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下面是1949年、1953年和1957年在校大学生分科比例(%)变化情况表。这一变化( )
年份
工科
农科
林科
师范
文科
理科
财经
政法
体育
艺术
1949年
26.0
8.4
0.5
10.3
10.2
6.0
16.6
6.3
0.2
2.4
1953年
37.7
6.1
1.2
18.8
6.7
5.8
6.4
18
0.5
1.3
1957年
37. 0
7.7
1.4
26.0
4.4
6.5
2.7
1.9
0.7
0.6
A、表明教育系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建成了学科专业齐全的院校体系 C、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D、提高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 -
2、大兴纱厂是近代石家庄第一家大型民族纺织企业。1947年中国共产党接管该厂后,在加强公营管理的过程中重新调查与分析其资本性质,1948年5月提出发还私营 。此后,经过双方多次协商,大兴纱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几个月内又实现由公营向私营的转变。大兴纱厂从公营到私营的转变( )A、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B、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贯彻了新民主主义的路线 D、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
3、20世纪初,我国女性兴起办报热潮,发表诗歌高呼“兴民权”“女子国民”等理念,并成立女子国民军 、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这一现象( )A、反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体现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表明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D、反映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
-
4、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历史悠久。1846—1886 年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加,19世纪80 年代中国茶叶占世界茶叶市场的比重为70%。这说明了( )A、茶叶生产的近代化进程加快 B、近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D、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密切
-
5、1855年,列强要挟清政府迫使当地百姓搬出租界,上海知县布告要求限期拆除。次日,民众就用“揭帖”回应:“西方蛮子,本不文明……来到中华,如狼逞凶。不论何物,不分地区,随意侵吞,随意夺取。”这首揭帖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C、夷夏观念影响中国的外交 D、民众对侵略行径的愤慨
-
6、中国古代的“丁”多指成年男性,但清中期以后某些册籍中表示“丁”的数量却出现了小数,如道光年间《保宁府志》 载当地丁数实为“15232.689466丁”,又或者对“丁”的统计使用“升”“合”“勺”“撮 ”等粮食计量单位 。这主要是因为( )A、商品经济发展 B、赋役制度的变革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宽松的文化政策
-
7、宋代文化一改汉唐雄浑、博、外向的特性,审美观念表现出平淡、细腻和宁静的特色。在色彩上,宋代绘画由重彩向淡彩转变;在境界上,追求萧条淡泊、荒寒、雅意。宋代审美观念和绘画风格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B、艺术精神受到理学影响 C、宋代市民文化开始兴起 D、商业发展影响绘画艺术
-
8、有学者指出,汉魏 、魏晋政权的更迭,皆是以自上而下的禅让方式,而非以自下而上的暴力手段完成,这种方式成为后世朝代更迭时效仿的标准样式 。这一历史现象说明当时( )A、豪强世族力量强大 B、民族交融的趋势明显 C、科举制发展 D、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
9、春秋时期“ 齐有彗星”,齐侯欲以祭祀祛除不祥,晏子说“无益也,祗取诬焉”,认为“祝史之为,无能补也”。面对水灾,百姓祭祀神龙时,子产指出神龙与水灾无关,坚持“吾无求于龙”,不必祭祀。这反映出当时( )A、礼乐制度被彻底废除 B、儒学思想成为主流 C、人文主义思想萌发 D、神权政治思想浓厚
-
10、截止到2000年,我国已发现的史前城址中的绝大多数属于龙山文化时期,这些城址不同于普通聚落,而是地域性中心聚落 , 城墙的修建反映其防御强度不断增强 。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出现了文字 B、进入了奴隶社会 C、城市开始出现 D、出现了早期的文明曙光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鼓舞下,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末,亚非新独立的国家已有69个,此后又逐渐增加到120多个,东方民族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以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为标志,发展中国家作为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在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以及争取建立新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主义从争取政治独立和国家主权变为争取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本国正当经济权益,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20世纪60年代,77国集团的建立便是发展中国家力图维护合法经济权益的集中体现。
——摘编自徐煜《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处于觉醒阶段的非洲反抗殖民主义的斗争虽先后归于失败,但却为50年代以后的非洲独立浪潮奠定了基础,并使非洲大陆进入了以独立为主题的历史阶段。利比亚于1951年率先独立,成为战后第一个赢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埃及于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并打退英、法、以的合伙侵略。非洲独立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高潮,1963年,非洲统一组织的成立也成为其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大多数宗主国在非洲的统治土崩瓦解,剩余的葡萄牙和南部非洲的白人种族主义的顽固统治也于70年代彻底瓦解。90年代,来自海外且延续了500多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非洲格局出现一派新天地。
——摘编自马丁、王芳《20世纪非洲政治格局演变析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胜利以来亚非民族独立运动深入发展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90年代“非洲格局出现一派新天地”的原因及影响。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鉴于苏俄国内形势仍然严峻的现实需要,1918年春,列宁提出了由国家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竭尽全力“医治战争带给俄国整个社会机体的极其严重的创伤”。此后,列宁通过余粮收集制和产品供给制,以产品、个人消费品和日用品高度国有化的形式禁止私人买卖商品和粮食,普及义务劳动制,坚持“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对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严格的计划控制,成功地保护了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政权。1920年,国内各类企业基本上在政府的监督下有序运行,但随着国内战争的基本结束,这些举措却使刚刚恢复和平的国内环境再次走向混乱和衰退。1921年,列宁在吸取这些教训之后又开启了崭新的政策尝试。
