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有学者认为,新发布的《土地法大纲》恰如林肯的《黑奴解放宣言》在1861至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问的作用。1947年底,上海《密勒氏评论报》也说道,“中共采取了两种斗争方式,一是土改,二是军事,决定最后胜负的在于前者不在后者。”这些论断说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A、展现了统一战线的凝聚作用 B、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C、延续了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 D、彻底改变了土地私有的生产关系
  • 2、1919年元了,李大钊撰文指出“一九一四年以来世界大战的血、一九一匕年俄国革命的血、一九一八年德、奥革命的血,好比作一场大洪水——诺阿以后最大的洪水——洗来洗去,洗出一个新纪元来。这个新纪元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和一九一四年以前的生活、文明、世界,大不相同,仿佛隔几世纪一样。”由此可见,当时( )
    A、中国出现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B、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发生新的变化 C、国际局势动荡引发中国思想界裂变 D、西方文明逐渐被中国知识界抛弃
  • 3、下表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观点。其主张( )

    A、有利于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摆脱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羁绊 C、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 D、加速了袁世凯尊孔复古的破产
  • 4、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来华英国商团希望在“自由贸易的庇护下”,对华贸易“将继续扩大,直至巅峰”。当时广州英文杂志《中国丛报》载文指出,“中华帝国——它的古代无与伦比,其面积和资源也几乎无可匹敌——现在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可以用来论证(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B、清政府落后挨打的历史原因 C、重商主义影响英国对华政策 D、英国对华资本输出的紧迫性
  • 5、下表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观点。由此可见,这些思想家( )

    A、批判了空谈义理的学风 B、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C、认同个人合理利益诉求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6、唐朝初期实行由朝廷任命部落首领兼任州、县长官,管理程序则沿袭部落原有的管理方式的“羁縻州制度”。羁縻州首领须接受朝廷颁发的印信,由朝廷的派出机构都督府或都护府代行具体管理职责。唐代的这一制度( )
    A、实现了中央对边疆的直接管辖 B、开创西域治理的新模式 C、确保了北方“丝绸之路”的畅通 D、具有“因俗而治”的特征
  • 7、下表为北朝社会救济的部分记载,由此推知,这一类的社会救济( )
    A、开创了预防灾害的救助体系 B、确保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C、有利于降低政府的治理成本 D、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灵活性
  • 8、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宋代户籍管理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这一变化( )
    A、表明宋代户籍具有一定开放性 B、根源于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 C、使赋税与行政管理逐渐一体化 D、意在弱化政府对民众的控制
  • 9、彭头山文化遗址,位于现湖南省北部,距今约9000-8300年。遗址中发现了成排的房屋,出土的大部分陶器胎泥中夹有炭屑,炭屑中明显有稻谷与稻壳的痕迹。这些考古发现表明该时期( )
    A、农业生产已形成精耕细作 B、原始农业文明已经出现 C、长江流域文明居领先地位 D、水稻成为南方主要作物
  • 10、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初随着西进运动的开展,美国东部地区出现男性劳动力匮乏问题,于是女性成为工厂首选,尤其是年轻未婚女性构成了棉花产业劳动力。在19世纪20年代中期的新罕布什尔州多佛制造公司中,所有工人中有89%是女性。工厂支付的工资一般高于家庭生产和家政行业,对于渴望经济自由的女性产生巨大吸引力。纺织工厂中,男性占据着所有管理类的职位,以及作为熟练技工负责修理工作,女工则负责操作纺纱机和动力织布机。纺织女工的劳动力便宜得多,在固定的工资结构下,女性通常只能挣到男性工资的45%到50%。在马萨诸塞州的洛厄尔,女性劳动者于 1844 年组织了洛厄尔女劳工改革协会,为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更短的工作日而奋斗。

    ——据(美)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等整理

    材料二

    ——摘自《平等 发展 共享:新中国70年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2019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释 19 世纪美国纺织女工面临上述境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1978年以来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成就。
  • 11、以下是一位山西太原农村知识分子的日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8年
    四月二十日 (5月19日)
    晚间传述,今日午前红、日两军在黄楼沟口外开战,红军用枪击毙日兵三名。众闻日军受伤,莫不喜欢,可见众恨日军之甚矣。
    四月二十七日 (5月26日)
    近日红、日两军不闻有开战之处,惟闻各村雇人送饷需于红军,入风峪中,每日不断。
    七月初一日 (7月27日)
    太原县公署(日军扶植的伪政权) 知事武克恭所用之属员,君子少而小人多,由是横征厚敛。警务局长张继德,往往没收村民财物,惹怒红军,乃于上月下峪、风峪中之红军将警务局长张继德在古寨村捆绑上山……县公署及在县常驻日军亦无法挽救。
    1939年
    二月二十七日 (4月16日)
    传言:昨日清源高白镇之红军邀截日军之运输汽车两辆,捆去日军三名……
    三月二十七日 (5月16日)
    “攻剿”红军之县政府日军,集合清原县城、晋祠镇堡、太原县城之处之日军五六百名,昨晚上山……不见一个红军……日军大肆搜寻,毫无踪影,惟将杜里坪、杏坪两村之房舍,并所存之粮全行烧毁,其牛、驴、马匹收牵而去,猪、羊、鸡用刀杀毙。所有衣物等件均被日军劫掠。……
    ——据刘大鹏遗著  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整理

