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分别是考古学家在意大利庞贝古城遗址壁画中发现的2000多年前的圆形面食“占罗马披萨”和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的4000年前用小米粉制作的面条。这些考古发现可用于印证( )
A、物种交流促使饮食文化趋同 B、丝绸之路改变罗马生活方式 C、早期文明的独立性与相似性 D、罗马帝国是麦类作物原产地 -
2、下图是1953年中国高等学校招考专业分类情况,这说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 )
A、满足人民精神文化诉求 B、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 C、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D、彰显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
3、下图描述的是汉代前期军功阶层担任三公九卿、王国相和郡太守等官职的变化趋势,其趋势表明当时( )
A、君主集权不断加强 B、实行重文轻武方针 C、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D、道家学说地位稳固 -
4、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末李之藻、徐光启等学者接受西学,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天文数学、农学水利等书籍,他们看到西学与中学之间在自然科学乃至宗教、道德方面体现出来的某些相近、相合或相通之处,由此得出“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看法。清代初年,一些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由中学西学相通相合的看法,转向“西学中源”说,即认为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真正推阐、论证“西学中源”之说,使之系统化、定型化,并对当时及其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康熙时期的梅文鼎。梅文鼎借用了明末以来学者猜测西学与古代中学关系的说法,即“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他解释说,中国远古时代,天算之学十分发达,尧命“仲、叔分宅四方,以测二分二至之日景,即测里差之法也”。与此相应,传教士出于其自身的目的,在利用科学技术作为传教手段之时,也有意迎合中国知识界“西学中源”的说法,把西方代数学(AIgebra)的译名“阿尔朱巴尔”直接解释为“东来法”,也称之为“中国法”。传教士的这一做法,得到了清廷最高统治者的赞赏。康熙帝说:“夫算法之理,皆出自《易经》。即西洋算法亦善,原系中国算法,彼称为‘阿尔朱巴尔’。不仅西洋算法出自东方,就连西洋历法也同样得自中土。”在统治者的倡导之下,“西学中源”说不仅成为定论,而且成为当时知识界看待西学和中西文化关系的主流观点。
——摘自国学网(节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西学中源说”提出的背景。对于“西学中源”说,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或者说你是如何评价“西学中源”说的?
-
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边疆治理自古以来就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或者相关政策来加强管理。
材料 下表1989~2018年30年边疆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
聚类主题词
高频关键词
边疆重点地区
新疆、清代新疆、新疆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云南省、云南边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西藏、拉萨、日光城、噶厦政府、达赖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蒙古、内蒙古、蒙古地区、黑龙江、黑龙江流域、黑龙江省、广西、海南岛、海南
边疆关注时段
汉(秦汉、西汉、西汉王朝、汉武帝、两汉、东汉)、唐朝(唐代、唐王朝、唐前期、隋唐时期)、元(元代、成吉思汗)、明代(嘉靖、万历、明初、明廷、朱元璋)、清朝(清代、清朝、乾隆、清政府、清代前期、清廷、明清时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朝)。
边疆治理策略
设置都护府、册封、和亲、改土归流、宗藩关系、治边思想、屯田(制)、经略、土司制度、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理藩院、羁縻州府、西藏地方政府、安西四镇、策略、黑龙江将军、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卫所、天下观。
——改编自朱尖《中国边疆研究学术热点、特征与边疆内涵认知》
根据材料,请从表中选取相关关键词进行组合,以边疆治理为核心,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历史的具体史实予以阐释。(要求:写出组合,主题明确,史实清楚,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论述合理。)
-
6、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8页
材料二
由于1832年的改革,(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年的48.8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增加到3.3%。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
1830年,美国第七任总统杰克逊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西迁中约减少了1/3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
——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看待材料二中选民增加带来的影响?材料三中美国政府强迫印第安人西迁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2)、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
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当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二
水雨,除兴。(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
——《秦律十八种·徭律》
(1)、请仔细对比《史记·陈涉世家》和《秦律十八种·徭律》,你有什么发现?能否探究其中的原因?(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史料运用应该注意哪些原则?《秦律》的作用是什么? -
8、2021年1月20日拜登宣誓就职后为特朗普退出巴黎协议致歉,当晚宣布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停止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等多项行政措施。联合国方面对于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表示欢迎。这表明( )A、美国的国际地位下降 B、世界新秩序已然建立 C、国际问题需合作应对 D、联合国主导国际事务