——摘编自韦光波、朱喆《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材料二 在取得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胜利之后,苏俄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产生于战争时期具有临时性质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建设时期很快就出现了“政策失灵”的问题,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8日,列宁在《农民问题提纲初稿》中明确提出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指出农民的税后余粮可以在地方自由流转。此外,在租让制方面,1920年11月,列宁就指出租让制是在俄国经济极其薄弱时利用资本加速经济发展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式。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实施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有关决议,新经济政策开始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摘编自张伟《改革视角下的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十月革命后列宁采取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政策名称,并列举其具体举措。(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列宁“崭新的政策尝试”的合理性。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学生在阅读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前四章后制作了如下的思维导图:
结合思维导图与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文明与社会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理环境
发展
终结
古代
西亚
文明
两河所带来的肥沃冲积平原上,构建了复杂的放射状灌溉系统,但该系统一旦中断,大片平原迅速变成贫瘠的盐碱地,这一系统后被埃及法勒姆地区引进学习
公元前2千纪初,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位国王汉谟拉比结束城邦混战,他在法典中宣称自己“令正义升起像太阳神照耀着黑暗笼罩下的人们,给大地带来光明”
公元前6世纪中期,居鲁士二世领导的波斯开始扩张领土,灭亡了新巴比伦王朝
古代埃及文明
沙漠荒芜,但其中丰富的金矿成为法老们的外交基础,以换取短缺的资源,也阻隔着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与入侵;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大量沃土,成为农民的乐园
公元前3千纪中期,第四王朝的物质文明达到古王国时期的顶峰,这也是埃及历史上王权强盛的黄金时期,胡夫、哈夫拉和门卡拉留下了闻名世界的三大金字塔
法老埃及三千年的历史结束于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的东征
材料二 总的来说,希腊的城市在布局上大体都是一个模式,平直的街道将城市分割成均匀的小块,房屋排列整齐而密集,所有房屋大小都差不多。时间和金钱更多地投入到为所有公民谋利的事情上。传统的贵族家族已经消亡,拥有多种形式的财富已经成为很普遍的事,某些富有者几乎没有土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西亚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的共同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希腊文明的独特之处。 -
15、1999年7月,叙利亚总统访俄时表示,应创建一个多极世界,这个多极世界将不容许任何一个国家左右事态发展;美国在这一时期也不得不承认其世界霸权地位受到当时内外条件的极大限制,对外霸权“深度有限”。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范围扩大 B、美国霸权地位发生了动摇 C、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D、新兴国家主权观念普遍增强
-
16、20世纪60年代后期,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明确指出,要增加社会主义企业的自主性,保障经济发展具有更大的计划性,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营的方法并使之现代化。南斯拉夫则提出要建立“自治型”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发展民主,实行工人自治。这说明东欧国家的改革旨在( )A、消除意识形态的影响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建立市场经济的模式 D、巩固与苏联的关系
-
17、美国在1948年实施了“柏林空运”行动,以应对苏联对西柏林的封锁。同时,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由此可见,柏林危机( )A、加剧国际局势的紧张 B、成为冷战开始标志 C、推动多极化趋势加强 D、导致两极格局终结
-
18、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0年7月14日的全民广播中强调,英国人民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人民的战争”。1942年4月,战时内阁大臣欧内斯特·贝文在伦敦接待国际劳工组织代表时将“二战”称为“人民战争”。英国政府的这些做法有利于( )A、动员民众参与反法西斯战争 B、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消除英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D、强化与苏联的军事合作
-
19、1922年5月22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允许农民自由选择使;用土地的形式,采取村社的、个体经济的或集体经济的形式。这一举措有助于( )A、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B、苏俄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C、推动苏俄国内战争的胜利 D、保证苏俄工业化的开展
-
20、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公社社员们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建设,展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然而,公社最终还是失败了。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A、缺乏正确的领导和策略 B、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C、不具备成功的客观条件 D、只是一场不切实际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