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691年,康熙帝把蒙古的所有王公、新疆的部分王公和西藏的喇嘛请到多伦诺尔兵营,在这里阅兵和会盟。之后,清廷把漠北地区纳入直接管辖。凭借着喀尔喀部落在北部边疆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这次会盟( )
    A、加强了东南海防 B、促进了中外联系 C、巩固了清朝疆域 D、激化了社会矛盾
  • 2、1313年,元仁宗下诏,“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强调官吏选拔考试的内容要以儒家经典为主,次年开始考试,设进士科。这表明当时( )
    A、推行了行省制度 B、沿用了科举制度 C、加强了边疆治理 D、废除了丞相制度
  • 3、当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时,古代文人纷纷吟出悲壮之音,唱出慷慨之声,将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与以上所述主旨相符的宋词是( )
    A、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D、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4、了解宋代政治,下列哪一史料最合适( )
    A、《梦溪笔谈》 B、《宋史·职官志》 C、《清明上河图》 D、《马可·波罗行纪》
  • 5、剧作家田汉曾写过一部剧本,里面讲述了一位美丽端庄、智慧勇敢的唐朝女子,带着其父“利乐吐蕃人民”的宏愿,把文化作为嫁妆,克服了思亲念家之情,踏过迢迢万里险途,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故事。剧中女子人物形象的原型为( )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武则天 D、金城公主
  • 6、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这有利于( )
    A、齐桓公成为霸主 B、商鞅推行新法 C、秦完成统一大业 D、夏朝巩固统治
  • 7、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禹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在考古学上,明显就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般称之为“龙山时代”,甚至还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这说明( )
    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 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 D、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 8、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东汉时期的( )
    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 9、这部著作首创了纪传体通史的体裁, “它”是( )
    A、《春秋》 B、《论语》 C、《汉书》 D、《 史记》
  • 10、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思想上( )
    A、崇尚无为 B、尊崇儒术 C、礼佛尊道 D、重文轻武
  • 11、图1中秦朝的举措( )

    A、推动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B、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不利于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 D、促进各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
  • 12、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下列属于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是( )
    A、创立禅让制 B、建立内外服制 C、实行分封制 D、推行郡县制
  • 13、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后摘录的笔记。笔记内容反映的是( )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A、秦统一的背景 B、秦统一的过程 C、秦统一的方式 D、秦统一的意义
  • 1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针对先秦文字的紊乱状况,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这种文字是( )
    A、楷书 B、行书 C、小篆 D、草书
  • 15、战国时期“诸子十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各学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这一历史现象被称为( )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儒学复兴 D、西学东渐
  • 16、春秋时期,天子行祭祀之礼,撤祭时唱《雍》。《论语》记载鲁国权贵三家大夫在撤祭时也唱《雍》。孔子评论:他们怎么可以在自家堂上行此大礼?据此可知孔子主张( )
    A、推行仁政 B、简化祭礼 C、维护周礼 D、隆礼重法
  • 17、“给耕地合理施肥,耕翻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适当的季节播种,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以获得最大的收获。”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
    A、刀耕火种 B、男耕女织 C、铁犁牛耕 D、精耕细作
  • 18、“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 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D、体现权力过渡平稳
  • 19、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下图是仰韶村遗址出土的月牙纹彩陶罐,表面打磨光滑,腹部装饰了一圈类似月牙的纹饰,鼓腹平底,呈红褐色。这说明仰韶文化时期( )

    A、掌握了彩绘陶器制作技术 B、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 C、部落之间存在频繁的战争 D、出现早期国家的雏形
  • 20、左图是红山文化的代表器物玉龙,右图是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蛋壳黑陶杯。在这些文化形成的时代,人们已经使用磨制方法制作石器,并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上述文化形成于(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上一页 861 862 863 864 8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