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浙江省衢州市皇朝墩遗址(距今约9300-8000年)古水稻田是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刷新了学术界对史前稻田和稻作农业发展的认知。根据现有成果,关于该遗址,以下表述最为合理的是(     )
    A、出土工具应当以打制石器为主 B、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发展阶段 C、有益于探索世界稻作农业起源 D、对大汶口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 2、概括“圣人”孔子的历史贡献。
  • 3、“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整,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严格来说,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一直要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分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写出“封建的统一”所指的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秦朝中央与地方政治制度“大变动”的相关史实。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刘向《〈战国策〉书录》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结合所学,总结当时各国是如何应对上述状况的。

    材料三

    人物

    政治主张

    孔子

     “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老子

     “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
  • 5、《墨子-公孟》中举出儒家“足以丧天下”的诸多情形: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了人民财富和精力;强调音乐,造成同样后果;相信前定命运,造成人们懒惰。这反映出(     )
    A、墨家代表平民的立场 B、儒家不能成为主流的原因 C、墨家经世致用的思想 D、儒家和墨家不同的出发点
  • 6、学生小王认为从当时社会民生的角度评价秦始皇措施应给予否定,下列能支撑他观点的选项有

    ①四处征伐,民不聊生②大兴土木,征发繁重

    ③严刑峻法,摇手触禁④焚书坑儒.文化专制

    A、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7、《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材料中“书同文字”措施所起到的作用是

    ①促进文化交流交融   ②强化君主专制

    ③推动经济发展   ④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8、秦朝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据此可知,秦朝
    A、重视法制建设 B、刑法极其严苛 C、社会矛盾尖锐 D、实行文化专制
  • 9、《琅琊台刻石》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碑刻铭文有:“维二十八年(前219),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关于碑刻铭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前219年嬴政统一六国,立石刻          ②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

    ③借法家思想强化社会人伦秩序             ④歌功颂德以强化君主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0、有历史学家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下列属于“秦皇”开创的政治制度的是(     )
    A、皇帝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 11、与春秋时期的战争相比,战国时期的战争最大的不同是(     )
    A、争夺土地和人口 B、争夺霸权 C、促进民族融合 D、兼并和统一
  • 12、战国时期,发达的手工业部门有(     )

    ①冶炼业 ②煮盐业 ③纺织业 ④漆器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3、韩非子被认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中提出:“韩非关于实行‘法治’的理论要比前期法家更系统更深入。”下列属于韩非子思想的是(     )

    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②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④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 14、“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居五年,秦人富强。”材料反映了秦国富强的原因有(     )

    ①“废井田,开阡陌”                       ②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

    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④强拆大家庭为个体小家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5、“鸿雁传书”源于哪个历史故事(     )
    A、苏武牧羊 B、文姬归汉 C、昭君出塞 D、张骞凿空
  • 16、秦灭六国后,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该文字称(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 17、下图所示为战国时期主要流行的货币式样。这可以反映当时(       )

       

    A、政治格局的发展状况 B、区域之间商品交换活跃 C、秦国经济的优势明显 D、诸侯争相开展变法运动
  • 18、“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向哪里的道路(     )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 19、《左传·宣公三年》载:“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这表明(       )
    A、周王与诸侯关系非常友好 B、分封制受到了挑战 C、周朝的君主专制面临危机 D、宗法制已逐渐瓦解
  • 20、如果你对商朝的历史感兴趣,想印证甲骨文所反映的商王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应参考下列哪部史书(     )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
上一页 92 93 94 95 9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