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明朝后期,大量的农民放弃农业耕作,进入城镇谋求生计,这使得农民数量减少和手工业、商业从业者增多,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农民为基础的行业的金字塔结构出现松动。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兴起 D、社会稳定推动长途贸易发展
-
2、宋代法律规定,在田产交易前,买主应通过中人验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要明确写明田产的四至、亩数、价钱及交易年月,地契上要有卖方、中人的签章;立契付钱后,买卖双方还须把契约送到官府验证、盖印。由此可知,宋代( )A、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B、土地经营权日益商品化 C、商业经营环境相对宽松 D、通过立法规范地权转移
-
3、公元496年,孝文帝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又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这些举措( )A、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 B、确立了皇室的独尊地位 C、消弭了民族之间的冲突 D、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
4、据研究,战国时期,六国之人把秦称为“虎狼之国”或“虎狼”,如苏秦、游腾、屈原等,至秦末及西汉时亦然。相反,六国合纵称为“纵亲”,背弃了合纵关系被称为“负亲”。这些称谓主要反映出( )A、秦国商鞅变法存在不足 B、秦国儒家文化相对落后 C、六国与秦在文化心理上的对立 D、东方六国地区严格遵守宗法制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淬炼锻造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包括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还包括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伟大精神”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不断弘扬。
根据材料内容,从民主革命时期或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选取两个“伟大精神”的内容,提出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
6、中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还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都让我们引以为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一个海洋大国,但在古代未形成清晰完整的海权意识。清朝前期,被誉为“认识海疆形势第一人”的将军施琅认为,“天下东南之形势,在海而不在陆。陆地之为患也有形,易于消弭;海外之藏奸也莫测,当思杜渐”。康熙帝囿于满汉大防,未有效关注。雍正帝一改明代弃守沿海岛屿政策,建立岛屿与海岸并重的全面防御体制。在此基础上,乾隆帝坚持海防重于通商的指导思想,将与西洋贸易由四口减为一口。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海防危机,萌发建立外海水军的近代国防思想。1907年,日本人侵入我国东沙岛,在中国方面据理抗争交涉下,最终收回了东沙岛,在收的同时,清政府“书立碑记,以保海权而重领土”,并拟定了开发和经营的办法。
——摘编自王秀英《近代中国海权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相对于“海权”,海防一词更符合中国“和而不同”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传统海防观相比,现代海防的内涵也更丰富,海防职能、范围、难度,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更密切。建国之初,无论是肃清沿海岛屿上的国民党残军,还是解放海南岛、收复台湾都需要加快海军建设,更新舰艇装备。对此,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大力支持。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我国战略中心转向朝鲜半岛,1953年,按中苏协定,中国从苏联购得舰艇共137艘,并迅速具备了自行装配制造海军舰艇的工业能力。1958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召开会议,研究领海线的相关问题。在充分听取意见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最终决定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1982年公布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规定“各国有权确定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
——改编自刘征鲁《毛泽东心系海军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海防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现代海防观念形成的因素。 -
7、宣传画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下图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幅宣传画,上面有“支援农业,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口号。此画意在( )A、鼓励农民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 B、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序推进 C、激发人民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 D、号召农民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
-
8、1911年11月11日,时任山东巡抚的孙宝琦致电清政府:“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材料反映出( )A、四川保路运动影响力大 B、南京临时政府已得到普遍认可 C、三民主义得到广泛认同 D、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
-
9、乾隆帝写给英王的敕谕中说: “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这体现了(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增多 B、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观念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除 D、清朝政府缺乏主权意识
-
1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临清位于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明永乐年间浚通会通河后,运河清运空前繁荣,政府于1429年在临清设关征税。万历年间临清钞关税收额高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清代前期,统治者重视运河整治,河道畅通无阻,临清“关察五方之客,闸通七省之漕”,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与中转市场。从乾隆后期开始,由于黄河决溢频繁,政治腐败,国力日衰,运河淤积严重,逐渐失修。1824年,运河运输阻断,与运河共命运的临清商业也渐趋式微,不复昔日。
——搞编自许檀《明清时期的临清商业》等
材料二18世纪曼彻斯特纺织业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煤供应。由于道路极其恶劣,而且运费昂贵,于是,布里奇沃特公爵决定开凿一条连接自家煤矿和曼彻斯特的运河,1759年他向议会提交法案并获得通过。运河竣工后,运往曼彻斯转的煤价降低了一半。随后,英国开凿更多新运河,到1835年,随着伯明翰—曼彻斯特运河竣工通航,英国的运河体系构建基本结束。被称为“工业革命动脉”的运河,为英国经济腾飞做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张艳伟《试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运河业》等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外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3——1936年间中国铁矿石的出口及钢铁进口
