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两宋时期,出现了一些占据优越地理位置并且人口众多的集镇,它们往往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的所在地,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在集镇上开办作坊和商铺。两宋时期集镇的设立( )A、优化了地方行政管理体系 B、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C、强化了对基层社会的管控 D、扩大了赋税的来源
-
2、元代王祯《农书》中写道:“夫茶,灵草也。种之则利博,饮之则神清。上而王公贵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贱隶之所不可缺,诚生民日用之所资,国家课利之一助也。”当时流行的谚语:“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说明元代( )A、茶税成为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 B、茶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 C、政府加强了对茶叶的经营管理 D、茶叶的种植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
3、北魏孝文帝在营建新都洛阳的过程中,创立了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垣结构,而且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城市中轴线布局的建筑思想,进一步强化了宫城的核心地位,使得政治中心更加集中。北魏洛阳城的规划( )A、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政治观念 B、受当地自然环境影响 C、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D、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
-
4、春秋战国时期,陶朱公范蠢、儒商鼻祖子贡、慧眼识人的吕不韦等富商巨贾走到历史前台,带动了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这说明当时( )A、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 B、商业是各诸侯国税收的主要来源 C、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 D、市场货币的统一促进了商业繁荣
-
5、1989年,在江西省新干县发现的一座商朝方国诸侯大墓中出土了成套的青铜农具——铲、耒、耜、犁、镰等。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中也有铜铲等农具。这说明殷商时期( )A、农业生产技术有所进步 B、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C、家庭劳作方式正经形成 D、封建等级观念盛行
-
6、下表是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各遗址农作物遗存统计表。由此表可知,此时中原地区( )
粟
黍
稻米
大豆
遗址名称
数量(n)
出土概率
数量(n)
出土概率
数量(n)
出土概率
数量(n)
出土概率
双槐树遗址(河南巩义)
1426
54.80%
305
19%
5
2.4%
7
3.6%
班沟遗址(河由孟津)
40030
82.80%
6895
14.40%
668
11.80%
148
15.9%
苏羊遗址(河南宜阳)
23322
100%
170
50%
2589
80%
37
30%
注:n为遗址该区域采集的浮选样品数
A、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基本形成 B、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大幅度进步 C、中原早期文明形成的条件成熟 D、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表述:(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材料二 巴贝奇开宗明义地指出,机械化生产能带来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伟大工业的奠基”。他指出,一个首要的因素,就是高度细化的分工,高效的生产单位必须要把特定生产过程中最有效的劳动分工所需要的工种类别再翻上几倍。他还提到了各种花销的数额,其中包括机器的保养和维修人员以及会计人员的费用,在规模太小的工厂里,他们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将生产的各个阶段集中在一座大楼中,会降低运输成本,并且使一个实体能够负责质量控制,这就降低了失误的可能性。
——摘自乔舒亚·B.弗里曼《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材料三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摘引自[英]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双城记》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工厂制出现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对“伟大工业的奠基”的作用(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狄更斯这段话的认识。 -
8、 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本性淳善,完美地契合中华民族的“和”文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熊猫频繁“走出”国门,增进中国与他国的友好关系,被称为“熊猫外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至1971年。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与部分建交国家进行动物交流。1957年开始,作为国礼,大熊猫被先后赠予苏联、朝鲜。1958年,美国民间机构委托奥地利商人用一批非洲动物与中国交换大熊猫,美国政府拒绝大熊猫入境,称之为“Communist panda”(共产主义熊猫)1972年至1992年。1972年以后,我国政府先后向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和联邦德国赠送大熊猫。大熊猫展示出了惊人的魅力,成为最受欢迎的形象。西方主流媒体出现“Panda diplomacy”(熊猫外交)一词,并多以rare(珍稀)、cuddly(可爱)、good-will(好运)形容熊猫,称其为中国人民的友好大使。1992年至今。1992年以来,大熊猫逐渐成为更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形象。媒体及文化产品中大量出现熊猫形象:我国影片中大熊猫形象更突出勇敢、坚强、无私无畏等民族精神;好莱坞《功夫熊猫》系列则承载个人奋斗、个人英雄主义等“美国梦”典型元素;“iPanda熊猫频道”直播平台在全世界拥有大量粉丝。大熊猫更成为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原型
——整理自赵丽君、郑保卫《国家形象视角的“熊猫外交”研究》等
根据材料,结合新中国外交史相关知识,围绕“熊猫外交”,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严谨,表述成文。)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西汉起儒家的法律思想被奉为正统。不过儒家虽然主张礼法并用,但在他们眼中,礼与法不是半斤八两,中国封建法制的实际情况是“礼治”长期占主导地位。儒家认为刑罚必须以礼德为依据,以伦理为统率,刑罚只能惩罚于犯罪之后,而德教却能“止邪于未形”,患于未然,主张先教后诛,反对不教而诛。这套主张后来成为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基本方法。最初,刑起于兵,后来有了法,但主要还是刑法,人们一谈起法就很自然地与刑罚联系起来。平民百姓都谈法变色,视诉讼为畏途。儒家在法与人的关系上,认为政事的兴废、法制存亡,全系于当权者是否贤明。法家虽然反对“人治”,可是,他们又主张“法自君出”,最终还是没有跳出“人治”的窠臼。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法自君出被视为天经地义。