    (注:日记中红军即八路军。括号中日期为日记标注者所加阳历日期。)

    (1)、任选材料中的两个群体,概括其行为,并据此说明当时抗战的形势。
    (2)、日记中有很多关于“红军”攻击日军的“传述”“传言”,你如何看待这些“传述”“传言”的史料价值?
  • 12、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史、特别是清史的研究者,往往自动放弃了对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历史的探索。其结果是,明清史长期以来讨论的问题都是被局限在一个传统社会、“古代史”的框架内,讨论明清社会如何衰落,某些新的因素如何受到制度的阻滞而夭折。于是,这种状况就更强化了近代史的“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靠自己已经无法变化,只有凭借外力的推动。难道明清、甚至宋元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许多历史线索,到道光二十年以后都不翼而飞了吗?打破分期的桎梏,实现“瞻前顾后”并非难事。

    ——摘编自赵世瑜《明清史与近代史:一个社会史视角的反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简要论述。(要求:可以赞成或者反对,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子征引孔子的说法:“天无二日,民无二王”,面对“天下恶乎定”这个问题,孟子说“定于一”。 墨子的政治梦想是“尚同”,建立一个层级鲜明、纪律严厉、绝对整齐划一、消灭个性和多样性的社会。老子认为,宇宙的本质是“一”。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韩非子认为“一栖两雄”“一家二贵”“夫妻持政”是祸乱的原因。

    希腊人极为推崇城邦独立自治制度,小国寡民的城邦是他们所能够想象的唯一的国家形式……希腊人容忍并且享受分裂状态,因为在他们看来,过大的国家不利于公民民主的实行。城邦领土的过度扩张,便意味着公民集团的扩大,意味着公民与国家间关系的疏远以及公共生活的松懈甚至完全丧失。

    ——摘编自张宏杰《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1)、概括材料中先秦时期思想界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古希腊人认为“过大的国家不利于公民民主的实行”。这一矛盾在近现代是如何得以解决的?请运用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
  • 14、1953年美国新闻署报道:“由于卫星国大众的抵制,苏联承诺推动‘改革’与‘让步’,特别是承诺允许农民退出集体农庄,苏联政府不得不为实现他们的承诺而承担义务”。由上述报道的态度及立场可推知,当时(   )
    A、舆论斗争成为冷战的主要方式 B、东欧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C、苏联的农业政策遭受重大失败 D、制度竞争是冷战的重要领域
  • 15、法国的旅游指南类书籍最早出版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形成出版风潮。这些书籍中,有的属于“饱学之士”和“文人”指南,具有教育意义,是旅途中的良师益友;有的扮演“管家”的角色,为旅行者打点衣食住行所有细节。这种“风潮”反映出当时法国(   )
    A、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B、形成完善的交通体系 C、中间阶层逐渐壮大 D、实现了政治长期稳定
  • 16、西班牙殖民者在每一次殖民行动之前,都用最后通牒的方式向印第安人宣告:上帝创造了万物和人,并将其委托给教皇管理,而教皇又把你们居住的岛屿和陆地以及这里的万物赠给了西班牙国王……如果你们违抗命令,将遭受不可言喻的损失和灾难。这反映出当时殖民扩张的特点是(   )
    A、以教皇为主导力量 B、以传教为核心目的 C、神权与王权相统一 D、武力结合精神控制
  • 17、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皮科·德拉·米兰多拉在《论人的尊严的演说》中说:“人既不存在于天堂,也不存在于地狱;既不是短暂的,也不是不朽的,他们可以用□□□□成为自己的造物主,把自己造就成想变成的任何人。”文中□□□□处缺失的内容应是(   )
    A、人文主义 B、科学技术 C、君主权力 D、自由意志
  • 18、6世纪,史称查士丁尼瘟疫的鼠疫在地中海沿岸爆发,其流行及传播状况如图2所示。据此可知当时(   )

    A、亚历山大是地中海商业中心 B、地中海沿岸各地联系较为密切 C、鼠疫导致了拜占庭帝国灭亡 D、人口锐减致使封君封臣制崩溃
  • 19、有学者认为农业起源于中东,再传布到全球各地。如果要质疑这一观点,可以使用的论据是(   )
    A、中美洲人种植了玉米 B、张骞将苜蓿带回中原地区 C、河姆渡居民已饲养猪 D、小麦、大麦原产地在西亚
  • 20、1999年9月,我国全面推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2年,一些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 北京290元, 太原156元, 沈阳205元,上海280元, 广州300元,成都178元,银川160元。由此可见,这一制度的实施( )
    A、与当地经济水平挂钩 B、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 D、使各地生活水平出现差异
上一页 969 970 971 972 9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