年份
铁矿石
铁及钢进口
产量
(公吨)
出口量
(公吨)
出口值
(元)
出口量占产
量百分比
量
(公吨)
值
(元)
1933
1154641
593175
2397231
51.37
534324
81617088
1934
1178190
857566
3161635
72.79
617093
86072202
1935
1650441
1316045
4809849
79.74
627744
74347369
1936
1839830
1302704
5008661
70.81
646474
92455772
——摘自《中国矿业纪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表格内容的史料价值。(2)、结合上述表格内容,以近代钢铁领域为例说明近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境遇。 -
1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德雷德·斯科特案
德雷德·斯科特出生在美国南方的弗吉尼亚州,他生来就是奴隶。1834年由主人将他从蓄奴州密苏里州(蓄奴州)带到伊利诺伊州等禁止奴隶制的自由地区,并娶妻生女。1838年斯科特被主人带回密苏里州。1846年斯科特在一个反对奴隶制律师的帮助下,向密苏里州法院起诉,要求自己和家人的自由,最终败诉。1854年斯科持的律师将此案上诉到最高法院。1857年,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载决。首席大法官宣读了判词,并获得多数法官的支持。
德雷德·斯科特上诉理由
他曾随主人在伊利诺伊州等地区居住过4年,伊利诺伊州的宪法禁止奴隶制,因此在此期间他应是自由人而非奴隶。依密苏里州的法律规定,任何被不正当奴役的奴隶均可为其获得自由而提出诉讼,包括黑人和白人。密苏里州处理自由诉讼的司法实践还表明,此类诉讼奉行“一旦自由,永远自由”的司法准则。
联邦最高法院判词
黑人(无论自由与否)并不包括在宪法中的“公民”一词中,因而不能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特权。因为殖民地时期以及独立革命时期,美因的公众舆论并不把黑人视为公民。 《联邦宪法》通过以后,联邦国会的立法也从未把黑人当做公民对待。国会无权禁止合众国 领地的奴隶制,从而剥夺合众国公民的“奴隶财产”。因此,国会通过的一切禁止奴隶制的法律都是违宪的。
斯科特不能因为在自由州和没有奴隶制的领地居住过而获得自由。
——摘编自张锡盛《德雷德·斯科特案及其背景述论》等
(1)、案件的处理过程体现了当时美国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2)、指出该案所反映的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状况,并简析该判决带来的影响。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御史巡按制度经历了一个草创、发展完善和逐步败坏的过程。洪武朝七品御史巡按可纠劾地方任何官员。弘治以后,御史巡按制度发生了变化,巡按御史除独专出巡、举劾事之外,又攫取了不少行政、军事权。明朝统治者不断削减地方官的权力,而派朝官去控制他们,巡按“事在承上而不在恤下”,实际取代了按察司。明代统治者对巡按侵权既没有相应办法防范于前,更没有得力措施制约于后。
——自王世华《略论明代御史巡按制度》
材料二 1978年以来,党内巡视重新被提出来。1990年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明确中共中央以及省一级党的委员会,可以向所辖地区、部门派出巡视工作小组。1996年中央纪委全会正式提出巡视制度,由中共中央选派部级干部开展巡视,并将情况直接报告中央纪委,及时报告党中央。2001年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各级巡视制度。2007年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巡视制度。2009年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并成立中央巡视组,取代之前成立的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表明派出巡视组的主体不是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而是中共中央和各省市区党委。
——邢浩《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御史巡按的职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巡按侵权现象。(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
14、1967年,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在美国召开,在小组讨论中与会学者展开学术研讨,下表是部分学者的发言统计。这表明他们旨在( )
发言者
主题或主要观点
阿根廷学者提安纳
前西班牙美洲医学的东方元素
华裔美国学者刘敦励
中华文化对哥伦布之前美洲文化的影响
匈牙利学者巴迪尼
匈牙利语和苏美尔语有着“同一性”
A、扩大苏联社会主义影响力 B、抵制美国的“金元外交”政策 C、推动亚非拉国家走向联合 D、反对传统的西方中心主义学说 -
15、20世纪20年代,德国兴起了“道家热”。如作家克拉朋特自认是道家思想信徒,他撰文呼吁德国人按照“道的神圣精神”去生活,成为“欧洲的中国人”。直至1933年,“道家热”才在德国宣告结束。德国“道家热”的兴起( )A、缘于一战带来巨大灾难 B、缓和了德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成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的良药
-
16、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不同阶段移民的主要来源地区也不同。如表的“?”处应该填入( )
时期
16世纪—18世纪
20世纪上半叶
20世纪下半叶
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两次世界大战
全球化进程加速
主要移民
?
欧洲人
亚洲人和拉丁美洲人等
A、欧洲人和非洲人 B、亚洲人和非洲人 C、亚洲人和欧洲人 D、欧洲人和拉美人 -
17、《吉尔伽美什与阿伽》是古代两河流域史诗中最短的一部。该史诗中没有神灵,只有人类活动,记载的事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千纪前期。史诗还透露了当时国王决策需要咨询长老议会和人民大会,并且不能随意推翻后两者的意见等信息。据此可知古代两河流域( )A、没有受到神学影响 B、深受印欧人迁徙影响 C、专制王权尚未形成 D、最早确立了民主政治
-
18、据1993—1995年全国个体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年份
户数
(万户)
从业人数(万人)
注册资金(亿元)
产值
(亿元)
营业额
(亿元)
商品销售额(亿元)
1993
1767
2939
805
1387
3309
2710
1994
2187
3776
1319
1638
6123
4211
1995
2528
4614
1813
2791
8973
5355
A、社会经济结构日益完善 B、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 C、计划管理调控成效突出 D、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
19、下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相互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B、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时间跨度与过渡时期一致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过渡时期完成任务相同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和过渡时期领导阶级相同
-
20、1942年,晋察冀边区指示,必须加强政权工作中的党员的统一战线与民主的教育,使之养成善于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习惯和民主主义作风。该指示( )A、利于保证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 B、表明中共尝试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C、促进了“三三制”的贯彻实施 D、推动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