-
9、1989年,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发表了历史终结论一文,宣称:资本主义与自由民主的现代体制已经超越了历史和意识形态矛盾,但其他的世界角落还在追赶历史。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他当时声称,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将成为“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不可能再有更好的选择”。该论调旨在( )A、抨击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B、强调西方民主制是唯一的统治形式 C、预言冷战即将结束的必然 D、维护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
-
10、被奉为日本“文化之神”的菅原道真曾提出“和魂汉才”即以日本精神为主体,让中国汉代以来的智慧为己用。明治维新之后,开启了思想转变的序幕,将“和魂汉才”变成“和魂洋才”即在保留本国传统文化同时,应用西方现代技术,吸纳西方文化社会制度,促进日本的进一步发展,走上了强国之路。该材料的启示是( )A、文明开化促进了日本的强盛 B、洋才优于汉才是日本转变的根源 C、应该在变革中坚守文化自信 D、只有学习西方文化才是强国之道
-
11、18世纪末,英国政治家索姆杰·宁斯指出:“英国宪法的优点在于它由三种权力构成,彼此相互依靠。其中一方独立于其他两方,它必将独占全部的权力,我们的政体就会立刻改变。上个世纪行使过下院独立,国王被弑,贵族遇难,建立起世上最坏的民主政体。倘若我们不幸再看到另一个民主政体,同样的混乱肯定会再次发生。”同时代的埃德蒙·伯克也认为:“成功源自光荣革命,但光荣革命的原则不是变革而是维护传统。传统保障了社会的存在,是社会的基石。”材料中的政治主张表明英国( )A、在保守思潮盛行下戒备底层革命 B、下院独立是社会混乱的根源 C、三权分立原则是英国政体的优点 D、君主立宪政体存在严重弊端
-
12、希腊哲学为古代奥运史留下珍贵的精神遗产,苏格拉底主张“凡属希腊国民应注意健身之道,以应付国家需要,以保民卫国为天职”。亚里士多德不仅亲身参加体育实践,而且在《国家论》中提出:体育、德育和智育应相互联系,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体育可以先于智育,体育既能强健体魄,又能塑造人们的形体美和心灵美。古希腊哲学家们关于体育价值的认识( )A、突出了体育健身比智育更重要 B、成为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精神源头 C、是应付国家和保民为国的需要 D、来源于哲学家亲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实践
-
13、1992年,大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受南方谈话的影响,纷纷主动下海创业,形成了以陈东升、田源、郭凡生、冯仑、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等为代表的企业家。“92派”是指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成长起来的一批企业家,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是“92派”这个名词的发明者。“92派”企业家是反映中国改革进程的一个重要群体,陈晓守著有图书同名《九二派》,记录了这代企业家的理想与商道。“92派”的出现是基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C、下海创业已成为国人的共识 D、体制的束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
14、《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统计

该统计报道中的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是( )
A、美国的霸权受到了挑战 B、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中美建交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中国对美国的认识在不断加深 -
15、《祭黄帝陵文》(毛泽东)载:赫赫始祖,吾华肇造。……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泱泱大国,让其沦胥?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此篇祭文发表于1937年4月5日,表明共产党人( )A、借黄帝之名要求各党团结抗日 B、决定贯彻实施全面抗战的路线 C、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决心以全民族的方式抵抗侵略
-
16、1936年《日满年鉴》(英文版)中记载了1926—1930年中国东北生铁的生产及输出(单位:吨)
时间
生产
出口
鞍山产量
本溪湖产量
1926
165054
51000
178493
1927
203445
50000
244290
1928
224461
63030
249397
1929
210443
76300
299509
1930
288433
85060
222911
表格中的生铁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地区铁矿资源丰富 B、国民政府的治理 C、服务于世界市场的需求 D、伪满洲国的开发 -
17、“膏火”制度设立于清代雍正时期,由官府、学校向学生提供钱粮补助,实行养以助教。自雍正以后,与考课制度相配套,又相应设立“膏火”奖赏制度。洋务运动开始后,以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为代表的新式学校,在创办时,皆“月有膏火,考有奖赏,一如曩者书院例”。对材料中的膏火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B、解决了学生的学费问题 C、是封建教育的产物 D、养士精神仍然值得提倡
-
18、李釜源在《地图综要》中记载:“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其土地广阔,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材料反映出( )A、明清经济中心的分化 B、楚国农业发达物产富饶 C、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D、江南粮仓地位十分稳固
-
19、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的繁盛热闹。但如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桥下的那只船正要穿过桥洞,却没有放下桅杆,眼看就要撞到,船上人才慌忙放倒桅杆。而且桥上有文官坐着轿子,武官骑着大马互不让道,等等诸如此类的隐喻,据此,最合理的解释( )
A、城市街道需更宽敞的设计 B、北宋重文轻武使官场矛盾突出 C、北宋的商品经济虚假繁荣 D、北宋的繁华盛世之下败象已现 -
20、唐初官吏任命需经吏部、门下省,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前,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皇帝的任命诏书需中书省用朱笔正封。然而,武则天后的唐中宗李显,而径自封拜官职,所书“敕”字,也不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墨敕斜封”。“墨敕斜封”的出现表明( )A、三省六部制度被废除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中枢运行机制遭破坏 D、朝廷腐败现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