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表是《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

    年份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841年

    20%

    43%

    37%

    1877年

    14%

    55%

    31%

    A、工业发展迅速 B、农业经济衰退 C、贫富差距缩小 D、服务业占主体
  • 2、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按此原则,美国联邦政府设立的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机构是( )

    ①总统    ②国会    ③国王    ④最高法院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提供政治思想理念的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 4、新航路开辟后,洲际间的人口迁移逐渐增多。15—16世纪,世界上移民最为集中、族群混合程度较高的地区是( )
    A、非洲 B、亚洲 C、美洲 D、欧洲
  • 5、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不包括( )
    A、彼特拉克 B、薄伽丘 C、达·芬奇 D、但丁
  • 6、英国历史学家AR·布恩说,亚历山大最大的功绩是“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这反映出亚历山大的扩张( )
    A、扩大了帝国的版图 B、改变了文明交流的方式 C、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 D、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 7、“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的地理特征造成了大批城邦的诞生与发展。”这段话描述的古文明是( )
    A、古希腊文明 B、罗马帝国文明 C、古中国文明 D、古埃及文明
  • 8、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在哪一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  )
    A、和平统一 B、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经济 C、“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9、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 10、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1931年九一八事变 B、1932年一•二八事变 C、1935年“华北事变” D、1937年卢沟桥事变
  • 11、下面诗歌反映出的长征精神是( )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A、坚持不懈,革命首创 B、民主科学,爱国进步 C、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D、艰苦奋斗,谦虚谨慎
  • 12、为防止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 )
    A、《清帝逊位诏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 13、“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一条款出自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4、下列著作中,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知识的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 15、秦朝实行郡县制,不封诸侯王;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又逐步削夺诸侯王封地和权力,其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各地经济交往 B、加强中央集权 C、大力发展封建经济 D、促进民族融合
  • 16、黄梅戏《天仙配》中“你耕田来我织布”唱词,反映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
    A、刀耕火种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铁犁牛耕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化过程包括对非生物能源的利用、机器制造品对手工业品的替代以及新型企业和劳动组织的产生。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工阶层的壮大增加了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经历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大量高质量低价格的商品被生产出来,生产力的发展转变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工业化有收益也有代价,它带来了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在工业社会,家庭生活急剧变化,男人、妇女和儿童逐渐离开家庭到工厂和矿井工作,常常面临恶劣的条件。社会主义者主张建立更为公正平等的社会,政府减轻了早期工业时代最严重的一些弊端。政府和工会都为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和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做出努力。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等著,魏凤莲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中对19世纪中期的工业时代有如下描述:

    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我们将拥有一切,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直接上天堂,我们直接下地狱。

    ——摘引自【英】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化给欧洲社会带来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运用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的相关史实,围绕工业革命相关主题,谈谈你对查尔斯·狄更斯“精彩描述”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7年,美国古书商购得一幅标有“文兰”的古地图,将其交给耶鲁大学。这张地图引起了耶鲁大学的重视。根据北欧英雄传说《冰岛人的萨迦》记载,1001年,莱夫·埃里克松率领维京船队从格陵兰岛起航,向西进发,几天后看到一个前所未闻的陆地,将其命名为“文兰”即“美酒之地”。1960年,探险家根据历史传说在北美发掘了当年维京人的住所证实了“文兰”存在的真实性。1965年,耶鲁大学对外公布了《文兰地图》及其研究成果。认为这是一幅大概可以追溯到1440年的古地图。

    这幅《文兰地图》是手绘在羊皮纸上的,如果是真的,那它就是欧洲中世纪唯一出现了美洲的地图,说明不止北欧人,整个西欧主流社会在哥伦布航海之前就意识到北美洲的存在。

    然而,该地图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是争议之源。有人提出地图上格陵兰岛的形状相当准确,这在当时是没办法了解到的。1974年,化学分析师沃尔特·麦克龙研究地图所用墨水,发现其中含有微量锐钛矿成分,这种物质直到1920年才出现,因此这幅地图被宣布为伪造。但几位科学家对麦克龙的结论表示怀疑,有人认为锐钛矿在中世纪可能以副产品的形式出现过。耶鲁大学方面又宣称该地图是真实地图。2002年,人们利用放射性碳定年代法证明了绘制地图的羊皮纸诞生于1434年前后。但与此同时,激光探针光谱分析的结论反而支持了麦克龙的观点。2004年,历史学家、制图师柯尔斯滕·西弗根据墨水、羊皮纸来源等多种因素,判定该地图为现代伪造品。截至2009年,人们对该地图做了进一步研究,包括利用中世纪的方法生产出带有锐钛矿的墨水,结果没有证据证明该地图为伪造。

    因此,争论一直存在,无论被证明是真或假,这张地图实际和持久的价值,已经超出了其真实性或欺诈性。

    ——摘编自博·里芬堡《皇家地理学会伟大的探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史实,探究《文兰地图》出现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辨析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庚子事变后,中国新思想界有人提出了建立国民政治的主张。他们认为:“欲国民能力发达,以竞争图存,必须赋予国民以参政权,建立国民政治。国民政治不但可提高国民能力,且能限制专制权力,保障产权,发展资本主义,以对抗列强的经济压迫”……“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在20世纪初渐成新思想界的共识。其中,革命派主张“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立宪派要求建立“国民的立宪”。

    而立宪派则较多地受精英民主论的影响,他们恐惧“下等社会”当政,认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当以中等社会为立足点、主动力,不赞成过早向“下等社会”开放政权。梁启超主张必先“新民”,牖启国民之政治思想,培育其能力,再实行国民政治,不赞成在国民资格未备的条件下实行国民政治。

    民国建立后,立宪派强调人民主权说于学理不通,也不适合中国当前之需,且易生流弊;革命党人则将主权在民看作共和政治的本质特征。

    思想界围绕平民政治与精英政治发生的争论持续发酵。

    ——摘编自邹小站《清末民初思想界关于平民政治与精英政治的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思想界围绕平民政治与精英政治的争论出现的历史背景。
    (2)、围绕“清末民初革命党人的政治主张及实践”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 20、 如表出自孙家恒、孙秀峰主编《苏联对外经济贸易》。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

    年代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外贸

    总额

    1643

    1502

    1002

    661.8

    510.3

    477.4

    485.4

    5237

    475.1

    271.4

    485.2

    A、轻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B、服务于战争的需要 C、以满足国内需求为目标 D、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上一页 368 369 370 371 37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