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唐太宗在位期间,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2、495年,孝文帝下诏定姓族,依官爵高低确定鲜卑贵族门阀序列,并使之与汉族头等士族门第相当、社会地位相同,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一举措( )
    A、实现了北方统一 B、激化了民族矛盾 C、导致了内部叛乱 D、促进了民族交融
  • 3、西汉时,中原出现了产自西域地区的葡萄、苜蓿、胡桃等几十种物产,西汉的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来自中原地区的耕种、打井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 B、中国丝织品在西域备受推崇 C、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D、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 4、某学生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的笔记摘录如下,笔记内容反映的是( )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A、秦统一的条件 B、秦统一的方式 C、秦统一的过程 D、秦统一的意义
  • 5、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日益活跃,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
  • 6、公元前9世纪,楚国先祖熊渠自称“我蛮夷也”;后其国君又宣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这一变化体现了( )
    A、社会秩序的崩溃 B、诸侯争霸的格局 C、华夏认同的观念 D、楚国实力的增强
  • 7、习近平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甲骨文的出土“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随着大量甲骨文遗存的发现,它记录的天象、宗法与宗庙制、土地制度等,使商代成为可考察的“信史时代”。由此说明( )
    A、文字是历史传承的唯一载体 B、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C、甲骨文发现之前无信史可言 D、甲骨文验证了史书相关记载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与自然界的生命有机体类似,文明是由人的实践推动创造的生命有机体。文明的内在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文明的物质形态,即与生命体的“肉身”类似的结构, 是文明存在的基础形态;第二,文明的制度形态是文明的“骨骼”,文明的有序运转与良性发展需要有坚硬的骨骼作为支撑;第三,文明的精神形态是文明的“灵魂”,标志着文明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文明不是静止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

    ——摘编自项久雨《世界变局中的文明形态变革及其未来图景》 

    请结合具体史实,评析材料中关于文明形态的观点。(要求:赞成、否定或另有认识均可。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叙利亚国民大会备忘录

    我们,在下面签名的叙利亚国民大会的成员,1919 年 7 月 2 日,在大马士革聚会, 有我们不同地区的居民——穆斯林、基督教徒和犹太人——授权,同意对选举我们的这个国家人民的愿望的以下表述:

    我们要求叙利亚享有绝对的、完全的政治独立……

    …………

    3.考虑到居住在叙利亚地区的阿拉伯人并不比其他先进的种族缺少天赋权力,他们也绝不比开始独立的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希腊人和罗马尼亚人落后,我们抗议国际联盟盟约中的第 22 条把我们置于需要受托管的发展中国家之列。

    …………

    我们不了解法国政府所宣称的在我们的叙利亚国家任何部分拥有的权力,拒绝相信它能协助我们或者能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地点帮助我们的国家。

    我们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叙利亚南部建立犹太共和国的主张,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移民到我国的任一部分……

    ——摘编自魏凤莲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和交流 1750 年至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备忘录中叙利亚的诉求,并简析备忘录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际联盟的认识。
  • 10、中国思想文化中自古以来有着鲜明的民本思想传统,其在中国近现代仍不断演进、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为人民公共之国,为人民共同利益故乃有政治。此二义者,我先民见之甚明,信之甚笃。惟一切政治当由人民施行,则我先民非惟未尝研究其方法,抑似并未承认此理论。夫徒言民为邦本,政在养民,而政之所从出,其权力乃在人民以外。此种无参政权的民本主义,为效几何?我国政治论之最大缺点,毋乃在是。

    ——摘编自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1922 年)

    材料二

          人民群众既是发展成果的创造者,也是建设成果的共享者、发展成效的评价者。“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大命题克服了传统民本思想中君民利益矛盾的先天缺陷,强调了党与人民平等同向、一体同心的关系,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

    ——摘编自黄梓根、刘江《习近平人民中心论对传统民本追求的本质性超越》

    (1)、指出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我国政治论之最大缺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这一观点提出的时代背景。
    (2)、列举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和政治建设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史实。分析“人民中心论”相对于古代民本思想的创新之处。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下图是古代中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汉唐时期天下图绘制在丝绸上,绘制者是高官重臣;宋代刻在立于官学的石碑上,为科举考试服务;1550 年左右,产生了作为民间大众读物的雕版印刷“天下名胜舆图”,绘制者是底层知识分子。

