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表是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规划。它体现了(  )

    时间

    主要内容

    2020—2035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2050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中国综合国力居世界之首 B、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 D、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新精神
  •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核心理念的“全球发展倡议”,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据此可知,习近平的外交思想(  )
    A、彰显了世界大同的崇高追求 B、开始重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D、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3、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这其中包括邓小平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  )
    A、“一国两制”构想 B、经济体制改革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对外开放政策
  • 4、1999年11月,由江泽民题名的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成功;2002年3月,长征二号F火箭成功发射“神舟三号”飞船后,江泽民为该火箭题名“神箭”。“神舟”“神箭”成功发射主要是由于我国(  )
    A、大力依靠社会资本 B、致力于自主创新 C、引进世界前沿科技 D、践行科学发展观
  • 5、1997年香港回归之初,很少香港人申请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十年之后,根据特区政府的统计,在香港的700万居民中持有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的人数超过400万,而英国BNO护照持有者降为150万人。这一变化表明(  )
    A、香港人的“一国”意识有所增强 B、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逐渐确立 C、“一国两制”构想得到成功实践 D、新时期中国综合国力明显提升
  • 6、2020年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也与100多个国家,10多个地区和国际组织分享疫情防控等多份技术文件……中国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另受部分国家的邀请,中国派出医疗队对外进行援助。在这场全球战“疫”中,有一种风范叫“中国担当”,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这体现了( )
    A、中国的治国理念被世界效仿 B、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代表 C、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D、全国协作抗疫上的制度优势
  • 7、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策,允许浦东新区采取比经济特区更优惠的政策来发展经济。这一决策的作出(  )
    A、践行了“南方谈话”的精神 B、受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影响 C、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使对外开放得到进一步深化
  • 8、80年代初,重庆市一些企业试行以税代利,企业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一部分以调节税的形式上缴国家,从而改变了过去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制度。这项改革(  )
    A、改变了企业所有制 B、实现了政企彻底分开 C、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D、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农村地区流行一句谚语“大包干、大包干,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  )
    A、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 B、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C、促进集约型规模经营 D、实现农业集体化生产
  • 10、1978年11月10日开始的中央工作会议,远远超过预期,会期长达36天。该会主题原本是结束对“四人帮”的批判,集中精力搞四个现代化,但是,会议的焦点急速地从经济转向政治,开成带有全局性的拨乱反正的会议,从而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充分的准备。这种变化反映了(  )
    A、结束阶级斗争为纲是大势所趋 B、实现四个现代化存在重大分歧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由此展开 D、改革开放的方针已经初步确定
  • 11、中共八大上,周恩来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报告指出,“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把计划放在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使重点建设和全面安排相结合”。这反映出党和政府(  )
    A、侧重以重工业的发展为先导 B、旨在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主导作用 C、解决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状态 D、意在使经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 12、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针对对共产主义的直接或间接攻击,周恩来在发言中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并说:我们允许不知真相的人抱有怀疑,但……我们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到中国去参观。周恩来此举(    )
    A、有助于打破中国的外交僵局 B、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C、使中国成为主要的反帝力量 D、说明中国已经走出了外交低谷
  • 13、如表所示材料是不同学者在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的背景的观点,这可用来说明(   )

    材料

    中国传统价值观: 一是重视伦理道德; 二是从仁义出发,强调集体利益, 促进人与人、阶级与阶级、国与国之间平等和谐相处; 三是主张“和为贵”,提倡“和而不同”“有容乃大”

    不干涉原则来源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卢梭的思想

    A、中西文化具有兼容性和互补性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际意义 C、新中国的外交与西方外交的本质区别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深刻的思想渊源
  • 14、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长沈雁冰署名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为推动新年画运动的深入发展,文化部于1950年和1952年先后举行新年画作品评奖活动,选出了《农民观看拖拉机》《劳动换来光荣》《毛主席大阅兵》《群英会上的赵桂兰》《保卫和平》等具有典型性的获奖作品。此时的新年画运动(  )
    A、有利于增强群众的国家认同意识 B、旨在宣传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 C、广泛选取农民加入合作社的题材 D、反映社会主义时期的精神风貌
  • 15、1948年8月,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经控制东北,7%的土地和86%的人口,正规军和民兵共有100万人。国民党军队共有55万人,但被分割包围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沈阳、长春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这反映了(  )
    A、全国战略决战时机已成熟 B、国民政府忽视东北的地位 C、东北地区具备决战条件 D、东北地区群众基础良好
  • 16、右图为中国近代史上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B、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C、挫败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改变了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
  • 17、一位红军战士在家书中提及“自我反攻,以(已)到达陕西栒邑县太峪镇驻房(防),衣食住行是很平安”,“假是(使)家内接到我信,很快的与家(我)来信,不要递误,免得我在外挂念。来信到第一方军(红一方面军)第一军第四师十二团第三连。工作是很快乐的!”(家书落款时间为阳历四月卅日)由此可知,家书所写之时(  )
    A、红军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 B、取得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 D、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 18、1921年8月20日,党直接领导下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工人报刊《劳动周刊》问世,其刊载章十分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并冠之以口语化的标题,如《我们工人就活该死么》《反是工人倒霉》等。该报刊旨在(  )
    A、激发民族抗争意识觉醒 B、鼓舞工人阶级参与革命 C、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D、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意识
  • 19、中国历代政权特别重视“正统的名分”,在近代这被称作“法统”,即统治权力的法律依据。有学者指出,民国的法统其实有南北两个来源,可以用民国初年两个代表性的法律文件来体现。这两个文件最有可能是 (  )

    ①《钦定宪法大纲》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清帝逊位诏书》 ④《中华民国宪法》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 20、1895年,康有为在上海组织强学会,推进变法运动时得到了张之洞的支持。然而次年,当张之洞得悉北京强学会遭封禁后,立即解散上海强学会,令“现时各人星散,此会不办”。张之洞前后态度的变化折射出(    )
    A、维新运动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 B、戊戌变法触动了官僚的利益 C、追求“自强”的洋务运动失败 D、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走不通
上一页 976 977 978 979 9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