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代流通中普遍使用海贝作货币,到战国,形态各异的铜币开始流行,秦始皇兼并天下后,始终以圆形方孔铜钱作为本位货币。汉武帝时,收回了郡国铸币权,正式确定了中央对钱币的铸造、发行和管理权。唐高祖时,废轻重不一的古钱,此后铜钱钱文不书重量,而以“通宝”相称。截至元末,与铜钱并行流通的先后还有黄金、布帛、纸钞和银两。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面对银荒危机,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三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缘起》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之前中国主要货币的演变情况,并总结出三点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演变的趋势。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积极作用。
  • 2、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地方行政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联结中央与地方中心环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以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设置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的变化及其意义。从以上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来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 3、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下列属于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

    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 ②禽畜饲养过度使用抗生素

    ③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    ④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下表为19世纪80年代德国部分社会立法。据此判断,当时德国(   )

    时间

    法律

    内容

    1883

    疾病保险法令

    保险费30%由雇主.70%由工人缴纳。工人悲病期间可从保险费中支取丰薪和医疗费.死亡后支取丧葬费。

    1884

    工伤事故保险法

    保险费全部由雇主缴纳,视工人受伤程度决定领款数目,死者家属可领相当亡者20%工薪的津贴。

    1889   

    残废和老年保险法

    保险费由国家、雇主和工人缴纳,领者初为70岁,后改为75岁。

    A、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B、工人阶级的状况有所改善 C、国家财政负担沉重 D、民主化进程发展迅速
  • 5、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反映了古代国家不仅有统治和控制的功能,也有为民众提供最低社会保障的功能。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施救济民间为主,政府为辅 ②宋朝以后宗族内的救助活动兴起
     ③历代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 ④古代社会救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除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外,新增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支出的专项附加扣除。根据材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A、个人所得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B、只要有收入,就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D、提高个税起征点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 7、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条例,提高商品关税税率;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这反映了(   )
    A、中国海关关税逐步自主化 B、南京国民政府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C、关税自主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D、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了胜利
  • 8、下表是两税法在晚唐行政体系中具体实施的方案,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

    行政级别

    财政来源

    中央

    州上供

    藩镇(节度使、观察使)

    所辖州的部分税收上缴(称送使)

    A、削弱了藩镇割据的形势 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渗透了以民为本的理念 D、使中央掌控税收调拨权
  • 9、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  )
    A、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 10、“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特色外交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出普惠均衡、合作共赢的口号。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一带一路”的倡议有利于 ( )

    A、全面践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C、提高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三世界的地位 D、消除霸权主义影响
  • 11、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 12、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的民族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其评论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政治协商会议 C、人民代表大会 D、村民自治制度
  • 13、12世纪中叶,英王亨利二世为加强王权而实行军事改革,允许一部分骑士交纳代役钱(即盾牌钱),以免除每年对国王负担的40天军役。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从而减少国王在军事上对服役者的依赖。骑士渐渐成为专营农牧业的小地主。这一变化(   )
    A、反映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改革 B、有利于封君封臣制度的确立 C、标志着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 D、会导致英国军队战斗力下降
  • 14、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推行民族政策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B、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 15、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8条规定,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投资;1988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确认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1993年修正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取代“计划经济”和“国营企业”。这些变化(  )
    A、推动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完美实现 B、确立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 C、表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 D、适应了新时期政治经济建设的需要
  • 16、《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和平等的基本原则,此外《人权宣言》还继承了古罗马法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理规定。由此可知,罗马法(   )
    A、强调公民权利高于义务 B、为西方法制建设提供养料 C、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D、开创了欧洲成文法的先河
  • 17、两宋时期,司法官在处理民事纠纷时,虽然分辨是非曲直,却不轻判输赢或论罪。为避免今后再生词讼,多采取折中的办法,以财产惩罚和补偿代替刑罚,做到情与法的内在统一与和谐。这类做法(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B、受到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 C、体现了司法的公平公正 D、说明理学主导统治者意志
  • 18、北魏确立了“存留养亲”条款:死罪之人,若家中有七十以上的祖父母或父母无人照顾,而犯罪者又是家中的独子“单丁”,律则网开一面,可奏请皇帝予以宽宥;《唐律》对存留养亲制度又作了详细规定,该制度一直保留到清代。“存留养亲”的规定( )
    A、违背了法律公正 B、表明统治者对老人的优抚 C、缓解了社会矛盾 D、深受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
  • 19、周初的统治者在咀嚼胜利果实的时候,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牧野之战中“前徒倒戈”的历史事实,让统治者深切感到“小民难保”。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初(  )
    A、出现敬天保民观念 B、儒学居于统治地位 C、盛行功利主义思想 D、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 20、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针对传统公务员制度的官僚制原则和特征进行改革,公务员制度的封闭性架构逐渐被打破,出现非职业化倾向。近年来,我国推行公务员聘用制度、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制度等。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相似变化表明( )
    A、公务员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B、公务员制度滋生官僚习气 C、中西方公务员制度趋同 D、公务员制度须与时俱进
上一页 966 967 968 969 9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