——摘编自刘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材料二 古希腊、古罗马的法律是在经济发展、氏族纽带被冲破的前提下,由于外来平民与本国贵族的激烈斗争,迫使贵族不断让步,被迫妥协而产生的。罗马不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而且将法治的精神贯穿于整个体系之中。他们很早就把法律作为一门学问来加以研究,从而产生了一代又一代法律思想家。随着启蒙运动的深入和世俗君权的膨胀,思想家们在驳斥教权专横的同时,对世俗专制也展开了毫不妥协的抨击,批判的焦点大都集中在专制、人治上。公元392年,狄奥多西皇帝颁布法令,正式立基督教为罗马国教。自此,世俗社会的制定法不仅要体现和服从永恒的自然法,还要体现和服从上帝的神法。西方法律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私法文化,其法典中大量的关于刑事内容的规定被民法化了,西方的公法也具有强烈的私法化的倾向。
——摘编自于力军《中西法文化差异与中国法文化现代化》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法律思想的特征。(2)、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西方法律思想与中国法律思想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分析形成不同的原因。 -
10、下面是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进程表,这( )
时间
体系
简介
1880——1914年
金本位体系
金银是唯一的信用担保
1918—1939年
国际金本位制度恢复
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
1944—1973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
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
1973——1976年
浮动汇率制度过渡时期
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
1976年至今
牙买加体系
浮动汇率制度改革、黄金非货币化、扩大信贷额度、增强特别取款权等
A、增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 B、表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已丧失 C、有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 D、导致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
11、 《德国民法典》于1896年颁布,20世纪之始起施行。它以《学说汇编》为蓝本,继承了罗马法的传统;但该法典又具有相当的民族主义色彩,较多地采用了日耳曼习惯法的规范。据此可知《德国民法典》的颁布( )A、为巩固统一提供了保障 B、代表德国资产阶级利益 C、标志英美法系日益完善 D、适应自由竞争经济关系
-
12、 伴随着1883年《彭德尔顿法》的通过,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官管理机构——文官委员会诞生了。文官委员会既是一个直属总统的独立机构,又是一个集立法与裁决权于一身的特殊机构,总揽文官考试及相关管理事务,受理文官申诉案件。在20世纪的演进中,文官委员会的职责与权限有扩大的趋势。文官委员会的建立和发展( )A、标志着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发展 B、表明了资产阶级统治的成熟 C、一定程度有悖于分权与制衡原则 D、撼动了联邦政府腐败的根基
-
13、 从1791年至1870年,法国宪法更替频繁,共颁布过13部成文宪法,交替经历了15种不同政体,发生了“至少4次革命、2次政变和3次外国势力的干预”。宪法和政体的演变几乎是一致的:先是有限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然后是共和制,最后是君主专制(或帝制)。”这反映了( )A、政治势力的妥协 B、封建势力十分强大 C、民主进程的艰难 D、制度建设各有局限
-
14、 16世纪5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将薯块传入西欧,18世纪因灾荒和饥馑促使土豆在欧陆国家作为救荒作物大大普及,到18世纪末期,马铃薯成为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物。以上史实说明( )A、马铃薯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B、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C、食物物种交流是消除饥荒的主要途径 D、美洲物种传播促进了欧洲的人口增长
-
15、 共和国时期,罗马每五年就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派监察官对户口进行登记。如果奴隶主打算释放奴隶的话,可以把该奴隶的名字登记在户口名单上。此举( )A、使罗马的民主政治臻于完备 B、影响了近代的公民登记制度 C、是广大奴隶长期斗争的结果 D、扩大了公民来源以维系统治
-
16、 1986年初,民政部门首次将“社区”概念引入基层管理,开始倡导和推动社区服务工作,并于1995年制定《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随之在全国推行。城市治理的发展( )A、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B、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C、实践了依法治国方略 D、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
17、 到1983年10月,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共发射了1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这些卫星为地质、测绘、地震、海洋、农林、环境保护等国民经济部门和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表明( )A、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 B、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牵引力 C、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融 D、尖端科技引发将新一轮的产业竞争
-
18、 1938年9—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党中央要求继续实行巡视制度开展巡视工作。在《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中提出,“上级党委得向下级党委派遣巡视员,传达上级党委的意见,考察下面的情形报告上级党委”。继续实行巡视制度旨在( )A、适应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B、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 C、加强领导走实事求是路线 D、推动农村根据地建设
-
19、下表是近代中国主要出口物品的海关报告统计表。其变化说明当时中国( )
出口物
1871—1873年(公担)
1891—1893年(公担)
茶叶
1022159
1055064
蚕丝
37529
59946
大豆
57506
760522
棉花
8486
290417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贸易处于入超国的地位 C、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 D、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
20、号纸是清王朝赐予世袭土司的信物,且一直贯穿清代始终。在《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就记载了清王朝对应袭土司号纸的颁发、填写规格与内容、换给、补给、注销等规定。号纸的存在( )A、使土司制度得到了法律保障 B、便于中央管控土司及其地区 C、利于奠定清王朝的统治疆域 D、有助于边疆开发及民族交融