    从晋代开始,直到清朝灭亡,中国历史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剧烈的震荡,包括国家政治上的王朝更替及异族入主、思想文化上的佛教西来及西学东渐,但在单幅“天下图”上,中国居中、周边环绕的传统一直延续,未曾中断。此外,自明朝末年开始,利玛窦等来华传教士所介绍的西方地理学新知识不仅没有遭到排斥和禁绝,反而通过加工改造被吸收到中国传统的单幅“天下图”中,最终成为中国地图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只不过那些经过加工改造的西方地理学新知识已经面目全非,严重变形。

    ——摘编自龚缨晏《中国古代单幅“天下图”演变谱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天下图”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天下图”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外交价值。
  • 12、表 1 2018 年各大洲区域内外贸易情况比较表(亿美元;%)。

    出口

    进口

    区域内区域外区域内区域外
    金额

    占比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非洲

    773.1

    15.9

    4100.584.1736.413.34800.886.7

    亚洲

    37947.4

    53.7

    32679.646.335660.554.230150.445.8

    拉美

    1733.5

    16.0

    9109.884.01791.516.29245.483.8

    欧盟

    40933.0

    63.6

    23401.236.437477.858.826303.341.2
     

    (注:金额为现价美元计算:“亚洲”仅指亚洲发展中经济体。)

    据表 1 可知

    A、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成效显著 B、亚洲更加具有经济增长活力 C、拉美与非洲需要调整产业结构 D、欧洲国家内部经济依赖性强
  • 13、1980 年,英国设立城市开发公司替代政府职能部门对衰退的内城地区的土地进行整理与开发,试图通过经济增长、物质环境改善带动就业、教育、贫困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这体现出英国( )
    A、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 B、城市治理以基层自治为主 C、政府的职能逐渐减少 D、城市发展中政府角色弱化
  • 14、20世纪 50 年代末期,英法等西欧国家纷纷放弃二战后一直奉行的“不援助”政策,开始加入对外援助的行列,主要受援国包括新独立的印度及东南亚国家,援助的目的,除了政治功能外,经济上提供必需的资本转移。西欧国家政策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A、以新形式维护殖民利益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新兴民族国家发展遇困 D、“冷战”形势的缓和
  • 15、图2 展示了1868 年法国两位贵妇的日常生活——逗弄鹦鹉。她们穿着手工精制的衣服, 妆容精致而时尚。法国人对奢侈品情有独钟,1860 年仅巴黎一地就有约 6.3 万人从事奢侈品生产,他们以手工劳动的方式分散于诸多小企业中。这可以说明法国( )

    图 2

    A、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B、贵族文化根深蒂固 C、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D、工业革命进程缓慢
  • 16、中世纪后期,印度穆斯林士兵多迎娶居住在城市的纺织工家庭女子,其后代多信仰伊斯兰教、实行集团内婚、以纺织为生,成为新的亚种姓——朱拉哈。像这样因职业地域而分化出来的亚种姓在印度多达几千个。这说明( )
    A、笈多帝国时期社会秩序稳定 B、种姓制度适应了社会发展 C、种姓制度推动印度社会转型 D、印度形成了新的国家认同
  • 17、波斯帝国的各个地区都为帝国经济贡献着自己特殊的产品:印度提供了黄金、象牙和香料,腓尼基出产玻璃、雪松、木材,埃及出产谷物、亚麻织物……另外,希腊的橄榄油、葡萄酒和陶器也可以在帝国各地找到。这体现出( )
    A、行省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 B、帝国加强对统治区域掠夺 C、亚欧非文明开始建立联系 D、区域间的开放包容与交流
  • 18、自 1984 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来,各国家级经开区纷纷成立,并推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国家针对经开区产业结构高度雷同、招商政策内卷严重等问题,对排名靠后的经开区进行约谈整改,并出台了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这反映了我国( )
    A、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B、国际形势影响经济走向 C、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D、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改善
  • 19、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曾说:“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而只能建立在大工业经济和集体大农业经济的基础上。”此话意在强调( )
    A、要对农业领域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 B、突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性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建立的必要性 D、小农经济阻碍了“一五”计划的实施
  • 20、1943 年 3 月,邓小平在《新华日报》发表谈话《动员全军助民春耕、节约粮食、救济同胞》,呼吁开展节约救灾运动,号召全军“每人每天节约小米半两,后方机关每人每天节约小米一两”。这一号召( )
    A、反映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旨在提高人民军队的威信 C、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 D、有利于巩固全面抗战路线
上一页 861 862 863 864 8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