  • 13、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我国存在三大核心文化圈:齐鲁文化圈,主张通过礼义教化实现治理;三晋文化圈,主张通过政刑法制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至于荆楚文化圈,既不主张礼义教化,又不主张政刑法制,而是采取一种相对消极的“与民自化”的措施,实现社会的自然进化。这反映出(   )
    A、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强 B、农耕文化相比游牧文化具有优势 C、中华文化的多元色彩 D、自然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 14、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是中华文明的物质象征。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B、汉代华美轻柔的丝织品为中国赢得“丝国”美誉 C、唐代大邑白瓷、邢窑青瓷等釉色光亮,各具风格 D、唐宋以来,中国海上对外贸易之路被称为“瓷路”
  • 15、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 B、民族交往频繁 C、商品经济活跃 D、皇权高度集中
  • 1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等《早期殖民主义侵略》

    材料四 16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1)、根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请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四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玛雅人的宗教礼仪用品——玉米神陶香炉。玉米是印第安人最宝贵的作物,为避免它受到伤害,人们创造了玉米神专门保祐玉米生长。玉米神陶香炉用于与玉米和繁衍有关的重大典礼仪式,上面塑造的玉米神手持鲜花从天而降,带来丰收的希望。在玛雅文化中,玉米神的法力非常大,他同植物和山神关系紧密,他的后裔则被看作是夕阳、雨、闪电和蜜蜂的象征。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玛雅人创造了美洲大陆上最古老的文明……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用字母或符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为了计算时间、预言未来和为献祭和主要的丧葬事宜推算吉日,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与当时欧洲的天文学知识不相上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也许是整个地区的气候发生了不利于玛雅农业的骤变,杂草疯长,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丛林日益向城市逼近,像沙漠吞噬绿洲一样毁坏了玛雅人生存的基础,或者是疫病流行,导致人口锐减,损伤了文化的元气,也逼迫幸存者尽快逃离危险的故园。再或者是外部的威胁,如墨西哥中部居民侵犯,致使玛雅人逃难而去,听任自己繁荣的城市中心倾颓,甚至可能直接由入侵者捣毁了玛雅宗教建筑,发生“犁庭扫穴”的大灾变。

    ——林大雄《玛雅的智慧》

    (1)、从材料一的文字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分析玛雅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手中夺取。”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 “平民政体”(民主政体)一词的确解应该是自由而贫穷——同时又为多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相似地,“寡头政体”一词的确解应该是富有而出身较高——同时又为少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哪种政体更能发挥公民的创造力,造就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试举两例予以说明。
  • 20、某人取得了以下成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此人是( )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上一页 482 483 484 485 4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